《妈妈养育心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妈妈养育心经-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专家评说:以上的生活片段是一个家庭教育的缩影,代表了目前部分家庭的教育状况。培养孩子的爱好应结合当前的兴趣,需要不断地尝试并经历失败才能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爱好。培养孩子的爱好能够增加家长和孩子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的机会,这是非常值得付出的,而且孩子的兴趣越广泛,就越不容易陷入不良的活动。父母要观察孩子的兴趣,并给予他们鼓励。给孩子发言权。如果孩子对某个爱好感到厌倦了,不要强迫他继续下去,孩子也有权改变主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做个平凡的好妈也不容易
坦诚地说,我不是名人名家,我抚养教育的孩子,现在也不是童星。写作出版此书,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卖点。但是,我想的更多的是:社会上更多的人不是名人名家,更多的孩子都是在普通的家庭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我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最朴素的心理来表达?我有什么顾虑害怕自己的平凡生活曝光?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个平凡的妈妈,我要面对的读者朋友,也许都和我一样,没有光环,没有新闻,但是,我们有的是内心的感受,有的是生活的沉淀,有的是爱的积累。所以,我记录、我书写、我体验、我满足。
  书稿的素材,来源于自己的生活记录,坚持十年的手写“流水帐”,只是想让自己的内心寻求一点安静;生活的感悟,来自身边每一个鼓励我进步支持我前行的老师、朋友和亲人;整理生活素材成书出版,只是想让关心我的领导、老师、朋友们了解了解我的生活状态;让一些原本陌生的读者朋友,可以找到相互交流的语言,让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准备为人父母、计划共建爱巢的人们,多一些对婚姻生活的了解,多一些对未来生活的心理准备,多一些面对养育问题的办法。
  也要说声感谢。感谢我家人的支持,特别感谢我的孩子带给我生活的启迪与创作的灵感,也要感谢一起走过十年婚姻的爱人,尽管养育观念的冲突会让我们经常争执,但他对我的创作的确给予了很大支持。感谢我的人生路上每一步脚印中给予我特别关爱的各位老师、领导、各位专家对我的支持。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力捧,感谢企业界的兄弟姐妹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因为有了你们,我才可能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当然,出版界老师的指导,发行系统同志们的支持,可以让我的书稿走出自我欣赏的小圈子,可以广泛地与读者朋友交流,这就不是说句感谢能表达的谢意了。
  借新书出版的机会,在此要特别感谢:
  身居要职的李启民秘书长,不顾公务繁忙、出差归来的劳累欣然为本书作序;并指导作者探寻“三优”教育的真谛;
  耄耋之年的茅于燕老师,指导审阅书稿时的严谨与科学、教导作者的仔细与耐心,严师与慈母般的关爱,真是让我感动;
  光明日报的原总编辑张常海先生、中华女子学院的刘梦老师、中国人口报的李婷老师、中国人口出版社的邱立老师、中央电视台的周洲老师、香港文汇报的彭凯雷先生、年轻的实业家周孝汉先生、国家环保部的胡元东先生,是你们的鼓励,让我的新书可以最快和广大的读者朋友见面。
  和谐家庭,和谐生活,需要真心珍惜,需要宽容与理解,也需要做出选择与放弃。养育生活中有快乐有烦恼,有愉悦有忧愁,感情的幸福满足感和孤独无助感总是并行而来。在繁忙的都市,忙于打拼生活争取幸福的同时,要使自己平静下来体味生活给予的每个细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愿每个女人都重视自己的情感、每个父母都能珍惜孩子成长的过程,用心体会、用心生活、用心感悟!
  做个好父母,真的不容易。当我们长大以后学业有成事业稳定,自己成为父母之后,意味着我们需要新的学习。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还要面对来自工作的烦恼,学习做个好父母,实在不简单。即便是我们这些年轻的父母付出很多,我们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成为最闪亮的星星,我们也不一定就能修炼成优秀的父亲母亲。我们付出的过程,是甜蜜与烦恼并在,希望与困难同在,体验其中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我的愿望是:希望我的养育心经,能和即将迈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和计划生育的年轻父母作一些心灵上的交流,能让你们提前做好迎接孩子的心理准备,在为人父母之后,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无奈的纷争。家和万事兴!
  本书献给天下所有的家庭。孩子阅读,有孩子的快乐;父母阅读,有父母的感悟;老人阅读,有老人的思考。唯愿每一份感情都能找到寄托,每一份真爱都有结果,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每一个家庭和谐美满!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但愿每个妈妈在“摇摇篮”的时候,不再彷徨,不再迷茫,用你的满腔自信、用你的母性柔情,释放你的真爱,养育你的宝贝,铸造爱的小巢,推动整个世界。
   。。

社会各界寄语(1)
1、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主持人    周洲
  做了这么多年少儿节目,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孩子也有机会走进他们的家庭。他们当中的父母或热情或含蓄,或细心或大气,而孩子们的表现往往和父母的个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说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可是我更愿意说: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就看当父母的是否愿意做一名好学生了。当我们打开这本书时我们仿佛又一次有机会审视成长,感悟生活!
  爱生活,爱宝贝就是爱我们自己!
  2、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肖敏
  如果说伴随孩子成长是一个爱心妈妈的天职;那么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一个智慧母亲文化素养的体现了。家庭里的文化氛围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人际关系中,更重要是体现在家庭成员的精神层面里,它影响和塑造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人格。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在育儿心路上见微知著,持之以恒地营造着文明、健康、科学的家庭文化氛围的毅力,使家庭成为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原副所长、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翟凤英
  该书以一名母亲的亲身经历写出了育儿的经验。以写实的手法表达出两代人对教养儿童的不同看法和存在的误区,并以专家点评的形式表明正确的理论,对于如何塑造幼儿的正确思维和心理形成非常有指导意义。如对孕期的饮食和婴幼儿的喂养增加内容,将会更有实用价值。这是一本对于年轻夫妇非常有可读性的育儿好书。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公共营养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张兵
  国家的未来是儿童的健康成长,一个家庭的未来是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作为一名营养专业工作者,几十年里从实验室研究到人群现场调查,获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切实地体会到我国人群营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婴幼儿童的营养,因为他们是获得良好营养和健康的一个起点。
  本书的作者从自身的经历来讲述养育孩子的点点滴滴,既有一个母亲的育儿感悟,又较系统地讲述了育儿的专业知识,对白领阶层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借鉴和指导,值得一读。  张兵
  5、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院院长                          王练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写道:“儿童是一个谜。我们所能知道的是,他有着最丰富的潜力,但我们不知道他将成为什么人”。显然,父母是这个秘密的见证人,同时是影响儿童成为“什么人”的重要他人。父母的引导、支持,父母的价值观念、教育方法,以及自身的行为表现,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并塑造着带有父母诸多期盼的儿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社会各界寄语(2)
关注孩子的发展,记录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是每个为人父母的责任。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通过阅读《妈妈养育心经》这本书,可以感受到一位母亲对孩子成长的付出,细细体悟作者娓娓道来的养育心得并从中获益。
  6、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北京新闻中心执行总编辑    彭凯雷
  热心冷脑  母乳到底  曾经黏着妈妈的小姑娘们渐为*、为人母,作为高智商、高工作强度的职业白领一代,她们将怎样养育自己的孩子?读过康海燕的育儿心经,令人感同深受又会心领悟,妈妈将颇获教益。我用四个字来概念新一代的妈妈的育儿心经,那就是热心冷脑。1、将工作中的热情、激情、耐心和感恩之心化作无微不至的呵护来养育小孩子,要将责任心进行到底,不要推脱给父母、保姆了事,避免将工作中的烦躁、不安传递给小孩子,此谓热心。2、要将工作中练就的智慧与策略用来引导好小孩子,不要让非理性的情感(如放任骄纵、过度严训)主宰自己的哺育、幼教过程,此谓“冷脑”。3、身处竞争职场上的母亲,母乳哺育是孩子后天成长的“先天”基因,要将母乳进行到底,如何平衡兼顾竞争激烈的工作、曼妙魅力的形体、自由的私人空间、需要智慧和包容的爱心与巧妙、辛劳的应对!
  7、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           宋波
  海燕同志已在新闻和文学创作方面颇有成就。而《妈妈养育心经》一书的出版,说明她在母婴领域研究方面又有所建树。在表示祝贺的同时,愿海燕同志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功!
  8、新华网健康频道 耿健
  做妈妈不容易,做一个白领妈妈更不容易,在顶着各种烦扰压力的同时又细细记录着从孩子来到世间到一点一点长大过程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