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父母们一定要认识到,眼神的交流以及心与心之间的真正沟通,能够使孩子们发现并解决自身问题。孩子们在独自理清个人思维并找到问题解决方法的同时,其日后克服人生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即使孩子的话题显得牵强、荒谬,我们也不要立即将其打断或予以反驳,而应耐心地听到最后;即便想数落孩子的嘴巴痒得难受,也要暂且听孩子将话说完,以对孩子的想法及感受做一个全面了解。在完全认同并接受孩子感情的前提下,再将作为大人、作为妈妈的观点道及出来也不为迟,偶尔,将即将出口的唠叨话咽回肚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安排孩子与爸爸亲近的机会
爸爸能否在家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与孩子维持亲密关系,取决于妈妈背后的努力及其韬养于内的智慧。在各个家庭中,由于妈妈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爸爸与孩子间的关系也会千差万别。
倘若妈妈希望爸爸与孩子间的关系能够更加亲密,就不要在孩子犯错时对其恐吓“我非将这件事告诉你爸爸不可,让他好好教训你一顿”。妈妈不应该让孩子感到爸爸非常可怕,认为爸爸一向只会教训人。
另外,无论再怎样辛苦,无论有多么伤心,也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抱怨、咒骂爸爸,而应有意识地强调爸爸的优点,让孩子知道爸爸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以便在孩子心中为爸爸树立起一个健康、良好的形象。有时,妈妈有必要悄然离开,给父子(女)创造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16期 通过坦诚的对话来安慰闹脾气的孩子
上班族妈妈最为头疼的事情就是与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如果妈妈们感觉到自己与孩子的关系疏远时,就会为自己没有尽到母亲应尽的责任而感到后悔、自责、痛苦。即使上班族妈妈为了同时扮演好上班族与主妇、妈妈和妻子这几种角色,而使尽浑身解数,但她们不是神,难免会出现不足和疏忽之处,可以说妈妈们对于自己的要求太过严苛了。
大多数上班族妈妈往往在物质方面补偿自己对于孩子的歉意,诸如没有时间的妈妈通过送昂贵的玩具或礼物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其原因也在于此。
但是,为了拉近与孩子间日渐疏远的关系,妈妈首先要将自己的处境向孩子讲清楚。坦诚地告诉孩子妈妈为什么要去工作,妈妈的工作是何其繁重,妈妈工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和坏处。当然,仅凭一或两次的简单解释,孩子是无法接受的,因此妈妈要不断地与孩子进行沟通,直到孩子能够从心里认可妈妈工作是自然且必要之事为止。另外,一定要使孩子自始至终感受到妈妈无论工作与否,都一直深爱着他这一事实,让孩子明白妈妈之所以工作,并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全家人。
每天都要安排时间与孩子亲近
第一,在养育孩子方面树立自己的原则。
尽管这一点对每对父母而言均是应做之事,但繁忙的上班族妈妈尤应明确树立自己的育儿原则,并对此加以持续坚持。举例说明,即使某日妈妈下班较53晚,也一定要让孩子在10点之前入睡,起床时间也不能随孩子当天的身体状态及当时情况而放任自流,要明确定下一个固定时间,如以7至8点起床为限,以便于全家人一同吃早餐等,借以帮助孩子养成具有规律性的生活习惯。家人之间的纽带也就是通过这种最为平常的生活习惯,随着时间积累而越系越紧的。
第二,每天抽出专属于孩子的半小时时间。
与孩子相处时间较少的上班族妈妈最好另行安排专属于孩子的时间。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时时间与孩子一同踢球或摔跤等,进行一些存在身体接触的游戏,或是陪同他们一起读书也可。其实,妈妈没有必要刻意为延长相处时间而费心,只要在陪伴孩子玩游戏时,能够进入将聒噪的电话铃声当做耳旁风那般的忘我状态,那么,妈妈完全可以在半小时的时间内赋予孩子24小时均在其身边的充实感。
第三,与孩子一起制作“想做的事”目录。
上班族妈妈大多情况下都会受到时间的制约,因此,为了使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变得更具效率性,妈妈有必要将孩子平时想做之事一一记录下来,并逐一助其实现。如此一来,妈妈就不必每次都冥思苦想该同孩子玩些什么,哪些是孩子想做之事,哪些事情能够提高孩子的满意度等,同时,也可了解到孩子对于什么事情较为关心,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引导孩子步入正轨。不过,在制作目录时,一定要对孩子希望同妈妈共同完成的事情做出优先考虑。
第四,具体、形象地表达妈妈的爱。
即使父母对孩子的爱再深,如若无法将其表达出来,那么孩子也是无法感受到的。尤其是对于与孩子分开时间较长的上班族妈妈而言,随时随地令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其意义非常重要。例如,上班前简单地留下一个便条,告诉54孩子妈妈爱他,或是工作时抽出空闲时间给孩子打一通电话,使孩子每时每刻都能确认妈妈对于自己的爱。
第五,要对孩子关心之事了如指掌。
为了了解孩子对于什么事情关注度较高,上班族妈妈要与和孩子相处时间相对较长的奶奶、保姆或老师做好沟通。只有当妈妈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情了解得一清二楚时,才有可能对孩子的行为、性格、人际关系等,做出正确的理解以及客观的判断。
第六,与孩子的老师保持良好关系。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并教育孩子,妈妈要与孩子在学校、幼儿园、学习班的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并随时征求他们的意见。拥有数年教学指导经验的老师可以相对客观地指出,我们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存在哪些不同之处,具有哪些优缺点,应该在哪些方面挖掘培养其潜质,如何弥补完善存在的不足等。
。 想看书来
第17期 针对孩子胆小怕事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们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原因主要有三:一、妈妈对于孩子的行为曾作出过错误反应;二、孩子有过一些不好的经历;三、孩子在使用错误的方式吸引他人注意。
其中第一种情况,妈妈的错误要比孩子更为严重。因为这是由于妈妈没有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或是事先答应了孩子的全部要求而引起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与其不容分说地强迫孩子好好表达自己,不如耐心等待孩子将话说到最后,再酌情决定是否答应孩子的要求。切不要见到孩子手指水杯便马上将水杯递过去,或是使用“你现在究竟想做什么?”这类话语来吓孩子,而应不断地制造机会,帮助孩子更加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你是想喝水吗,还是想要水杯呢?”这类可选性问题引导孩子使用更为简便的方法表达自身想法。
第二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孩子在提出某种意见时遭到拒绝而引起的。这类孩子平时虽然与普通儿童表现得毫无二致,但来到自身意见被否决的地方,或处于相似情形下,孩子的语气就可能会变得有气无力、吞吞吐吐。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倘若是明智的妈妈一定不会急于催促孩子,而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等待孩子将自己的意见最终说出来。
存在第三种情况的孩子借助以往的多番经历,进而知道了要如何做才能够吸引对方注意,即故意不说话借以拖延时间,从而诱导对方对自己更加关注。
此时,妈妈不要对孩子说“这样,还是那样?你快点决定啊!”等类似话语,而应表现出若无其事或毫不关心的姿态,直至孩子最终作出决定。为使那些因希望引起妈妈注意,故意拖延时间不作表达的孩子明白“这个方法不好使”或是“这个方法没效果”,妈妈需要静静地等待。
培养伶俐的孩子的秘诀
第一,妈妈首先要成为话匣子。
只要观察一下以组为单位,在游戏场所玩着不同游戏的孩子们,我们便大致可以猜测出这些孩子所处的家庭氛围及其父母性格如何。在游戏中不够积极的孩子,他的妈妈平时应该比较害羞或是话语较少,而不论在什么游戏中都喜欢带头的孩子,他的妈妈也应较为喜欢领导别人。
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说会道,妈妈应该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以开朗的姿态谈天说地,在与孩子愉快交流的同时,引导孩子直率地将自身想法表达出来。
第二,只在孩子表达准确时作出反应。
妈妈能够仅凭孩子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便揣摩到孩子的意图,但是老师和朋友们却做不到。只有孩子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准确表达出来之时,他的人际交流才会顺畅无阻。为了让孩子领悟到这一点,妈妈应该只在孩子作出准确表达时,才给出相应反应。即唯有孩子清楚、利索地表达自我时,才去倾听孩子的意见,对其表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妈妈要积极地作出反应,为孩子提供继续表达自我的机会。
第三,为孩子的荒唐话而欢呼。
如果希望培养出孩子想说便说、当机立断的性格,那么,即使孩子偶尔说些荒唐无稽的话语,妈妈也决不要予以忽视,而是要听到最后。切不要说“小东西什么也不懂就会瞎掺和”等否定性的话语,而应以“原来也可以这么想”或“你的想法真奇特”等赞赏性语言对其加以肯定和尊重。
第四,看着孩子的眼睛与之进行交谈。
日日忙碌的上班族妈妈没有太多时间与孩子对视交谈,偶尔对孩子说一句话,也无非是“从幼儿园回来了?”或“作业做完了吗?”等习惯性招呼用语。
这些话不仅对孩子,对上班族妈妈而言也没有什么益处。妈妈可以在晚饭后半小时,或睡前的20分钟里,注视孩子的双眼,与其进行一番内心交流。交流时,妈妈应首先表现出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