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什么比结婚更经济
婚姻的最大好处:经济。如果恋爱是漂亮豪华的包装,婚姻就是拆了包装后的耐用品,物美价廉,可靠实际。这无妨你对奢华的怀念。
他和她住在城市的两端。一东一西,工作的地点恰好在中间。两个人都工作了几年,有些积蓄,但还买不起房。高消费的大都市,首付加装修,不是小数目。于是都租房子住。单独的一居室,电器、家具、锅碗瓢盆,毫不将就。
他和她各有特长。他喜欢做饭,会修理电器,还喜欢自己动手改造家具;她喜欢收拾房间,制作手工艺品,将各处淘来的衣物配搭得有型有款。
他的房间时常很乱,迫不得已之时,就请小时工;她常在外面吃饭,要不就叫外卖。在厕所马桶漏水时,她手忙脚乱、束手无策。
两个人开始恋爱。
她花更多的钱买衣服、化妆品,以便让自己看起来更迷人;他也为做称职的护花使者在所不惜。从约会开始,两个人原定的每月储蓄额都在下降。可这,相比于甜蜜时光,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顿烛光晚餐、一束情人节的玫瑰、电影院的情侣座,还有为了多呆几分钟,误了最后一班地铁而多支付的出租车钱,都是些华而不实没必要的开支,但他们乐此不疲。
当然,他会在心里抱怨,厨师做的菜难吃而价钱高;她看到他深色西装里面并不好看的名牌衬衫,也会想,要是她选,一定物美价廉、无可挑剔。
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种节约体力、精力、金钱,而且使彼此更亲密的约会方式。约会地点于是就移到了各自住处。下了班,一起回来,手牵手去超市,然后在洁净齐整的厨房里,烹炒煎炸。她品尝着他的手艺,醉心于红烧肉的美味实惠;他心安理得地看着她打扫房间、熨烫衣服。原先那些高成本的约会项目,不知不觉隐退于卿卿我我的两人世界。
两人后来就住到了一起。没有必要租两套房、在两个住处之间往返奔波。而且,有人做饭,有人打扫房间,有人修马桶,有人装饰屋子……彼此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心里有了依靠。
退租了一套房子之后,两个人开始商量,买房。两个人的积蓄加起来,已经够了首付和装修款。月供虽说高于房租,但两个人供,平均起来,负担并不重。
房屋的产权成了一个比较棘手的事情。两个没有任何法律关系的人,共同拥有一套房子,如何办产权证是个问题。况且,首付是共同支付的,装修、买家具,各有付出。谁都没有明说,可都在心里盘算过:与其日后有纠纷,不如现在明算账。私下里,各自备一份账单。
还好,有爱。他决定求婚。尽管婚姻和房屋产权没有必然联系,但婚姻里的共同财产,却受法律保护。
很快,她就发现了婚姻的最大好处:经济。相比以前租房过日子,省了房租,省了水电钱,省了不必要的开销,甚至省了一半的出租车费。
两个人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各尽所长。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当然,他们还可以像以前一样,花钱雇人打扫卫生,修理水管,检修电器。但是,交易成本太高。得花时间找一个满意的人选,然后谈价钱,再盯着他(她)工作,负责验收。在这些事情上投入的成本,足以抵消他们从专业技术工人那里获得的比较优势。更关键的是,在诸如修理电器这种事上,专业人员可能做得更好,也可能心不在焉——毕竟,这不是给自家人干活儿。就工作的积极性而言,任何人都比不上他们自己。没谁监督,也会卖力工作,心甘情愿。
家,变得实实在在,日子如此踏实。偶尔,她会觉得失落。想起当年的烛光晚餐、酒吧聚会、包厢电影,想起那些华丽包裹下的浪漫情怀。
如果恋爱是漂亮豪华的包装,婚姻就是拆了包装后的耐用品,物美价廉,可靠实际。
这无妨你对奢华的怀念。
于情事中沉没(1)
恋爱过程中的那些情感付出、金钱开支、时间消耗以及绵绵无休止的情话,都会随着爱成往事而覆水难收,变成沉没成本。
15年前,校园门口小餐馆的瓦罐鸡汤便宜得像是不要钱。她记得,自己把一张卷成小卷儿的10元钱,偷偷塞给师兄。那张纸币是她出门时匆忙握在手里的,已经被手里的汗濡湿。
那是她上大学的第一年。系里有一个高她两级的师兄,和她来自同一个城市。迎新会上,师兄请她跳舞,她紧张得连师兄长什么样儿都没看清楚,只觉得他的声音很好听。
师兄后来常来找她,次数一多,同宿舍的女孩子们就开始起哄了。一听到小广播里叫她的名字,几个女孩子就挤眉弄眼地笑做一团。终于,她恼了,跟师兄叫嚷,然后一个人跑回宿舍睡觉。一觉醒来,上自习去的室友们都回来了,见她从床上坐起身,吓了一跳:你在屋里,你的师兄可在楼下雨地里找你呢!
她这才知道,已经下了好久雨,有人也在雨地里站了很久。
其实真的没什么,也就那么一点点喜欢,可又不想同他站得太近。她跟女友躲在蚊帐里说悄悄话。女友恶作剧:让他请我们吃饭,难为难为他。
她没能拦住女友,临出门之前,拉开抽屉,找出那张最大的纸币,攥在手里。那时候,她一个月的生活费是100元。50元饭钱,50元零用。快到月底了,她手里还有十几块钱零用钱。
女友坚定地要去校门口喝鸡汤,她在心里估摸,10块钱应该够他们吃一顿饭了。要加粉丝的那种。女友理直气壮地点单,她迅速把手里的钱塞给排队买餐票的师兄。
师兄最终只是师兄,在最初那场懵懂无知的爱情中,那张濡湿的纸币是唯一看得见的付出,轻得不能再轻。
菜谱上的滋补乌鸡汤88元一罐。男友给她盛好,特意将汤里的红枣都舀到她的碗里,她看着这一切,心里有一种被宠爱的感觉。
今天是她的生日,公司的女孩子暗地里较着劲儿。昨天阿朱伸手展示她的白金手链,明天阿鸿就会戴着她的新礼物古琦丝巾上班。表面上她什么话也不说,可止不住心里暗流涌动。“他会送你什么生日礼物呢?”中午吃饭的时候,女伴们喋喋不休。
一款小巧的刚刚上市的新手机——男友将包装好的礼物放到她的面前。她知道它的价格,几天前,她在公司楼下的专卖店里看到过。
尽管她从来不认为礼物的轻重与爱情有多大关系,可笑容里还是泛着喜悦,这让她有些厌恶自己。爱情的衡量标准有时候就这么简单地被物化,要是能这么简单地称出感情的重量,多好。
周末的中午,她特意去了趟商场,挑了两件名牌衬衫。心里暗自将两件衣服的价钱同那份生日礼物比较。她不想欠他太多。没有谁只愿付出不要回报。
这一段爱情最终走到了尽头。
那天,她在他的抽屉里看到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袋,刚从国外回来的前女友的礼物,一块镶钻劳力士。他的表摔坏了,她给他买了一块,她没想到,另外一个女人也为他买了一块,而且,远比她的贵重。
男友最终戴在手腕上的,是那块劳力士。她什么也没说,只在心里想,当一个人斤斤计较付出与所得之时,还叫爱情吗?
她开始频繁地相亲约会。共进晚餐、点餐和买单,成了一种游戏。
她从男人点餐的姿态、菜品的口味、菜价的高低里,评判这是怎样一个男人。然后依据自己的印象,选择付账方式,AA制,或者含笑看对方买单。不同的付账方式,微妙地传达着就餐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接受你的付出,至少说明我不讨厌你。
一位手指上带着硕大钻戒的男人坐在她的面前,财大气粗地指着菜单上的浓汤鲍翅叫:上两份。然后津津乐道他刚刚结束的非洲之旅,并问她:喜欢钻石吗?
她头都没抬一下,轻轻吹开杯里的菊花,慢慢喝了一口。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于情事中沉没(2)
讲个故事吧,她说。
你知道为什么送订婚戒指吗?因为它是一种抵押品,怕男人违背婚约。钻石越贵重,毁约的成本就越大。
靠昂贵的钻石牵住人心,太可悲了吧。她在心里想,而男人显然不明白她想说什么,旁若无人地接着炫耀着他的钻石。
她皱了皱眉头,趁男人去洗手间的当儿,买了自己的那份单。在小姐诧异的眼光里,在满桌的菜还没上齐之前,拂袖而去。
她知道,这是另外一场浪费时间的约会。既然已经是没有回报的付出,何必接着耗下去?
她读到这样的文字:“男人计算两个鸡翅套餐多少钱,一束11朵的红玫瑰多少钱,两张电影大世界的门票多少钱,付出了当然需要回报。他天生拥有选择的权利,而她只能被选择。”
但是,付出的一切用数字都是可以衡量吗?男人永远是理性的动物,女人却不是。所以,他和她眼中的爱情本就不同。“她不记得吃过什么菜,却记得他嘴边的碎屑;她不记得收到什么花,却记得他捧花时羞怯的微笑;她不记得看过什么电影,却记得他捏着票的汗津津的手……”
她哑然失笑。
此时,她已经知道,像所有商品一样,爱情也是需要支付成本的。恋爱过程中的那些情感付出、金钱开支、时间消耗以及绵绵无休止的情话,都会随着爱成往事而覆水难收,变成沉没成本。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赔你一枚婚戒(1)
经济学家根据宝石进口、人们的收入、结婚率和法律变更等有关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后得出结论:婚戒作为毁约赔偿而存在。
瞧瞧,那个满大街拦着人讲经济学的怪家伙戴维·弗里德曼都说了些什么:
“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看不清楚,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如果从遥远的距离看待人类的问题——比如从火星上,就会发现人类的许多现象稀奇古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