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孤独无助的夜晚,她小心地读一句话:如果年轻的时候,你爱上一个人,请你一定好好地待他。他鬼怪精灵的女儿说:阿姨,别生我爸爸的气,他可喜欢你了。孩子无邪的眼光,成为她坚持的理由。
所有人,都曾被这一场爱情打动。了解他的人和了解她的人都说:走吧。
她走了,在交付了灿若烟霞的笑容之后。
从此,结束了一段年少岁月。
直到她能像老朋友一样,拨通他的电话。一片花瓣在落入一杯水里,飘了许久,终于慢慢地落在杯底了。她知道,那将是彼此一生的牵挂。总有些东西,是谁也带不走的。
她曾设想过他们将如何相见。她准备好了行装,想象过彼此相对时的表情,该说什么样的话。
但那天,她却什么也没做,甚至不曾涂一点口红。她带着盈盈笑意,带着眼角浅浅的一点皱纹,带着波澜不惊的心,走近他。
能抱怨些什么呢?因为相互的惦念和担待,才走过这么些年。
岁月改变了。
曾经的老朋友,却在不远的地方,仿佛不曾离开过。
那些人所不知的生活
有些日子是给人看的,可是这样的日子并不多。就像精心策划的一个晚会,眼前的热闹、繁华都只是点缀,短暂,美好,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曲终人散。
我被人羡慕,因为时常有人接我下班。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人所不知的事实是:接我下班的人宁可在“堵车场”里练车技,也不愿意自己做哪怕一顿晚餐。我和超市的蔬菜、牛肉、大米一起被运送回去,以便按要求做出荤素搭配的三菜一汤。
朋友们参观完我的家后评价:真干净。这是他们眼见的事实。他们眼所不见的事实是:储藏室里堆满了杂物箱,箱子里有落着灰尘的旧报刊,有换了季没来得及洗的脏衣服,有门铃响起时还扔在地上的饮料瓶,储藏室的门背后储藏着刚刚用完没顾得上淘洗的拖把。
我衣着光鲜、笑魇如花地出现于聚会上。我的裙裾飘摇,我的柔声曼语,我的姿态从容,我的风声谈笑,你看到了;聚会前灰头土脸趴在地上、手脚并用擦地板的那个人,在楼上楼下办公室奔窜,忙得四脚朝天的那个人,电话里气急败坏同人论争的那个人,聚会后,衣服扔得满地都是,躺倒在沙发上的那个人,面对空空冰箱,只能吸溜溜吃方便面的那个人,喝完八杯咖啡,依然无法敲完一篇稿子急得到处跺脚的那个人,你没有看到。
以前读过一个故事。一位人到中年、容颜渐老、经历过沧桑岁月的妻子,面对青春逼人、才情出众、执著无悔的丈夫的倾慕者,良久无语。最后,她沉默着取出纸笔,对女孩儿说:我们一起来写写那个我们都爱的人是什么样吧。
女孩儿不假思索地在纸上写到:高大、英俊、体贴人、上进、有事业心……所有成功才俊的影像都在里面了。
妻子也让经年岁月的印痕留在了纸上:有些胆小,害怕打雷;胃不好,不能吃过硬的东西;记性差,时常丢三落四;晚上睡觉会磨牙,打小呼噜;生活不规律,吸烟,饮酒,早出晚归;动手能力差,不会做饭、修理电器……
我知道,接下去还有:每天要人接送的孩子,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的双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一日三餐,永远清理不干净的地板,洗不完的脏衣服,做不完的家务。
这些让年轻女孩儿的如水柔情一点点变冷。妻子在她的诧异里沉静似水:是的,我们写的都是他。只不过,你看的远远不是他的全部,也不是你们未来生活的全部。
那些人所不知的生活,是如何让其中的人大彻大悟?
有些日子是给人看的,可是这样的日子并不多。就像精心策划的一个晚会,眼前的热闹、繁华都只是点缀,短暂,美好,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曲终人散。
不幸的是,我们在看他人,和他人在看我们之时,记住的却只是惊鸿一瞥的繁华和感动。就像很久以前,我所了解的未来。
那时,我还是新世纪的主人和祖国的花朵,人们告诉我,前路一片光明灿烂,只要有梦想,就一定有辉煌。没人跟我说,此去这一路有多少沟沟坎坎,即便是身边最亲近、最值得依赖的人,都有可能反目为仇;在我经过的路上,不是每一天都会阳光灿烂,也不是每一次跌倒都有温暖相扶的手。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也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生活里那些人所知道的事实,是用来观看的;那些人所不知的事实,才是我们走过庸常日子的真正陪伴。就像那件贴身的旧衣服,既不光鲜,也不雅致,穿久了,袖口已经发毛,领口也已变色,却暖暖地贴着肌肤,包裹一生。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别指望男人为你改变(1)
我们常常会犯一个逻辑错误,把爱与改变等同起来。以为他爱你,就会因你而变,否则,就是不在乎你,心有旁骛。
洗发水的瓶子斜倒着,瓶身和瓶盖身首异处;香皂盒里泡满水,香皂大大方方地躺在玻璃台面上;水笼头没拧上,正滴滴嗒嗒地冒水;毛巾乱七八糟地搭在架子边,湿漉漉的滴得出水;浴巾柔成一团,蜷手蜷脚地缩在洗衣机上……
天哪,她咬牙切齿的同时,闭上了眼睛。接下来,她知道自己将会看到一只扔在地上,一只塞在鞋里的脏袜子,和睡衣混搭在一起的外套,开了盖儿忘记放进冰箱的可乐筒……就在10分钟前,她才将一切收拾整齐!
她一把拽下湿毛巾,大喘一口气,在冲出去之前,努力深呼吸,将表情尽可能调节成温良模样,走向老公:“你是喜欢家里干干净净,还是乱七八糟?”老公从电脑键盘上抬起头,灿然一个微笑:“我喜欢自己的家。”
“你几岁了,3岁还是35岁?”她一跺脚,装出来的那点水样柔情,此刻已被怒火烧成了水蒸气。
“3点5岁。”此刻要是参加某个电视抢答节目,老公一定能拿大奖。她被气得哭笑不得,老公息事宁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半。
其实他很明白她问话的目的、由来,只是,他从来不愿意以认真、严肃的态度面对,不肯按她所希望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
像所有心存幻想的女人一样,她一直坚信,男人一旦结了婚,就该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像个大男人样儿。贪玩、淘气、哥儿们义气、“脏乱差”之类的,绝对与一个好男人无缘。但是,很不幸,几乎所有满心欢喜的新娘,在脱下婚纱没多久之后,就感觉自己嫁错了人。
相比于身陷情网的温情浪漫,婚姻多少让人失望。摆在女人面前的现实是,短暂的蜜月期之后,她们选定的如意郎君多半“恶习”难改,视自己所有的要求、希望如无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怡然自乐,坚守“这是我的家,我有我的自由”的信仰。
我们需要明白,婚姻中关于改变对方的种种假想,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
与其说陷入情网的男人会为你改变,不如说他们是在掩饰,是为了给女人安全感,是为了妥协,而妥协的目的是争取情感的确立。一旦“生米煮成熟饭”,男人觉得没有妥协的必要了;或者,同一屋檐下的朝夕相处使他不再乎机会,不再有耐心伪装,剩下的就是原先那个缺点多多的凡夫俗子,还有女人碎落一地的希冀男人改变的愿望。
当然,女人的愿望也不是随时都会遭受拒绝。可能,你会看到,某一天,他一改休闲风格,欢喜地穿上你买的笔挺西装,接受同事们赞赏的目光;某一天,他一改木讷作风,在下班路上顺手为你买上一束鲜花,换得你们整个周末的好心情……你或许会暗自窃喜,以为大功告成,胜利唾手可得——在你的教化感动之下,那个爱你的人,终于为你而改变。
我们常常会犯一个逻辑错误,把爱与改变等同起来。以为他爱你,就会因你而变,否则,就是不在乎你,心有旁骛。
实际上,婚姻的相处之道,不是哪一方永远只会付出不要回报的无私奉献,而是尽可能实现自己与对方的利益双赢。那些看似为你的改变中,男人一样是直接受益人。通过这些改变,他或者魅力大增,或者自我提高,或者感受柔情蜜意——只有当某种改变带给自身好处时,他们才会“因你而变”。
还有一点,女人要求男人改变,往往带有某种母性的强制力,隐藏着“你需要我的照顾、指导,我才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角色”的心理暗示。没有哪个男人喜欢处于被动地位,不停地被人“修剪”。那些从发型样式到皮鞋颜色都替男人做主的女人,那些在无所不包的细节上要求男人分毫不差的女人,不过是希望彻头彻尾占有一个男人,然后把他变成实现自己完美梦想的工具。
没有谁愿意为一个虚无的理想偶像而牺牲自己。我们坚持不懈、絮絮叨叨、软硬兼施地要求对方成为我们想象中的样子,要求他们以我们的习惯为习惯,以我们的品位为品位,以我们的好恶为好恶,以为如此就是爱。可是,在婚姻里窒息了自我,还有多少幸福可言?
。。
别指望男人为你改变(2)
我们都听说过那个故事。一对恩爱老夫妻,丈夫临终时跟妻子说,亲爱的,我想告诉你,我并不喜欢吃蛋黄,因为你爱吃蛋白,所以我就抢着吃蛋黄。妻子听了泪眼婆娑:我也不爱吃蛋白啊,我还以为你喜欢吃蛋黄呢。故事感人凄美,这可能就是所谓爱情的真理:爱是牺牲、付出、改变。
不错,所有关于爱的理想都值得追求。只是,真实的婚姻不过是两个自私小我的安然相处,是让步、包容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无法改变一个男人。男人之所以愿意回家,是因为家里能让他随心所欲。你要做的,不是为他制定一个什么标准,而是接受他这个真实的人,欣赏那些优点,面对缺陷坦然处之。
别忘了,我们同样缺点多多,在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