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宫里就有了两个真正的男人。
  宫里人开始对大阿哥议论纷纷:他把对女人的兴趣集中到宫女身上,因为宫眷们大都已婚,而且她们总是伴在老佛爷身边,很难有机会接近。太监们一向乐于传播流言蜚语,这些桃色新闻很快就传出了皇宫和紫禁城。
  错误的喜剧已经揭开序幕。有一次,由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老佛爷命令把一个宫女拉到庭院当中狠打屁股。大部分太监都喜欢看到别人受苦,因为他们大都具有虐待狂的恶劣性格。这一方面是与生俱来的,另一方面也是受了李莲英的感染。当那个可怜的宫女已经准备好了挨打,行刑的太监兴冲冲准备好开打的时候,人们意外发现那个宫女竟然穿着大阿哥的内裤!
  老佛爷极其不愿意让大家看到她选择大阿哥当皇太子的失策之举,因此这件丑事很快就被遮掩起来,不允许声张传扬。据说,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有时甚至不得不将一些宫女送出宫廷去生下大阿哥的孩子。老佛爷虽然怒火中烧,但是除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外,她也没有任何办法。她已经走得太远太远,想要回头已经很难。改弦易辙就等于默认自己曾经的选择是不明智的,这是老佛爷所无法容忍的。她想寻找一个机会来摆脱进退两难的困境,体面地消除册立大阿哥为皇太子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但是最佳时机迟迟没有到来,大阿哥宫闱骚乱差不多持续了两年之久。
  

三十二、无心纵猛兽(1)
义和团运动是老佛爷一生中最令人惊讶的篇章之一。在这场举世闻名的运动中,老佛爷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那个时期的中国,不知是什么时候形成了这么一个帮派——拳民。他们人数庞大,主要成员为江湖郎中、杂耍艺人以及变戏法的等等。“拳民”这个称呼其实并不贴切。中国有个词叫“卖艺的”,大概是指“搞特技表演的人”。他们穿着奇装异服,通常画着脸谱,在全国各地漂泊流浪。他们大多在脏兮兮的帐篷里表演,各种各样的娱乐表演为下层百姓所喜闻乐见。
  这些人通常随身携带刀矛剑戈等十八般兵器,而且熟悉各种武器的套路。在这样的流民群体里,每个班子至少有三两个孩子,这些孩子从小就开始习武学艺。他们在父辈的训练下学会使枪弄棒,直到对各种兵器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他们还要学会各种杂技表演,而成人则擅长徒手格斗,或者借助其他特种道具进行对打,动作迅猛,但是每个人毫发未损。他们卖的膏药能治疗各种跌打损伤,但是他们并不靠卖东西为生。他们借表演杂耍招徕人群,人们给他们扔些铜钱银币,他们就按江湖规矩叩头施礼谢恩。
  几年前,他们深受欢迎,名门大户常常请他们在家中庭院表演,招待客人,甚至今天在中国还能见到他们的踪影。他们是身份卑微的人,在中国城乡四处漂泊流浪。他们中很多人只要给他们足够的钱,什么事情都愿意干。他们基本上属于一种中国旧式的帮会,传统源远流长。
  端王后来领导拳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他对本阶级的人漠不关心,非但不关心,反而痛恨他们。可能他业已意识到,虽然他贵为王侯,然而他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这个阶级。他喜欢与拳民们朝夕相伴。身为朝廷命官,前往观看流浪拳民的表演也不合规矩,至少是背离满洲传统,更不要说去参与他们的活动了。按照满族的宫廷传统,身为高官厚爵,是不允许到汉族餐馆去用餐的。但是端王却屡屡置满族传统习俗于不顾!他很早就被拳民同化了,成为了一名面目可憎的小丑。
  身为朝廷贵胄,他早就腰缠万贯。但是对他来说,天下万般快乐事,岂如人间做拳民。他积极参与拳民的活动,服装打扮,无不效仿拳民;他参加杂耍演出,充当主要角色,从而和那些拳民一样表演技术精湛;周围群众扔钱给他,他也向他们叩头谢恩!他是个王爷流浪者。他名声震天,上至王公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当他出现在杂耍表演队伍中时,观众总是闻风而至。大把的铜钱、银币纷飞如飘雪,他们就叩头表示感恩,端王自然也在其列,好像这些苦力就是他们的皇帝和皇后。
  当然,端王内心十分清楚老佛爷痛恨洋人。对这个问题,反复琢磨、苦思冥想之后,他脑海里终于出现了一个念头,正是这个念头给中国带来了悲惨的命运。从此,中国大地上撒满了万千子民的鲜血,烈火洗劫了北京城,老佛爷被世界各国所诅咒和痛骂。
  端王想让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根据端王历来的品性来看这倒不难理解。尽管端王拥有王爷的爵位,但他和拳民具有相同的品性——在权贵面前他们都有一种不正常的卑微。一旦位高权重、温文尔雅和机敏睿智的人对他们降尊屈就,他们往往感到受宠若惊,卑微异常。
  几个月以来,端王都在小心谨慎地组织拳民。他将拳民一个团、一个团地捏合在一起,没有多久,拳民就被捏成了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组织。端王他自己则充当他们的首领。拳民们从来没有接受过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他们觉得自己超越于法律之上。因而,端王在推行自己计划的时候,轻而易举地使他们相信他们真真切切是天下无敌的,正如他们自己所宣称的那样。端王以他的人格担保,强迫拳民们相信他们刀枪不入,外国人的洋枪洋刀对他们无可奈何。端王把这一信念不厌其烦地灌输给拳民们,以至于他们越发恣意妄为,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端王将原本七零八落的拳民捏合成一个武术组织,主要是他个人兴趣所致。后来,他突发奇想,想要借助拳民们把洋人赶出中国,不过是想检验自己一手炮制的机器的功能。他知道老佛爷强烈反对他和拳民在一起厮混,而这一次他可以向老佛爷表明他在“卖艺的”中间活动是心怀大志。他想缔造一支对老佛爷有用的武装力量,让拳民成为中国规模空前的武术组织来充当老佛爷的坚强后盾。他懂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他想把握机会重塑他在老佛爷面前的形象。

三十二、无心纵猛兽(2)
他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地取得预想中的成功?历史以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实做出了回答。后来,每一次老佛爷讲述这件事情的经过之时,都忍不住对端王进行强烈谴责。老佛爷认为他要对造成的恐怖事件全权负责,然而她对自己的过错则轻描淡写——实际上,假如没有她的支持,端王的计划肯定会胎死腹中。端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外强中干,一张坑坑洼洼的麻子脸上闪着两只耗子眼。我对他没齿难忘是事出有因的,因为我的家也被列为“二毛子”——也就是二等基督徒或是基督教化的中国人。我的父亲裕庚王爷一直对手段狠毒的端王心怀恐惧。他多次得到朋友警告,端王在拳民中十分活跃,而拳民十公开反对洋人洋教的。一次端王以某种理由为借口来拜访我父亲,就是那次我见到了这个麻子。我的父亲见到他马上意识到他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无非扮演了一个探子的角色,想来窥探我们的洋房,而且寻找机会证实一下我的家人是不是基督徒。
  正是出于这种缘故,我父亲千方百计想躲开端王,于是他接受出使法国的任务,以免惨死在他的手中;正因为这样,我从小是在法国接受的教育。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端王的惊人计划进展却格外顺利。其中的一个关键是他必须让老佛爷相信他的计划切实可行。他企图利用老佛爷对洋人的仇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他想方设法使她相信拳民具有刀枪不入的神力。然而,虽然老佛爷具有非同一般的聪明睿智,但是历来对神话、奇迹之说十分迷信。她对妖魔鬼怪、天地神灵等等深信不疑。端王就是利用了老佛爷这个弱点来说服她。他已经把所有的前期工作都做好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他有任何机会带着拳民去觐见老佛爷,他就能向她展示他工作的成效,可以让老佛爷当场认可他的诸多想法。为此,他必须让老佛爷亲眼目睹他的“刀枪不入”的拳民。
  也就是说,卑微低贱的拳民竟然要上殿觐见老佛爷,并且要在皇宫里进行声势浩大的武术表演。这种事情在当时的年代,真是令人大跌眼镜的天下奇闻。
  但是工于心计的端王反复揣摩了老佛爷对洋人的刻骨仇恨,而且过分估计了这种仇恨。
  荣禄,这位老佛爷毕生的心腹要臣,此时已经再度回到了京城担任要职。这样的安排,让他又可以和老佛爷朝朝暮暮长相守了。听老佛爷谈话中常有弦外之音,我敢断定,二人之间的绵绵情意从来没有丝毫衰减。虽然他一直在朝为官、身居要职,而她贵为万人景仰的中国太后,两人完全可以有机会旧梦重圆。满族家规与大清传统(二者事实上是一回事)都允许她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归宿,但是她的地位使她不能随意放任自己的感情。
  荣禄对端王的不轨居心早就有所警觉,他赤胆忠心地谏阻老佛爷接见这帮江湖浪子。他确实是个忠贞不贰的仆从,他深知如果老佛爷真的对端王言听计从,必将酿成大错,一失足则成千古恨。另一方面,他十分了解她的性格,一旦她已经作出了决定,就决不会听从任何人的劝阻,哪怕这劝阻来自一度与她心心相印的人——这个在她情窦初开还仅仅是兰儿的时候曾经爱过她的人。
  荣禄知道,端王的行动将给清朝统治者带来天崩地裂的恶果,所以他设法处处阻挠端王的行动,从而使自己一天天成为这位大人物的切齿之敌。
  光绪此时此刻仍然被幽禁在瀛台的孤宫里,他已是一位对朝廷内外毫无影响力的旧主。
  令人遗憾的是,老佛爷不听忠言相劝,竟然准许了惹祸招灾的拳民觐见。
   。。

三十三、猛兽的怒号(1)
凡是参与这次破例觐见慈禧太后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