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起来和其他东方小孩一样扁平,活像一张菩萨脸。
  满洲人注重对幼儿的早期培养教育,为将来进一步获取知识作好准备。他们像培育娇嫩的花朵和树藤一样精心地培养孩子,绝不容许他们自由成长。这种培养教育几乎从在摇篮里时就开始了。就拿溥仪为例,虽然我并没有亲眼目睹溥仪的幼年生活,但像其他所有的满洲孩子一样,他大约两岁时便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当然,这些学校并非西方国家通常意义所指的学校,因为溥仪的学习是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溥仪有一位家庭教师,早在两岁时他就开始学认字、写字——连西方成年人对这种象形文字都感到难懂难学。因为有些人发现连未经过学校教育的人力车夫也认识许多汉字,于是怀疑认识汉字是中国人的一种本能。从溥仪幼年的学习可见,认识汉字是始于一种早期的教育,所以识汉字并非第二天性,也就是说它不是本能的。但是文化知识几乎就是第二天性,因为它在婴幼时期便随母乳一同被孩子逐渐吸收了。
  凡是受过教育的满洲人没有一个人能够记得他们的教育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的。此外,他们自始至终受到礼仪教育。男人们要学会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成为有修养的翩翩君子,他们待人接物、言谈举止都要大方得体。因为满族男孩的父母总是为孩子以及家庭的未来而考虑,所以便早早开始了对孩子的这种教育。然而,其他民族的孩子们在幼年时期,大多却是在沙土中玩乐以消磨时光。不过,绝不要把这误认为满族孩子完全被剥夺了玩耍的时间,因为就连满族人也知道“只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会变傻”这一道理。
  满族女孩则被训练成精明能干的主妇,万一她们有可能被选入皇宫,就应该知道怎样处理后宫的大小事务。要是她是满清贵胄,那么她就可能成为女外交官。人们绝不会预料到,一个满族的贵族小姐会飞黄腾达到什么地步。慈禧本来是一个满族将军的女儿,后来她则入宫做了咸丰的妃子,到她临终时已是统治四万万子民数十载的皇太后。当然,满族儿女这种美梦在灾难深重的1911年破灭了,从此一切辉煌都成为过去。那一年,对于满洲人来说:纲纪废、礼仪绝、天下荒乱。
  但是,在慈禧离开人世的前3年里,满清王朝的地平线上似乎还天朗气清。在1900年曾出现过一小块乌云,不过这一小块乌云被慈禧坚强的意志驱散了。在宣统小皇帝的加冕礼之前,大清王朝曾经显现出可能千秋万代长存的虚假迹象。慈禧一直对大清王朝有着无比坚强的信念。她相信,或者试图使自己相信,她将寿比南山不老松。假如她的肉体确实会离开人世,她的灵魂也将继续守护着“中华帝国”,并掌握着它的前途命运。或许不乏明智之士看到了阴云正在汇集,但是在他们眼里,那块阴云只不过小如手掌。在1911年前,那些带来无穷灾难的岁月里,毫无迹象表明溥仪生来就命中注定不幸。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登基前那3年的幸福的童年会那么快就消逝殆尽。
  对于这个小孩子来说,每一天都是新奇的,每一分钟都是珍贵的,这一切都值得他尽情地去享受。甚至连他所受的教育也肯定是快乐的,因为所有的教育对孩子来说都是新奇的,而孩子们往往天生就拥有似乎永远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对于幼年的溥仪来说,天地间阳光灿烂,鸟儿的歌声婉转动人。世界是那么新奇和迷人——假如溥仪不是这样想、这样看,那么他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了。

四十二、登基前三年(2)
但是,就是溥仪还在蹒跚学步的幼年时代,也就是他登基的前3年,那手掌般大小的云块一直在增大,逐渐在不知不觉中遮掩住了大清的未来。3年过后,他要去迎接命运的挑战。在3年之前,他只不过是襁褓中的婴儿;而3年过去,他却成了举国上下敬畏的至尊皇帝。只是,他年龄太小了,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在那3年结束时,他成了一个傀儡,一位贵为帝王的傀儡。我不知道外国人能否理解这种说法。西方人有他们崇拜的上帝,那是他们歌颂的英雄。1911年以前的中国人拥有他们的皇帝。甚至时至今日,虽然帝制早就被推翻,中国处处还有恭顺皇权的人,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些梳着长辫子以示效忠先朝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们中国再也没有皇帝了,假如是在白天,他们就会手指着太阳,要是在夜晚,他们就会指着星空,并回答说:“中国没有皇帝了?真是太可笑了!要我相信你这样的胡说八道吗?我绝不会相信!要真是这样,天上就不会有太阳,星星也就会从夜空坠落下来!”
  我是纯正的满洲人,我家祖祖辈辈都是满洲人。我的先辈和第一个满洲皇帝一起来到北京,他们有“铁帽子”头衔,而且这种称号是世袭的,因此我有资格到这位未来的小皇帝府中去看他。在醇亲王府里,还有一个男孩,他是溥仪的弟弟,他们兄弟俩都有指定的奶妈和婢女,而且还有童仆和玩伴。溥仪和他的兄弟游乐嬉戏的房间一定是个热闹的地方——那里常常传出天真烂漫的欢声笑语。不要认为东方人生活中没有欢乐,不要认为溥仪从来不苟言笑,不要认为他的脸上总是木讷的表情。这些都是荒谬之见。试问,哪里的男孩遇到快乐的事不欣喜若狂?遇到不顺心的事不会流泪伤心?没有这样的事情,也没有这样的男孩。溥仪的幼年生活是幸福的——在那极为短暂的3年里,尽管那个云块正从未来的地平线上冉冉上升,而且变得越来越大,将给以后的岁月罩上阴影,但是它还没有影响到溥仪当时的幸福生活。
  在那段时间里,皇宫里林林总总的怪事接踵而至。由于中国最高、最专制的统治者慈禧大权独揽,光绪成为有名无实的悲剧皇帝,他患上了一种可怕的疾病,正一步一步向坟墓走近。自从光绪密谋反抗慈禧专权和试图维新变法以来,慈禧就视之如仇寇。假如他不是贵为皇帝,他早就被慈禧处死了。一些细微的小事,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能给光绪带来忧愁烦恼,她都能想得出来。光绪在属于自己的皇宫里,几乎就是一个囚徒。他是一个没有王权的皇帝,他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躯体,然而却毫无意义——他是个根本没有权力支配自我的人。
  慈禧妄想长生不老,但现在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荣禄离开人世以后,她时常被许多稀奇古怪的梦魇所折磨和惊扰。或许,这都是一些不祥的预兆,可能在边远的省份里,许许多多强悍不羁之徒已经密谋推翻满洲人的统治。
  这一切不幸和不祥,使得笼罩在溥仪命运之上的阴云越来越浓重。但是,对于所有这一切,年幼的溥仪却一无所知。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十三、光绪帝之死(1)
接下来要发生的是一段无比辛酸的往事。从个人感情来说,我真希望把这段文字删除掉。但是,我的理智告诉我要敢于揭露事实的真相,因此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呈现给大家。有关光绪之死众说纷纭。在这里,我要向读者展示我所知道的事实真相。
  正如前文我们已经了解到的那样,老佛爷一直十分仇恨光绪。与此同时,她非常信任太监李莲英。除了李莲英她不相信其他任何人,甚至对荣禄也不是绝对信赖。她听信李莲英的谗言,以至于默许他们将珍妃活生生抛下井,并将一块巨大的石头惨无人道地扔到她的头上。这些年来,她一直对李莲英言听计从,使得李莲英富比王侯。毫无疑问,李莲英对她的忠诚并不是死心塌地,他对慈禧的忠诚是有一定程度的,这一限度绝不超越他自己极端膨胀的私欲。
  因为老佛爷对李莲英偏听偏信,所以他就成了老佛爷御座后权力的象征。这个令人憎恶的太监为人非常冷酷无情,而且极其阴险狡诈。这位总管太监居然梦想有朝一日能登上中国的至尊宝座,成为帝王人君。这个世界上,简直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加荒谬无比的痴梦了!
  自从李莲英当上了总管太监以后,他内心里就暗暗滋生着这一罪恶的欲望。或许,他这罪恶的欲望与光绪之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关于光绪的死亡原因中,我绝不会因为自己对老佛爷的喜爱与尊敬而竭力为她开脱罪过。
  正如前文所述那样,光绪早在瀛台幽禁期间就开始写日记。他不仅记述了每一天所发生的事情,还记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卑鄙无耻的李莲英无意间偷看到光绪日记中的某些内容,那些充满愤怒和仇恨的言语令他尤为震惊。比如,其中有一段与他相关的内容大致摘录如下:
  “我知道自己现在病得很重,但是我总觉得老佛爷(指慈禧)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
  至于光绪要将袁世凯斩首,李莲英对这事儿一点儿也不感到吃惊。但是关于这道斩首的“圣旨”上,他的名字竟也赫然在目!这就是一道尚未签署日期和加盖御印的“圣旨”,只待年事已高的老佛爷过世就会被光绪签署执行。这确实使他感到愕然和担心。
  自从那次慈禧发动政变,光绪还政太后之后,他在自己的宫廷里实际上成了一个十足的囚徒。他先被幽禁在瀛台,后来老佛爷搬到颐和园,他又随她搬到那里。他被安排在颐和园的一座房子里,房子四周建造有一堵内墙,结果那个地方也成为了囚室。在慈禧携带他逃亡到西安期间,他实际上还是一个处处受限的囚徒。现在,他仍然是一名囚徒,老佛爷及其心腹太监日夜虎视眈眈地监视着他。
  李莲英在得知那篇日记的内容后,费尽心机将日记中这方面的内容一点一滴搜集起来,随后便到老佛爷面前去大肆搬弄是非。慈禧太后在听取李莲英巧言令色的汇报时,虽然一句话也没有说,但脸色却异常阴沉,仿佛暴雨将至的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