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随笔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随笔集-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场,到小镇的旅馆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第二天随顾总走访PERERE公司,商谈处理些数年间的遗留问题以及今后的业务事宜,整整一天时间还不够,只好第三天上午继续商谈。我名为顾问,全然只是一个局外人、旁观者;陪坐的时间太长,有时难免还有点打瞌睡。原来是计划第三天上午去萨尔瓦多观光的,但工作的关系,只好放弃;主人塔西亚罗先生倒也是很会待客,提出来第三天早上派一名驾驶员专门开车陪我去参观萨尔瓦多古城堡,然后也不必折腾再回公司了,直接送我去机场;驾驶员再回公司接送顾总等去机场。

  由小镇去萨尔瓦多的近百公里路程,路两旁一片辽阔的田野、草原和林木,洋溢着悠闲散漫的田园风光,其间偶尔可见几栋稀疏、陈旧的农舍,点缀其间的牛、羊、马群也是稀稀拉拉的,一切都显得很空旷、萧疏,偌大的空间里看不到许多人。望着伫立其间孤独的农人,相比我们过于拥挤的人群,在此近乎自然的良好生态环境中,又仿佛有种孤单无助的感觉。巴西面积与我国相近,人口却只有二亿,而且人口集中城市,光是圣保罗市就有二千多万人,广大的农村、大片有待开发的土地和资源,真是地球上一块难得的乐土。

  萨尔瓦多是1549年葡萄牙殖民统治者在巴西建造的第一座城市。在葡萄牙王室1763年将首都迁至里约热内卢之前,萨尔瓦多一直是巴西的政治、经济中心。现在的萨尔瓦多虽然淡出了现代化城市的行列,但依凭其古风醇厚、典雅质朴的老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得天独厚的延绵海滩,它依然是巴西人们景仰、向往的一处旅游胜地。据说它是整个南美洲地区拥有教堂最多的城市。古老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教堂和葡萄牙风格的建筑群正是老城的看点和风景线。

  我对萨尔瓦多的介绍,完全是跑马观花的印象,极其粗浅,甚至可能有点类似盲人观象的片面和浅薄。不过,一眼扫过而能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也还是难能可贵的。时间的限制,基本上只有一个小时的老城观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驾驶员将车停在邻近海边老城脚下的停车场内,然后带我乘坐一架专为观光游览老城(又名为上城)、俯瞰海景而造的巨型电梯上去。电梯安装在街边凌空跨山衔接老城的门字型建筑的内侧,电梯到顶后,周边面海的半圈墙都是封闭式的透明观景窗,而且通过门顶部若20米长横梁结构建筑的封闭式观景过道,延伸到门字形建筑外侧一段的环形观景台。较长的环形周边观景窗口,可以让游客观赏到部分老城的景观和美丽的海滩景致。观览完毕后,走出观景区,可径直走到老城去。

  走在邻近观景电梯附近的老城街上,随处可见一幢幢不过三层的欧式葡萄牙风格建筑物,造型各异,富于变化,虽然年代久远,很有些陈旧了,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古韵犹存。最突出的还是造型奇特、精雕细琢的各式豪华教堂:硕大的拱形门窗、富丽堂皇的宗教式装饰球型穹顶和墙柱、各式造型雕镂精致的钟楼,等等。可惜,时间的关系,连走马观花的机会都没有,只是各处张了几眼,就算到此一游了。老城的街道和广场的路面,是用手工加工制作的长方石块铺就的,不算很平整。路面上停靠的汽车不多,但觅食自娱、目无游客的鸽子却是一群群的,惊飞后,天空黑压压一片。

  萨尔瓦多享誉的古老教堂总算是看了一眼,但美丽的沙滩还毫无感受。带着遗憾,我又登上了去机场的行程。心里面有些犯嘀咕,难道这也算得上是观光游览?不过,顾总他们还在工作呢,退一步想也就心满意足了。谁知道,由老城去机场的路,有一段就是沿着萨尔瓦多美丽漫长的沙滩走的。这大概也是塔西亚罗先生安排驾驶员直接送我去机场的原因,用心良苦!使我少了一程旅途的颠簸,还可以看到大海,真得好好地谢谢他!

  车子开上沿海滩的道路,路右侧就是大海,海水绿得发蓝,波涛滚滚,一片汪洋,很是壮观美丽!又有点以前在夏威夷观海的感觉了。更可爱的是到处是沙滩,细细的黄沙,随处可见有人在游泳嬉戏,或沐浴阳光。找几处人气较旺的沙滩停车下来,拍了几张照片,我就径直去了机场,休息等侯顾总来汇合,同返圣保罗。

  下一站是维多利亚市。维多利亚远没有萨尔瓦多知名,但顾总和我却在此充分地享受到了阳光和大海的无穷乐趣。我们是10月16日上午乘TAM3130航班由圣保罗飞维多利亚的,大约10点钟光景就到了。CINTYA公司的老板安东尼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晚上还携全家和一对好友夫妇盛情地宴请了顾总和我。

  我们住在一家海滨旅馆,房间的阳台面朝大海。出旅馆越过一条单向双车道的马路、一条大约与马路等宽的路边停车道、马路四分之一宽的自行车道、马路四分之三宽度的人行道,就到了海边的沙滩。沙滩大约有20多米宽,细细的黄沙,延绵有十几公里长,也像大海一样,望不到边。

  17号是周六,双休日的第一天,因为客人安排周日去他家早餐,然后一起乘游艇航海;不过多打扰客人,我们就建议自由活动了。早上8点钟,我们穿着平时的衣着,休闲长裤、皮鞋,就去了海滩。沙子总是会灌进皮鞋里去的,走起路来很别扭,很吃力;更有甚者,看看周边着各色泳装在海水中游泳、嬉戏和沙滩上休息的人群,以及在沙滩钓鱼和打排球的人,我们的衣着显得很不协调。毫无准备,没有带游泳裤,只好赤脚穿三角裤在沙滩上行走。光脚丫踩在疏松的细沙上,感觉异常的舒适;尤其是,从皮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光脚丫,没有了穿着鞋走沙子路的别扭和拘谨,一脚高一脚低地踩在近海水的沙滩上,细细的黄沙被早晨明媚的阳光晒得疏松而温暖,脚底板踩下去,脚丫里也满是沙,暖暖的,当踩着浅滩海水中微凉湿润滑溜的细沙时,一种凉爽舒适的感觉由脚丫沁入心里,无比欢快。早晨的太阳温暖而不炙人,晒得暖洋洋的,很适宜,我们就沿着右边的沙滩边看边走。

  巴西的海滩,据说绵延数十公里的沙滩,随处可觅,萨尔瓦多和维多利亚美丽的海滩,在巴西还排不上名次,真是得天独厚。海洋是大自然的无尽藏,是人民大众得之于天可以随意无偿享受的天赐财富。周六的早晨,8、9点钟,旅馆前的沙滩上,浅海里,早就三、五成群的聚集了许多各阶层不同的游客:有学校放假一起度周末的泳装男、女学生;有父母陪着来戏水的儿童;有青春美丽、卿卿我我的对对情侣;更有三、五成群手里拿着冲浪板的十来岁少年,迎着冲上来的拍岸浪,踏着自己手里送出的冲浪板,在海水中弄潮游戏。因为,气温还不很高,真正游泳的人还不多。沙滩上打排球的人也不少。还有钓鱼的人,不过已不是我们的那种一手持竿悠闲的垂钓了。这种海钓的人大半有点半专业的性质,难度较大。一个人在近海水5、6米的沙滩上插入数根专用钓鱼竿,竖立的鱼竿彼此隔开一段距离,钓鱼线很长,要抛出10来米入海中,钓鱼钩子上的鱼饵很多,怕钩不牢,还用小线再捆一下。可能海鱼较大的缘故吧?我们就这样边走边看边聊天,不知不觉中竟然在沙滩上走了4、5公里路。

  临近沙滩马路边的海景房除了宾馆、餐厅、商店、公司外,就是高档的住宅公寓。安东尼先生的家就在附近。走走有些热了,我们就又回头走,并且在临近旅馆附近的沙滩上,找了一处有遮阳伞的休憩点坐下来休息。10点多钟了,太阳虽不算很辣,但时间一长也还是有些炙人的,脚底下的沙子也暖些了。一人买了一个冰椰子,吸椰子水喝,凉丝丝的,味道好极了。11点钟了,回旅馆吧,走出遮阳伞,沙滩上的沙子已有些烫脚,水泥马路也同样烫脚,好在近在咫尺,三步二跳地就奔回去了。

  海边的气候也真是变化莫测的,下午天气就阴下来了。我们照例沿着左边的沙滩也走了2、3公里。这一边沙滩近海处的海中间有几个小岛,这就给戏水的游客和儿童们又增添了些游玩的乐趣。巴西的平民百姓和儿童,纵情享受大海的乐趣是无与伦比的!

  周日上午九点,安东尼先生夫妇邀请我们去他家用早餐,顺便参观他的大套海景豪华公寓。三百多平方米的单层公寓,当然是宽敞舒适的;高档的家具和配套的电器设备,很是富丽堂皇。餐后,安东尼驱车带我们去私人游船停放码头,开自己的双层小游艇,陪我们在近海中航行。10时许,安东尼夫妇和儿子琼、朋友夫妇和我们一行七人,还有驾驶员等二位服务人员,开始了半天的海上航行。其实,这纯粹是借航海为由头的一种休闲方式,安东尼先生用带冰块的大号塑料保温箱,带足了啤酒、饮料和水果,还带了一瓶芝华士牌威士忌酒和薯片、花生等饮酒佐料食品。游艇离开码头后,大家就都上了游艇上层,围坐在前端的半圈观光护栏处,宽衣并在身上裸露的部位涂抹防晒霜,准备进行日光浴了,年轻的琼则干脆赤膊上阵。我由于昨天的沙滩散步,手臂和大腿的皮肤已有些隐痛的感觉,故而只好短袖长裤的装扮,不敢往前端跑了;怕晒太阳。游艇沿着海滩近海航行,大家除了照相、晒日光浴外,就是饮酒作乐。

  中午,在一处旅游点的餐馆用餐后,下午3点钟就返程了。其间,顾总和我,还各自作了一回游艇驾驶员:在几乎没有其他船只的海面上行驶,只要把住了方向盘,就万无一失了,显得很单调;不过,在海上航行,无风也有浪,不断起伏、汹涌的波涛,总是使游艇上下颠簸不止。我开了十分钟,觉得无趣,就下来了;顾总则俨然做稳了游艇的船长,开了约一个多小时,并且最后一直将船开至码头,过足了当“CAPTAIN”的瘾。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