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永远陪伴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让爱永远陪伴你-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听别人讲压迫神经什么的。他随即给在河南医科大学工作的孙大夫打电话,说了情况,让帮助联系许秋山。又给孙大夫写了信,让我再去找他一次。孙大夫和许秋山是河南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同学,关系很好。
  又打电话问规划设计院程经理病情,其长子解答了一些情况。我问由家属带着片子去挂号排队行不行,这样病人少受些罪,也可减少些费用。他的意见还是病人前去为好,他们就是和他父亲一起去的。单位小陈来,说了托他在北京工作的姐姐打听到了T医院住院治疗的一些情况,说住院非常困难。小陈走后,我又打电话问了省劳教局周副局长的情况,他是早二年得的病,也是在北京T医院做的手术。但他得的是胶质瘤,是恶性的。二年以来,竟开了三次颅。在电话里,他所问非所答地和我对话。后其妻接过电话,讲了些情况:T医院为世界三大脑外基地之一,手术水平亚洲第一,有十几个科室。还有综合科,是专门看高干的。还有合资病房,即可入院,但费用很高。和汉桥商量以后,决定去北京治病。争取明日做好准备,后天就出发。
  明日要做的几件事:
  1、办转诊手续;
  2、去党校见李校长借钱;
  3、准备去北京的一应事宜:
  (1)存钱;
  (2)准备衣物;
  (3)去郑见孙大夫;
  (4)向局长请假,给科室布置工作。
  4、跟杨雯打电话,告说准备和汉桥去旅游。
  十分疲劳,11时休息。
  中午睡了一小会儿,梦见拉着一车煤,在太阳底下走,很费劲,就和现在的心情差不多。
  

明天去北京
7月15日             星期二             阴
  明天去北京
  上午去党校借来两万元。
  上午通过卫生局赵局长介绍,到二医院见到了宋院长。几个主任和医生听了情况以后,围攻似的给我大讲特讲在二院住院的种种好处。省钱、保险、方便,可以请到外地最好的医生,而且是县医院都可以做的小手术,没有必要去外地做。到北京,像这类小手术排不上大专家做,费用高,也有失败的。N市电厂有人就做坏了,等等,但我没有听从。宋院长给北京T医院的神外三杨主任写了一封信。
  在公费办转院手续时,往五楼上上下下跑了五趟。一会儿CT单要和MRI分开,一会儿要填上转院单位和病人单位,一会儿要换表,又跑到后边找院长批。跑得满身大汗,早上跑操的功夫用上了。医院的手续办完以后,又到公费医疗办找人批。下午4时多,全部手续办妥。
  晏所大哥的一个朋友打电话,介绍了清华大学的杨教授,并给了电话号码,说他可以帮助联系到T住院。武瑞玲给了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哥哥的电话,说一旦有什么事,可找他帮忙。局里的李军介绍了她的在铁道部工作的一个战友,朋友们纷纷帮助找关系,不一而足。
  今日没有去郑州,来不及了。计划让小康给孙大夫打个电话,让其跟许秋山打电话介绍。
  问了将来的药费报销情况,只报65%,床位费报很少,每晚只报6元。如是公务员,还可享受到二次报销。而汉桥不是公务员,享受不到优待。
  中午在医院吃饭,饭后和汉桥出去到群英河边散步。下午我到所里处理事务,汉桥在家做饭。晚上收拾东西,又拖阳台上的地,就像过去每逢出门前一样,把屋里屋外认真地收拾一遍。汉桥没有被疾病吓倒,她的确很坚强。
  晚上跟杨雯打电话,说和汉桥出去旅游,需要一段时间,等我们来时,跟她打电话。明早7点30分出发。今夜从傍晚开始下雨。
  

找到了救星
7月16日            星期三            阴雨、多云
  找到了救星
  早上近8时从家出发,汉桥全家人都冒雨来送。和大姐同来。天下着雨,小陈说天气预报还要有暴雨,但是河南预报的,但愿到河北时能好一些。
  到河北以前,雨时大时小时停。车子在茫茫大雨中,在阴云四合中,朝着远方的目标飞驰。中午在石家庄站吃饭,饭后天气逐渐放晴。下午4时到达N市驻京办事处。来前让王秘书长跟办事处主任打了招呼,因而受到优遇。把汉桥安排到屋里,稍歇一会儿,便和小陈去探路。
  在前门大街往南,在远处高高的的一座楼顶上,突然望见了我们向往已久的“北京T医院”的招牌。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心中的救星。下了马路,往里进,车、人如流,挤挤挨挨。好不容易到了医院门前,停了车,走进那所陌生的病院。当时已6时多,迎面的门诊楼已人去门锁。顺路从门诊楼左侧向里走,看到了竖在路口的医院布局示意图。由是知道了哪儿是手术室,哪儿是住院部,知道了那个盘踞着救星许秋山大夫的研究所的位置。于是再往里走,见到了零零散散在院内闲坐着的病人。有个老妇坐在小花坛沿上,我们便去询问,打听到了一些情况。和小陈到三楼找到了N市二院宋院长介绍的杨主任的科室,门却在里面闩着,有几个病人家属站在门口等人。向一个家属打听到了T医院的总机号,跟杨主任联系却打不通。又来前边想办法,在路边商店买了一本《脑瘤诊治一百问》的书,有如获至宝之感。回到门口时碰到一位年青医生,拦住问情况,说杨主任正在值班。一听大悦,又来到三楼找杨主任,可又怕找到杨后,而失去得到许秋山治疗的机会。看了神外三门前的介绍,该科是做脊髓手术的,想想不对,于是又上到6楼。到6楼,住院部的一个病人正从门缝里和外边人说话。说完了又锁上门不让进,叫人也叫不到。门前站着三位妇女,一老一中一青年,她们听了我们的想法后,那个青年说见许秋山比见毛主席还难。中年说要找只能在早上7时30分到研究所门口截,他上班前要到研究所换衣服。又热情地来到窗边指研究所的位置。说要不是看你们焦急,还不给你们讲哩。又给我们讲了一个窍门,让我们到地下室去,地下室的巷道通到每一楼下边,从那里可找到门诊楼位置,然后上到三楼,便可看到专家坐诊时间。这真是个好办法。和小陈下到-1层,在迷宫一样的巷道里,瞅着指示牌,来到了门诊楼,上到了三楼,里边没一个人,静得有点吓人,我们担心被人发现抓住当小偷对待。我们在一个介绍专家坐诊的牌子上见到了许秋山的名字,一看,许秋山坐诊的时间竟为星期二,可下了气。我们从迷宫一样的地道里出来,在门诊地方问了明天挂号的时间。人们说早上六点多就有人来了,到上班时就会有长龙一样的队伍。回到办事处和汉桥、大姐、小陈合计后,又给小康打电话,说已到北京,催他跟孙大夫打电话,让孙给许秋山用电话讲。小康很爽快,放下电话不到十分钟,手机响起来。小康说电话已联系好了,明天许秋山坐诊,让去就行了。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心中大悦,于是什么关系都不再考虑。我们想的是许秋山,果然就要遇到许秋山,而且正巧是明日坐诊,真是太好了。
  今天顺利到京,下午不失时机地去踏勘了现场,了解到了医院位置和路线,以及里边的大致结构布局,明日去排行少走了弯路。
  晚上给岳母打电话,告知到达。汉桥今天精神还不错,坐一路车也不感到累。晚上想看买来的书,刚看了一页,眼睛就打起架来。算了,不看了,早早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但愿能顺利见到许大夫。
   。。

我们住进了院
7月17日              星期四              多云间阴
  我们住进了院
  一切都出人意料的顺利,到上午11时,就办妥了所有住院手续,汉桥住进了院。
  早上4时起床,简单洗漱之后,就出发去排队挂号。到了医院,天色已开始发亮。门诊楼前,已有些人歪歪扭扭地坐在门口地上等待。这时,正好门开了,我们赶快排到队伍里,随着上到二楼,数了数我们是第12位,耐着心坐在凳子上等。7时30分,开始进入候诊大厅,我们挂上了许秋山大夫的号。为第8位,是个好号。先挂号,再分诊,挂号费为9元5角,5角是病历费。有医生在台前用麦克风点名叫人,许秋山大夫因查房直到近9时才来。他进来时,正好有他的电话,点名医生喊他的名字让接,所以我们知道了他。许秋山个子约有一米八,四十上下年纪,驼着的背就像一棵成熟的谷子,给人以既谦卑又沉实的感觉。大家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他,嘁嘁嚓嚓地指着他,说,这就是许秋山!这就是许秋山!他从门口走进来,漠然走过黑压压的人群,那种司空见惯,那种熟视无睹,就像一个老农走在自己亲手种植的庄稼地里。他接完了电话,走进了门诊室。我们坐着等就诊时,看到墙上挂的牌子上写着许秋山24日暂停就诊的告示,当时猜测可能到时人家一定有什么事。近10时,我们进到了8诊室。屋子很小,仅能容下两个医生和几个病人。许大夫坐在桌前,他的对面坐着两个学生。我们递过片子,他接过去随便看了一眼,就不加思索地说:“脑膜瘤,良性的。”说着,顺手将片子递给了坐在他对面的学生。我对许大夫说我们是昨天河医大的孙大夫电话里给你介绍的病人,他看了我们一眼,恍然大悟地噢了一声。随手拿过来一张纸,说住在神外10吧,在P医院,是T的分院。我问为什么要住到那儿?他解释说在这儿一个月也住不上。我又说了希望能让他亲自做的愿望。他十分爽快地说:“我来做。”真是令我们喜出望外。又给神外10的*主任、程大夫写了便条:“请收入院,联系我手术时间。”
  出了门,我们十分兴奋。上车往P医院去,边走边看路上的标志,每个拐弯都认真记着。汉桥说注意看路边有没有建行,找好了一会用时好取钱。我们边走边紧张张望,突然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