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口才全书-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章 成功表达的方法(3)
爱因斯坦用日常生活中人们体验过的真切感受来解释高深玄妙的相对论原理,通俗明了,一听就懂,这就是语言运用中的修辞技巧。
  “这是我的狗”与“这是我的爱犬”描述的是同一个事实,但前者是客观描述,而后者则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描述。上述两种情况中,前一类称客观性言辞,后一类称感情性言辞。所谓言辞“着色”,就是指以感情性言辞代替客观性言辞。
  客观性言辞有准确、可靠的优点,但也有直露、单调等不足,因此,常常需要用感情性语言来弥补它的缺点。
  谈话中常用的语言修辞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喻
  在演讲和谈话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戏剧性的效果。当对方以某种事例显示出难以理解的道理来刁难时,你就可以用比喻的事例显示另一种道理予以反驳。
  法拉第最初发现电磁感应的重要原理时,有人嘲讽他:“这个又有什么用处呢!”法拉第诙谐地说:“刚生下来的婴儿有什么用呢?”
  比喻,作为口才表达的一种技巧,的确能够加强表现力。但是,在说话时必须运用得自然贴切,富于创造性,切忌滥用,否则,就会出现“比喻不当”的毛病,或落入老生常谈的俗套。
  ——比拟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说话人有意识地把物当做人跟它对话,或用适合于人的动作来让物接受;或用适合于人的词语来修饰物;或用陈说人的方式来陈说物;或以物的身份进行自述的修辞格就叫做比拟。
  作为口才施展的一种技巧,它基于联想,富于启发性,而且又常常能把静态拟成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因此,在说话中恰当地运用它,会收到生动、具体的效果,有利于表达感情。
  ——借代
  “学好ABC,到处都有用。”把ABC看做外语的特征,借以代外语;“目不识丁”,借“丁”字代全部文字。
  上述例子中,所借与所代之间,或以某种特征相关联,或以某一象征意义相关联,或具有某典型性的代表意义,或具有部分与全体的关系。这种不直接说出该人或该物,而用与要说的人或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格叫做借代。
  说话中灵活运用借代这种技巧,会使说话人的话语更生动,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这不但说到了某人或某物,而且还把与某人或某物有密切关联的东西也说出来或暗示出来了。所以,这样的话更能诱发听众的联想,因而也就更能吸引听众。
  ——夸张
  当描绘某人又矮又瘦时,人们说他像根“干豆角”;当描述发高烧时,会说烫得像“火炭”。这显然言过其实了。但是,别人听来并不觉得虚假,反而能加深印象,这就是夸张的技巧。
  为什么听者不觉得那些言过其实的话很虚假呢?因为夸张也有突出事物某一性质合理的地方,而且常常与比喻、比拟等技巧结合在一起,听话人心里自然有数。
  夸张虽言过其实,但不同于浮夸和哗众取宠,更不是无中生有和信口开河。它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双关
  说话时,使用的每一个词或每一句话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有时,这种含义并不表现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上,而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恰好隐含在这个词或句子背后。这就是双关技巧。
  形成一语双关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谐音法。
  ——对比

第四章 成功表达的方法(4)
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一文中这样说过:“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毕竟不过是苍蝇。”这里,鲁迅把“战士”和“苍蝇”拿来比较,尖锐地讽刺了那些诬蔑革命者的可耻奴才,坚决支持了勇敢坚持革命的战士。
  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通过比较可使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并且鲜明地表现出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这就是对比。
  ——模糊
  模糊是说话人在说话时一种机智的回避,或者说是一种讲究策略性的说话方法。
  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或不便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给对方,这时,就可以用模糊语言应对,可使你渡过难关,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与人交谈中,有些话要尽量避免说死,以便留有回转的余地。否则,就会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但模糊的语言绝不等同于含混其辞。前者是策略,后者是词不达意。还要注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需要说话人表明立场、观点和态度时,特别是在对敌斗争、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在战场上,切不可使用模糊语言,以免贻误战机。所以,模糊法只能用做缓兵之计,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所有的问题会永远停留在那儿,剪不断,理还乱!
  ——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又称“吊胃口”。它是利用听者的好奇心理,先说出一个发人深思或出人意料的现象、结论,设一“关卡”,然后秘而不宣,让听者自我猜测或思考后才加以分析,和盘托出真情或道理的说话技巧。
  巧妙的问话方式
  在某国的教堂内,有一天,一位教士做礼拜时,忽然熬不住烟瘾,便问主教:“我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结果,遭到了主教的呵斥。其后,又有位教士,也发了烟瘾,却换了一种口气问道:“我吸烟时可以祈祷吗?”主教竟莞尔一笑,答应了他的请求。
  问话的方法不同,收效自然有高低之分。
  高明的问话使人心中喜悦,能顺利地达到谈话的目的,而愚蠢的问话只会贻笑大方,甚至招人厌恶。
  在酒馆里点菜时,向服务员咨询:“今天的石斑鱼好不好?”这是句废话,因为他一定会说好,除非你是那儿的常客。倘若你换一种问法:“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那么,效果就完全不同,你可以吃到真正的海鲜。
  这两句问话会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前一问句只有好或不好两个答案,为顾全店家招牌,服务员不能说不好,并且好不好的标准也没有固定模式。而第二种问话定义广泛,回答甚至可以是:“今天没有什么好的海鲜,但今天信丰鸡又肥又嫩,值得一试。”另外,服务员见有人求教于他,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然会比较各种海鲜,推荐最好的。
  由此看来,问话事小,提问技巧却难于掌握。
  怎样才能问得巧,首先,要选择恰当的提问形式。提问形式有多种:
  ——限制型提问
  据说,香港一般茶室因为有些客人在喝可可时放个鸡蛋,所以,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放鸡蛋?”心理学家建议,侍者不要问“要不要放鸡蛋”,而要问:“放一个还是两个鸡蛋?”这样提问就缩小了对方的选择范围。这种问话,显然可以多做鸡蛋生意。
  这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提问技巧,它能帮助提问者获得较为理想的回答,减少被问者拒绝或不接受回答的机率。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成功表达的方法(5)
——选择型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多用于朋友之间,同时,也表明提问者并不在乎对方的选择。如,朋友到你家做客,但不知他的口味,于是问:“今天咱们吃什么?鲫鱼还是带鱼?”
  ——婉转型提问
  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但他并不知道姑娘是否爱他,此话又不能直说,于是他试探地问:“我可以陪你走走吗?”如女方不愿交往,她的拒绝也不会使双方难堪。
  ——协商型提问
  如果你要别人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应该用商量的口吻向对方提出。如你要秘书起草一份文件,把意图讲清之后,应该问一问:“你看这样写是否妥当?”
  巧妙的回答技巧
  不但要问得巧,回答也要讲究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回答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是论辩中的一种回避战术。在某些状况下,当对方提出某些问题,自己基于某些原因不能不答,又不便作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时,便可采用答非所问的战术,避实就虚,以非实质性的话将对方的锋芒引开,表面上好像已作了概括的回答,其实,已悄悄地避开原本棘手的问题。
  答非所问可以避免许多尴尬。
  有一次,作曲家勃拉姆斯参加一位年轻钢琴家举办的演奏会。年轻钢琴家为席勒的诗《钟之歌》谱了一首曲子之后,特地举办了这场演奏会。
  勃拉姆斯在演奏会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显出一副极为陶醉的模样。于是年轻的钢琴家雀跃万分,演奏会一结束,他便喜滋滋地询问勃拉姆斯:“阁下是不是很喜欢这首曲子?″
  勃拉姆斯答非所问地笑着说:“这首《钟之歌》果然是不朽的诗。”他很巧妙地避开这个问题,委婉而有礼貌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很欣赏这首不朽的诗,但却不认为钢琴家的曲子水准有多高。
  ——无效回答
  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去作非实质性的回答,叫无效回答。它包含有效性无效回答和纯无效回答两种。表面上看前者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内涵,需要对方去领悟;后者即从回答者的答话中找不出任何答案,多半是回答者不愿回答或不好回答。
  某大学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到某市招收考生。有一位考生找到这位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问:“听说我的名字已登记入贵校的招生名册,请问我能被贵校录取吗?”
  那位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笑了笑说:“我们学校是要来招收一些新生,我的名册上已登记了不少考生名字,你的名字也记在上面,能不能录取,请你去看报纸上我校录取新生的名单吧!”
  这位某大学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虽然也回答了那个考生提出的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