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死之战-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记者,在媒体上发发软文而已。舆论战需要达能不断地炮制新的“猛料”,新的诉讼、新的声明,激化的矛盾、扩大的战局、恶化的影响。
  首先要说的是达能贸然发动的舆论战完全是神经过敏。《经济参考报》不过是一篇相当没有深度、并且失实的报道;以宗庆后的务实作风,他绝不是在“公关”上白下力气的老板。《宗庆后后悔了》本不是一篇有影响的报道,全赖达能再接再厉地“公关“,使达娃之争终于有了无比巨大的影响。
  而娃哈哈并非上市公司,而是铁桶一块的“家长式管理”的军团企业,业绩受外界舆论影响不大,不管舆论怎样热炒,不会伤害到产品的形象,不会伤害到销售渠道,企业能够正常发展;而对于达能这间公众公司来讲,公众心理的任何波动,都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致命打击。
  公众公司注重公关正是由于其面对舆论的脆弱性。对于上市公司,负面新闻会使企业丧失股民的支持。我们都知道上市公司都是有一个市盈率的,即企业创造一块钱的价值,在股市上可以反映为十几块钱,美国甚至达到三十块钱,宏观失调的时候不知道要达到多少钱。也就是说,股市天然有泡沫,因为它买的是企业“未来的价值”。因此金融家说,“玩的就是信心”。于是企业出了问题,跑的不但是顾客,还有股东。“官司”作为高风险的行为,叫做信心杀手毫不为过。
  另外如果跨国公司出现丑闻,或者财务上的危机,公司赖以维系团队的“企业文化”就受到重大的挑战。企业如果人心离散,就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叫做“祸起萧墙”,高度发达、文明的王朝从外部无法攻破,而往往折于内乱。
  尽管达能明白这些道理——但它不知怎么的热血上头,紧急布署了以下策略:

达能战略全景揭秘及点评(5)
1、赶紧请了公关公司,公关公司出主意,应该树立“守法”的公众形象,结合宗庆后“窃取国有资产”的行为,把宗庆后的“民族品牌”打掉;——成功了!达能可没想一想,当众打宗庆后耳光,还能谈吗?达能更没想一想,当媒体攻势向全世界人民叫嚣“中国没有契约,中国投资高风险”的时候,中国政府难道能同情他吗?
  2、达能对媒体说“我们想和解,我们尊重中国的品牌”。这是跨国公司非常奇怪的错误,一边说好听话,一边争“人”,争“队伍”,结果又被娃哈哈捅出来,一次次在拿手的公关上遭遇失败。
  3、达能在舆论中形象强硬,咄咄逼人。身处有巨大影响的达娃之争之中,达能四处放狂言,范易谋说“那个人,他的余生将要在诉讼中度过”;全球总裁小里布声称“不满足于修修补补,要彻底解决”娃哈哈事件;直到泥足深陷的最后——2008年5月份——还在放话“要体面地退出娃哈哈”。
  4、严厉的法律手段变成了表演,缺乏慎重决策。为了有猛料,达能起诉了宗庆后的家人,娃哈哈的供应商,而且——前面说过——见过什么招数都要反咬,宗庆后提起商标确权仲裁,达能就非得去告国家商标局,然后撤诉了;宗庆后诉秦鹏董事竞业禁止,达能就把宗庆后“竞业禁止”从斯德哥尔摩挪到中国来打;然后,干脆把诉非合资公司同业竞争争议也从斯德哥尔摩搬到中国法院了。
  ——据媒体报道,达能诉讼费用已经突破6000万欧元;而大量的重复起诉,不只是浪费资源而已,而且国内诉讼将使斯德哥尔摩仲裁被虚置。
  舆论战招致娃哈哈的反击,于是继4…11公关案之后,宗庆后提起了商标转让无效的仲裁,在沈阳起诉了秦鹏;继达能起诉宗庆后妻子女儿之后,宗庆后辞职,合资公司亏损;继曝光宗庆后个税案…绿卡门之后,达能的转移利润,秦鹏偷漏个税问题被举报并曝光。
  ——达能率先揭人老底,结果导致危及本企业生命的税案被举报并立案。
  而娃哈哈呢,则完全地借到了达能重金公关的东风,在逐步的反击中,树立了娃哈哈、宗庆后的正面形象,而宗庆后作为绝无仅有的一个获得如此大手笔营销的中国企业家,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品牌代表。
  谁动了达能的奶酪
  作为有经验的跨国公司,达能的风险控制制度都是健全的。达能失误只能在执行层面找原因,我把这个叫做投资者的“懒惰”:是指懒得想,或者想到了也懒得做,行动力不够强,警惕性不够高。
  ——懒惰的投资者比比皆是,无论是经营还是竞争,出了问题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原因在懒惰上,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那两个坐享其成,无视风险的人类。
  对于宗庆后的“不合作”,达能管理层早有警觉。如果娃哈哈业绩差或者不稳定,达能也会把精力多放过来一些;但是业绩良好而稳定,使得在达娃之争马上就是爆发的前一刻,全球总裁还在说“为什么要控制宗庆后呢?我们自己管理的乐百氏并不好啊。”小里布扮演了一个吸毒者的角色:因为宗庆后是挣钱的,没有了宗庆后相当于没有了娃哈哈,于是小里布采取了怀柔政策。但达能怀柔政策又不彻底,范易谋的傲慢成了合作终结最直接的导火索。我也将这个归结为懒惰:没有用心经营合作关系,积极地沟通;甚至连团队决策的程序也免了。
  达能内外的沟通与协调问题多多。
  部门与人员都没有达成一致,各行其是:公关公司管公关,范易谋管权力斗争,秦鹏被冷冻,非常不认同范易谋的方案。就我所观察到的现象:达能的律师团队与达能的经营结合的也非常不紧密,这在上文庭审杂记中就可窥见一斑。
  内部管理机制的失灵更给了达能致命一击。
  达能法律风险控制系统完全失灵:管理层不关注中国政策变化、任商标转让无效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头顶悬十年,这是可怕的错误;再如秦鹏等人的董事兼职行为,都是违背法律的;但是长期以来达能就这样放任了风险。
  而且在某些方面,达能的本土化程度令人吃惊:董事竞业禁止问题诉诸公堂,达能竟然向全国人民宣称,达能没有错,许多中国企业都是这么干的——简直今人哭笑不得:经营搞不好,不知专学哪门子歪门邪道。
  在合同审查方面,各相关部门或者缺乏会商机制,或者疏忽大意,在重大文件的审查上技术不过关,与经营脱节,引致了直接损失:例如对关联公司的“代加工”或者“关联交易”的利润没做约定。
  纠纷开始后,范易谋脾气火爆,争功心切,对形势的判断却出现了错误;公关公司全方位的公关手段火上浇油,无所不用;秦鹏被搁置,但必须在旁出谋划策。
  综合一年之间事件的演变,大家可以发现,单一媒体的报道在公众中影响并不大,再者也不是宗庆后故意发难:企业尚正常经营,无论经营与品牌上,都没有造成损失。反倒是公司经营者与股东斗争时间拖长的话,对经营的损失是确定的。
  因此达能的秦鹏是错误决策下的牺牲品,他应当觉得委屈:如果不是范易谋中间插一杠子,合作还在平衡的继续。我们都记得秦鹏在找光明合资时前后花的苦功夫,王佳芬骂秦鹏说“真是一条‘黏虫’”——但王佳芬同时评价道,秦鹏的职业精神令人敬佩;如果熟悉情况的秦鹏从头到尾负责解决达娃纠纷,达能不会损失如此之多。
  

大型商业纠纷中的战争思维(1)
用战争的思维看达娃之争
  我在清华总裁班讲课时讲到达娃之争,企业家一听就来精神,问了我许多问题。几次课下来,我的助手整理课程录音,替我总结成了“达娃之争十二谜题”,这十二个大谜题涵盖了经营、管理、协议、纠纷等等方方面面。
  为什么身为一名律师,却为企业家解题?为什么这些问题,一个管理咨询的专家可能无法为企业家解答呢?
  这是一个我所知、所能的问题,也牵涉法律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其实,法律不只是规则;而是分配利益的规律。法律的制定,遵循着社会行为、经济行为的一般规律;律师修习法律,实际上是在修习“分配价值”的学科,法律是有效的利益分配手段,并且由国家强制力所保障。有经验的律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总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机构之间的关系——律师研究各种关系,其实就是研究利益分配的关系。于是许多当事人善于经营,擅长管理,遇到麻烦则需要“咨询”律师。
  法律的起源,在于“定分止争”。法律遵循最合理的分配原则,包括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的标准,能为广大公民普遍接受,吸收到法律中,为人身、财产、经济行为进行利益的分配、保障,并且促进利益的增长和发展。如何学习利用法律这门学问学会获得与保障利益,是一个经营者必须懂得的。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挣钱不是最大的问题,分钱成了最大的问题;钱挣不到,往往是因为没有事先合理分配利益,使合伙人不好好挣钱,却整天琢磨怎么分钱。学会利益分配是一个企业经营者最大的学问,这也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成功企业家中最多的是孤胆英雄,合作中也最容易出现纠纷。企业家都因此明白,有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员工才可能为了企业的利益去努力工作,在商战中才能战无不胜,而在竞争中落败归根结底总是缘于内讧。
  本书就是用战争的框架分析达娃之争的,事实上,商战、法律之战都可以用战争的思维来解读,来学习——无非是“从竞争对手争取利益”还是“与合作伙伴分配利益”的区别。
  用战争的思维看达娃之争,它具备战争的几个特点:
  1、双方投入巨大,作生死较量。达能在舆论公关上花了五百万美金,全球诉讼标的加起来有几百个亿,其诉讼费用必然是天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