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报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反贪报告-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的。后者总是利用前者已经取得的成就作为跳板,迎头追赶。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彼此隔绝到相互依赖都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民族振兴之路(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使一批新兴技术领域迅速崛起,电子计算机、航天飞机、通讯卫星等不仅推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并且使得社会生产力的规模、速度、劳动生产率等都发展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从而大大改变了人类生产结构的面貌。为了与这种物质技术方面的迅速发展相适应,在生产力的结合方面,国家之间实行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已成为一大趋势,世界经济各种形式的相互依赖关系加深了。可以说,世界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资本的日益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扩大,以及随着国际经济协调发展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欧洲统一大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圈等构成了当代整个国际相互依赖关系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世界的政治、文化、体育的相互关系趋于密切,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各国政府在着眼于国内的同时,愈来愈重视利用国际发展的机遇,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世界经济的拓展,客观上要求各国更广泛地进行经济交往和合作,这就导致了各国政策在总体上更趋于开放。尽管人类的共同利益与个别国家的局部利益不时发生矛盾,尽管各国由于各自的不同经济利益而经常发生冲突和斗争,国际经济合作因此遇到障碍或遭受破坏,但总的说来,世界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的根本经济利益,或迟或早都会不得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日益采取更开放的政策。我们已经看到,目前的世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障碍已大为减少,社会主义国家正日益积极地同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贸易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正转向发展“多边化”的对外经济关系,当今的世界已很难找到一个完全闭关锁国的国家,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开放的时代。正如*同志所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
  3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需要富强,强国必须开放。当历史的巨轮驶入20世纪下半叶的时候,我们开始真正意识到:通过对外开放,加速本国、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我国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高瞻远瞩,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历史性的问题,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的科学论断,并以巨人的胆魄,毫不犹豫地推开了共和国尘封已久的国门。从此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出现重大的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对历史的痛苦反思和对现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摆脱了僵化观念对思想的束缚,我国跨出了具有革命性、历史性的重要一步。那就是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并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措施,并敢于以全方位开放的形象大踏步迈进世界舞台。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外开放与国内的改革改革和开放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一方面,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向下放权,解除禁锢,也就是对内开放。而目前(指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改革,主要是从集中、单一向多元方向发展,即对内搞活,所以,目前我国的改革主要就是对内开放。另一方面,对外开放本身也是改革。但对内开放比对外开放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并且困难得多。对内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对内开放的延伸和扩展,并反过来推动对内开放,有的地方这种推动作用相当突出。据此,本书的一些地方把国内的改革看成是开放的范畴。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两翼齐飞,使长期压抑着的生产力释放出来,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出口贸易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长,吸收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量引进和消化,各种人才通过国际交流和培养迅速成长,国际旅游业务和劳务输出业务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最迅速、最活跃地得到全面开发,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和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482亿元增加到1987年的10 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4个百分点;国家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121亿元增加到1986年的3890亿元(包括未纳入国家预算的财力),增加了近一倍半。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87年的463元,城市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316元增加到1987年的916元,扣除物价上涨,分别增加一倍多和将近一倍,这是改革开放前20年无法比拟的。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在不断解放思想和始终顾全大局的基础上,改革开放10年实现了两次大飞跃,上了两个台阶。即从1979年到1984年农村改革的有效推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生产成倍增长,上了第一个台阶: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79年翻了一番,达到670亿元。从1984年到1989年,在继续开放和深化改革中,广东的一部分地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外引内联,重视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跃上了第二个台阶: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4年翻了一番半,达到215379亿元。大量的事实表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尤其突出的是广东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生机最旺盛、国力增长最迅速、社会最安定、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民族振兴之路(5)
改革开放使我们冲破了“左”的思想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的束缚,克服了把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想,排除国际上种种政治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推动了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更可贵的是成功地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对外开放道路。那就是,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了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大方向,抵制住了那种认为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走“经济上的私有化,政治上的多元化,意识形态的自由化”的全盘西化思想,否定了那种把对外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然就是“僵化”、“保守”的错误倾向,把强国之路与立国之本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始终在坚持独立自主、立足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对外开放。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放弃独立自主这一政治前提的对外开放,只能是被掠夺、被盘剥,成为他国的附庸;缺乏自力更生地建设这一经济基础的对外开放,就不可能保持长久的发展和繁荣。我们注意克服了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曲解为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孤立奋斗;另一是缺乏自信,崇洋媚外,奴颜婢膝,一切仰人鼻息。我们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在对象上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在内容上着重经济领域交流的同时,发展到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法律、体育等众多领域。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取长补短,促进发展。我们始终把祖国统一大业寓于对外开放中,通过改革开放,增强祖国的凝聚力,通过特区的建设对“一国两制”起示范作用,通过经济往来,沟通感情,增进理解。这就使得我国目前的对外开放,既有别于我国历史上的对外开放,也有别于当今世界其他国家的开放。也正是坚持了这一点,才保证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得以顺利进行。这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种对外开放形态。
  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只能通过深化国内的改革的同时,不断稳步地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推进对外开放的深度,广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吸收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吸收世界上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国际风云变幻,对我们来说始终是机遇与风险同在,希望与挑战并存,对外开放的道路不可能都是铺满鲜花、洒满阳光的康庄大道。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导致国际紧张的因素还未消除,干涉别国内政的事情仍时有发生,对话、缓和的趋势同对抗、紧张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但是,世界和平的力量在不断增长,国际上正面临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过剩的资本在寻求新的投资场所,这是一个十分有利于我们对外开放、谋求经济大发展的好机遇。只要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头,就有理由相信,任何困难和挫折都只能是暂时和局部的,形势的主流不会逆转,我国的对外开放必定会推进到一个更有成效的新阶段。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