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范蠡传奇-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齐平王一同前来的齐相田常,与范蠡是旧识。五年前范蠡访齐时,两人相见甚欢,相互称兄道弟。在徐州再度重逢两人都很高兴。但由于各随其主,会盟时两人只是进行了礼节性的问候。

  仪式结束后,田常邀范蠡晚上一聚,范蠡也正想见他,便欣然同意。

  两人见面后,田常首先给范蠡贺喜:“范兄此次一举灭吴,劳苦功高,我敬范兄一杯。”

  范蠡也举杯说:“没有齐国和贤弟的支持,越国岂能顺利灭吴,该我代表越国敬贤弟一杯才是。”

  两人相视大笑,一饮而尽,放下杯子,田常对范蠡说:“范兄如今贵为上将军,在越国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不知以后有何打算?”

  范蠡笑了笑,说:“飞鸟尽,良弓藏。如今既已灭了吴国,也算对得起越王的知遇之恩了,我想也该辞官谢恩了。”

  田常听了很纳闷,疑惑不解的问:“范兄何出此言。越王刚刚称霸,正需范兄的大力辅佐,而且我看越王对范兄甚是尊重,范兄借机大展手脚才是。”

  范蠡笑着摇摇头,说:“以前越国弱小,遭吴欺辱,我有心助越王一臂之力,也验证一下自己的治国之道。如今越国已强大,也不再需我相助了。再说,我本就不喜为官,还是做平民实在。”

  “这未免太可惜了。好好的上将军不做,为什么要做平民呢?”田常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范蠡就对他说了几句真心话:“以前越王一心灭吴,只要事关灭吴,必不遗余力,所以我做事也尽心尽情。如今吴国已灭,越王心事已了,如今又做了霸主,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不如早点离去,以免自取其祸。”

  田常摇摇头说:“真不明白大人是怎么想的。你这么大的功劳,越王给你多少奖赏都不为过。怎么会嫁祸于你呢?” 

  范蠡笑笑,说:“功劳太大了不一定是好事,所谓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做人也应见好就收。再说了,当初我帮越国,本就不为做官,但求做事。既然事已成,又何必再为官呢。”

  “既然如此,我就不再多劝了,范兄如来齐国,一定要来找我。”

  “会的。”范蠡答道。

  “以后的事先不说了。今天我们难得相聚,一定要尽兴而归,来,我再敬你一杯。”田常举杯说。

  范蠡也举杯应道:“好,干杯。”

  田常唤上随行的乐工和舞姬,和范蠡在乐舞中尽兴畅饮。

  第二天,越王与各位国君一一道别,然后班师回越。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十一
越王率领越军返回会稽的那天,文种早已带着越国的臣民在会稽城外五里之处迎候越王。君臣见过礼后,一同前往会稽城。

  会稽城内早已是万人空巷,全城的居民都涌到城门到王宫的主道两旁,夹道欢迎凯旋归来的越国大军,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简直比过年过节还开心百倍。

  范蠡穿戴着上将军的铠甲,站在马车上,显得威风凛凛,气概非凡。所到之处,万众瞩目,大家都用充满敬意的目光看着他。

  看到每个人都显得情绪激昂,范蠡的内心却异乎寻常的平静,仿佛是位过客来到一座正在狂欢中的城市,虽然情不自禁的为人们的欢乐所感染,但心里清楚,自己并不属于这里。

  他含笑注视着兴高采烈的人们,在人群中不时看到一张张熟悉的脸庞,无不绽放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他喜欢这些纯朴善良的人们,想着以后也许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心中产生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仿佛眼前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那些欢声笑语似乎近在耳边,却又是那么飘渺,总是无法到达他的心灵。

  达到王宫后,越军在宫前的广场上整齐列队。越王率众大夫先到祖庙告慰祖先,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

  一系列活动结束后,最后便是盛大的庆功宴。席上众大臣不断的给越王勾践敬酒,勾践此刻也是非常开心,开怀畅饮,很快便酒意浓浓。

  他拿起酒杯对范蠡和文种说:“你们二人从楚国来到越国,成为孤的左膀右臂,随孤辛辛苦苦二十多年。没有你们,岂有越国之今日。孤要重重的赏赐你们,要把越国的土地分给你们。”

  文种和范蠡赶紧起身对勾践行礼,说:“大王,臣等承蒙大王不弃,为越国效力是臣的本份,决不敢再要大王的赏赐。”

  勾践摇摇头,说:“你们不要越国的土地,就是看不起越国。今日先不谈这个,来,把酒端起来,我们一起喝一杯。”

  文种和范蠡就只好端起酒,和勾践一起干杯。众大臣见状,也纷纷给文种和范蠡敬酒。

  夜幕降临时,全城点起了早已准备好的篝火,全城的民众和士兵一起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彻夜狂欢。

  庆功宴上,范蠡喝了不少酒,众大臣皆来给他敬酒,他自然不便推辞。等他醒来时,发现天已大亮,自己竟躺在床上,头还隐隐作痛,晕晕沉沉的。

  隐约觉得身边有人,转头看去,见夫人正坐在床旁守着他。他意识到,自己回家了,可怎么也想不起自己是如何回家的。

  从三年前出征吴国,他一直不曾回过家。如今竟是稀里糊涂,不知不觉中回了家,他转头看看四同,陈设依旧,竟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见他醒了,夫人忙柔声问他“你醒了,难受吗?要不要喝水?”话语中充满着关切之情,脸上神情似喜似嗔,然而俏目含春,掩饰不住见到他的欢喜。

  范蠡点点头,夫人便起身将早已准备好的水端给他,他一口气喝了,才觉得噪子不再那么干了。终于忍不住问夫人:“我是怎么回家的?”

  “昨日我猜你一定会喝多了,就让管家带了几个人去宫里候着,是他们把你接回来的。”

  范蠡端详着夫人,三年多不见,夫人显老了许多,身材脸庞也越发福态了。这几年,范蠡基本上都不在家,顾得了国事,顾不上家事,家中事务都是夫人在操持。

  想到这里,心中愧疚,但更多的是感激。趁夫人来端碗的时候,握住了她的手。夫人的手轻轻抽了一下,没有抽开,反而被范蠡一拉,就势坐在他的身边。二人虽是老夫老妻了,毕竟几年不见,此刻肌肤相亲,夫人不免有些忸捏。赶紧起身对范蠡说:“我再给你倒碗水。”

  范蠡看着她转身倒水,本想对她说些什么,但毕竟宿酒未醒,一时竟理不出头绪,不知该如何开口。

三十二
范蠡起床后,两个儿子前来拜见。几年不见,他们长大了许多,尤其是老二范镢,一下子长得比他还高,范蠡都快认不出他了。两人站在范蠡面前,显得又兴奋,又有一丝紧张,范镢似乎有许多话想问范蠡,却又不敢开口。

  范蠡问了一些他们的近况,两人都据实回答,范蠡见他们显得有些拘谨,也就不再多问,两人便告退了。

  到了下午,一些大夫和亲朋好友陆续前来拜见。此后一连几天家中宾客络绎不绝,府内顿时热闹起来。虽然比平日忙碌很多,但家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

  到了晚上,待客人都离去了,范蠡才得以与夫人、孩子相聚一会儿。毕竟父子相亲,两个儿子很快和范蠡重新变得亲近了。

  过了几日,家中客人日渐稀少,范蠡便抽空回拜了文种。

  文种听说范蠡前来拜访,非常高兴,亲自到门口迎接范蠡。自范蠡回来后,两人还未曾有机会详谈。范蠡攻打吴国期间,全靠文种在后方的大力支援,保证了越军粮草、军备的供应。范蠡见到文种,首先表达了谢意。

  文种连忙摆手说:“我说老弟,你还跟我客气什么,再说这本来就是我份内的事。你能打败夫差,灭掉吴国,也算了了我的一桩心事,说起来该我谢你才对。”

  两人相视而笑,一同往厅堂走去。落坐后,两人又闲谈了几句。文种有话要问范蠡,便让旁人退去,然后轻声问范蠡:“听说你将夫差的嫔妃都沉江了,却是为何?”

  范蠡沉呤片刻,决定还是如实相告,“将她们沉江也是廹不得已,一是怕她们怀有夫差的血肉,要是生下一男半女的,总是后患。二是不想让越王知道西施的下落。实不相瞒,我已将西施送到齐国去了。”

  “我猜你这么做必和西施有关,果不其然,她还好吗?是不是还想着你?”

  范蠡让他问得有点不好意思,微微点了点头。

  “那你今后打算怎么安置她?”文种关切地问。

  范蠡并不直接回答,反问文种:“你说我们打败吴国后,还有何事可做呢?”

  文种不知范蠡是何用意,疑惑的问:“现在越国一下子多了吴国那么多地方,你还怕无事可做吗?”

  范蠡摇了摇头说:“你没看见庆功宴上,当越王说要把越国分给我们时,那班大夫、国戚的表情吗?要打吴国时他们怕得要死,惟恐打不过吴国,反而连越国都保不住了。如今去分现成的吴国,他们肯定是积极的很,只怕去晚了抢不到好地方。哪里还用得着我们去管。”

  文种闻言皱紧了眉头,想了一想对范蠡说:“难怪我这几天去见越王时,总有很多人围着越王,似乎在和越王商议什么事情,见我来了就都不说话了。幸亏你提醒了我,我本想给越王提些治理吴地的建议,这样看来,也不用我提了。依你之见,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

  “文兄当年决定冒死帮越王时,是为了越国之地吗?”范蠡试探着问文种。

  文种看了一眼范蠡,说:“那种情况下,哪有想那么多。当时只想着身为越国之臣,自当为越国尽力,决无任何非分之想。”

  “那就好办了,越国之地,任他们去争好了。就算越王要分给你,也一定推辞不要。在这里,我们毕竟是外人,犯不着跟他们争。”

  文种缓缓的点点头,对范蠡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