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扎根-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奎宁奇苦,小陶得疟疾时服用过,这时不禁感同身受,看见狸花猫咂吧着小嘴,直觉得一股苦水涌进了自己的口腔。小陶服用奎宁时将药片放在舌下,就着一大口温开水吞下去,药片在舌尖上稀里糊涂地一过,即便如此已是苦不堪言。何况奎宁被碾成粉末,抹在狸花猫的整片舌头上?至于到底苦到何种程度,小陶不得而知,他想一定十分可怕。
  狸花猫被放下后,打着喷嚏,一溜烟地跑走了,这之后再也找不到它。小陶不禁很失望。他想起小白被骟以后仍然回了家,那是何等的痛苦和委屈?狸花猫不过吃了一粒奎宁,便离家出走了!
  直到三天以后,老陶家的小锅屋里传出了猫的叫声。但那不是狸花猫的叫声,而是小猫的声音。老陶家人循声找去,在一只覆盖着草帘子装煤的柳条筐里发现了狸花猫,在它的怀里有三只小猫正闭着眼睛吃奶呢!
  他们错怪了狸花猫,两只小鸡显然不是它偷吃的。之所以肚子圆鼓鼓的,是因为它在怀小猫。
  令老陶家人深感耻辱的是他们分不清猫的公母。狸花猫养了一年多,一直被认为是一只公猫。刚抱来时,老陶曾经反复辨认,确认了它的性别。由于老陶对农村生活一向无所不知,家里人并没有怀疑过他。
  这件事给他们的教训是:得不断地学习,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老陶对小陶如是说),否则的话,像小麦韭菜和绳子把狗拴起来这样的笑话早晚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
  小猫后来送人了,狸花猫自此以后再也没有生育过。它虽然长得很肥壮,但肚子始终正常。即便如此,小陶还是会把它吊在树上,隔着网兜摸它的那身毛皮。他喜欢手上的那种感觉。至于喂狸花猫奎宁的事,也时有发生,那得看狸花猫所犯错误的大小。
  最轻的惩罚是用晒衣服的木头夹子夹在猫耳朵上。狸花猫摇晃着脑袋,就像摇晃着乌纱帽上的帽翅。虽说狸花猫没有偷吃小鸡的恶习,但要寻找它的过失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比如偷鱼吃,或者把屎拉在不该拉的地方。所有的惩罚都是由小陶执行的。到后来,狸花猫见着小陶就跑。陶冯氏总结说:小陶和狸花猫前世是冤家。
  6
  小陶不仅是狸花猫的冤家,而且还是除狗之外的所有动物的冤家,比如老陶家养的鸡。
  无聊的时候,小陶会打开鸡圈的门,领着小花或小白进去,一阵乱撵。那些鸡,惊恐得高高地飞起来,鸡*片。有的鸡竟然越过一丈多高的向日葵秆做的篱笆,飞到外面来了。
  至于杀鸡,也都是由小陶包办的。老陶家的副食品供应很丰富,几乎每个月都要吃鸡。尤其是进九以后,每个九都要杀一两只鸡煨汤进补。一共有九个九,九九八十一,也就是说小陶在八十一天内得杀一二十只鸡。天热以后又有当年的小公鸡,俗称童子鸡,据说未打鸣以前杀了吃,大补。小陶正值长身体的时期,需要补充营养,因此老陶家常常宰杀小公鸡,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动物(7)
杀鸡的任务十分繁重。小陶手持一把菜刀,站在门前的空地上,将鸡头往后面一别,挦去鸡脖子上的短毛,一刀下去,顿时血流如注。地上,一只盛了半碗盐水的碗正好接着。鸡杀完后,地上除了几片鸡毛和鸡挣扎时留下的一小摊鸡屎外,痕迹全无,一点血迹都没有。到后来小陶杀鸡时完全不需要别人帮忙,独自操作,干得十分的干净利落。他几乎成了一名职业杀手。
  宰杀鹅鸭,方式大致相同,但也有不同。特别是鹅,体积庞大,而且性长(生命力强)。加上老陶家吃鹅的数量有限,小陶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因此有一次,被杀的鹅已经被割破了血管,放了一大碗血,放下地后居然站了起来。那鹅歪着受伤的脖子,在空地上蹒跚而行,一路嘎嘎地叫唤着。鹅血淋了一地,情形十分的可怖。这是小陶难得的一次失误,所以印象深刻。
  至于杀鱼,就完全不在话下了。
  三余地处水网地区,沟渠纵横、鱼虾无数。老陶家人隔三岔五地就要吃鱼。小陶杀鱼,不是论个的,而是论斤的。几斤鱼,有时是十几斤鱼放在一只木盆中,小陶挨个将它们取出,在地上一摔,贴着肚子就是一刀。洗鱼时盆里的水变得血红。换了一次水后,那红色才淡了一些,直到盆里的水完全变清。被抠掉鱼鳃掏空内脏的鱼漂浮在水面上,就像生前一样随着水波晃荡着。
  这是一般常见的鱼。另有两种鱼,宰杀的方式有所不同。
  一种是鲶鱼,头前长着两根长长的胡须(触须),身体呈三角形,鱼身两侧为两个面,肚子为一个面。这种鱼,宰杀时需要用剪刀,在肚皮和鱼头的连接处一剪,然后顺着向下一撕,整个肚子便被撕开了。
  第二种鱼是黄鳝。宰杀时将黄鳝的头钉在一块木板上,用一块削薄的竹片(水果刀也行),顺着它三角形的骨头向下一划,于是就骨肉分离了。每条黄鳝只需挨两到三刀,便万事大吉了。
  宰杀的方式还有多种,残忍的细节我就不一一道来了。总之很多年来,小陶宰杀鸡鸭鱼鳖无数,难怪陶冯氏要说小陶是它们的前世冤家了。
  苏群为小陶能自觉地分担家务而感到欣慰。陶文江亦鼓励小陶多杀,多杀才能多吃,因为小陶正值长身体的时期。当然,最起作用的还是老陶的看法。他认为小陶的杀生体现了一个男孩子应有的勇敢品质,而这种勇敢品质对将来在三余生活将大有帮助。谁说城里人都像小李一样,见血就晕?至少,我们的陶陶不是这样的。
  在大人的鼓励下,小陶杀性大起。虽然宰杀工作十分繁重,而且很脏,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小陶从来都没有想过:为什么大人不杀生?为什么陶冯氏说他这一世作孽,下辈子不得超生?对她的这种说法,老陶、苏群和陶文江一概斥之为迷信。他们三个都是国家干部,至今仍然带薪。而陶冯氏大字不识,和小陶一样,下放以后变成了农业户口,小陶对她的信任自然不及前三人了。
  尤其是,陶冯氏的说法几乎和三余人一模一样。小陶杀生无数,在三余肯定是无人可及的。虽然他们也吃鱼吃鸡,并亲自宰杀,但由于家境贫寒,其数量远不及老陶家人。之所以那么说,大约是因为忌妒,压根儿不值一驳。三余人不仅杀,而且还杀狗、杀猪、杀牛,而且还杀到老陶家里来了。想到小花和小白的惨死,小陶的心里不禁充满了杀机。当然啦,说到宰杀的数量,他们就望尘莫及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动物(8)
前文说过,老陶家里,什么动物都养过,就是没有养猪。而三余村上家家养猪。究其原因,大概是肥猪的体积过于庞大,小陶一人无法宰杀。而老陶家的其他人是不会帮忙的。小陶长到十二岁以后(小黄刚到他们家不久),觉得杀鱼杀鸡有些不大过瘾了。他向老陶建议:“不如我们家里也养一头猪,到时候我来杀!”
  听到这句话,老陶看着小陶的眼睛,良久,这才问:“自己家养的你也敢杀?”
  小陶坚定地回答:“敢杀!”
  老陶叹息一声说道:“我看你勇敢得有些过分了。”
  老陶家最终也没有养猪,小陶不免感到遗憾。他终于没能体会到那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
  7
  除培养小陶的勇敢品质外,老陶也很注意小陶的身体。小陶需要一副强健的体魄,才能适应以后在三余的生活。尤其是他准备当一个农民,作为一个体力劳动者,如此弱不禁风是不行的。
  夏天到来的时候,老陶每天都领小陶去河里游泳。他光着上身,只穿一条短裤,肩膀上搭着一块毛巾。小陶跟在老陶身后,也光着上身,肩上搭一块毛巾。老陶赤着脚,啪嗒啪嗒地走在高低不平的河堤上。小陶则穿着鞋子。自从那次和九月子他们抓黄鳝被麦茬扎了脚以后,他就再也不敢赤脚了。
  父子俩一路向水渠走去。
  老陶个子不高,但很结实,一副庄稼人的五短身材。特别是他小腿肚子,十分的饱满,两块鼓突的肌腱随着有力的行走一收一缩的。来到渠上,老陶褪下短裤,浑身*地下到浑浊的水里。他让小陶在较浅的岸边练习憋气。
  这样练过几次之后,老陶让小陶松开抓着河岸的手,游向河心,他在前面接应。小陶眼看着就要够着老陶了,后者却往后退去。小陶心里一慌,向下便沉,不禁呛了好几口水,幸亏老陶及时游了过来。但这以后小陶就再也不敢游泳了,甚至连已经学会的动作也通通忘记了。
  开始学习游泳时,小陶的志向很大。三余是水网地区,沟渠纵横,但村上人很少游泳。女人是绝对不游,男人游泳也很少见。游泳的一般都是孩子,有男有女。奇怪的是,等他们长成小伙子和大姑娘以后就不再游了。
  孩子们游泳,也都是在园子前面的小河沟里,游泳的姿势一概是狗刨(脚背交替着拍打水面,同时溅起很多的浪花)。这样的姿势,既难看又费力,但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它的姿势了。甚至三余人管游泳也不叫游泳,叫浮水。
  小陶要么不学,要学就学真正的游泳,而不是浮水。他完全不屑于村上孩子惯用的狗刨,而要像老陶那样蛙泳、自由泳或者仰泳。当然也不是在自家门前的小河沟里,而是去堤上,下到宽阔流急的水渠里游。但只是呛了几口水,小陶便知难而退了。
  如今,老陶在水渠里游泳时,小陶负责在岸上看衣服,或者扒着水泥桥墩,下半身浸泡在河水里。他看着老陶游过来,游过去,一会儿侧游,一会儿仰游。老陶仰游时躺在水面上不动,就像一个死人一样,或者像一截漂浮的树干,随波逐流。在他的下腹处,*漆黑一片。这时小陶便紧张地东张西望,生怕树丛那边走过一个行人。
  在三余的几年里,小陶始终没能学会游泳,这事着实有些奇怪。不仅由于可供游泳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