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有人帮我一下就好了!”这个念头刚刚从我脑子里闪过,我耳边就传来一声关切的问候:“你需要帮助吗?”说话的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一定是走过我身边时看到了我的困境。
  我心里一阵感激,不由自主地坦白说:“我需要帮助!”
  这位先生二话没说,拎起我的箱子就朝飞机走去。来到机舱门口,他又问我:“你在哪一排?”
  “23排。”我回答。
  于是,箱子被放在23排的座位旁边。而我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来得及对他说,这位先生已经穿行在机舱拥挤的人流中了。
  在这次旅途中,“你需要帮助吗”一直在我耳边回荡着,心里也有一股暖流在流淌着。我想,如果每一个有困难的人,都能听到这样温暖的话语,得到及时的帮助,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多么和谐啊!
  这件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想,快乐的人生不就是在帮助人和互相帮助中体会到的吗?于是,“快乐人生三句话”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在“手拉手”互助活动中,许多同学已经尝到了助人的快乐。一句“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使许多同学变得爱帮助人,从此有了新的朋友,而且生活得更加愉快和充实。
  帮助永远都是相互的。当你去帮助一位有困难的人,你忽然发现自己比对方幸运多了!正如一个为买不起好鞋而烦恼的人,出门看到一个没脚的人,他立刻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幸福常常是在和不幸比较之中获得的。那些在优越的环境中烦恼的孩子,一旦有机会走近和去帮助那些同一片蓝天下、不同命运的孩子,他们的情感世界就会发生变化,他们的生活也会随之改变。
  “手拉手”活动正为孩子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民族、不同身体情况的孩子结成为“手拉手好朋友”,他们就会从小窗口看到大世界,从对比中找到自己的责任,从互助中品尝到助人的快乐。当孩子从小树立起“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从小是朋友”的理念,贫富的差距就会缩小,社会的矛盾就会减少,孩子的心灵就会净化。
  助人多快乐
  河北唐山韩城镇的陈欣同学说:我这个人最讨厌别人要我帮助,有人要我帮助,我要么把他赶走,要么不理他。前几天,老师留的数学作业有点儿难,一个同学来问我,我忙闭上眼睛,不说话。他又问了一声,我听了,眯着眼,有气无力地说:“走走走,我还不会呢。”那位同学不高兴地走了。
  开始,我认为这样做很“聪明”。但前些天看了《中国少年报》,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傻瓜”。因为我这样做,没人会和我交朋友,等我请求别人帮助时也没人会理我。于是,我改变了心态,乐于助人了,我的朋友多起来。从中,我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

………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2)
………


  13岁的邓丽莉,是江苏武进市湖塘桥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家境比较富裕,丽莉从没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因此,1995年暑假的经历成了邓丽莉难忘的记忆。
  那年,邓丽莉参加学校的“手拉手考察团”,到了安徽大别山区金寨县希望小学。当她到“手拉手”朋友詹洋家做客时,她震惊了。詹洋家的房子是用泥土和茅草建造的,屋里黑洞洞的,除了一张破旧的桌子,再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了;同岁的詹洋长得又瘦又小,个头比自己矮了一大截。
  詹洋的家里很穷。为了挣学费,詹洋要常常去砖窑帮忙挑砖坯。从山脚下把砖坯挑到半山腰的砖窑,一趟挑6块,一块2分钱,每天挑10趟,可以挣1元2角钱。詹洋那瘦小的身体,是怎么完成这么艰苦的劳动的啊!
  看到这些,丽莉的心里沉甸甸的。她掏出50元钱放在詹洋妈妈的手里,真诚地说:“阿姨,以后我会帮助詹洋的。”
  回来以后,丽莉像变了一个人。她不再吵着要妈妈买新衣服了,也不再挑食和吃零食了。整整一个暑假,她没有吃一根冰棍,用省下来的300元钱买了文具、衣服,寄给了詹洋。她还经常给詹洋写信,鼓励詹洋用功学习;詹洋的每一封回信,丽莉都认真地读上几遍,还要指出错别字。在丽莉的帮助下,本来学习成绩不太好的詹洋,成绩提高了很多,还被选为中队委员。
  1996年6月1日,是邓丽莉终身难忘的一天。她作为全国“手拉手好少年”代表,和好朋友詹洋一起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手拉手”互助活动汇报团。在中南海,他们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伯伯的亲切接见。胡伯伯还在邓丽莉的本子上写下了“开展手拉手,学做接班人”几个字。
  邓丽莉说:“‘手拉手’活动,使我结识了许多朋友,让我从小窗口看到了大世界,学到了课堂上、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表现出对别人的一份关心、一份爱心,表现出现代人高尚的情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孩子心灵这片土地上,从小播下“助人为乐”的种子,长大后,他们就会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多为人民办好事,体验到完美人生的快乐;如果种下“自私自利”的种子,孩子长大后只会关心鼻子尖底下的丁点儿小事,怎么能有所作为,又怎么能获得快乐呢?
  “助人为乐”这四个字,蕴含着人世间至真至诚至美的奇妙含义。“助人”为什么会快乐呢?因为可以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生存价值。由于你的帮助、付出,使对方的困难得以解决,使别人的不便变为方便。这其中显示了你的价值,自然令你有一种成功的体验,觉得自己还有点用呢!正如歌德所说:“你若要喜爱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人创造价值。”
  孩子爱帮助人,爱做好事,这是人类善良的本性所致,应当弘扬。但是我却发现,由于大人们对人生的误解,他们所表现出的自私心理和功利主义,对成长中的儿童极易造成不良的影响。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表现出了对人的一份关心和一份爱,表现出现代人高尚的情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同情、善良、热情的种子。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虽然这种帮助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却显示了孩子们的能力。他们为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曾经认为难以完成的事业,有能力去参加道德建设而感到骄傲和愉快。

//

………
快乐人生三句话
………


  曾有人问我:你的“知心姐姐快乐人生三句话”是怎么总结出来的?
  我告诉他们:第一句“太好了”是妈妈的口头禅,我从小跟妈妈学的,它带给我乐观积极的心态;第二句“我能行”是我从小爱说的话,它带给我面对一切的自信;第三句“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则源于上文提到的云南丽江受助和助人后产生的愉悦。
  “你需要帮助吗?”旅途中,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着,我的心里也一直涌动着一股暖流。如果每一个有困难的人,都能听到这样温暖的话语,得到及时的帮助,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变得多么和谐!
  这件事,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我想,快乐的人生不正是在帮助别人和互相帮助中体会到的吗?于是,“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这句话便从我心里涌出来。
  这一年的8月,我在鸡公山给“手拉手夏令营”的小营员讲第一课时,把这三句话连在了一起,归纳成“知心姐姐快乐人生三句话”。
  面对生活,微笑着说:“太好了!”
  面对困难,勇敢地说:“我能行!”
  与人相处,主动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为了让孩子们记得住、用得上、忘不了,我还编出配套动作。比如,大家一边鼓掌一边高喊:
  “好,好,好,太好了!耶——”
  “行,行,行,我能行!耶——”
  “帮,帮,帮,我帮你!耶——”
  另外还加了一句相互鼓励的话:“棒,棒,棒,你真棒!OK——”
  这个方法还真灵,孩子们一下子就把这三句话记住了,而且还运用自如。这三句话,常常脱口而出:“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我发现,当这三句话成为孩子们的口头语时,他们的烦恼就会减少,自信心就会增强,情感的世界就会发生变化。
  作为“知心姐姐”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我走到哪里,就把这三句话讲到哪里,我希望孩子们能领悟到寻找“快乐人生”的金钥匙。

//

***************
*第六章智慧父母的教育细节
***************

  一个伟人把自己看成是平常人、人中人,我们这些普通人,却又非逼着孩子去当什么“人上人”不可,这不是害孩子吗?有了这种心理,对待和教育孩子自然不可能既科学又冷静。为了让孩子当“人上人”,许多家长逼着孩子拼死拼活考大学。考试成绩稍差,家长便冷眼相待;如果排名靠后,更会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

………
要做人中人,不做人上人
………


  少给孩子提一些过高的、难以做到的要求。
  做父母的本应该有颗平常心。因为,生儿育女是最平常的事情。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诫过父母们:“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平常人”。
  “平常人”就是心地平和、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世纪伟人,可他却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平常人。他有一句让老幼动容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一个伟人把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