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滕王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逼上滕王阁-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殿下确实去了掖庭宫,已经私下去探望过宣城,义阳两位公主。”

  “见就见了吧,皇上定的铁案,再翻也翻不开棺材盖,再让那死了的蛇蝎美人,在后宫谗言杀人随心作恶了。”

  “是啊,是啊。”裴炎随话应话提话端:“太子与公主本是亲兄妹,见见也无妨。更何况两位公主已是昨日花黄,半老女子快凋零了!”

  “快凋零了,嗯,她们是昨日黄花,而今也还是黄花闺女呀_!”武后果有感触:“裴相国,还是你想得周全。他们兄妹见见虽无妨,可这两个老姑娘快要凋零了厖裴爱卿起来说话。赐坐。”

  裴炎起来:“谢坐。”又向婉儿:“有劳婉儿姑娘。”

  婉儿笑道:“裴相爷为国操劳,婉儿奉命搬张凳子,理当如此。”

  武后轻松地说:“裴爱卿赤心肝胆,忧国忧民理万机。千万不要宠得这个奴婢见官大一级,没有了分寸。你还有什么见解只管讲来。”

  “臣所知东宫里的内情,都已奏明,可是那狂生王勃厖”裴炎还想转嫁罪行。

  “也许是有口无心,总不能为这事斩了他。”

  “为了皇家的名声,我怕他厖”他还想杀人灭口。

  “王勃能一次不露口风,多次守口如瓶,他是深知造谣生事,恶言犯上其中的厉害!”

  “只是他机智超人,狡诈多端,尤其心怀叵测厖”

  “恶狗能看家,猫头鹰能抓老鼠。就看老相国如何因材施教,调教那些还不听差遣的鹰犬了。”武后不露声色,暗中刁难裴炎是在护卫王勃。

  裴炎误以为武后授计于心腹,因此十分诚挚地提醒:“娘娘可曾看过这狂生恶语犯上的那篇鹰犬赋厖”

  “他孤傲不肯当鹰犬;他若真是个刚直不阿有计谋的杨修,你总不能让我去当伪装仁义执法杀人才的曹操。”

  “不不不,我实在是怕这年轻后生,嘴上无门,信口开河,歪曲了真情厖”

  “他若真是这样一个不识时务的小子,那怕他巧舌如簧,哀家会让他永远闭上臭嘴,哑口无声的,去吧!”

  裴炎不摸底细,忐忑不安起身欲走:“臣告退。”

  武后提出起朱笔欲书,突然唤道:“转来!”

  裴炎去而复转:“老臣在……。”

  “那剑阁县令因病瘁死京都,可谥赠为殿中御史,于以厚葬;他侄儿薛华授在门下省为给事中。还有那个益州的高履行,不能再山高皇帝远,由着他文官象武将,将在外不受君命了。”

  裴炎进言:“这个大义灭亲长孙家族的叛逆,决非忠良贤臣,不能再放任他随心而为了。”

  武后道:“爱卿所言极是。你就将他升迁到江西南昌,在龙武将军阎伯屿麾下当司马吧。”

  “遵旨。”

  “可他又直属:你中书府管辖。”

  “哦哦,对他来个双管齐下。”

  “你与哀家速速办了。”

  “也让他俩在洪州相互牵制。”

  “遵旨。”裴炎躬身后退,转身欣欣出宫。

  婉儿捧来参汤:“娘娘为什么这样封赏?”

  “这不是封赏,是封口啊!”武后批阅奏折,又停笔问:“婉儿,这王勃桀骜不训,是不是该处置了?”

  “娘娘贯会以一物克一物,相生相克,才能相危相安。若是处置了小狂生,得意了老狐狸。这下可好了,给裴炎去了个心头疔疮。”婉儿伺候武后饮参汤:“娘娘饮口参汤。批阅了这样多奏折,该歇息歇息了!”

  “哀家除了操劳的大政方略,还有那些臣子们争权夺势鸡零狗碎的操心事;偏偏我费尽心机扶进东宫那李弘逆子,除了吃喝玩乐,只学会了装忠孝仁义,完全不懂治国安邦为民造福,这江山社稷能交给他吗?”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总不能一辈子五更上朝垂廉听政,午后批阅奏折,忙过深更到凌晨不歇气呀!”

  “我若图歇息,把这朝政撒了手,我那些还不成才的儿孙们,早将这大唐玉玺拱手送给了外姓旁门。这是命,我是劳碌命啊!”她迅速在一奏折上批示后,放在一大叠折上:“将这些送到御史台去吧!”

  婉儿将这叠奏折交给内侍太监,转身又见武后在批阅其他奏折。

  秋高气爽,御园内草枯叶黄一片萧煞景象,李弘扶着柱拐的高宗,缓缓散步,他们看过一群驯养的梅花鹿,公鹿带着一群母鹿和小鹿幼鹿,在食草嬉戏。

  高宗向爱子叮嘱:“秋收冬藏,今年风调雨顺,秋天正是丰收季节,硕果累累胜过春花。若不是弘儿要朕来游园,真是辜负了金秋景色,年终之前繁盛的大好时光。”

  李弘虔诚地说:“夕阳似朝霞,秋叶胜红花。父王近来面色红润,精神抖索,比孩儿还显得年青。”

  高宗欣然喜悦:“这叫做老当益壮似龙马,我夜夜还能如同彭祖,采阴补阳强身健体呢。”

  “父王龙体康健,延年益寿福荫儿孙,是大唐昌盛之德兆。”

  “唯愿朕精力旺盛,能为我儿多创建些雄厚基业。一旦禅位于你,朕也就能安心乐意当太上皇颐养天年了。”高宗将手拜杖扔给了随行太监。

  李弘手牵高宗如幼童随父:“父王高寿,是我辈天赐之福。”

  曹达一旁佐证:“太子殿下初一十五子时上香,为圣上祈福寿康宁,一跪一个时辰。圣上龙体安康,这也是太子殿下孝感动天啦。”

  “儿啊,夜深天凉,心到神知,你叩拜祈祷过也就是了,切不可长跪受了风寒。”

  “能为父王增寿,儿臣这是为民造福,就是受点风寒,也心甘情愿。”

  高宗挚爱地拉着李弘的手:“父子之情心相通,儿进献的高丽参补气养血,已使朕心脾和顺,你近年献上的这些梅花鹿,朕吃鹿鞭,食鹿茸,饮鹿血,更使朕扶阳补肾,脱骨换胎强若壮汉了。”

  “谢天谢地,谢祖先。”

  “儿啊,我看你脸色苍白,血气不旺,也应该多加保养。”高宗特加关怀:“你该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成婚多年,无一子嗣,是否夫妻不和……。”

  “纪贵妃贤德和顺,我俩十分恩爱。”

  “儿啊,你是李氏大唐龙脉继承的储君,若无子嗣,难固根基。切不可严守古训什么‘贤贤易色’学那轻视女色,不近女色的书呆子。食色性也,这是孟夫子至理明言哪。”

  李弘羞怯怯地说:“儿臣深知,阴阳调和,龙凤呈祥,方能确保我李氏王朝,世代昌盛,儿孙兴旺。”

  “食欲不振,就换换口味。为了子嗣,你当广种博收,多生几个儿子。为父的后宫美女如云,你看中那个宫娥秀女,朕都会册封赐给你。”

  “谢父王关怀。”李弘诚挚推辞:“儿臣东宫年年增添秀女,孩儿怎敢夺父王所爱,这不孝罪名,儿臣万死也不愿遭世人指责。”

  “为父也不强儿所难。”高宗向内待:“传旨殿中省尚食局,安排三五头壮鹿赐于太子李弘。”

  “父王且慢传旨”李弘跪下请求免赐给。

  高宗道:“弘儿啊,你也该养营补肾啊!”

  李弘点头双目止含泪:“父王食鹿茸鹿鞭,是为了调和阴阳造福于民。驯鹿献宝此乃天意。儿臣年青力壮不应强补,更何况儿心中不忍……”李弘声音咽嗌,热泪盈眶。

  “你为何伤心了?”高宗疑惑不解。

  李弘深情解释:“适才在鹿苑,见雄鹿率领群鹿,母鹿舔崽,幼鹿跪乳,群鹿嘻戏,和睦融融,若为儿臣进补,促使雌鹿丧偶,幼鹿丧亲吾心惨然,不觉潸然泪下,为此请父王免去恩赐。”说着跪下了。

  “阿弥陀佛。”高宗喃喃念:“我儿不愧为仁义储君,父王我准你所请,快快起来。”

  “儿臣还有罪过,请父王量情惩处。”李弘伏跪下去。

  高宗更加迷惑:“我儿仁德过人,有什么过失?”

  “儿臣斗胆,未领父王的圣旨,冒昧私自去掖庭宫,探望了我两位体弱衰迈的姐姐。”李弘貌似畏怯。

  “你的两位……衰迈的姐姐。”高宗似已健忘。

  李弘口吃地:“她俩……她俩是萧贵妃……嗯的女儿,宣城公主和义阳公主……。”

  “哦,哦……朕,朕健忘……将她们忘怀了……。”

  紫霞宫中武后正在批阅奏章。

  上官婉儿匆匆进来,欲奏禀:“娘娘……。”

  武后以笔一点制止禀报。集中精力阅章本,略一沉思,落笔批示后向侍立一侧的内侍:“快将这份奏章送尚书省、命右相裴炎责令有关部属,立即给甘陕地域大旱无雨,颗粒无收的灾区,放粮账灾,谁若误了灾民,严惩不贷。”内侍接过批折急速而去。武后又阅奏章。

  婉儿又欲禀告:“娘娘……。”

  武后头也不抬:“不是有人落水,大火窜上房顶,都闪到一边去!”她又速速阅本章,猛然用力速批后,向婉儿:“快直接送兵部,要他们六百里加急,按哀家旨意调集兵马粮草,加强边防,不要让突厥的野蛮生番再扰我边民。捍卫不力,如有闪失者,命兵部严加惩处。”婉儿命另一内侍领取奏折匆匆而去,武后这才向婉儿:“瞧你这心急火燎的样子,是不是哪里官逼民反,发生了赃官污吏祸害百姓,给哀家招来*民怨了。”

  婉儿回禀:“奴婢奉命前去掖庭宫。没料到太子殿下,已经将两位公主接进乾元宫去了。”

  “哦,他们好快的行动啊!”

  “看来这一定是皇上的旨意。”

  “正经治国安邦,替天牧民的政务他们不关心,这个李弘尽在这些阴谋脆计上与哀家分庭抗礼!”

  “这会败坏娘娘声誉的。”

  “他是软逼他父王禅位,硬逼我这母后让权。他这是要显示他是忠孝,仁义的储君,而我是个老而不死的贼,窃了权,占了位,让世人咀咒哀家鸠占鹊巢。”

  婉儿感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