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战中国-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侦察、技术、救护、消防、向导十数种工作队";。这些工作队";应绝对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努力工作,非经呈请核准不得擅自离队,必要时得以军令部勒之";。

  为了争取到更多时间以加固武汉之防卫,中国在6月11日于郑州花园口打开黄河堤坝,这场洪水现在被称为花园口决堤事件阻延了日军对武汉的进攻,但是亦导致1939年华北很多城市出现洪水泛滥。

  1938年9月16日,军事委员会制定了《武汉会战作战计划》,";以自力更生持久战为目的,消耗日之兵源及物质,使敌陷入困难,促其崩溃";。该计划强调,";预期在武汉外围与敌主力作战四个月,予敌以最大之消耗,粉碎其继续攻势之能力";。

  中方的会战总体构想是,";要以持久战、消耗战,打破敌人速战速决之企图";,";确保武汉核心、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使不能达速战速决之目的,而消耗疲惫之";,";此次作战,将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进退为重,而在于自动地选择有利的作战地区,达成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目的。";

  中方先后共有将近130个师的中国军队投入战斗,而40多艘水面舰只、上百架作战飞机也分别在长江之上、长空之中与侵略者展开了激烈搏杀。中方作战人员共计约110万人。

  战争开打

  6月13日,日军在海军支援下登陆攻占安庆市,这被视为武汉会战的开端

  7月23日,日军进攻九江。九江战略价值十分突出,是日军沿江西进的必经之地,是中国军队实施大武汉保卫战的重要支点,因此双反都志在必得,投入了重兵。

  日军集中停泊于长江上的军舰20余艘向岸上守军阵地猛轰,并调来飞机数十架助战。在敌优势火力面前,尽管各守备师拼死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战斗逐渐进入不利情形。

  第9战区研判战局,担心梯次向九江方向投入增援部队,可能不仅无法根本扭转战局,反而会对在赣北、鄂东主要阵地的坚守防御造成影响,因此决定弃守九江。

  7月25日晚中国守军完成撤退,26日晨日军完全占领九江。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九江作战失利大为恼火,将作战不力的预备第11师、第128师两个师的番号撤消。

  8月24日,日军攻占瑞昌。

  8月30日,日军攻占广济,广济位于大别山南麓,是武汉保卫战第2线防御体系中的一个要点,距田家镇要塞仅40与公里。   

  9月15日,日军开始进攻田家镇。田家镇要塞位居九江以西数十公里处,系长江北岸的一处重要江防要塞,地势险要,此处江面甚窄,长江两岸三山并立,互为犄角,易守难攻,被视为长江屏障武汉的重要门户之地。历史上,三国时期东吴军队、清朝太平天国军队都曾在此横江锁道,与魏军、清军大战。

  蒋介石曾就田家镇的防卫作战准备工作强调说,";田、富(位于田家镇对岸)要塞为大别山及赣北我主阵地之锁钥,乃五、九战区会战之枢轴,亦武汉最后之屏障。其地位重要,勿待多言。而崇山对峙,江面狭窄,复有相当工事及备炮,徇我国最坚之要塞。查各该部乃国军精锐,其各激发忠勇,以与要塞共存亡之决心,积极整备,长期固守,以利全局,以扬国威,并晓谕官兵共体兹意";,

  9月29日,田家镇失守,日军亦付出惨重代价。日军在黄梅、广济、田家镇一线大别山南麓战场的一系列战斗中,元气大伤,西进步伐明显放缓,日军直至10月下旬方才重新展开进攻占领上巴河地域。

  9月19日日军渡过黄河,9月21日攻占庐山。

  第9战区第一兵团司令长官的薛岳根据万家岭一带系山岳丛林地的特点,将部队部署成了反八字形阵势,自言,";如袋捕鼠,又如飞剪,敌犯右则中左应,犯左则中右应。敌苦钻进来,就很难逃出去。";

  薛岳此战的";胃口";很大,";决抽德星、南浔、瑞武3方面兵力之第66军、第4军、第74军、第187师、第139师之一旅、第91师、新编第13师、新编第15师之一旅、第142师、第60师、预备第6师、第19师";共计超过10万人,";断行围击";,在以第4军正面阻击106师团的同时,以其他部队取四面包围,向中心地带分进合击的战法,务求一举全歼来犯之敌。

  10月1日至3日间,懵懂无知的日106师团在遭遇中方第4军防御阵地之后,拼死向前突击,并调来飞机助战,大有一副";必欲钻进口袋而后快";的样子。在组织正面阻击的同时,各路中国军队迅速靠拢过来,包围圈越收越紧。    

  经过10月5日、6日上午两日与106师团的正面交战之后,薛岳于6日下午下达了合围总攻命令。

  10月7日午后,总攻陆续展开。各参战部队都奋勇向前,与敌死战,山中各处杀声震天。据一位参战的中国军人回忆,";被困于万家岭之敌,抱困兽尤斗之心,对我军围歼,顽强抵抗";、";战斗越打越激烈,每个山头,每个村庄,反复争夺,一日而数易其手";。

  另一方面,日106师团亲身经历此战的一名幸存者那须良辅后来在回忆中这样写到,";雷鸣谷是周围环山的狭小盆地,我们向这峡谷进军。后来才知道,周围的山中有数万敌军在等待我们";、";当我发现敌军来袭时,我听到令人恐怖的迫击炮声越过我的头上在前面50米的地方爆炸了。炮弹击中了马群,马群炸了窝般的在烽烟中乱冲胡撞。离开九江时有数千匹马,到雷鸣谷,连一匹马也没有了。从第二天开始,我们的中队就躲在水沟的土堆四周跟敌军对峙。然而由于四周的山中都是敌人,子弹从四面八方飞过来";。

  在另外一份日军遗失于战场的阵中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前所未有的激战,中队、小队长死亡很多,战斗仍在艰苦进行,与家人团聚的希望是困难的。";

  此战中,时任51师第305团团长的张灵甫表现突出,先是带领奇兵从绝壁而上突袭得手,后是带伤坚持指挥战斗,坚决堵住了日军突围方向。万家岭战斗结束,张灵甫即被提升为旅长,此后扶摇直上,成为国民党军中“王牌中的王牌”74师师长。,

  在冈村不断的严厉要求下,10月10日之后,日第27师团、第17师团、第102旅团等在战车大队、炮兵联队的配合下持续向万家岭地区突进,中国军队外围阻击阵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鉴于106师团主力大部已被歼,预定作战任务总体完成,同时自身伤亡也较大,急需补充休整以利后战,薛岳于10月13日向各部下达了撤出战斗的命令。

  薛岳在向军事委员会上报的电报中说,";此次敌穿插迂回作战之企图虽遭挫折,但我集中围攻,未将该敌悉歼灭,至为痛惜";,但此战几乎予日军整整一个师团以毁灭性打击,歼敌万余,缴获各型火炮近50门,轻重机枪超过200挺,另缴步枪数千支,运输牲口数百,特别是生俘日军官兵共一百多人。

  万家岭大捷是武汉会战中一个十分突出的作战成果,当时对于激励我军民团结奋战之心,沉重打击日寇嚣张气焰意义重大。

  10月12日日军攻占信阳。

  在日军已达成对武汉包围的情况下,为保存力量,中国军队不得不于10月25日弃守武汉。日军26日占领武昌、汉口,27日占领汉阳。

  武汉会战共持续4个多月,陆海空立体展开,阵地战、运动战、歼灭战、游击战、空中作战、特种作战等各种作战样式穿插其间。经过四个月的激战,国军空军及海军基本上被消灭。日军虽然攻占武汉,但是国军之大部分主力仍然存在,而日军反而被削弱,日本战前之目的是在武汉作最后决战、以消灭国军的主力及结束战争的目的未能达成,除了在长沙附近的数次战役外,中国战场陷入僵持状态,日军再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直至1944年的一号作战。

  中国军队序列

  第五战区 

  一、第3兵团:孙连仲 

  (1)第2集团军:孙连仲 

  第30军:田镇南 第30师:张金照 第31师:池峰城 

  第42军:冯安邦 第27师:黄樵松 独立第44旅:吴鹏举 

  (2)第26军:肖之楚 第32师:王修身 第44师:陈永 

  (3)第55军:曹福林 第29师:曹福林 第74师:李汉章 

  (4)第87军:刘膺古 第198师:王育瑛 

  二、第4兵团:李品仙 

  (1)第29集团军:王赞绪 

  第44军:王赞绪 第149师:王泽浚 第150师:杨勤安 

  第67军:许绍宗 第161师:官焱森 第162师:张竭诚 

  第九战区:陈诚 

  一、第1兵团:薛岳 

  (1)第20集团军:商震 第32军:商震 第139师:李兆瑛 第141师:唐永良 第142师:傅立平 第18军:黄维 第11师:彭善 第60师:陈沛 第16师:何平 税警旅:蒋冗珂 

  (2)第9集团军:吴奇伟 第4军:欧震 第59师:张德能 第90师:陈荣机 第8军:李玉堂 

  第3师:赵锡田 第15师:汪之斌 第66军:叶肇 第159师:谭邃 第160师:华振中 第29军团:王赞绪 第64军:李汉魂 第155师:陈公侠 第187师:孔可权 预备第9师:张言传 第70军:李觉 第19师:李觉 第128师:顾家齐 第91师:冯占海 预备第6师:吉章简 第37军团:王敬久 第25军:王敬久 第52师:唐云山 第190师:梁华盛 

  (3)第74军:俞济时 

  第51师:王耀武 第58师:冯圣法 

  (4)第29军:陈安宝 第40师:李天霞 第79师:陈安宝 

  (5)第167师:赵锡光 

  (6)预备第2师:陈明仁 

  (7)预备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