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狙击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死狙击线-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日本人在火线前沿安排了炮兵观察员,他们从国军身上的军衔标志判断出262旅的旅部驻地,日本人的火炮马上就打过来了,鬼子的炮打得很准,一炮试射之后,第二炮就直接命中了目标。旅部来不及撤离,32名弟兄就这样完了。

  此时教导队在公大纱厂猛攻,张大少得知这一噩耗后,立即向上峰建议,前线军官必须摘掉佩带的明显的军衔标志,不要向军官行礼,军官们也不应该凸显自己的领导形象。同时,他再次主动请战,渗透到敌军阵地,狙杀日本人的炮兵观察员,甚至是其高级军官。

  张大少精心准备了一下,白天他仔细观察狙击阵地,描绘进攻/撤退路线,黎明的时候,他悄悄渗入敌人阵地,静静的潜伏在一栋被炸毁的工厂大楼里,他披着一块灰褐色的棉布披风,脸上涂抹了黑色的煤灰,一支笔直修长的毛瑟98K狙击步枪,也被他缠满了棕灰色的布条。这种装扮,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是他精心的伪装。

  张大少的狙击点是五楼的阳台,那个阳台被炸了小洞,那是天然的射击孔,因此他不必将枪管伸到外面,即使他开枪射击,敌人也看不见有烟雾和火光。

  这是绝佳狙击地点,居高临下,地形复杂。这座高耸的大楼,靠近敌军一侧。绝对是个理想的伏击点,大楼正面就是日本人的阵地,两边不远都是河流。这座大楼像一道天然的关隘,扼守着敌人的唯一出入口,敌人若想渗透进我军阵地,非得从这座峡谷经过。但是小山丘离敌人阵地太近,张大少单枪匹马,深入敌后,一旦暴露自己的位置,就会遭到敌人的炮火覆盖,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个未知数。

第22章 守候
这时天空开始下雨了,天地之间到处是水雾氤氲,细雨蒙蒙的烟雨,飘飘洒洒的漫天飞舞着。战场上很寂静,远处的日军阵地,偶尔传来一俩声“轰隆隆”的炮声,冲天的泥土和硝烟吞噬着战友鲜活的生命。

  张大少一动不动在阳台上潜伏了四个多小时,冰冷的雨滴慢慢渗透进那层单薄的棉布布,他感到一阵冰凉,不自主的打了个寒噤,他裹紧了身上的披风。

  此刻,他的头发上结了许多晶莹的小水珠,水滴从他坚毅英武的脸庞上悄悄滑落,他不揩,也不摇头抖落它,而是拼命眨着眼睛,以防水滴影响他的视野。

  张大少用小型军用望远镜仔细窥查着远处的街巷、码头、教堂……他冷酷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前方,充满了愤怒和仇恨,犀利如鹰的眸子里,投射出杀戮的欲望,这种杀气腾腾的气势让人胆寒。他右手握紧了那支心爱的毛瑟狙击步枪,食指搭在冰冷的扳机上,正微微颤抖,不知道是因为寒冷还是激动。

  他现在唯一想的就是报仇,杀光狗日的日本小鬼子,狠狠的将子弹爆裂他们的狗头,一切的杀戮欲望,只是发泄他心底的强烈仇恨。

  瓢泼的雨仿佛越来越密集了,张大少用手掌擦了擦被雨水弄花的望远镜片,眼睛透过网状的雨线,能模糊的看到,远处的黑黝黝的的码头上,鬼鬼祟祟的钻出几点黑影,像猴子般的跳跃前进。

  “好你个小日本,你终于来了!”张大少顿时激动起来,拿望远镜的手有些颤抖,他打起十二分精神去观察从那几个仿佛从地域冒出来的幽灵,高倍镜像内,几个戴着钢盔的日本兵隐约可见,他们正像耗子一样蠕动着。

  张大少朝小日本狠狠地吐了口唾沫,他冷冷的默念道:“来吧!小鬼子们,再靠近点吧!大爷我等候多时了!”

  鬼子兵在码头滩地齐腰高的芦苇丛里快速的穿梭,张大少收起望远镜,据好狙击步枪,把右眼贴上光学狙击镜,熟练的旋转开启狙击镜的按纽,调校好焦距,急切的朝目标瞄去,开始搜索敌人的方位。这一套动作下来,他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比常人快的多,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时间的宝贵,对于一个狙击手而言,时间尤为重要,狙击手从瞄准目标,到子弹从枪膛射入人体,只需区区零点几秒的时间。而这种席位的时间差距,对普通士兵来说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对狙手手来讲,却是生死时速。

  码头出口处,是一块沙地,是宽三十来米、纵深两百来米的开阔地带,地表泥泞不堪,有很多弹坑,积满了雨水,敌人只要穿过着这片开阔地,狡猾阴险的鬼子就会像幽灵一样渗透到我军阵地,为他们的炮兵指示射击的坐标,用国军将士们的鲜血去换取升官发财的机遇。

  敌人果然愈来愈近来,有四个鬼子兵组成的特工小队,背负着作战装备,鱼贯地穿梭前进。为首的家伙好像扛着一副带三脚架的观测镜,后面还有三个跟班的。他们是鬼子的炮兵前沿观察员,其兵种性质属于炮兵观察员,这是一种专业侦察兵,因为是他们是直接为炮兵服务的,他们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那就是为炮兵矫正弹着点,炮兵观察员很少自己来执行任务,由于其任务的特殊和身处环境的险恶,一般都是由步兵侦察兵来配合完成,步兵侦察兵通常要给他们当向导、当警卫。因此,后面那几个跟班绝对是身经百战的鬼子兵,他们手上一定粘满了中国人的鲜血,张大少心想,对付这种老练的鬼子,一定得小心。

  没有装备光学瞄准器的步枪有效射程一般在二、三百米左右,而张大少的毛瑟狙击步枪有效射程是1000米,现在用它来对付几百米的敌人,火力上绰绰有余。

  但张大少不敢让敌人放的再近了,生怕距离太近,自己也会暴露在敌人的有效射程,威胁自己的生命,他开始下定决心射杀敌人了。

  这些个小鬼子明显是老兵,他们一边不断变换跳跃的速度,一边东张西望观察危险的地方,想要射中他并不容易。

  这时灰蒙蒙的天空变的更加暗淡,能见度很差,张大少十字型的瞄准线,牢牢套住了最前面位置的日本兵,因为他拿的是一支三八式步枪,而其他人都只佩带南部十四式垃圾手枪,所以,那个步枪手可能是神枪手,不能轻敌。

  张大少记得当初参加狙击集训时,汉密尔顿上校曾多次严肃的提醒年轻的狙击手们,无论何时何地,狙击手第一顺位的狙杀目标,永远是自己的同行,因为敌方狙击手是自己的最大威胁。所以,张大少毫不犹豫的选择首先狙杀那个步枪手。

  张大少用狙击镜片上的十子准线跟踪移动的目标,并且始终保持着相对静止状态,射击移动的目标物对所有的狙击手——不论是大师级的狙神还是刚通过认证的菜鸟——都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挑战,其间除了各种复杂的因素考量外,最难的还是时间的掌握和把握好提前量,提前量的把握,几乎没有科学规律可言,完全靠射手个人的手感。人眼视网膜底的残留影像的现象,可能会发现实际瞄准的位置只是一个残影,所以预置前量的击点射击也非常重要,扣扳机的那一刹那,有一个简单的但不可靠的公式可以计算何时为最佳时机:误差=目标移动速率*弹头飞行时间,这里所指的误差其实就是你实际的弹着点。张大少事先修正好了风向等自然因素带来的误差,现在只需等待最佳时机,一枪毙敌——一个总需要补枪的狙击手是活不长命的。 。。

第23章 一枪两命
张大少有些焦急起来,因为目标越跑越快了。他有些焦急起来,因为目标越跑越快了。

  就在这时,机遇来了,最前面的那个家伙不知是跑的太快还是地表太滑的缘故,哧溜一下,猛地摔了个饿狗吃屎,那支三八大盖被他甩到前面的弹坑里面。他慌张的跳进那个弹坑去检枪,然而,爬上来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小日本身材普遍矮小,想爬上一米多深的弹坑看来并不容易,几次失败的尝试后,他只好挺了下来,伸手向同伴求助。

  后面那个扛着三脚架观测镜的鬼子见状,赶紧向他跑靠近,去拉他。

  “上帝请赐予我力量,不要让恶魔逃脱正义的审判……”张大少习惯性的默念祷语。每次扣动狙击扳机的时候,他的嘴里都会默默念诵经文,并不是祈祷些什么,而是召唤一种感觉,一种可以和枪膛里的子弹交流的感觉,召唤它们去找寻找敌人的身体。

  弹坑里的敌人,只露出了光溜溜的钢盔,抓住这个千钧一发的空当,张大少果断击发了狙击步枪,“砰!……”一声轻脆的响声,并没在空气中回荡多久,就被繁密的雨水压制下来。

  当十字型准线与目标头部重叠的那一瞬间,张大少迅速的开枪了。

  呼啸着的子弹像一道犀利的闪电,它直接射穿了那层薄弱的钢盔。那个小鬼子额头炸开了一个血窟窿。

  着个鬼子步枪手死的很惨,狙击子弹爆裂了他的天灵盖,他猛的甩了下脑袋,紧接着双手一样便瘫软在弹坑的斜坡上。爆裂的血浆和碎骨飘洒在周围的泥土里,猩红黏稠的脑髓喷溅到他同伴的脸上、身上到处都是。

  旁边那个鬼子明显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所惊讶,他们呆滞了一瞬,立刻作出了反应,那个炮兵观察员反应速度很快,他抱着观测镜,就地一个懒驴打滚,闪电般跳入那具死尸的弹坑里,消失不见。

  张大少迅速拉栓、退壳、上膛,这一连串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但即便如此,毛瑟98K还是必须至少有两秒的射击延迟。

  而后面两个背工具箱的鬼子兵,可能是被前面的人挡住了视线,反应则慢了半拍,就当他们凌空向弹坑跳跃时,张大少已经完成射击延迟,再次锁定了敌人的位置。他又开了第二枪,“砰!……”一声狙击步枪特有的声响,第二发狙击子弹不客气的追上,纵深射入敌人的胸膛,三分运气加七分准头,两个鬼子居然被同一颗子弹击中,他们在半空中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强大的力量击中,几乎是同时翻着跟斗仰面向后跌倒,身子重重的的摔落在地面的泥浆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