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真谛: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学真谛: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知广修布施而度悭贪?安知发心持戒而度过恶?安知修行忍辱而度嗔恨?安知常勤精进而度懈怠?安知深入禅定而度乱?安知常起慧照而度愚痴?是知菩萨修行六度,舍般若无由起行,则般若之为功大矣哉!
  “波罗蜜”译云彼岸到,此则顺彼方言;若照我方,则云到彼岸。彼岸者,对此岸说。此岸,是凡夫生死轮回之地;彼岸,是圣人涅槃安乐之场。一切众生,不是定居此岸,彼岸人人悉皆有分。此心迷时,则居此岸;此心一悟,即到彼岸。迷即愚痴,悟则般若智照现前,由凡夫生死此岸,度过烦恼中流,而到涅槃彼岸矣。
  “多”字定也。此解与诸家不同,古解只有一二家亦作定解。因菩萨修行,必须定慧均等,不偏不倚,中中流入。定心若生法爱,则必用慧照以策进之。慧心若生智爱,则必用定力以扶助之。定爱慧策,慧爱定扶,即古德所谓: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定慧双修工夫也。又由般若之智,而到彼岸,即成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也。
  “心”,即人人本有,实相般若之真心;为万法总持,乃众生佛性。经云“大地众生本来是佛”,即指此心与佛无二无别故也。此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昔日楞严会上,佛问阿难,心在何处?阿难七审计执:(一)计心在内。(二)计心在外。(三)计心伏眼根,而不留碍。(四)计见暗见明,心分内外。(五)计心则随合随有。(六)计心在根尘之中。(七)计一切无著。哪知七计咸非,始终被破。不但肉团不是真心,即缘尘分别之意识心,也不是真心。若认识为心,无异认贼为子。必须照空妄心,则真心自可出障圆明,灵光独耀矣。此心即是般若真心,亦即如来藏心,涅槃妙心。上七字是所诠解竟。
  “经”字一字是能诠。诠上三般若之功能力用。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乃佛所说契理契机之教,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又具常法二义:常则三世不能易其说,法则十界所能应遵其轨;故谓之曰经。又有一解,心经二字合之,谓此经二百六十字乃六百卷《般若》中之心经也。心为一身之要,此经为《般若》之要,故名“心经”;亦如“楞严心咒”之类。
  此经单法立名,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熟酥为教相。于如来五时教法中,第四时所说。如来十九出家,五载参方,六年苦行,三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而分五时:(一)华严时,转根本无上法轮。(二)阿含时,隐大施小。(三)方等时,引小入大。(四)般若时,转偏成圆。(五)法华涅槃时,开权显实。此经系第四般若时所说。般若历时最长,计二十二年,共说八部般若,此“摩诃般若”所摄,为大部之精要。故译出单行,令人易于受持。传至中华,凡五译。今从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先解题目竟。

圆瑛大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4)
释经文
  显了般若
  此经按施护译本,世尊在灵鹫山中,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提。舍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自在菩萨遂说此经,即世尊所说大部般若之精要。菩萨之说,即是佛说。故结集家叙引菩萨自行甚深般若为发起序。又为修学甚深般若者之模范。此文若不引舍利子所问一段因缘,观之莫明说法之由序。
  一、经家叙引
  (一)明能观人
  【观自在菩萨,】
  “观”字,应读去声,非眼观之观,乃心观之观。即是以自心本具般若妙智,观照身心世界之境,破除我法二执。“自在”者,即智照无碍。观有不著有,观空不著空;心能转物,不随物转;空有无碍,得大自在。一切众生,不能起智观察,但用眼观。所以被境所迷,为物所转,心有挂碍,不得自在。“观自在”,即观世音菩萨。因地中修反闻工夫,而得耳根圆通;解六结而越三空,获二胜而发三用;观听圆明,得大自在,此自修自在;又得无作妙方,自在成就:寻声就苦,普度众生,随类现身,应机说法,得大自在,此度生自在;故名观自在。又名施无畏,能以无畏之力,施诸众生。
  “菩萨”二字,梵语菩提萨埵,菩提此云觉,萨埵此云有情。今称菩萨者,从略也。乃是发大心修大乘者之称,小乘罗汉、辟支佛,不能当此之称。今世人称土地、城隍亦称菩萨者,讹也。按觉有情三字,当据菩萨修行,作三种解释:(一)约自利释:虽已分证如来觉道,尚有识情未尽。(二)约利他释:普觉十方法界,一切在迷有情(有情,即众生之别称)。(三)约两利释:上求无上觉道,下化一切有情。具此三义,故称觉有情。亦称大士、开士、法王子。菩萨六度齐修,万行繁兴。三违本愿,普度众生。不舍尘劳,而作佛事。宁可损己,专为利生;正是入世。有人说,佛教以出世为宗,是消极与社会国家无益。他不知佛教有大乘故也。大乘菩萨,不但入世,常在异类中行;驴胎马腹,是其行处。又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常在苦趣,救度众生;其积极为何如也。
  (二)明所修行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即菩萨因地所修清净法行,用耳根工夫,反闻闻自性。“深”者,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一时清净。“般若”乃三德之一,由自性法身德真理之中,本来具足般若德之真智。修行般若德,自可得解脱德之大用。行深般若,即以真智照真理,工夫深造之境。真理如摩尼珠,真智如珠之光;智不离理,如光不离珠。大用,如珠光照。“照见五蕴”二句,即真智所发之大用也。“波罗蜜”,华言到彼岸。既行深般若,则真智契真理,智光不外泄。六根对六尘之境,如镜照像,不生爱著。既不爱著,自不作孽受苦,故可离生死此岸,而到涅槃彼岸。“多”者,定也。梵语三昧,又云三摩;即观自在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之圆通大定也。“时”即定慧均等,寂照不二,观听圆明,自在无碍之时也。
  (三)明观行境
  【照见五蕴皆空,】
  “照”即般若智照。“见”即圆明真见。非同众生黏妄发光之妄照,随尘流转之妄见。“五蕴”古译五阴,玄奘法师译为五蕴,各有取义:阴者,盖覆义;蕴者,积聚义。若合二义解释,则更为明显。由积聚五者覆盖真性,致令真性埋没于五蕴身中。正所谓:五蕴身中有真佛,无奈人人不自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圆瑛大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5)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色,质碍义;即是众生世界,内外四大之色法。受,领纳义;即是受心所(心所即心使,心之所属)领纳前尘诸境界。想,想象义;即想心所取所缘境界之分剂故。行,迁流义;即思心所念念相续,迁流不住故。识,了别义;即八识心王了别一切所缘之境。因此五蕴盖覆真性,般若智光不得透露。妄执身心世界,悉皆实有。
  不知性本真空,所以妄生贪著,不能看破,常沉生死苦海。菩萨照见五蕴,一一皆空,不仅无相之受、想、行、识是空,即有相四大和合之色亦空。四大者,地、水、火、风也。四大为生人物之本,一切皆由四大和合而成。如现前桌上花瓶,先由地大之土,和以水大成泥,方可为瓶。加以火大烧之,烧时必加风力。人亦四大和合所成:皮肉筋骨属地大,精血痰泪属水大,周身暖触属火大,出入气息与运转属风大。四大和合,虚妄名生。四大别离,虚妄名灭,人若死时,风大先散。何以证知?鼻中无气息,手足不运转。次则火大而散,周身冷触。若不收敛,水大则必流溢于外。地大之皮肉先化,筋骨后销,到底成空。此但约灭色归空,浅近之空理。究竟现在世界众生,五蕴之法,犹如梦境,当体即空。众生之不悟是空者,因无般若智照,妄生执著,如梦中执梦境为实有;梦境岂不是当体即空乎?然此种譬喻,恐犹疑惑;谓现前所见之世界众生,非夜间梦中所见,乃是日间大众公共所见之境,何得比例?这等正是梦话。当知一夕之梦为小梦,一生之梦为大梦。不悟,都是在梦中度日。古人谓大梦谁先觉,即此义也。一觉则般若智照现前:无我相,则色蕴空矣;无我见,则受、想、行、识四蕴空,身心世界一一皆空。
  (四)明观实效
  【度一切苦厄。】
  “度”者,脱也。“切”字,去声读之,非切物之切。“一切”者,包括无余之义。界内有见思烦恼之苦,分段生死之厄。界外有无明烦恼之苦,变易生死之厄。若照见蕴空,超登彼岸,自可度脱一切烦恼生死之苦厄矣。
  二、正说般若
  (一)断疑情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是佛上首弟子。舍利即鹙鹭,是其母名。其母眼目伶俐似之,故以名焉。连母而称,故云舍利子。《弥陀经》云舍利弗,弗译意即是子,此华梵合称。于佛会下,智慧第一。初在母胎,即能寄辩母口。七岁登论台,论胜各国论师。后从沙然梵志学道。迨至沙然逝世,闻佛因缘之教,心得开解,从佛出家,证大阿罗汉果。此经会上,问观自在菩萨,修学甚深般若法门,为发起众,菩萨特呼其名而告之。一则答其所问,再则以般若真空妙理,非大智莫能领荷。
  “色不异空”四句,是断疑生信。正断小乘疑,兼断菩萨疑。断小乘疑有二:(一)小乘人修我空观,照见蕴中无我,但得我空,而五蕴之法不空。是则蕴异于空,故告之曰:色蕴自信本空,不特我空,色蕴亦不异空,空亦不异色。(二)小乘人灰身泯智,住在偏空涅槃。以即色非空,灭色方空。是则色空不即,故告之曰:色性本自真空,不待色灭乃空,色蕴亦即是空,空亦即是色。断菩萨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