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被催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正在被催眠-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催眠结束后,女孩不再逃学,开始认真学习,三年后考上了一所大学。虽然最终没有读医学,却一直快乐地学习、生活着。
  2.怎样利用催眠提高学习能力?
  人的潜能具有巨大能量,潜能开发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大量的科学实践证明,催眠在挖掘人的潜能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
  我们学习的过程都离不开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的感受、接收,这些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体觉等等。不过事实上,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仅仅选择使用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感官。有些人习惯用图像思考,有些人对声音、语言的接受能力特别强,有些人喜欢用感受作为思考的依据……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我们记忆、思考的潜能,而催眠技巧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接收通道,实现多渠道、全方位地接收信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催眠不但能充分调动、激发人的潜能,还能提高人的想象力、理解力及反应速度。门捷列夫当初在寻找化学元素的规律时百思不得其解,以至吃饭、睡觉都在想着这件事,他的意识高度集中在“元素规律”这个小范围内。朋友们觉得他整个人都处于恍惚状态,于是邀他一起去打牌。在打牌的过程中,他依然在想元素的规律,结果就在那一瞬间,随着纸牌的翻动,化学元素一下子整整齐齐地在他的脑海里归位——他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专门引导门捷列夫进入催眠状态,但是在意识高度集中的时候,他已经进入了自我浅催眠状态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3)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如德国的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的过程,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过程……在外人看来他们呆住了,其实他们都处于浅催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意识高度集中,周围与此无关的信息全部被排除在外,大脑中信息的调动与整合都在为一件事情服务,于是人的灵感与创造力达到了高峰。
  这样的原理也可以为我们所用,如通过自我暗示,让自己身心合一,此时身体的感觉是放松的,在这种状态下做一件自己平日里觉得困难的事情,往往能迅速找到头绪与灵感。
  有一个学生,一直对我上课时的一句话不理解,来找我询问,这句话是这样的:“反听内视”,意思就是善于听逆耳之言的人是“聪明的”人,而经常自省的人是“明白清醒的”人。经过解释,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意思,于是我将他导入催眠状态。在催眠状态下,我引导他回忆自己一生中听到的最“难听”的话,帮助他发掘这句话中包含的正面意义。在我的解释之下,学生的面部表情相当激动——说明已经达到了效果。这时,再把这句话嫁接在暗示语中。当学生恢复正常状态时,他心悦诚服地对我说:“谢谢老师,我明白了。原来道理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时,才算真的懂了。”这位学生在催眠之下不仅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还悟出了新的内容。这就是催眠在增强人理解力方面的“神奇功效”。
  视野拓展:催眠记忆法
  记忆的清晰度与记忆时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助于信息的储存,能提高记忆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催眠会使主意识范围缩小,让缩小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个点;当注意点转移到身体上的时候,身体就放松了——这个过程就是在训练注意力。在催眠状态下,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指令内容,用这种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将分散的思维中有用的部分提取出来,淡化其他部分,便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催眠状态下,首先应了解注意力分散的原因——例如噪音、周围人的打扰等等,通过分析、解释后进行有计划的矫正训练。可采取瞬间数字或符号显示来训练注意力,也可选择阅读并将标点符号读出、背诵数字、听讲故事等训练方法,还可以在自我催眠的状态下加入常规的记忆法。
  比如,在催眠状态下用空间记忆法:第一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让自己完全进入熟悉的空间,如卧室、客厅等;第二步,用声音暗示自己把要记忆的内容放在相应位置,比如把光的反射定律与照镜子的过程联想在一起,按照顺序把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放进冰箱的格子里;第三步,不断地重复想象整个过程,让自己的感受越清晰越好。
  经过试验证明:在催眠状态下,常规记忆法的效果可以达到通常状态下的几倍。类似的,还可以在韵律法(把文字内容按照有规律的节奏记忆)、形态法(把记忆的内容无限放大)等常规记忆法中加入催眠的要素,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怎样在催眠状态下矫正不良习惯?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心理活动状况也千差万别。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生活条件、教育环境、社会地位、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差别会在人的潜意识里留下不同的信息,我们就是靠这些信息对外界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人的大脑里收集与确认的是负面信息,在生活中就会产生不良的习惯;反之则会表现出适合学习、生活、工作的习惯。这些负面信息有些是学生自己能找到的,而有些则隐藏在大脑的潜意识中。隐藏在大脑潜意识中的负面信息通过一些不良习惯可以表现出来。这些习惯对于学习的质量或者是个人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催眠对于矫正这些不良习惯有着较好的效果。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4)
催眠状态下,矫正不良习惯的方法主要是在调适不良情绪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和语言习惯,从而形成新的习惯。运用语言的技巧对不良习惯进行分析、解释,然后针对不良习惯造成的信息反馈逐一剖析,使被催眠者充分认识不良习惯所导致的后果,最后嫁接对这种习惯的痛苦情绪,使其改掉该不良习惯。
  事实上,改变一个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养成的习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人们常常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监督才能够逐步矫正。然而在催眠状态下,矫正的效果大大提高,甚至部分人可以通过催眠立刻改变。个别矫正效果不好的人,可以首先在专业的催眠治疗下改变认知,然后通过自我催眠,逐步建立新的、良好的行为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催眠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一般由训练有素的催眠师负责施行,个性倾向改善后,重点是自我催眠巩固和稳定获得的效果。一般来说,催眠矫正不良个性有以下步骤:
  第一,全面了解被催眠者不良个性形成的基础和原因。
  第二,测试被催眠者的个性特征。
  第三,在催眠状态下对被催眠者的个性进行分析。
  第四,找到双方共同认知的地方,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五,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视觉化,让被催眠者有切身的体会。
  第六,提出建议,让被催眠者选择可以改变的方法,将认定的方法变成行为,在感觉中重复,让它变成习惯。
  第七,语言暗示被催眠者这些行为已经伴随他很久,帮他确认。
  第八,唤醒被催眠者,给这些行为一个名称。
  第九,告诉被催眠者在觉醒状态下自我催眠的技巧:有意识地重复这个名称,每当说出这个名称时,新的行为就会启动,在重复中形成新的习惯。
  下面是我处理过的一个真实案例:
  有一个男孩,讲述了他为之痛苦不已的一个坏习惯:衣服脏了他不马上清洗,总习惯把脏衣服堆在一起,等到没有衣服可换的时候,就在脏衣服里挑出比较干净的来穿。每隔一个月,男生不得已才洗一次衣服。这样的坏习惯一直困扰着他,他自己也觉得非常痛苦,但就是无法摆脱。
  当时是在上课,他的感受性很好,我现场将他导入了催眠状态。催眠状态下,他告诉我这其实是一个让他痛苦的习惯。第一步,我认同了这种感觉,并从另一个角度扩大他的这种痛苦。首先,我告诉他脏衣服里有人身上脱落的皮屑,是螨虫滋生的最佳营养品——这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螨虫的形态;接着,我告诉他螨虫在搁置的脏衣服里以几何级数的速度生长繁殖,一天之内就会有几千万个螨虫活动在脏衣服里——这时,他已经不说话,脸上是惊异的表情。第二步,我问他:“这时你又把脏衣服穿在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男孩不回答,撇着嘴表现出恶心的样子。第三步,看到他的表现,我马上告诉他:“这些螨虫将在你的身上爬来爬去,爬来爬去……”此时,场下的学生发出受不了的声音,男孩脸上表情复杂,手还偷偷伸向后背抓了抓。前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于是第四步我问他:“那么,你接下来怎么办呢?”他立刻回答:“马上洗衣服,老师,我下课之后就回去洗!”第五步,我告诉他:“对啊,你洗了衣服之后,下次穿在身上会感觉到太阳的味道。想一想,自己全身都是太阳的味道,是多么爽的感觉!”此时,男孩脸上放松,露出享受的表情。第六步,我暗示他:“非常好,你一定会在下课之后马上把衣服洗掉,无论遇到其他什么事情,因为你要享受太阳的味道,太阳的味道……”后来这个男孩告诉我,他已经改掉了那个坏习惯,每次洗衣服时都会想起我说的“太阳的味道”,觉得洗衣服其实是件快乐的事。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5)
在这个案例中,我通过上述六个步骤,成功地帮助男孩改掉了不良习惯。在面对不同的案例时,这六步的操作需因情况而异。催眠本无定法,达到效果即为最佳方法。
  视野拓展:什么是“过去…现在…未来”技巧?
  “过去…现在…未来”法是得觉催眠中一个重要的工具,经常用来帮助来访者改变处境,摆脱痛苦。这个技巧将来访者的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