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中国古代美男扫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才子--中国古代美男扫描-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1)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范仲淹的曾祖父范梦龄,曾任吴越国中吴节度判官(苏州钱粮判官),祖父范赞时,曾任吴越国秘书监。父亲范墉,任职于吴越王幕府,后随吴越王一同投宋,端拱初年(988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日,范仲淹生于徐州。
  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就病逝了。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范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
  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虽然如此清苦,但他对这种生活却毫不介意,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书籍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每天就着晨钟暮鼓、清风明月诵读。他苦读不懈的精神,给寺庙里的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山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开始想外出求学,而且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事件,也让范仲淹知道了自己家世的隐秘。
  原来范仲淹平日里很看不惯朱家兄弟奢侈浪费,无所事事,便多次规劝,不料,朱家兄弟听得不耐烦,有次脱口说道:“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范仲淹听了一怔,觉得话中有话,便追问为什么,有人告诉他:你乃姑苏范氏之子,是你母亲带你改嫁到朱家的。
  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下定决心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独自前往南京(今河南商丘)求学去了。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应天府书院读书。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藏书万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才智志操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这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2)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就这样过了几年,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诗经》、《尚书》、《易经》、《三礼》、《乐经》、《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从大处着手,以天下为己任。
  在刻苦读书的同时,范仲淹也随时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将自己好吃的美食送些给他。谁知范仲淹却一点都没有吃,直到过了几天那些美味佳肴都放坏了,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非常感谢你的好意,不是我不领你的情,也不是我不喜欢吃这些菜肴,只是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古人讲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怕一旦享受美餐,日后就吃不得苦了。”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范仲淹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你还不快去看,当今天子从这里经过,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日后再见,也未必晚,肯定会有机会的。”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
  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
  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人流如织。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范仲淹吟着这样的诗句,却并没有太多的自豪,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膝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时不我待,他要趁着这大好时机,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
  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在今安徽)的司理参军(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后来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范仲淹入仕后的最初十余年,一直担任地方上的小官员。虽然权职有限,但他每到一地总是踏踏实实地做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并且颇有政绩。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
  西溪镇濒临黄海之滨,当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经坍圮不堪,不仅盐场亭灶失去屏障,而且广阔的农田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都因此蒙受损失。为此,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全面负责治堰。

“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3)
天圣二年(1024年)秋,来自四个州的数万民夫,在范仲淹率领下奔赴海滨,不久,绵延数百里的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千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他的功绩,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
  由于范仲淹有此政绩,便调到中央担任秘阁校理(秘阁是皇家藏书楼之一,校理是负责藏书的整理和校勘),到了朝廷,范仲淹更关心朝政得失和民间利病,又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斗争,犯颜直谏。
  他看到刘太后独揽大权,把宋仁宗当成傀儡,便批评这种不合理现象,奏请太后还政,有人劝他别这样锋芒毕露,他说:“我的官职很小,俸禄不算多,但如果我坐食禄米,不去为国为民立功,那和专门糟蹋粮食的螟虫又有什么两样?人都说犯颜直谏会给自己惹祸,不是明哲保身之计,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才是最没眼光的,他们不懂得:只有朝廷内外的官员都敢于直言,君主才会不犯错误,百姓才能没有怨言。政治上清明,才能祸患不生,天下无忧。这不正是远离祸乱、保全自身的根本之计吗?”
  范仲淹这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操行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然而权力争斗牺牲的往往是那些正直之士。果然,过了不久,范仲淹因此触怒太后,被贬往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
  直到刘太后死后,范仲淹才被召回朝廷,任右司谏(谏官)。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但终于遭到奸臣们的怨恨,不久又被排挤出京师。景祐二年(1035年),由于范仲淹政绩斐然,又被召回京师,授天章阁待制,任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事(今河南开封)。
  在开封府任上,范仲淹和朝中一批正直的士大夫对官场中的种种不良现象非常痛恨,故经常向皇帝进言。
  第二年,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等大官僚,互相勾结,朋比为奸,将自己的亲信、党羽安插在要职上,使官僚机构中充满了陈腐污浊的空气,为此感到非常的痛恨,就把京官晋升情况绘制成一份《百官图》,呈给皇上,指出哪些人的升迁夹杂了宰相的私心,并提醒仁宗当心身边的奸邪小人。这件事惹恼了宰相,也使皇帝感到不悦。果然不久,一位侍御史便参劾范仲淹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于是又被贬职至饶州(今江西鄱阳)任知州。
  范仲淹虽然三次被贬,名望却越来越高。第一次外贬时,亲朋们一直把他送到都门外,称赞他说:“此行极光(非常光荣)。”第二次因得罪皇后贬睦州,同僚好友饯于驿亭说:“此行愈光(更加光荣)。”第三次被贬时仍有人不顾吕夷简的威胁恫吓去送别,并安慰他说:“此行尤光(尤其光荣)。”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我范仲淹前后已是三光了。”

“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4)
他正道直行,百折不挠,值得我们钦佩,当时京城中也流传着一首歌谣道:“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爱士护才    提拔青年才俊有感于自己年轻时苦读的经历,范仲淹十分重视教育和对后辈的提拔,在他成名后不遗余力地为着教育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范仲淹曾在苏州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盖一所住宅。这天,他请阴阳先生看风水,这位先生巡视一遭后,向范仲淹贺喜道:“这是块贵地,今后您家中定有公卿相继出世。”范仲淹听了,虽然不足为信还是笑道:“我家独占贵地,倒不如让出来建学校,使士人都在此受教育,公卿将相不是更多吗?”不久,范仲淹就在这里建起郡学,亲自聘请学识渊博的人任教,使学堂越办越好,名冠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