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于是做主让他们离异。又怕媳妇由此遭受“被休弃”的丑名声而嫁不出去,干脆亲自替她选择了夫婿,让她顺利出嫁。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2)
这些文章都说王雱有病,用现代的说法,心疾就是精神病,偏执之症,但是对于其一心一意杀死自己的孩子,我实在是难以相信。
魏泰《东轩笔录》在记《渑水燕谈录》上述说法后又云:“越州僧愿成客京师,能为符咒。时王雱幼子患夜啼,用神咒而止。雱德之。”这里记载王雱的孩子患夜啼,这是小孩子的常见的病症,人们也迷信是什么夜哭鬼捣乱,多数都是请仙画符,驱鬼辟邪。王雱因为老和尚治好了孩子的夜哭之病,对人家很是尊敬。这里讲的好像王雱并不嫌弃自己的孩子。
孰是孰非,实在难以判断。多是稗官野史,道听途说。
王安石变法是件大事情,史书记载得很清楚。王安石是个固执的人,被称为“拗相公”,强调法治,确实疏于人事。用人上屡有不当。致使变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反而被歹人利用。结果祸害的还是平民百姓。因此古代文人对王安石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王安石有一个儿子,名叫王雱,少年多才,偏偏是一个极端的人物,聪明却有些狡猾,勤奋却很激进,性格孤僻,器量褊狭,手段凌厉,待人很不宽容,一直被人诟病。
其实王雱的才学一直都在因为其人格缺陷而被有意地忽略了。
王雱是个悲剧人物,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王雱受了沉重打击。他身体一向不好,由此病情加重,很快也就死去了。年仅三十三岁。我想这也是始作俑者的必然下场。
这段故事在《宋稗类钞》中也有记载,不过主要是说王安石无私嫁媳的高举,对于失心病狂的王雱,则不置一词,王雱跟妻子的感情究竟如何?为什么仅仅因为“貌不类己”就引发了他的偏执狂,造成这一幕家庭惨剧?记载中全无提及。
倒是《历代词人考略》里引用《古今词话》,提到了他在妻子别嫁之后,思念不已,作了一首《眼儿媚》。《古今词话》云:“王荆公子雱多病,因令其妻楼居而独处,荆公别嫁之。雱念之,为作秋波媚(就是眼儿媚)词” 云云。
这里就说他的这首词吧。好像一切谣传都不重要了。
他爱自己的妻子。不管这种爱情多么不幸,也不管这样的爱情有多椎心刺骨。他还是同意自己的妻子改嫁。我想我能体味他的心情。
王雱身体非常不好,王安石就让雱妻庞氏独居楼上,妻别嫁他人。这首词抒写春半相思之情。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写景极为工整,抒情委婉缠绵。如果王雱的病真是属于心疾,那么其内心的敏感和纤弱绝对异于常人。我试图进入他的内心,了解这个年轻的政治改革家的伤痕到底有多深。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柳烟织愁,梦绕秦楼,这里说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凭窗独望。人世间的坎坷折磨并不值得害怕的。男儿仰首志在天下,可是低眉垂怜时,身旁却空无一人。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全词轻柔婉媚,细腻含蓄。情思缠绵,欲言不尽。那并不是一种锐利的疼痛,而是一种失魂落魄的怅然。
我不能不被感动,也因为自己。
美丽的文字总是如一只蜻蜓,来了,落在自己的小小的荷叶上。不管王雱的悲情有多么的遥远,我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爱一个人需要付出多少辛酸和忧伤。
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不管是你还是我。都在心里有一个香笼,点燃一瓣香。在缭绕的烟雾中,守候那张桃花一样的面容。爱她,好好地爱着。
这让我又想起了一段文字,那是在网上无意看到的,然后就再也忘不掉,拂不去。
一个网名叫四川小妖的诗人写的一首现代诗歌《蛇诱》,并且在题记中写:“以此诗献给我死去的情人 ”
五百年梵呗轻诵的岁月,昼伏夜起,渡我一生
午后慵懒的躺于水面,分叉的舌很长,可以捕捉阳光以及水仙花的芬芳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3)
雨季使我彻夜难眠,害怕木鱼的声音惊艳,穿过妖冶的皮肤,直透心脏
每天都有不同的脸孔走过,我不留痕迹
只有寂寞让我躲闪不及
青青在昨天匆匆蜕去蛇皮,迫不及待的游向人间
我和它不一样,虽然精变是我正在经历的某种过程
石桥之上,芸芸众生,还没有走过名叫许仙的男子
我在等待五百年后缘定的结果
在某个有明月清风的夜晚
我将化身为人
只为,诱惑你
我无法知道他到底遇到了什么不幸,但这篇文字却让我心醉。
这首诗我看了很多遍。就像一次又一次经历那个醉酒般的爱情故事。在烟雨如梦的江南,西湖断桥之上,一场霏霏的春雨中看见她的背影。她太强,太聪明,太能干。他却太迂腐,太厚道,太单纯,太无能。这样的爱情注定了是一个倾斜的悲剧。
我常常想,如果那个美丽的女人不是一个妖精,而是一个真正的人。难道就能够幸福吗?爱情永远是一个奢侈的话题,是一个奢侈的享受。如果迷恋爱情,也许已经是对幸福的透支!也许。
我注定和一个陌生的女人,在一个恰当的时候相爱,然后慢慢地收藏自己剩下的幸福。爱情依然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老去的话题。毕竟,对于每个人来说,他都会在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然后给你一个你不想要的结果。就是这样!
曾经辜负了一个女孩子,等我恍然明白,回去找她。
她回答我的只是怅然一笑:“既然已经擦肩而过,你又何必回头看我。”
我已握不住你的手,如,在黑暗中滑落。
仰起头看着天上的一弯月亮,轻轻地说:你好,忧愁!
。。
长不大的孩子(1)
蝶恋花/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他的文字总有微微的疼痛。一根心弦颤鸣,欲断。一个疏狂落拓公子的艳遇。
每一次看小晏的词,我总有一种华美落了的感觉,好像是一场水月镜花的梦到了头。悲哀如影子一样驱之不散。人生这样短暂,甚至来不及细想就已经成为了过往,于是总是以为自己是活在一个缠绵的回忆中,包括读这些昙花一现的文字。
这首小词说的只是一场华美的艳遇。一次春夜的宴会,他遇到了一位美艳的女郎。灯火辉煌,他的醉眼迷离,深深地笑着。女郎在他的眼神中载歌载舞,颇有醉生梦死的滋味。可是,好事难成,聚散匆匆。夜阑人归后,梦魂又悄悄地回到她的身旁……
艳遇(你想入非非,得意地窃笑着),他喝酒多了,不知那个美丽的歌女当时什么表情,不得而知了。
晏几道和父亲晏殊并称二晏,人们习惯上叫他小晏。在家排行老七,侯门公子生来就是个骄傲的人。这种傲气多数因为少年富贵而近于冷漠的。
一个人用情感筑了一个院落,孤芳自赏。他把自己的整个生活诗化了。用一句世俗的话来说,小晏,他是个不合时宜的书呆子。
据陆友《研北杂志》中记载,晏几道的词在当时极负盛名,苏东坡很想见见他,就找黄庭坚搭桥引线,结果让人哭笑不得。小晏说:“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东坡碰了一鼻子灰,大约在他的眼里,苏东坡只是一个无聊的陌生人。
让人说什么好呢!
年少的时候,享尽荣华富贵,晚年却穷困潦倒之极,却又不能抱怨命运没有眷顾过他。只是他太单纯,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怀抱着美艳清凉的梦想,不肯醒来。
喜欢小晏的文字,正缘于他的清纯和干净。别的原因实在是没有了。一个人若一辈子都活在童话里,那他除了做一个寂寞孤独的诗人,别的什么都做不出来了。还是那一句话,他把诗词中的故事和意义当成了真实的生活。
这正是小晏的痴,小晏的绝。这也正是小晏的痛,小晏的伤口。
他和他的父亲是多么的不同。
晏殊少年富贵,受尽皇帝的恩宠,一生都是如意的。他也许从来都没有想过,一个人若不是无聊地寻愁觅恨而是溺于绝境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的小儿子竟会沦落到一无所有的困境。
幸运或者不幸,只隔了那么一层薄薄的纸。
晏小山恍惚之间宠辱经遍,但他始终参悟不透。所谓的命运,却不过是自己执意沉溺的结果。他珍爱的只有感情。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我终于明白,并不是只要美好的东西都会有人珍惜。富贵荣华凋尽,就算你是冰魄玉骨,势利的人们也仍然会弃你如敝屣,而你所能坚守的只是一个幽深孤单的梦境。
“醉别西楼醒不记”一句,让我垂泪。一次指尖被刺破后,那颗血珠子涌了出来,反而有种畅快的感觉,好像往事终于从记忆中释放了出来。那过去的爱和欢喜又重新充满了自己的心头,说是自己不记得了,那其实是在骗自己不再伤心。
一个男人的心应该是玉石做的,坚硬也温润。晏小山就是这样,他有他的好处。我欣赏辛稼轩和陈亮说的“男儿到死心如铁”,那是骨气。可是我还欣赏晏小山的“多愁爱惹闲愁”,那是柔情。好男儿本来就应该剑胆琴心、侠骨柔肠的。还是那一句话,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