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之谜: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美两国之谜: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解决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大力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也就是要在高技术和虚拟产业上在世界范围内杀出若干条血路,日本和韩国都能做到,中国也一定能做到,须知,日本和韩国乃至香港和台湾都是依靠大量虚拟产业寄生在中国大陆无数劳动者身上的,我们必须摆脱这样的悲哀局面!
  

美国剥削中国的四架马车(1)
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赶上美国,更为艰难的地方在于,当今世界已经形成的发达国家的格局,这些“既得利益”的发达国家将拼命维护现有格局,极力阻止新兴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领头羊,它本身的对中国的经济战略就是中国赶上美国的极大障碍,中国有发展经济的所谓三架马车,而美国拥有剥削中国的四架马车,这四架马车每时每刻都开足了马力,压得你中国透不过气来,想要有出头之日谈何容易。通过本书前文的铺垫,各位已经不难想象美国有哪四架马车剥削中国,那就是金融、品牌、娱乐业和技术专利,这四样东西无一例外是一本万利的虚的东西。
  三、剥削中国四架马车之三:虚拟化经营的世界超级品牌
  我已经在本书中多次强调,品牌已经是当代帝国主义剥削发展中国家的重型武器,通过品牌来剥削,其“效率”远远超过了旧帝国主义的战争掠夺。我也多次阐明了,在品牌上当代发达国家的富国逻辑:一百年前,发达国家用工业品交换我们的农业品和原料,所以他们富裕;一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也能生产工业品了,发达国家如何维持以往的“剪刀差”呢?用品牌,他们对我们说,你们看啊,虽然你们造的工业品和我们的是一样的,但是其实不一样,我们的是品牌产品,是高档品,用起来倍有面子,所以我们一个产品可以换你们的几十个几百个乃至于成千上万个(同样的产品,他们的价格是我们的x倍)。
  所谓的品牌,卖的是符号,值钱的是符号。物资层面的工序成本都差不多,比如熟悉皮鞋行业生产读者的都知道,商场里售价上万元、几万元的皮鞋,其成本也就是几十元人民币。同理,售价上万元、十万元、数十万元的路易威登的小皮包,成本也高不到哪里去。现在的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一样的“血”一样的“种”,一样的皮一样的包,贴个世界品牌的标签身价就百倍了。
  发达国家拥有品牌,用同样的东西可以交换我们百倍的东西,这样的剥削你可曾在*那里读到过?没有,因为还没有人真正认识到这种残酷的剥削,这种剥削率百分之一万的剥削,你学过的剥削,都是不超过百分之百的(以往的剥削是指资本家从工人创造的财富中拿走的比例,总会给工人留点,不会达到百分之百,不然工人饿死了,谁给你干活),所以品牌的剥削,是超乎你想象的剥削。美国的一个可以换我们一百个,净赚了九十九个。
  我要告诉各位的是,美国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品牌剥削发展到今天又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新阶段,那就是虚拟化的品牌经营。美国人最初是怎么搞出的这种发明创造的呢?很简单,我前面说了,品牌商品的“价值”不在于商品物质实体本身,而在于其符号,我都能看明白的问题,美国无比奸诈的资本家怎么会看不出来?既然如此,他们就想啊,干脆老子只经营“品牌符号”算了,我没必要再辛辛苦苦去造产品,产品的生产就让那些穷国代劳吧,等他们生产好产品,我们贱价收购过来,贴个标签,价格翻一百倍出售。这就是虚拟化的世界品牌经营。美国的品牌总部只负责做广告和产品设计,在全球推广品牌符号,不断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产品物质实体则全部由穷国(例如中国)代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美国剥削中国的四架马车(2)
这种虚拟化的品牌经营是美国哪个哥们最先发明的呢?是耐克的创办人Phil Knight。耐克从20世纪70年代就完全不生产鞋子了,它全部的生产流程都交给了日本和西欧的厂商,80年代则进一步蔓延到韩国、台湾、中国大陆和印度,90年代东南亚也逐渐有了耐克的代工者。耐克总部都干些什么呢?就是品牌经营,做广告,比如请乔丹做代言;产品设计,比如1994年设计了“双重气垫系统”的运动鞋,1998年又推出了“全掌气垫鞋”。
  我在前面已经(多次)举了一例美国如何通过造鞋业剥削中国,这里再重复一下,各位可以加深印象:美国的耐克鞋有30%左右都是中国东莞一家叫做裕元工业的台商企业生产的,假定一双耐克鞋最终售价1000元人民币,裕元工业顶多能拿到100元,中间商(运输、售卖)和品牌所有者(即耐克总公司)各拿450左右。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把中国人生产的鞋子,贴上一个商标之后又卖给了中国人,赚到的钱又可以回过头来从中国进口五双同质量的鞋子。这就是说中国的裕元工业每为耐克生产一双鞋子(卖给中国人),最终还要再附送五双同等质量的鞋子给美国人穿。这样的空手套白狼的国家,物质能不极大丰富吗?
  实际上,何止耐克是裕元工业生产的呢?中国人在大陆购买的几乎所有国际知名运动服装(包括鞋子)品牌的运动鞋都是裕元工业生产的:耐克、锐步、阿迪达斯、彪马、新百伦、天木蓝等,裕元工业生产了全世界知名品牌运动鞋的17%,这个产量不但足够供应中国大陆市场,还远销全球,这就是你在国外买的名牌鞋经常是“中国制造”的原因。这其中最知名的耐克是在裕元工业生产最多的,例如,2002年,耐克鞋全球的总产量的25%都是裕元工业贡献的。最后,别忘了,中国大陆还不止一家为耐克之类的品牌代工的工厂,中国大陆为耐克总共生产了多少,还无法统计,肯定远大于25%。
  事实上,美国虚拟化经营的品牌远不止运动鞋,还包括了所有服装品牌,所有其他类别的品牌,例如汽车、电视机、冰箱、电脑等等,只有那些不方便交给中国生产的,他们才会自己生产,比如涉及到保密的军事工业、高技术产品等等。
  美国通过虚拟化经营,让中国人白白为他们干活还倒贴数倍的财富,多年来从中国攫取了数不清的财富。我们单拿汽车行业为例。
  美国的汽车品牌不算是完全的虚拟化经营,但与虚拟化经营也差不多了,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品牌在美国本土的生产是长期亏损经营的,全靠了中国市场的巨额利润来弥补。美国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都在中国大陆有生产基地(与中国企业合资),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大部分都是被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公司拿走的 ,2008年,福特(美国车)、丰田、本田、日产、现代等企业的外国母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获取的净利超过2000亿,占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的60%左右。
  我们以通用为例说明美国汽车品牌在中国攫取的惊人财富。?通用汽车在中国建立了8家合资企业和2家全资子公司,拥有员工超过20;000人。通用汽车在中国进口、生产和销售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欧宝、Saab萨博及五菱等品牌的系列产品,所提供的产品系列之丰富位居所有在华跨国汽车企业之首。2007年,通用汽车及其合资公司在国内的总销售量为1;031;974辆,同比增长了,连续第三年在华销量位居国际汽车制造商之首。2004年通用汽车在华利润达到亿美元,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了通用公司利润最高的市场,到了2007年,通用在中国的产量只占它全球总产量的4%,但是在中国获得的利润占到了通用全球总利润的25%。
   。 想看书来

事实真相:美国经济是个印钱购物的空壳经济(1)
二、美国金融走出国门变成作恶多端的恶魔
  各位是否会觉得我有点自相矛盾,一方面说金融是毫无价值的虚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说金融是当初美国富强的根基。其实这不矛盾,而是看问题的两个层面而已,说金融之虚,主要是说它跨出国门成为剥削手段之后,它成为了一种投机推动的庞氏骗局,说金融之实是指金融原本的功能,它本来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促进创新的。
  美国依靠金融立国,靠金融实现经济崛起,也靠金融维系繁荣。本来,美国可以一直靠着金融的实实在在的功能就可以一直发达下去,然而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之后,美国很快就发现用金融虚的一面去全世界圈钱,财富来得更快,规模更庞大,从此,金融国际剥削成为了美国的国家战略,自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霸主以来,美国金融就蜕变为在全球作恶多端的恶魔了,美国金融在全世界张开血盆大口,虹吸财富,不断地实现着空手套白狼,做着无本万利的营生。
  走出国门的美国金融,其作恶手段我在第五章已经说了四种。这里不再重复,需要补充的是,美国借贷消费也凭着美元的地位而走出国门,美国人借全世界的钱来消费,主要就是把国债卖到全世界,美国政府再把这些借来的美元又转手借给美国老百姓进行消费。
  这种跨出国门的借贷消费与一般的借贷消费的区别是,它很可能是一种“可持续”的借贷,我的意思是,它可以一直借下去而不用归还。这种可持续的借贷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美国人面对的是全世界的债主,可借面极广,可以借了东墙还西墙,手头总是有“免费”使用的别人的美元。
  第二,外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与美元流动本身的可持续的循环。比如说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吧,中国卖了价值1万美元的货物给美国,中国收到1万美金,美国收到货物。而一转眼,中国拿着这一万美金又去买了美国的国债,美金又回到了美国,美国人继续借这些钱来买中国的东西……如此循环往复,美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