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养育男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图解养育男孩-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母亲是儿子一生的总设计师。因为在十几岁左右,这些男孩们的习惯、性格基本已经定型,而在这一过程中,母亲却起着涂改剂和固定剂的作用。她们在不断地涂改着儿子的坏习惯,固化着儿子的好习惯;涂改着儿子性格中消极的因素,强化着儿子性格中积极的因素……
  所以,要做好儿子人生的总设计师,每一位母亲都要克服自己在教育中的缺点,拿出“公正意识”和“自然结果”这两大武器,去向儿子的坏习惯挑战。
  三 母亲是儿子男性特征的激发者——
  让男孩因母亲而更“强大”
  “勇敢、坚强、有领导能力、有责任感、有探索精神……”这些都是形容那些优秀男孩的词语。从性别的角度来讲,有些教育学家甚至这样说,它们是男性特征的一种体现。然而,对于那些正在成长的男孩来说,难道他们天生就具备这些男性特征吗?
  作为成人,我们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虽然Y染色体已经为男孩规划好了生长蓝图,但他们的男性特征要靠他们体内的雄性激素——睾丸素的刺激才能显现出来。。 最好的txt下载网

母亲教育,决定男孩的一生(8)
然而,由现在社会上众多的“娘娘腔”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拥有Y染色体和睾丸素,男孩仍然不一定会具备男性特征。所以,对于那些正在成长的小男孩来说,我们不能说他们具备男性特征,只能说他们具备男性特征潜能,他们的男性特征是在家长后天的教育中形成的。
  一般来说,男孩男性特征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模仿父亲或其他男性而获得;二是被母亲或其他女性激发而产生。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对“父亲对男孩的榜样作用”已经进行了详细论述,我们不再详细介绍。在此,我们详细讲述母亲对儿子男性特征的激发作用。
  “母亲能激发儿子的男性特征”,也许还有很多家长会对这个结论抱怀疑态度,但通过以下两个教育案例的对比,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案例一:
  自从阳阳出生之后,妈妈就一直把他当“小皇帝”来养。阳阳小时候,只要是出门,妈妈就抱着他;阳阳到了上学的年龄,妈妈每天都车接车送……现在,阳阳都已经上初中了,同学们都嘲笑他是个“寄生虫”,因为离开了妈妈,他连自己去超市都不敢。阳阳妈妈也很苦恼,但无论她再用什么方式教育儿子,儿子还是那样“胆小如鼠”。
  案例二:
  在冬冬小的时候,妈妈就把他当“大男孩”来看。带冬冬出去散步时,妈妈这样对他说:“儿子,妈妈方向感不好,很容易迷路,你可要记好回家的路呀,一会儿你负责把妈妈带回家!”果然,妈妈真的“迷路”了,但冬冬却顺利地把妈妈“带”回了家。
  每次从超市里回来,妈妈都会对冬冬说:“儿子,妈妈力气太小了,你是男子汉,力气大,你要不要帮妈妈拎点东西?”这时,冬冬总会骄傲地帮妈妈拎东西。
  现在,冬冬已经上小学了,他的事情不但不用妈妈操心,而且他还常常以男子汉自居,帮妈妈做家务、保护妈妈等。
  通过这两个教育案例的对比,家长们应该能体会到,母亲在激发儿子男性特征方面的巨大作用了吧!就拿案例一中的阳阳妈妈对阳阳的教育来说,妈妈整天以“保护者”自居,那阳阳自然会以“被保护者”的身份自居。如果男孩一直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被保护者”的角色,那他身上的男性特征潜能就会发挥不出来,久而久之,这种潜能就会枯萎。到那时,就像阳阳妈妈一样,即使她已经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的错误,男孩的男性特征也不容易再显现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了那种“被保护者”的角色。
  那做母亲的应该如何做,才更有利于儿子男性特征的显现呢?
  关于这一点,上述案例中的冬冬妈妈就做得十分科学,她知道如何给儿子和自己正确定位。其实,任何一个孩子与母亲的关系都是这样的:母亲凡事包办,表现得过于强大,那孩子就会以“弱者”自居,其能力就会得不到锻炼;母亲表现得“能力有限”,孩子就会以“强者”自居,从而出现体谅母亲、保护母亲的意识。就像上述事例中的冬冬,正是因为妈妈一直在扮演“弱者”,冬冬保护妈妈的责任意识才会如此“强大”。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养育这些潜力无限的男孩,母亲就应该把自己女性柔弱的一面、渴望被保护的一面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把男孩的男性特征激发出来。
  但值得母亲们注意的是,激发男孩的男性特征与戴着性别的眼镜教育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激发男孩的男性特征,就是想办法使男孩把身上的勇敢、坚强、责任感等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但这并不代表,因为他是个孩子,家长就必须要求他勇敢;因为他是个男孩,家长就不允许他哭泣…… 。 想看书来

母亲教育,决定男孩的一生(9)
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母亲可以假装“软弱”来激发男孩的责任感,但并不能因为他是个男孩,母亲就要求他有责任感,就要求他有保护自己及家人的意识。
  那具体来讲,母亲应该如何激发男孩的男性特征呢?
  方法一:男孩“胆小如鼠”→母亲要激发他们的“勇敢”潜能
  “别碰那个花瓶,你会把它打碎的!”
  “天呀,你把我的表拆了,你知道它值多少钱吗?”
  “别碰那个插线板,你会被电死的!”
  ……
  作为与男孩接触机会最多的人,母亲们常常被男孩的好动、冒险以及破坏行为所困扰:她们既为男孩的安全情况担忧,又为男孩的那些破坏行为感到无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们常常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对待男孩:不是唠叨,就是冲他们大喊大叫。
  与男性相比,女性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十足的优势。但在母亲教育儿子这方面而言,母亲们的语言优势不但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它却起着消极的作用。因为很多母亲常常会伤心地说:“我说得嘴巴都干了,我喊得嗓子都哑了,他仍然我行我素!”
  大多数的母亲都持有这样的观点:我说得越多,儿子越听我的话;我的声音越大,儿子才会与我合作。然而,心理学家却表示,对于男孩来讲,母亲无休止的唠叨会令他们心烦意乱,更不利于他们合作行为的产生;而母亲的大声责骂、恐吓等行为,还会促使男孩的男性特征消失。
  一位幼儿园的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我们班有一个叫乐乐的小男孩,他胆子特别小,连小女孩都敢欺负他。而且每次挨了欺负,或遇到了什么令他害怕的事情,他都会拽着我的衣服不放,一直躲在我的后面。
  后来,我觉得乐乐的状态不对,就带他去看幼儿园的心理医生。听完我的讲述,又经过与乐乐的接触,医生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个孩子小时候一定受过惊吓。
  我把这个结论告诉了乐乐妈妈,乐乐妈妈伤心地说出了心里话。原来,在乐乐3岁左右时,他非常顽皮,不是想爬到家具上去,就是玩水、玩火……他的妈妈对他没有办法,就经常这样恐吓他: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给打针的大夫;如果你再乱动东西,我就把你的手砍下来……后来,乐乐真的变得听话了,但与此同时,他的胆子也在一点点地变小,直到变成现在这样“胆小如鼠”。
  听完这位老师的讲述,我们不得不指责乐乐母亲的教育方式。其实,乐乐之所以会变得如此胆小,是因为母亲的教育方式使他的心理受到了伤害。在这种状况下,孩子常常会自己幻想出一些恐怖的事物来吓唬自己,这种恐惧的感觉促使他强烈地依赖家长和成人。所以,每当乐乐感觉到害怕时,他就会拉着老师的衣角不放,一直躲在老师的后面。
  乐乐的心理已经受到了伤害,我们再指责乐乐母亲的教育方式已经没有意义。生活中,像乐乐这样胆小的男孩还有很多,心理学家表示,要拯救这些胆小的男孩,还需要母亲的努力,让男孩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还是拿乐乐为例,要想让他的胆子变得大起来,母亲应该让他正确认识那些令他恐惧的事物。如,乐乐对打针的大夫有恐惧感,母亲就应该引导他认识到,医生并没有那么可怕,打针也没有那么可怕;又如,乐乐对火有恐惧感,母亲应该让他知道,如果正确使用,火不但无害,而且还能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了解了这些事情的真相之后,乐乐自然会摆脱那些他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恐惧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母亲教育,决定男孩的一生(10)
男孩体内的睾丸素注定了他们天生就具有冒险的特质,也就是说,每个男孩天生都具有勇敢的潜能。之所以那么多的男孩会表现出“胆小”的现象,只能说明他们的母亲没有把他们的勇敢潜能激发出来。
  女人好像天生就胆小,即使他们做了母亲之后,她们这种胆小的情况也没有改善很多。一位成年男士曾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
  我是一名运动员,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我接受过各种各样的残酷训练,我从没退缩过,没有人敢说我“胆小”。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对蛇怀有莫名的恐惧,只要一看到这种动物,我就会头皮发麻,有时甚至两腿都打哆嗦。
  后来,我终于找到了怕蛇的根源,我的母亲就非常怕蛇,我现在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她当时的描述:蛇是令人恶心而恐怖的一种动物,在它发怒的时候,它身上的鳞片都会乍起来;它的头会高高地抬起,红红的舌头也吐在外面,你想象一下,如果这种可怕的动物突然出现在你的脚下,或突然落在你的头上,你会有什么感觉?
  自从听了母亲这样详细的描述之后,每次见到蛇,我都会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