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器械训练时,有的人平时单双杠最多也就是第二练习的样子,像卷身向上、摆动臂曲伸之类。可一旦有B组在场旁观,常常能一晃一晃将动作完成到第四甚至第五练习,玩个踩杠或倒立。他们在单双杠上飞旋盘桓的潇洒姿势,自然引起了全体队员、尤其是女生的一阵惊叹。
当然他们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总有个别同志身在曹营心在汉。旁边有女生看着的时候,就格外卖力,女生离得稍远些,便中气外泄,声调马上降了八度。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尚嫌不足。
金教官在讲评时专门指出了这一严重缺陷,说个别同志喜欢在女同志面前骚首弄姿、造型摆酷,完全丧失了一个男军人所应有的心理定力,直接破坏了猛男队伍的整体形象,必须要在下一阶段、花大力气予以整改。
B组恰好就赢在人气旺、气氛好、排面整齐。如上所述,因为里面有六个运动型的年轻女孩在吸引眼球,“一二三四”的行进呼号或者“嗨-哈”的擒敌拳训练中,一揉进她们清脆婉转而有力的声音,就会显得格外的悦耳动听。
男女混合交响乐让同组的男孩子们浑身充满了力量,怜惜之情也由然而生,节奏自然就压下来了,因而各项科目训练总是能整齐划一。十六个人同进共退,互帮互助,气氛和谐,实效性和观赏性绝对超强。
现在说说B组的不足之处。跟A组不同的是,B组的不足,主要来自于男同胞们所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陈教官的脾性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那“三忌”是肯定不能违犯的,不然他有的是招对付你。
可偏偏就有两个人在第二天训练时就犯忌儿了,并因此而不得不接受惩戒。 。 想看书来
第四十五章 教官凶猛(六)
可偏偏就有两个人在第二天训练时就犯忌儿了,并因此而不得不接受惩戒。
因为还只是训练初期,那就只动用一个小小的“酷刑”吧。选择一个水泥地(这好找,跑道旁边就有篮球场,都是水泥地),两个班集合站好队,让有女生的四班站在前面,全体蹲下。受罚的人在全组队员面前表演前倒,就是双脚并拢、收腹抬头、身体蹦成直线自然往前倒的那种。
倒一个不算,站起来还得接着倒,来十个。
前倒是每个当兵的都必须要掌握的防护性技能,讲究双手拍地的姿势和力度。着地瞬间头要抬好,稍不注意会磕着下巴,手没拍好也容易伤着小臂。为有效保护训练者免受不必要的伤害,一般这种训练是放在草坪或沙地上开展的。
但由于这次前倒属于惩戒范畴,而并非正常的训练,不好意思,陈教官就要将场地安排在水泥地上了。
而且,他让六个女生都在面前蹲着,认真观赏你落地的姿势。
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是相当大,考验的主要是心理素质。
心理压力来自哪里?来自水泥地和围观的女士们。尤其是后者,很要命。
你想想,十个前倒下去,要万一哪次没控制好要领,下巴或者手肘给磕一下,很正常吧?这身体受点小伤倒没什么要紧,太伤自尊了不是?以后在队里、在女同志面前,还怎么混呀?还怎么抬头走路呀?
不管怎么样,教官已经发了话,倒还是要倒的。
第一个登场的是个中尉,小伙子军事素质挺好,啪嗒啪嗒,十个前倒完成得干净利索,末了还面带微笑,拍拍双手、峭然而立,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第二个隆重上台的是个身体有些发富的上尉,在机关工作的时间长,很久没练了,一双小眯眯眼盯着前方的水泥地看了半天,越看心越虚。陈教官两次下达“倒”的口令,他才啪嗒倒了下去。
完成得不错,再来一个。
到第五个时,可能是手给拍疼了,他的手有些颤。往前倒的时候,屁股便不自觉地高高翘起,落到地上了,身体还曲着,手肘却重重地磕在了地上。
后面的五个前倒愈发变形得厉害,下巴被磕着一次,手肘是次次都磕出响来了。
隔着迷彩服咱也看不见,后来据同宿舍的人说,胖上尉那双手的小臂呀,都肿得跟馒头似的。
经过这次惩戒活动,训练风气大为好转,但隔三岔五的总有一两个人受罚。
前倒没再搞,因为毕竟太容易受伤,影响训练效果。惩罚项目改为双脚搭在高处做俯卧撑、引体向上(没三十个别下来,引不上体就在单杠上吊个五分钟十分钟的)等内容。
相同的一点是,全组人员必须旁观,惩戒结束了,再集体继续下个科目。弄得B组男队员紧张得很,精神高度集中,生怕再出什么差池。
训练第六天的下午,教导大队孙大队长、训练处郑处长陪着总队邓参谋长等一干人来到训练场,现场观看培训队的第一次考核测评。
一个星期看一次成果,成绩按百分点计入最后的综合测评。这是总队原先就定下的规矩,大伙儿都知道。
因此,每一次考核你都得认真地对待,如果出现拉分科目,后面的训练要补起来就被动了。
由于第一个星期的训练科目都是军事体能,考核起来都有具体的硬指标,而且像一百米、五千米(女生三千米)、俯卧撑等,都可以集体进行,只有个别像器械、障碍跑等受场地限制,需要单兵操作。
所以,整个考核下来速度非常快,不到两个小时就顺利结束了。几位领导看得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这次考核,夏晨得了第五名,主要是五千米上拉的分。任晓雯全队排名第十九位,女生中排名第一,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可成绩宣布后,两个人还是感觉成绩不够理想,有些郁郁寡欢。
此后各阶段的训练科目逐渐复杂,体能训练虽然还是每天都有,但已经退出主位。更多的是小组战术配合、路上捕歼设卡拦截、高楼攀登(教导大队建的模拟居民楼)、射击、擒拿格斗等科目,并且不断升级。训练从单一慢慢转向合成、从单兵对抗转向协同作战,实战仿真演练越来越多。
其中很多内容是参训队员们听说过、见过,却没有真正体验过的,因而训练起来都非常的认真,感觉每天都在进步中。
理论课目的开设是从第二个月开始的。根据安排,理论课以边防管理、边防检查、海上执勤执法等基本知识为主。第三个月,则是执勤执法、侦查专业技能、专题讲座类交叉进行。
每天上午搞理论,下午搞训练,风雨无阻。
理论科目也搞考核,教完一门考一门,成绩同样按百分比列入最后评比。不过在考试前,任课教员一般都会将大致的重点范围划出来,大家拼命背下就行了。记忆力好的便占了上锋,一门课按百分比拉个零点几分也挺要命。
所以临到文化考试时,很多人都会走到楼道上去,就着昏黄的路灯大搞夜战。
谁知教导大队为了建设节约型警营,各楼道安装的路灯都是触摸式的,亮上两三分钟便会自动熄灭。偏偏触摸开关并不是设在路灯底下,中间还隔着好几步距离。
可怜见这些孩子凑着灯光背上几页书,就要嘴里念念有词地跑去摸一下开关。加班一两个小时正常吧,你想想,他们得跑来跑去地摸多少下开关呀?
第四十六章 迷雾重重(一)
第四十六章 迷雾重重(一)
从周雄家里回到自己那个小窝的当天晚上,都快凌晨一点了,于飞躺在床上,仍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本来他的奋斗目标很明确,找证据→挖团伙→胜利完成任务,然后带着赫赫战功,顺利回归组织的怀抱,重新被确认为一名光荣的边防警官。
可现在旁枝迭出、云山雾罩,感觉无从下手了。
来,你给分析分析,任务完成最关键的是要拿到证据。没错,可证据在哪?它的存在方式是什么?长什么样儿?不知道。
再问你一个问题,一号人物“洪哥”是谁?什么品种什么形状?不知道。
他们的海外联系渠道是如何搭建的?到底有多少人、通过什么方式参与了整个内部运作?还是不知道。
这些东东不知道也就算了,韬光隐晦静待机会,相信总有一天会露出原形的。
可在突然之间,周雄将尹秀贞同志的终身大事摆上了议事日程,于飞该如何处理?
平心而论,小姑娘无论是工作能力、独立生活,还是脾性、相貌等方面,都是挺不错的,尤其是她的身世惹人怜爱。她对于飞好,渴望得到他的呵护,这一点现在越来越明显,他心知肚明。
问题是,且不说尹秀贞的背后还蹲着周雄这个大马猴,于飞内心深处实实在在装着的是任晓雯呀。从大学时跟她手拉手的那一刻起,他温暖的感情花园就只为她而开放,被划为旁人无法染指的净地,纯属军事禁区了。
而对于尹秀贞,他真的只是把她当作小妹妹来对待的,充盈心间的是怜惜、疼爱、感激,或者还有其他的成分,但绝对不含爱情。
明知不可为,一时竟无法不为!拖?躲?不可能。公司还得天天去,还得跟着周雄混,还得逮机会找破绽。不然,这任务要到哪年哪月才算完?
他有时候会突然怀疑自己这次行动的意义,身份、恋情、家庭,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仿佛一夜之间,这一切都被蒙上了一层面具,变得模糊而隐晦,一时竟无法光明正大地去公开、去正视。
不但如此,他根本就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刻意选择去回避这个问题。到底有多大的必要,让他做出如此大的牺牲?
想来想去没个头绪,他的思维慢慢变得迟钝,迷迷糊糊的终于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于飞便醒过来了。真是睡得越晚、起得越早,生物钟都给打乱了。
头有点重,他硬着头皮想冲个凉水澡,水刚冲到身上的那一刹那,手上脚上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