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风云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记人物风云谱-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王车裂嫪毐,人人称贺!但对自己的母亲如此无情,众臣却大有不平之意。有二十七个大臣犯言直谏,被嬴政处以极刑,并把他们的尸首挂在宫墙示众。

  吕不韦虽欲救赵姬,奈何此时他自身不保,如何能够救得赵姬?

  吕不韦蹈光养悔,称病不朝。

  常言道祸福自来,人力莫避。一年后,秦王下诏罢免吕不韦丞相之职。吕不韦被罢官后,在河南住了一年余,山东各诸侯国,多派遣使问讯,使者络绎不绝。这件事被秦廷知道,嬴政防他谋变,写信给吕不韦:“君与秦究有何功,得封国河南,食十万户?君与秦究属何亲,得号仲父?今可率领家属速徙蜀中,毋得逗留!”

  吕不韦看完书信,长叹数声,几乎泪下。若说出实情,秦王政生性暴戾高傲,倘若泄漏出去,反致肇祸。想了又想,无论如何,将来都不会有良好结果,不如就此自尽,免得受苦!

  便取了鸩酒,勉强吞下,顷刻间毒发毕命。吕不韦一生苦心经营,以商起家,以商治国,最后以鸩酒终。也算得绝世奇商了!几年后赵姬虽听茅焦之劝,被秦王接回,但爱人已去,独生何欢?亦郁郁死。不提。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接说。
  作者题外话:此书即将完稿,届时我会将修改稿再发一遍,有喜欢的朋友加我QQ179243508以书会友不亦乐乎!呵呵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百一十六回    除障碍秦王逐客
书接上回,话说吕不韦死后,秦王认为秦国之乱全因秦国移民而起。遂兴起逐客之意,下令驱逐在秦国做官的别国人。

  秦王的逐客令一发,却引来了一人!

  此人姓李,名斯,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李斯入秦后,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秦王政下令驱逐六国客卿,使李斯面临失业的危险。为保自己的职位,李斯决定上书秦王,搏一搏运气!

  李斯的书信是这样写的:“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8226;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如今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之类宝物,悬挂夜光珠,佩带太阿剑,驾乘纤离马,建置翠凤旗,树立灵鼍鼓。这么多的宝贝,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们,是什么缘故呢?倘若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使用,那么就是夜光玉壁不能装饰宫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具不能作为玩物,郑、魏之地的美女不能进入后宫,而駃騠好马不能充实宫外的马圈,江南的金锡不能使用,西蜀的丹青不能绘画。倘若用来装饰后宫、充任堂下、赏心快意、怡目悦耳的一切,必须是出产于秦国的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用宛珠装饰的簪子、缀有珠玑的耳饰、细缯素绢的衣裳、织锦刺绣的服饰就不能进呈到大王面前,而时髦优雅、艳丽多姿的赵国女子就不能侍立在身旁。那击瓮敲缶,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来快活耳朵听觉的,才是真正地道秦国的声乐,而郑卫之地的民间俗乐、《昭》、《虞》、《武》、《象》之类,则是异国它邦的音乐。现在舍弃击瓮敲缶而追求郑国卫国的音乐,撤下敲击瓦器的音乐而采取《昭》、《虞》之乐,像这样做为什么呢?只不过是图眼前称心如意,适合观赏罢了。现在用人却不这样。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人就得离去,是客卿就得驱逐。这样做,所重的是女色、声乐、珍珠、美玉,而所轻的是人啊。这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军队强就将士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为那样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变得那样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现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生长于秦,愿意效忠的却不少。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李斯把书信寄出后,心怀忐忑,不知秦王是否收到,更不知秦王收到后是否采纳。最后他想来想去,想到其中的几句话是否说的过重了,是否会给自己带来杀头之祸!他知道这秦王素来狠毒霸道,对自己的母亲尚且不肯放过,何况对自己——一个小小的打工仔?

  正在他忐忑不安,正要准备逃跑的时候,秦王派来的使者却来了。使者传秦王之命,令他留在秦国,其余诸人也不再驱逐,等于秦王收回了成命。李斯大喜过望,一口气喝了一瓶白酒,直至酩酊大醉!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接说。

第二百二十七回  报知遇荆轲刺秦(1)
说罢,荆轲从太子出告辞,太子知道他要考虑如何刺秦之事,也不拦他,对他说道:“荆爱卿只身在燕就住在我的太子府吧!”

  说罢,也不待荆轲答应,便叫宫内太监给荆卿安排住处。时间不长,太监来报:“已经安排妥当,情荆大侠随老奴前来休息!”

  荆轲无奈,只好随他前去。

  太子恭送荆轲,拉着荆轲的手,对他殷殷说道:“燕国的命运可是交给爱卿了!”荆轲向田光问起武馆之事,田光对他说道:“贤弟走后,武馆后继无人早已关张了!”

  荆轲随太监进入内殿,一夜未眠。

  次日一大早,太子来后殿看望荆轲,赐荆轲上卿大印,允许荆轲可以坐自己的专车,荆轲谢过,请太子落座。

  见荆轲双眼布满红丝,太子知道荆轲昨日一夜未眠。说道:“大侠昨日没睡好么?”

  荆轲道:“是啊,臣昨日整夜思考刺秦之事,以至于一夜未眠,臣认为,欲刺秦王,第一须能见到秦王,第二须去其戒备心理突然发动袭击,第三须有足够的智慧和武功。此四点缺一不可。这第三点臣可以自行办理,第一、第二点就需要太子允许了!”

  太子丹道:“荆卿但有所需,只管说出来,丹只要能办到,无有不允!”

  荆轲道:“恕臣直言,臣第一要借一人的脑袋一用,此人姓樊名於期,樊於期乃秦国叛将,秦王对他恨之入骨,早欲杀之而后快,如能得此人人头,秦王必会顺利接见我们,并会免去对我们的敌意。第二秦王早就对燕国的督亢之地垂涎三尺,如能把督亢地图献给秦国,必会大大地吸引秦王的注意力,趁他看图入神,再与行刺,事半功倍。至于助臣刺秦之人,臣早有定见,就是臣的师兄盖聂,此人心机深沉,智慧过人,武功盖世,比臣更胜一筹。”

  太子丹听了,一言未发,来回巡梭,沉吟半晌,说道:“督亢地图倒是好办,但这樊於期将军此时正是穷途末路,来投我国,我岂忍再行加以伤害?那样岂非陷我于不义?”

  说罢,太子叫人把督亢地图拿来,荆轲叫人飞鸽传书,给盖聂送信。

  一切安排妥当,荆轲自行去见樊於期。樊於期在燕国避难,临时住在燕国接待各国使者的驿馆里。

  荆轲来到驿馆,向侍者说明来意,让侍者去请樊於期将军。趁着荆轲在这里等待樊於期的当口,我们来说一说樊於期之事。

  樊於期原为秦将,在秦国时名桓齮。桓齮与王翦和杨端和攻赵,取邺九城。前234年桓齮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斩首十万。秦始皇十四年,桓齮从上党越大行山进攻赵国的赤丽、宜安(石家庄东南),与赵将李牧战于肥下(宜安东北),为李牧所败,十万秦军全部被歼,桓齮畏罪逃至燕国,隐姓埋名,改名樊於期,对外放风战败被杀。秦王政大怒,悬赏千金,邑万家求樊於期的首级。

  荆轲闲来无事,看见中堂之上悬挂着一个条幅,条幅上写的是屈原离骚里的四句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女夸】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笔力遒劲,慷慨豪迈,汪洋恣肆,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端得是一副好字!细细一看,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