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风-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副主任戴好老花镜,看着梁冬说:“梁冬同志!我代表基地宣布对你的处分决定:鉴于你所犯的严重错误,已经不适合继续留队工作,本着治病救人的目的,经基地党委研究决定,对你作出——当战士复员的处理。”
  梁冬有些不敢相信地望着秦副主任。
  秦副主任问:“怎么?不相信?”
  梁冬眼睛渐渐湿润了,说:“谢谢……我梁冬,有愧于基地,有负于你们。”
  梁冬说完,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宣布完决定之后,试验部立刻派了一辆吉普车,送梁冬离开军营。
  由于许多人都不知情,因此没有谁送梁冬。
  梁冬也不需要谁送,他穿着便装,坐在车里,身边只有简单的行李。就这样离开了?他在心里问自己,有一种做梦一般的感觉。他既感到庆幸,又有些失落,看到营区的树木、房屋慢慢消失在车窗外,觉得过去的自己仿佛就此死去了似的。
  不过,梁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当他走进涪州火车站,准备上车时,李栋突然出现在站台上,急匆匆地四处张望。
  梁冬感动了,他举起手挥了挥,李栋看见了,跑过来,站在他面前。
  二人伫立相望,一时都说不出什么。在那一刻,所有的语言似乎都苍白无力了。
  梁冬手一松,放下两只皮箱,跨上一步,与李栋紧紧拥抱。
  梁冬说:“兄弟,很抱歉……我先走一步了。”
  李栋说:“我只有一句话相送——你不论到了哪里,都不要放弃空气动力学事业。”
  梁冬点点头,说:“谢谢,我会记住的。你好自为之。咱们就此再见,后会有期啊。”
  “再见,后会有期!”李栋松开梁冬,也礼节性地回应。他对以后是否会跟梁冬后会有期是没怎么多想的,他倒是有一种以后可能再也见不梁冬的伤感。但是,他还是举起手,强打精神向梁冬挥了挥。
  梁冬也挥挥手,提起皮箱,走进车厢。
  汽笛长鸣,火车缓缓驶动,渐行渐远。
  李栋不知不觉间,脸上流满泪水……。
  

国风 第三章(1)
35
  梁冬离开部队对李栋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他依然是宿舍、办公室、食堂,三点一线,独来独往,看上去显得有几分孤单和落寞。有好事者向他打听梁冬的情况,他常常是轻轻地摇头,答一句,不知道。问的人不相信,他也不解释。他不是一点不知道,但是,所知确实有限,而且,人各有志,联系越来越少,过多去谈论,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一点用。他认为有那精力,还不如多想想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李栋心中琢磨的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解决陆雅蕾所出的《掷铁饼者》难题,这让他陷于一种狂热中。这狂热让他一点没有孤单和落寞的感觉,人们产生他孤单和落寞的错觉其实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
  不过,梁冬的事情对沈东山的刺激却比较大。他决定到全国各地的协作单位去调研调研,看看能不能争取一些任务,然后再去趟北京,亲自拜访一下国家航空学界的泰斗华天儒院士,摸摸新型战机项目的最新动态,否则,他担心别说留住李栋和一大批年轻人,就是部队的正常运转、风洞群的正常维护,没有大型任务、没有比较充足的经费来源,都会无法长期维持。
  沈东山在沈阳途中尽管跟华天儒院士的王秘书提前联系过,但是,因为沈阳到北京航班由于天气恶劣延误,他晚了一天到北京,刚好是个星期一。华天儒院士每周星期一是不见客的,这是几十年的老规矩了。可是,沈东山心急,还是不管不顾地找上门去。秘书虽然有些为难,还是硬着头皮敲响华天儒办公室的门。
  华天儒正在书桌前埋头处理一堆报告,一头银发格外醒目。他一听秘书说有人求见,就不耐烦地打断道:“我周一不会客,你怎么回事啊?”
  王秘书说:“是风洞基地的沈东山将军,前天给你报告过的。因为航班延误,今天才从沈阳赶到,非要见您。”
  华天儒想起来了,立刻说:“哦,是他呀,请他进来吧。”
  沈东山穿着中山装,随着王秘书走进华天儒办公室。
  华天儒看见沈东山进来,急忙站起来,高兴地迎上来:“老朋友,是你啊!好久不见了。”
  沈东山激动地迎上去:“华院士!”
  两人热烈地握手、拥抱。
  华院士把沈东山让在长沙发上坐着,自己也在沈东山旁边坐下,关切地问:“你还好吧?”
  沈东山焦虑地直奔自己的主题说:“没有大任务,留不住人才啊!我出来半个月了,到过空军、到过海军,还到过几个飞机制造厂、导弹研制单位。我想去找任务、找课题,我们不图赚钱,只给个成本费就行,可还是没找到。”
  华天儒说:“现在国际政治形势比较严峻,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个出现问题,西方恨不得中国也像苏联一样四分五裂,对我们的经济、科技制裁、封锁很厉害,国家要度过难关,航天航空这一块,只得忍痛暂时压一压啊。”
  沈东山说:“大形势我们也知道。不过,我有点想不通的是,有个飞机厂家,有一个中型项目急需吹风试验,并且只有我们基地能做,国家拨的经费也下来了,可人家压根就没想在国内做。我这次去时,人家组成的代表团正准备出国,准备到国外做啊。不就是想出国开洋荤嘛!我当时气得给他们拍了桌子。”
  华天儒这种事情见得多,不想作评论,他哈哈一笑说:“老沈呀,你还是那个炮筒子脾气。”
  沈东山说:“是啊,这辈子改不了啦。”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国风 第三章(2)
华天儒明白沈东山的意图了,便问道:“来找我,不是要任务吧?”
  沈东山一听来精神了,急切地问:“你有任务吗?”
  华天儒双手一摊,说:“看你急的。我要是有,就好了。”
  沈东山见气氛许可,就放低声音问:“华老,我这次来,想找你打听一点内幕消息……”
  华天儒明白沈东山想打听什么,摆摆手说:“哎哎,我可是从不传播小道消息啊。”
  沈东山还是一门心思凑近华天儒,说:“我要正道消息。我想问问你,我们酝酿多年的最新一代战机,何时上马?……上面还等什么?”
  华天儒被沈东山点中穴位一般,停顿片刻,沉重地叹息一声,说:“这也是我的心病啊。早晚会上的……你当我不急吗?有生之年如果看不到它上天,死不瞑目哪!老沈,耐住性子,再忍一忍吧!我这儿真有了大任务,还能离得了你们风洞,离得了你们搞气动试验的?”
  沈东山虽然没有得到最想要的答案,有华天儒这个表态,还是感到满意,他脸上的表情露出微微的笑容。
  华天儒推心置腹地说:“我听说你们那儿,有的骨干不大稳定,有的青年人不大安心。我担心啊,将来任务真来了,你们干不了!”
  沈东山本能地想反驳,但想了想,华院士也不是外人,知道点家丑也没啥,就忍住了。华院士的担心,也是他和林司令、陈政委等人的忧虑啊。
  36
  李栋对《掷铁饼者》的研究取得了突破,他基本上完成了对那个铁饼理论上的推算和风洞试验模型的图纸设计。
  这天,他一上班就拿着一卷图纸到试验部的模型加工车间去。
  车间在营区的东边,从南到北,一律的红砖厂房。但是,正常上班时间,却听不到机器轰鸣声。李栋走进巨大的厂房,里面冷冷清清,许多设备闲置着,有的盖布上落满了灰尘。李栋一看就明白,这里跟风洞基地其它许多地方一样,有一段时间没大活儿干了。
  这时,一处被彩条布挡住的墙角传来一阵吆喝声。李栋走过去,伸头一看,里面有几个穿迷彩服的军人和技术工人模样的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分几摊打扑克。边上还有一群工人站着观战。
  李栋问:“我找机件加工组刘组长,在吗?”
  一个正在全神贯注打扑克的中年人看了李栋一眼,答:“在!李博士啊,来玩两把?”
  李栋说:“不不,你玩吧,等你玩完这把我有事想打扰你。”
  刘组长一听,站起身说:“哪能让你大博士久等啊!小拐子,你接替我打。”他把牌递给边上一个叫小拐子的年轻人,走出来。
  两人走到一边,在一张有些油腻的工作台前,刘组长点燃一支烟,接过李栋带来的图纸,展开,认真地看了看,问:“做铁饼?这么大?”
  李栋说:“对!它是罗丹《掷铁饼者》中的,我按比例放大了。想拿到风洞里吹一吹。”
  “吹这个?”刘组长不大以为然了,有些失落的样子。
  李栋搞不清刘组长态度前热后冷的原因,就问:“刘组长,怎么了?”
  刘组长说:“我还以为是飞机、导弹模型呢。”
  李栋听了,只得笑一笑说:“我也想是飞机、导弹模型,但是现在暂时还没有。刘组长,按这个尺寸做,你觉得有问题吗?”
  刘组长说:“我们飞机、火箭的模型都能做。你说做这个铁饼能有啥问题?”
  李栋一听就放心了。可是,新问题出来了,刘组长要任务加工单,这个问题李栋忽略了,就实话对刘组长解释,这是一件私活。

国风 第三章(3)
刘组长一听为难了,说:“私活恐怕不行,上边说过很多回的,不让干。”
  李栋有些急了,央求道:“刘组长,想想办法嘛,我需要它做试验、搞研究。”
  刘组长看李栋一副急切的样子,想了想,就答应道:“好吧。但是没有经费,你得想点办法啊。”
  李栋一听需要钱,就掏出兜里所有的几百块钱,递给刘组长。刘组长却不收,给李栋开了张任务单,象征性让他到财务上交三百块钱,接了他的活。
  37
  陆雅蕾拐弯抹角地从夏敏那儿知道李栋对她出的题目上心,一开始是将信将疑的。
  费聪为了打消她的疑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