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宋庆龄脸上发出异样的光彩,她沉思片刻后,低下头羞涩地问:“但是有一件事我必须晓得,你究竟愿不愿意要我?”孙中山听了这位纯真的少女表白,放在桌面的双手不觉微微震动起来。他极力克制着激情,郑重地说:“庆龄,你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吧,你还年轻,只有22岁。”
宋庆龄深情地对孙中山说:“革命是不问年龄的,爱心也没有年龄,这不该成为我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我的心一直追随着你,我的生命已经跟你的生命,跟你的事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相信你是需要的,你应该发现,在困难的时刻,两个人在一起要比一个人好过些。”
1915年10月25日,由日本著名律师和田瑞到东京市政府为两人办理结婚手续,举行婚礼。并由这位律师主持签订《婚姻誓约书》。当时和田瑞建议按日本逢双吉利的习俗,把《婚姻誓约书》上的结婚日期写成26日,“龄”字写为“琳”是简笔。同日下午,他们在日本朋友梅屋庄吉旧宅举行茶点宴会,然后回到在青山的新居。10月26日,宋耀如赶来阻止这桩婚事,但已经来不及了,他看到的只是已经签字生效的《婚姻誓约书》。内容如下:
此次孙文与庆龄之间缔结婚约,亲证立以下誓约:
一、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
二、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
三、万一发生违犯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的制裁,亦不得有何异议;而且为了保持各自的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任何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以上诸条约,均系在见证人和田瑞面前各自的誓言,誓约之履行亦系和田瑞从中之协助督促。
本誓约书制成三份,誓约者各执一份,另一份存于见证人手中。
誓约人:孙文(章)
立约人:宋庆龄
见证人:和田瑞(章)
一九一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宋耀如十分气恼他狠狠地指责孙中山,并且试图解除孙与宋庆龄的婚约。理由是宋庆龄尚未成年,又没征得父母同意,但他失败了,于是就宣布和孙中山断交,和宋庆龄断绝父女关系。
1916年3月,宋庆龄和孙中山从日本返回上海。自此以后将近10年中,宋庆龄与孙中山在一起工作,完成了伟大的革命使命。
1920年11月25日,宋庆龄随孙中山离开上海重返广州,恢复政府工作,两人临时住在新亚酒店,后移至粤秀楼。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派部队攻击总统府和粤秀楼,情势危急。宋庆龄正在酣焚中,忽被孙中山叫醒,要她随他一块撤离险地。宋庆龄为了顾全大局,临危不惧,认为若同孙中山一同行动,易被叛军发现。因此,坚持留下来,掩护孙中山秘密撤离,并深情地看着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没有你!”卫士们都劝宋庆龄赶紧撤离,但挡不住她的决心。孙中山不得已才答应先行。
孙中山命团长陈可钰,队长姚观顺坚守越秀楼,翌日正午12时,以海军炮响为突围信号,并命令二人负责保卫宋庆龄的安全。
在孙中山离开越秀楼不久,大约凌晨二时,忽然,炮声四起,叛军开始向越秀楼发起进攻。叛军占据高地,上下左右夹击,还疯狂地喊着:“打死孙文!”由于四周漆黑,看不见敌兵,小卫队暂时未还击。黎明时卫队开始用来福枪和机关枪与叛军对射。奋勇抗击,击退叛军三十余次进攻。
由于陈炯明发动叛乱时悬赏20万银元捉拿孙中山;叛军进攻受阻后,就用大炮猛轰,为此姚观顺的小卫队守卫越秀楼,战斗开始后打得最为激烈,卫队所部仅60余人,坚持抵抗到天亮时,多数已失散和牺牲,姚观顺腿部两处负伤。天明后,宋庆龄在马湘、黄惠龙两位副官的护卫下离开越秀楼。四人循着天桥往前爬行,流弹在空中飞鸣,有一回子弹从宋庆龄的头发穿过。当他们刚刚穿过天桥,天桥就被叛军的炮弹击中起火焚毁。队长姚观顺的腿部受伤,马湘、黄惠龙两位副官把他抬入总统府进行包扎。
宋庆龄进入总统府时,坚守总统府的革命军已同敌军激战数小时,宋庆龄抵达后,敌军火力全部集中在总统府一带,战斗打得十分艰苦,但是他们一直坚守着阵地。为了护卫宋庆龄脱险,营长叶挺组织了3次冲锋,但是敌军人多火力强,都未成功。
下午5时,总统府电灯电话线路和水管全被叛军切断了,但是依旧不见海军鸣炮响应,同志们苦战一天一夜,弹药无多且不见接应,再不突围就危险了。
叶挺命令李杨敬率领四连作前卫,李振球率领五连作后卫,孙夫人和一般非战斗人员夹在四五连之间开始突围,叶挺和简作桢的六连作为总预备队。副官张猛前哨位置以机枪掩护叶挺突围而过,顺着公园围墙且战且走。团长陈可钰首先突围出去后,叶挺冒着敌军猛烈的射击行到围墙转角,张猛和三个机枪手,拼命顶住敌人的火力,他提起一挺轻机枪冲到叶挺身边,以机枪火力、掩护宋庆龄突围。护卫宋庆龄突围小组,刚刚行过马路到芒果树街口,又遭到敌人阻击,一时过不去。由陈可钰背向宋庆龄向前开路,张猛也背向宋庆龄扫射后面的追兵。当队伍停顿时突然发现宋庆龄不见了!
同志们十分焦急,杀开一条血路到华宁里口,才见到黄惠龙、马湘正搀扶着宋庆龄,此时,敌人已经围上来了,护卫宋庆龄的同志们正处于劣势,眼看再组织新的抵抗已经来不及。黄惠龙忽然急中生智大喊:“夫人快丢手提包。”宋庆龄打开手提包向街上丢去,银钱饰物撤了一地,敌军一时乱了套,拼命抢东西。
借此机会,马湘背起宋庆龄夫人行过路口进入华宁里,张猛等终于护卫宋庆龄撤离了危险区,后面的队伍瞬间被打散了。
护送宋庆龄夫人脱险后,卫队全被打散了。撤出过程中,陈可钰被俘,叶挺乔装脱险。张猛从司后街退到东较场魏邦平的卫戍司令部,发现左膝负了伤,流血不止,在卫戍司令部包扎伤口后,张猛顾不得伤痛,连夜赶到孙中山驻的永翊舰。
在永翊舰上,张猛向孙中山报告了宋庆龄夫人已经脱险,现由马湘、黄惠龙护送到西横街马伯麟家中。后乘电船到达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校址)校长钟荣光家里。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宋庆龄在钟荣光家里流了产,这是“一生唯一的一次妊娠。”
以后,宋庆龄安全转到黄埔岛,登上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成功,电邀孙中山北上商讨时局,谋求和平。11月13日,宋庆龄等20人跟随孙中山北上。孙中山到达北京后,不幸在1925年1月26日,病危被送进协和医院;1925年3月12日病逝。
孙中山病逝后,宋庆龄因连日哀伤,疲劳过度,以致病倒,但她没有被哀伤和病痛所压倒,而是振奋革命精神,继承孙中山的遗志,投身到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去。
1927年8月,宋庆龄为实现孙中山的愿望,离开上海赴苏联访问。行前发表声明,表示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到莫斯科后,宋庆龄受到苏联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并在百忙中应邀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演讲。演讲中,宋庆龄要求中国学生,努力学习,坚持孙中山三###义和三大政策。
11月7日,宋庆龄冒着严寒和陈友仁一道应邀到莫斯科红场贵宾观礼检阅台上参加俄国十月革命10周年庆典。
12月曾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名誉委员”。
1937年2月,宋庆龄与国民党爱国人士冯玉祥、何香凝等,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恢复孙中山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8月,在上海寓所会晤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上海失陷后,中国共产党考虑到宋庆龄的安全,安排撤离到香港。在香港其间,宋庆龄出任中国工业合作国际委员会名誉主席。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即进攻香港。在日军入侵九龙启德机场前的六个小时,她才乘最后一架飞机飞到重庆去。
1945年12月,宋庆龄回到上海。年底她发表声明把保卫中国同盟,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
1948年1月,在###的支持下,和宋庆龄的关怀下,国民党###促进会,三###义同志联合会和其他爱国人士代表在香港召开国民党###派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发表《宣言》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和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反动政策。李济深被选为委员会主席,宋庆龄担任名誉之席。
1949年9月21日,宋庆龄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坐在毛泽东和朱德的中间。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中国共产党。30日,她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0月1日参加了在天安门城楼举行的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时,宋庆龄56岁。
1956年9月,宋庆龄应邀列席###党的八大会议。1957年她随毛泽东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抵苏联,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宋庆龄还承担了大量的外交活动,常常接待来访问的外国贵宾和国际友人,其中有总统、总理、元帅、司令等,也有普通劳动者。她先后代表国家出访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
1981年3月16日,专家确诊宋庆龄患了白血病。5月8日,宋庆龄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并发表了讲话。5月14日,宋庆龄的心冠心病及慢性淋巴白血病经多方治疗无效而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