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辞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城市辞典-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家长“择校”的传统思维产生了动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第二,较好地传播了优良校风和先进办学理念。大范围的教师流动,使校际间各具特色的校风、学风得到推广与传播,新老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在教学风格、方法上相互影响和带动。第三,推进了中小学用人制度改革。教师“从一而终”的职业生涯模式被打破,教师由“学校人”逐渐过渡为“系统人”、“职业人”。教师在同一所学校任教6年后,就具备了异校交流的条件,就要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问题。两年来,城区4000多人参与异校交流,并分别在一个月内办理了人事调动关系,这种状况给全市教师带来了极大震撼,广大教师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职业生涯。然而业内人士也表示:如此高强度、大范围的教师交流需要很好的环境和条件,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会来一些问题。比如教师从邻近学校到较远的学校上班,出行交通不便使工作强度、时间大大提高;在交流的同时,教师待遇如果没有相应提高和均衡化,就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队伍有流失现象;学校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也使师资队伍的结构稳定和长期培养无从谈起、教学水平难以从根本上改善。

  归纳而言,这一创新是以较大的代价,即教师的大规模流动来实现现有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但代价比较沉重,实施过程中必然重重阻力,产生的摩擦成本容易使实践的发展背离改革的初衷。实际上,真正优秀的师资应该是稳定的、同时能够共享的,短期交流可以,频繁流动则不行。一旦频繁流动起来,其价值的成长性就会产生很大的疑问。

  上海的经验: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和大力扶持郊区县义务教育

  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通过政策导向,采取措施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化工作。《上海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教育均衡化发展是一大重点。从2004学年起,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行“五四”学制,即小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初中从六年级到九年级,保证了上海基础教育的城乡一体化。

  在教育均衡化方面,2006年上海出台一项高中招生新政策:试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将10%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初中(简称“名额分配”)的招生方法。由区县###门严格按照辖区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将10%的招生计划平均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同时规定,考生必需参加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区县招生部门根据考生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从该校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择优录取。这意味着以往一些可能被人忽视的初中,也将有毕业生跨入优质高中,对“择校热”将起到一定平抑作用。

  同时,为扶持郊区县义务教育,达到城乡均衡。上海市出台了多项措施:第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2006年上海市财政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特别是远郊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市教委继续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崇明、南汇、奉贤、金山、青浦、松江等远郊区县及财政相对困难地区的义务教育。第二,加强中心城区学校与郊区学校师资的“强对流”。出台政策规定,到上海郊区支教一年以上并经受援单位考核合格,担任中级教师职务满四年(一般为五年),可以申报评聘高级教师;市、区重点中学和高级中学的教师有初中教学经历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评聘高一级职务。这些政策导向为吸引更多的市区教师到郊区支教奠定了基础。同时,组织郊区县教师到中心城区开展教学研修班“脱岗培训”。据统计,仅2006年郊区县就选派了100多名中青年校长和教师到对口中心城区挂职锻炼或跟岗培训。第三,开展对###流,精品课程落户郊区学校工作。在2006年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9个中心城区与9个郊区县签约结对教育对口合作交流,揭开了为期3年的教育对###流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教育局领导班子交流,就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划、思路进行碰撞;局属职能科室的对###流,就共同从事的工作进行借鉴;校际间的结对交流,就学校建设、师资建设等进行互动等。郊区县教师参与中心城区的教育培训项目渐成常态。

  归纳而言,上海市将部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平均分配,这是在承认当前教育不均衡的前提下,调动优质高中招生对选择中小学校的指导作用,通过升学的均衡对教育的不均衡作出纠正。考虑到未来义务教育可能提高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化还要进一步向上扩展,初中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将走向全面均衡,这一措施有较大的实验意义。试想,若优质高中招生名额的平均分配从10%逐步提高到100%,学生、家长们还愿意选择所谓的中小学名校吗?在各校名额相同的情况下,越是名校竞争只会越激烈,反而相对差一点的学校,有更大的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上述情况是在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条件下的理想状态,反之如果政策执行不到位,每一学校具体名额分配不能体现公平或出现漏洞时,则微观方面的不均衡最终还是会导致整体的不均衡。进一步地,即使名额分配完全公正、彻底,从实质上看也只是各学区升学机会的均衡,而不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现象上看,就是可能会出现“差学校的优等生可以升学,而好学校的次等生不能升学,但前者其实并没有后者优秀,因为后者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因此上述措施实施的均衡效应是明显的,但其实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教育不均衡,教育的均衡从根本上还是应体现在以强补弱或对积贫积弱者予以更大的扶持以达到二者的真正平衡,而实现这一点比达到升学的均衡要困难得多。值得欣慰的是,上海的改革者们在这方面也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大力扶持郊县区中小学校,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些必将成为其他城市值得借鉴的经验。

  制度创新反思:正确把握现状和未来、改革与稳定的教育均衡化

  反思教育均衡化的趋势,我们有必要理清“制度创新”、“均衡”这两大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中的制度创新其实就是指“制度变迁”,由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提出并发展成一套成熟的理论,包含了制度供给与需求、诱致性制度与强制性制度、制度变迁的时滞与路径依赖等一系列重要概念。而当前教育均衡化的制度变迁,无疑是在诱致性需求驱动下的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也就是说这是在制度需求驱动下的制度供给的变迁。而这种需求的根本是群众强烈要求孩子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起点和过程的公平”。当前条件下,我们追求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等,而未来可能提高到高中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平等,这是公益性质的教育事业的根本所在。这样的需求变动,要求相关部门在制度供给方面把握现状和变化趋势,主动推动制度变迁、而不是被动改革制度以适应需求的变化,这就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基础。而经济学所谓的社会机会“均衡”,由福利经济学提出来,指当所有的个人或单位达到效用或收益最大化时,社会福利可以达到最大化的一种状态。就教育的均衡而言,可以理解为,当每个人都有获得现实条件约束下的最大的教育机会时,教育的社会效益就可以发挥到最大状态。而放在完全公益性的义务教育背景下,就应该解释为:在同一个城市中家庭的孩子,应该得到完全公平的、质量相同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家庭获得最大的教育机会,从而使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的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理解了上述两点,观察各个城市在教育均衡化方面所作的努力,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教育均衡化是一个有着不同发展阶段的制度供给变迁的过程,需要把握现实和未来的变化背景。换句话讲,我们在考虑中小学的教育均衡化的同时也要考虑未来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教育均衡化,这样通过大学均衡到高中均衡再到中小学均衡的逆向指导,才能正确把握教育均衡的方向。就现阶段就言,我们只要把握如何促进中学生均衡的升入优质高中或其他高中阶段学校就等于把握了中小学教育均衡的方向。第二,升学机会的均衡并不代表接受教育的均衡,只有在升学机会均衡的同时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才能使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样的平等。因此,促强补弱或加大扶弱扶贫力度是适当的措施;现实中受存量配置难以调整的限制,至少应做到断绝“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将新增的教育资源向条件差的学校加以重点倾斜和扶持。第三,制度出台与制度实施向来存在较大的差距,理想的制度绩效并非出自优秀的制度设计,而是产生于制度本身与实施过程的相互磨合之中。关键的问题是,新制度的出台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旧的受损者变成受益者,旧的受益者变成受损者;教育均衡化带来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公平,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必然也会损害原有“贵族教育”、“精英教育”的思潮和相关体制、机构、家庭的利益,同时促强补弱的措施也必然会受到部分强者的抵制,相互搏弈的结果也许使改革的路线图大为变形,改革的绩效非常不理想。因此如何使变迁过程中的磨擦成本、改革的代价降到最低,正确把握改革和稳定的关系,使各种利益的诉求得到最大程度的主张、得以和谐共处、良性发展是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节 词条61…80
高校合并:90年代以来自上而下的减少高校数量、扩张高校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整合行动,多数整合集中在1997年至2002年期间,产生的利弊众说纷纭,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