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间之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站在时间之外-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失笑…时节
——科方式

  从读初二的时候起,我就一直认为了笑实在是一种令人无奈和尴尬的表情。所以在某一个时候,我努力的不让自己笑,而且努力的不说话,只是想通过这样,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但是遗憾的是,我常常会忘却这难得的见解。比如说,在今日,我又无缘无故的傻笑过很多次。而且真的,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而为的笑,竟然,也发出了声音。

  如果一个人笑一百次的话,那么只有百分之一是为着表达笑容本身而笑,而其余的则都是为了莫名其妙而在笑。人的可怕之处就是将自己的知觉全部埋进这虚伪的表现。而且以此埋没自己的真性情。

  我一直以为,感觉是重要的,如果它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它就更应该是重要的了。我一直在为自己寻找存在的借口。只是为了使这感觉主体有一个表达的依托。在我的人生观念之中。快乐幸福也许重要也许不重要,但首先的,必须要使自己对生命和感觉严肃起来。正是由于这一原则,所以我的人生可以没有快乐,但一定不能妄加否定痛苦。快乐与否无所谓,痛苦与否也是无所谓的。首先要注重的,是对人生而为之的责任,就是对自我存在本身的责任与认识。这一点是至为重要的。其实是并未曾要认同什么,也不会妄图否定什么,只是此处生命,要有此时的纯在方式。

海子在死去
——科方式

  死亡的献诗

  献给海子的死亡者

  诗人海子的诗歌成为了中国诗语世界挽歌。在此之中;它毅然以自己的生命陪葬;和世界做了一次亲密的接吻。对于人生;他或许是一个宿命;做为世界;这或许是人类的宿命。在我们看到的众多死亡之中;它却并不是一种孤独;做为这种独特的死亡;它让人看到了失落的勇气:

  尼采

  王国维

  海子

  顾城

  。。。。。。。。。。

  理解的内部由什么构成;有什么机理;我们几乎不得而知;但这是生命不孤落的存在。它的秘密就是人性的命运。性格是一种很理性的东西。它似乎总是有一种命定的理解;决定一个人生命的取向。似乎也真的是有那么一些人;面对生命的理解率性而为;或生或死;我们看到了庄周之蝶;看到渊明之柳;看到李贺之云;朱湘之水。这种理解叫做本能;它就是要有些人做生命的性情祭品;所谓英年早势;或是天妒英才。我们看得见他们的名字做为一种理解;鲜活的跃动在这善变的人世:王弼;王勃;梵高;戈麦;骆一禾。。。。。这么些冥灵的名字。有时我们在想;生命真的是怪诞的酒神的恣肆;让人不知道它的胡说八道里指的是什么。

  然而秘密的理解是因为纷杂而不为人知;海子有那么二句诗;它是这样的: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黑夜如果算作一种存在;那么它也是一无所有的存在。在古典诗歌中;黑夜是一种压抑的力量;它指向的是人世的阴暗面;是人的危机的载体和理解的障碍。而在这里;它荒芜的本质却给予人安慰的力量。而在人的意象深处;黑夜与死亡有相等的本质;它们都是一无所有的呈现。在死亡的一无所有之中;却能同样给诗人以安慰。这种本质的力量;深刻的镌刻在这些生命的色彩;造就了意象之盛。

我的名字叫什么
我的名字叫什么

  ——科方式

  今天我才发现,一本叫做《我的名字叫红》的书在昨天就已经看完。于是我想起郁郁不乐的某些原因。就像往时的感受一样。读完一本让自己着迷的书,就犹如失恋,会狠狠的使人牵绊。但也是却使人安慰。

  一本聪明的书往往不会打动人。因为聪明的书总是试图详解一切。使人感觉这世界没有任何秘密,平淡的就像世俗一样。但是做为聪明的书,《红》的可贵之处就是迷离的述事。这里的述事虽然不及《哈扎尔词典那般高妙。但是也是一种挑战阅读习惯的表述方式。就是令我喜欢的第一点。也是重要的一点。还有重要的语言,也是可与《百年孤独》相比较的。

  我不喜欢确切的结局。除非是做为终结者的结局,就样的结局是《百年孤独》所具有的。《小径交叉的花园》的结局也不是令我神往的。《湖》的结局很不错,这是一个确切的世界。如果再有确切的结局是很没有意思的。因为这是一个因人世而不断变幻的世界。美好的结局终归像是一个个的骗局,令人感到虚伪,而令人伤心。因为世界在时间之中不停的打转。确切,就是否定时间的存在,就是一个作家的不真实。虽然是作家做为可见之点的一部分,读者个人是可以创造一个关于永远无尽的时间历程的。但“读者理论”相对于少数的读者的,多数的读者是没有心思创造永续的情节的。《红》结局具有了这可怕的确定。这是我所不喜欢的。但是它拓宽了生命的历程。说出了死亡之后的话题,说出了不关于故事的事情——我们生活于其间的——时间。

  最近很是失意。因为本来兴趣很好的小说创作已经停滞了。因为巨大的失望压迫着我。我不知道在这茫然的世间做什么。今天二伯打电话给我。一位长辈,一位位长辈打电话问候晚生的情况,使我感到很惭愧。我悲哀的是自己没有勇气向他们说什么。所以一直的没有借口。一个以借口生存的人真的是可怕到了极点。甚至可怕到了常常无须再为借口寻找合适的轨迹。因为已经懒惰了。

  总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好的事件。现在做什么都心烦。看电影没有心思,所以总是不知自己看的主题是什么。《海上钢琴师》里的灵魂说

  我看不到城市的尽头。

  看不到城市的尽头,看不到,世界的尽头。以往总以为用这样的一种意象可以遗忘自己,把自己放在自己的边缘。但是总是不行,总是不能成功。今天又想起在新疆的往事,我想我又该去沙漠了。那也许才能呈现出世界的尽头。虽然曾经并未曾真正的呈现。但我知道,它真正的能在我的心中呈现世界的尽头的时候,也就是我能够放的下的时候了。我也许应该热切的盼望这一点。虽然它可望而不可及。虽然它一直的饱受无奈。但是我常常的希望自己能够理解它,理解的话,就不会感觉到它的不适。就像我对本质死亡的阐述。我认为,它是真实的,如果可以的话,在死之必然的天下,谁不希望

  幻想的死亡成为真正的死亡。

  我认为确定并无必要。就像其实我们一直都是行走在时间之外的人一样。《红》就是这样的一种高傲,它不需要主题的宣誓,它只是需要静静的流动。目的性也许是一个可悲的开始。但是如果已经成为了开始,那么一切也就化整为零了。这是真实的,无需有人为它证明什么。红和故事无关和这个天下无关。因为这个天下的目的是什么:将在意它的人统统的放进时间机器里,消化成为世界的尘埃。

  我深感可悲的是我们存在的可悲。最终红在人世相关的爱情与铁轨之间里走过,而后不留一丝的声息。没有了自己的影子成为空虚之物。最终红化成了白,与天空之云俱消失。也遗忘了我,曾经关注了它一生一世的人。满头白发,却还在牙牙学语。

  我的名字叫什么。我深感这一问题的可怕。所以我一直不知道自己需要用什么来命名自己。我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叫做时间还师应该叫做空间。我不知道自己在那里。甚至我行之脚下,会不会在给我一个微笑之后,将我抛弃。化为时间的尘埃。

  亲爱的。我们不是幸福吧?

己繁华的落叶
己繁华的落叶

  ——科方式

  川端康成喜欢一句话,开始的时候一直觉得它太简单了,除了是作家性格怪癖的一种表现外,没有什么可适之处。但是在今天突然想起,却有种难得的感受。

  入佛界易,进魔界难。

  这也许就是进入到一种认识或者思维体系之后人的对自己的发现与认定:只在自为式的佛界中存在。

  川端康成是我最初读的外国作家,也是一直以来我所喜欢的作家。而且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我所读的他的作品也是比别的作家多的多的。他的很多的小说我都读过。对于唯美的追求也是我的创作中的一直感受。

  经常的,自己最喜欢的小说是《湖》。它常常使我有一种生活于现实中的流离感觉。而这也几乎是所有能够给予现代社会人的关系的论证之中最为透彻的表达。人的变幻就是人的世界的流离的一种。这种流离具有深刻的感性伤痛。深入的程度一度使人感觉那游说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一种。

  川端康成的死是非自然性的,除了这一定义之外,我们没有别的所指。但这种死亡的现实做为繁华的落叶,在川端康成的世界中是并不新鲜的。

  无论是岛村、菊治、名人,还是桃井银平,无论是死亡的气息还是现实的无奈,其实都是一种日本的文化精神的现世写照。只不过通过川端康成式的文学话语,它们具有了伟大的自主了。川端康成的文学不同与夏目漱石。夏目漱石的文章是现世的凄艳,而川端康成的文章是自为悲哀。他的关键之处是在现实的投影之下,引发出人的存在认识。它的悲哀的活着。

  繁华的落叶已经超越于死亡了。因为可贵的是它无视了死亡的现实可行性。而这一结果的前提就是现实的悲哀感受。着重强调如此的意识的用意,只是在于认识到伤性生存对人的存在的考验。日本文化精神之中有一种物哀的认识,这是一种看透事物繁华而衰落的本质的一种视域。承认了无奈哀伤,而且在这无奈之中进行自己的生存,像是为了无视这无奈一样。

  其实不如说,川端康成的小说的重要的意旨就是有提出这样的一个难点。就是化解悲哀的力量。而他所采取的视域方法,我认为也是有一种精神本源意义上的。既这种文学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