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校的中国男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军校的中国男孩-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or sergeant Pool,他是一个退伍的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军官,他也很惊讶为甚么我这么晚来,我这么晚来是破了学校的先例的,就象在国内服兵役一样,错过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营,你怎么做都很难象一个兵,当初我的签证耽误了开学的时间,学校说什么都拒绝我来上学,让我再等一个学期,可是天下无难事,一位台湾来的华侨老太太,帮我说情,她英文好,又懂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最后校方可能是招架不住她的死打烂缠终于同意我“插班”了,并且还特别安排我一个人的军训,我去见了我的连队队长(pany mander; CO)指派我的plebe trainer(学生教官),我的军校生活就开始了。
  在这所学校里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平时大家的生活都被分为两部分:学校部分,和连队部分。先说学校部分,我们这里的老师有些是曾经在西点军校执教过的老师,有些是现役军人,有些只是普通的老师,但是每一位都需要穿军装,由于是小课教学(一个班最多只有20个人)所以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都比较近,经常我们上课的时候总会和老师开开玩笑,比如我们的微积分老师Colonel Temperton;这个年过六旬在学校执教超过二十年的老师,在每次上课前总会给我们看一些很有意思的图片或者视频来活跃气氛,因为他很清楚美国学生是不喜欢数学课的。当然这所学校和普通学校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需要穿着军装,而且我们的老师有来自军队的,其他的和普通学校没有什么大区别。
  接下来是我们的连队生活。这也算是我们平时花费最多时间生活的部分了。我们学校的教官有从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英国皇家海军退役的军官,还有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空军现役的军官,也算是包揽了全部军种了。之前我讲过学校的组织体系部分,这里来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的管理体系,学校讲求的是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自己管理自己,那么这里就会有军阶的不同,学生管理体系分为Regimental(团级)和pany(连队级别),由团级干部来管理连队级别的军官,连队级别的军官来管理普通学员。
  团级里最高的职位便是First Captain;这个职位是由大学部的学生担任的,而且一般情况是由一名大学部入了伍的现役军人来担任的,有些甚至是从战场上回来并且获得过紫心勋章的。
  接下来是Second Captain 他的主要工作便是辅佐First Captain的工作,接下来是学校里的3;4;5;6号领导3号是步兵团团长(Infantry Battalion mander),4号是机动部队团的团长(Mountain Battalion mander),5号是军警队队长(Provost Marshall),6号是勤务主管(Regimental Quarter Master);上面的这些人主要都是负责管理学校总体的工作以及军官(Senior NCO),而跟在1;2号“领导”身后的还有一名Regimental Sergeant Major以及步兵团和机动部队团的两名Battalion Sergeant Major,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去执行这些高级军官的命令,监督学校连队中的士官们(Junior NCO)做好他们的工作。

就这么开始了(3)
不过这三名Sergeant Major与众不同之处是,所有的军官和其他的士官们都佩剑,而他们不仅有自己的佩剑,还有一根“标尺棍”夹在胳膊下面(这个标尺棍就好像一个放大了100倍的圆规一样)。不过具体这个“标尺棍”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从来没有问过,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第一天——下午三点半来到学校,去登记注册(in process),拿自己的学生证(student );体检,回来接受行李检查,收拾房子,已经是晚饭时间,自己下去餐厅吃了东西。
  吃完晚餐也有些无所事事,计算机、手机都被收走,所以就由我的学生教官SFC Kingston带着我开始擦鞋,皮带扣,衣服扣子,以及背学生手册(capshield book)。
  到了九点半下晚自习,连队里的学生军官(Officer)开始命令士官(Junior and Senior Nonmanding Officer;NCO)们带自己负责的新生以及老生出来打扫楼道。
  九点半到十点前大家可以干自己的事情还有洗漱,十点钟宿舍楼的广播里会准时响起悼念在战斗中死去士兵的熄灯号(Taps),而所有人都必须到房间外面,为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默哀。
  吹完熄灯号所有房间需要关掉大灯,但可以开着书桌灯,继续学习。基本上这就是我的第一天。
  躺在床上,也许是因为有时差(Jet leg)所以怎么也睡不着,想想今天,也不觉得军校有多么可怕,家人,女友、朋友,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Get the * up you damn plebe!〃(从你床上滚下来,新兵﹗)我被从床上拽了下来,我睡在上床,所以摔得还蛮痛的,刚要起来说点甚么,我的plebe trainer(学生训练官)Sergeant First Class Kingston(一等军士 缩写为SFC)就揪住我的衣领,把我撞在墙上狠狠地对我说:
  〞you h*e *in forty seconds to get dress and we are going down to the mess hall(mess hall是餐厅) to get first mess(在美国军队里把每一餐叫mess)〃
  (你有四十秒穿衣服,我们要去吃早饭)。我用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当时我还没有领到我的校服,所以只能穿着学校的长袖运动衫和裤子),收拾好内务,然后往楼外跑。
  我和我的plebe trainer是第一个来到外面的连队区域(pany Area),他命令我等在那里,立正站好,拿出我的校规册,高举着与视线平行,默默地记忆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宾州的早晨还是蛮冷的,以当时我的体格,站在外面只穿单件的外衣,身体还是有些受不了,但是咬牙也要坚持,毕竟是来了军校,我不能让别人看笑话。
  过了一会,连队里其它的人也拖着睡意,慢慢悠悠地从宿舍楼里陆续走出来,两个排排好队,军士(Master Sergeant; Platoon Sergeant)点名检查自己排人有没有到齐,然后向排长(Platoon Leader; Second Liutanet)报告;最后两个排长向连长(pany mander; CO)汇报,接着连长(CO);副连长(Executive Offcier;XO),旗手(Guide)走到连队最前面,一等军士长(First Sergeant)喊号。
  连队正步到餐厅。
  由于我们的宿舍楼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所以我们管去食堂吃饭叫做“下山”。在这段路上,我们的一等军士长(First Sergeant)会带着我们唱军歌,有的时候如果和别的连狭路相逢,两个连还会比着唱军歌,看谁唱得更响。

就这么开始了(4)
以前我也参加过国内的军训;所以也接触过国内的军歌;而我发现我们国内的军歌唱的内容很多都是一些强调集体主义或者献身精神;但美国的军歌更多的是通过一种“自嘲”来激发自身的“力量”。比如我们经常会唱的一首歌里面的内容就是通过说”祖母”在不同岁数时能够做更多的运动来自嘲那些身体状况没那么好的同学,从而激发众人的斗志,具体的歌词是这样的:当我姥姥80岁时能做100个俯卧撑,90岁时运动量比我大,100岁……翻译成中文就感觉不到它的原意了,但那首歌的旋律国内的朋友们一定听着耳熟,在美国大片中时有出现。
  新兵进入到食堂;这可是一段十分“恐怖”的经历,之前我有介绍过,校规里有规定士官训练营当中新生需要如何用餐。所以这就注定着我会饿着肚子从食堂的大门走出去,果不其然,从进入食堂到从食堂出去,我基本上只拿起了叉子五次,因为途中有好几次我的学生教官无缘无故地让我停下来,随便找个借口罚我,然后我还要一遍又一遍地去帮我所在的桌子去打饭,不知你是否有过这种体验,人在饿肚子的时候,心中会滋生难以言表的委屈,更何况是在异国他乡。
  那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明知道同学抬价骗我,我还偷偷从同学手里买了一个小小的披萨吃。俗话说人穷志短,人要是饿极了,就顾不得那许多了。
  早饭后,大家回到房间里去整理洗漱,半个小时后,大家又来到连队区域集合,士官长会先点名,然后连长会做简单的当日学校安排部署的解释,最后在解散前,士官长会说“Di*iss”然后不同的连队会喊各个连队不同的口号,象我们Alpha pany的口号便是“First to Fight; Last to Fall; Alpha pany Does it all”(第一个去战斗,最后一个退出,阿尔法连队全包了)
  上课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仔细描写了,因为后面会有一个细致的讲述。中午下了课,所有人又回到了房间放东西,然后连队整队“下山”吃饭。吃完饭,大家会跑到邮件室去查看自己的邮箱,当然象我这样的“新兵”是根本不可能被放走去这些“不让去”的地方了,毕竟校规规定新生不让私自和家人联系。总之只要是不在上课的时间,我都会被骂,因为我刚来语言上的不适应,我总是会下意识地在听不懂后问一句“what?”这一个简单的单词却给我惹了大祸,我的第一天因为这个疑问词(非正式统计),而被揪衣服领子不下十次,而且又被罚站,罚跑。
  稍事休息后,所有人就去上下午的课了,有些同学下午没有课,但是我们的教官也不让大家留在房间里,所以这些同学会选择去学生活动室俱乐部,那里可以看电视,打台球,乒乓球,打电子游戏吃东西等等。
  下午的课上到三点半,然后就是每天的社团活动时间,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一学年必须有一个学期参加一个运动社团,而另外一个学期学生可以去健身房健身。由于我来得太晚了,能够选择的社团就只有田径队了,我以前在初中的时候参加过校田径队,曾经在西城区一些比赛中留下过成绩的长跑运动员(这么说也是为了好听,其实也就是一个业余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