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国医-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保罗脸色煞白,羞恼地跺了跺脚,然后扭头准备离开。

“等等!”霍尔金娜站在骆志远身侧,突然开口大声道。

保罗脚步一滞,慢慢回头来,脸色阴沉似水。

“保罗先生,你跟志远的赌约,事实上你已经输了。我爸爸的病情正在逐步好转,指标也在下降……我希望你能履行承诺,当面向骆志远道歉!”霍尔金娜冷冷用英语道。

保罗嘴角剧烈地抽搐了一下,他抬头怒视着霍尔金娜,刚要说什么,突听波罗涅夫在一旁附和插话道:“对,告诉他,认赌服输,当面道歉!否则,他将一分钱也拿不到!”

虽然波罗涅夫现在解雇了保罗,将他驱逐出去,但之前作为波罗涅夫医疗顾问的薪水还是要结算的。可波罗涅夫这句话一出口,就意味着如果保罗不向骆志远道歉,他将拿不到前面的薪酬。

这才算是真正捏住了保罗的命门。

保罗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终于还是咬着牙向骆志远草草鞠了一躬,然后用英语说了一句:“i'msorry,youwin!”

“保罗,我并非是要跟你计较什么短长,只是让你明白,中医博大精深,绝非你臆想的那样!不要把自己的无知和狭隘当成真理!套用你的话,既然我的治疗有了效果,那么,就请你滚回你的美国去吧!”骆志远冷漠地说着,背过身去,懒得再看保罗一眼。

他知道,在莫斯科无意中邂逅的这个美国人保罗,肯定是个别和异类,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美国人,但说实话,因为保罗的存在,无形中让骆志远对美国的好感大跌,尽管他明知这是不理性的。

……

保罗灰溜溜地离开了莫斯科,骆志远为波罗涅夫的治疗继续进行。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是2月底,今天的治疗一完,计划三个疗程的治疗就全部结束。其实早在前两天,波罗涅夫的病情就彻底改观,扔掉了以往不离身的拐杖和轮椅。

在霍尔金娜的安排下,波罗涅夫家为今天安排了一次盛大的活动,骆志远之前并不知晓。

只是当他陪着波罗涅夫缓缓走出别墅,沿着幽静的庄园小径走向东部的属于波罗涅夫个人的小型高尔夫球场时,才骤然发现,霍尔金娜带着家里的很多下人在现场布置好了冷餐会,来参加活动的客人有莫斯科城中的政商权贵,以及波罗涅夫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

骆志远暗暗皱了皱眉,不过,神色却平静如常。

他与波罗涅夫缓步而来,十几个扛着摄像机照相机的记者从道路两侧涌现出来,开始不断地拍照,闪光灯频繁闪烁。

穿着一身华贵礼服的霍尔金娜笑吟吟地迎了上来,她有意无意地走在了骆志远和波罗涅夫的中间,挽着波罗涅夫的胳膊,正当她要去挽住骆志远胳膊的时候,却被骆志远悄然避开了。

霍尔金娜略微有些失望,但还是面带笑容继续挖着父亲走向了人群集中处。

……

波罗涅夫不断地与来宾拥抱、寒暄、见礼,接受对方的恭喜和祝福,霍尔金娜则避开人群的“骚扰”,与骆志远站在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里,小声说着话。

她最近突击学习汉语,用英汉两种语言跟骆志远交流,外加手势和眼神,基本上也不再需要翻译了。当然,这种沟通还是有障碍的。

很多人好奇的目光都投射在骆志远这个年轻英俊的东方面孔上。这些人想起前不久一些媒体上报道的关于霍尔金娜和她的神秘男友的花边新闻,就都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波罗涅夫家隐藏起来的女婿?霍尔金娜竟然爱上了一个东方人?天哪!

这个时候,波罗涅夫站在会场中央的麦克风前,大声道:“霍尔金娜,我的女儿,请你们过来!”

霍尔金娜嘻嘻笑着,扯了扯骆志远的胳膊,“走吧,志远,我爸爸要向大家介绍你。”

骆志远长出了一口气,皱了皱眉,他不想抛头露面尤其是身在异国他乡,但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不给霍尔金娜父女一个面子。

骆志远神色沉凝,缓步行去,霍尔金娜脚步轻盈的上前,很巧妙得挽住了他的胳膊,骆志远心里苦笑,却又不好当面让霍尔金娜下不了台。

两人在众人的鼓掌和注视下走到波罗涅夫跟前,波罗涅夫朗声一笑道:“女士们,先生们,我,波罗涅夫,身患隐疾三年,四处求医都没有任何结果。就算是我去美国和欧洲,也被诊断说,我这一辈子要想摆脱病痛的困扰,除非奇迹诞生!”

“然而,就是我身边的这位年轻人,霍尔金娜的朋友,来自华夏的骆志远先生,他用神奇的东方针灸术,治好了我的病,让我扔掉了拐杖,创造了一个奇迹!感谢主,感谢骆志远先生,谢谢!”

波罗涅夫说完,在众人更加热烈的掌声中,回身与骆志远紧紧拥抱了一下。

第168章 声名大噪

第168章 声名大噪

当天,在媒体和各界政商贵宾的围观下,波罗涅夫与老契科夫等两三个老友打了一场高尔夫球,以证明他的健康恢复程度。

第二天,莫斯科各大报纸都对此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报道,对“神奇的东方针灸术”极尽渲染。骆志远在莫斯科声名大噪,“东方神针”的名头不胫而走。

莫斯科医学界为之震动。很多大医院的管理者,纷纷通过各种关系找上波罗涅夫和霍尔金娜父女,要与骆志远会面。有的甚至直接提出了高薪聘用的要求。

骆志远统统谢绝不见。

对于莫斯科媒体的报道,骆志远没有放在心上,更不会飘飘然不知所以然。渲染也好,炒作也罢,总之他很快就会离开莫斯科,自此之后,说不定就再也没有机会再来俄国。只要他一走了之,一切就会都烟消云散。

所谓的“东方神针”名头,对他真正犹如浮云一般。

第二天,骆志远就开始收拾行装,做离开回国的准备。

安娜要与他一起回去,继续她在华夏的中医学习。

霍尔金娜苦留不住,就生出了一个主意。

莫斯科医科大学是霍尔金娜和安娜的母校,同时也是一所很多华夏留学生学习的高等学府,过去几十年曾经为华夏培养出了不少医科人才。

在前苏联支持华夏经济建设的“热恋期”,国内送来了很多医科生在莫斯科医科大学进修,久而久之,虽然日后华苏关系破裂,但莫斯科医科大还是成为华夏留学生集聚最多的俄国大学。

霍尔金娜通过莫斯科医科大的华夏留学生会的主席欧阳亚男,代表莫斯科医科大华夏留学生会找上了骆志远,再三殷切邀请骆志远去莫斯科医科大作一场关于中医方面的演讲。

如果是霍尔金娜或者安娜出面邀请,骆志远肯定一口回绝。但霍尔金娜让欧阳亚男代表华夏留学生出面,打着弘扬中医国粹和传统文化的旗号,骆志远就有些不太好拒绝。

“骆大哥,您也别想得太复杂,其实就是给在莫斯科医科大学的留学生作一次演讲,给我们这些身在异国的留学生们普及一下中医的理论知识,不会耽误您太多时间的,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了。”欧阳亚男来俄国已经五年,在莫斯科医科大读完本科又继续留校攻读研究生,是一个开朗、自信、坚强、独立的女孩,来自国内的江南省,骆志远对她的第一印象极佳。

“骆大哥,给小妹一个面子,算是给我们一百多名华夏留学生涨涨面子、鼓鼓劲!”欧阳亚男笑着诚恳道。

其实欧阳亚男比骆志远还大两岁,只是骆志远成熟沉稳,心理上早已不把自己当成年轻人,所以对欧阳亚男的称呼也就默认下来。

霍尔金娜和安娜在一旁默默地等候着骆志远做决定,没有开口说什么。安娜持无所谓的态度,骆志远留下再呆几天或者是立即就回国,她都陪着就是。

最近,党燕燕的治疗也进入了尾声,这个忧郁的女孩经过系统的治疗,恢复得很好,随时可以跟安娜和骆志远回国了。党燕燕这段时间就住在契科夫家,老契科夫很喜欢这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有意要收养,但党燕燕明显对一个人留在莫斯科非常排斥,老契科夫只得作罢。

而从这番的态度就能看出霍尔金娜实际上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她渐渐熟悉和了解了骆志远的个性,知道若是自己插嘴,可能效果会适得其反。既然如此,不如保持沉默。

她心里微微有些紧张,倘若骆志远不肯留下,立即回国,她的这份感情的投入就有可能打了水漂,无疾而终。她甚至没有来得及寻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表达自己对骆志远的爱慕和喜欢本着尊重骆志远的原则,她没有进行盲目和随意表达,她还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气氛和机会。

她担心的是,自己太过急切草率地表达,会引发骆志远的反感。毕竟,两个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文化的差异决定着价值观的不同。

“好吧,欧阳,我可以去医科大跟大家交流一下,但请控制在小范围内,尽量不要扩大,更不要让媒体的人参与进来。我最近就要离开莫斯科,你安排一下,最好是明、后这两三天内进行。”

骆志远犹豫再三,还是点头答应下来,他无意也没有必要去出风头,但是如果是与国内留学生进行一次互动交流,其实也未尝不可。如果这些留学生能在学习西医的同时,对中医产生兴趣、进行关注,这也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和推广。

骆志远虽不是职业中医,但也有责任和义务推广中医文化。

“谢谢!骆大哥,那我就先走了,等我确定好了时间,让霍尔金娜小姐通知你。”欧阳亚男见骆志远答应下来,高兴得起身,一边向霍尔金娜投过会心的一瞥。

……

3月2日。上午九点,莫斯科医科大学学科一部的小礼堂。

骆志远在安娜和霍尔金娜的陪同下乘车进了莫斯科医科大学的校园,没有在校园中流连,直奔演讲的地点。但下了车走进小礼堂,骆志远就大吃一惊,他本来以为只有一两百人参与且以华夏留学生为主,但现在看来,现场起码有五六百人,满眼都是金发碧眼的俄国面孔,将这个小礼堂挤得水泄不通。就连两侧的过道上,都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