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国医-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研发投产当然,如果对安北自行车厂的并购无法实现,那骆志远也决定由公司投资新建一个电动车厂。电动车这个项目,无论如何他一定要上,有困难克服困难也要上在他看来,这个市场起码可以做10年的时间,十年之内,利润空间巨大。

骆志远再次抓起电话,这次是打给了常建。

“常建,我是骆志远。”

“骆总,找我有事?”

“常建,我找了找京城的关系,人家同意帮我们尽快完成发明专利的申报和商标注册,你抓紧准备一下,下周一就带两个人带齐资料进京,尽快把这事给落实了。只要专利拿到手,商标注册完成,咱们下一步就是想办法研发上市了。”

常建讶然:“这么快啊?”

“常建,抢占市场先机很关键,我们一定要抢在别人的前头占领市场,否则,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分一杯羹。”骆志远凝声道,“宜早不宜迟,这事必须要抓紧!”

“好的,骆总,我明白了,你放心,我这就准备。”常建犹豫了一下,还是痛快地答应下来。

他既然已经决定与骆志远和康桥公司合作,那就一切要听从骆志远的安排。技术专利虽然是他个人的,但从现在开始,无论是研发还是市场运作,都不再是他个人的事情,而是公司行为,他需要做的就是配合。

而将来,他也将因此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

……

敲定了电动车专利申报和工商注册的事情,骆志远沉吟了片刻,还是决定去见一见副市长常书欣,把公司与常建合作的事情给常书欣讲在明处。同时也借此机会,试探一下常书欣,看看收购安北自行车厂有无可能性。

他赶去市政府机关的时候,常书欣刚主持完市政府的一个工作会议回到办公室。见钱学力带着骆志远进门,他抬头来扫了骆志远一眼,淡淡道:“小骆同志?来,坐吧。”

“常市长。”骆志远也没有拖泥带水,直接就道明了来意:“我来向领导汇报一件事,是关于常建的。”

常书欣闻言眉梢陡然一挑,沉声道:“常建?怎么,他给骆总出难题了?”

常书欣有意无意地扫了钱学力一眼,钱学力会心地起身离开。

“不,不,常市长,您误会了,常建很好,进入角色很快,在我们公司副总的位置上如鱼得水呢。”骆志远笑着,“常市长,您知不知道常建有一个电动自行车的发明呢?”

“电动自行车?”常书欣皱了皱眉,他想起常建每日憋在家里躲在地下室捣鼓的那件玩意,就淡淡道:“你说的是常建改装的那辆自行车吗?”

骆志远朗声一笑:“常市长,您可别小看常建的这项发明啊,非常了不起,电池驱动、电机运转,电动自行车一旦问世,绝对会改变老百姓的生活,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常书欣微微笑了笑,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小骆同志,你夸大其词了常建个人捣鼓的一个小玩意儿,我看就像个玩具,难不成你还想投入批量生产不成?”

“常市长,我们公司正有此意。我跟常建谈了几次,他同意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公司合作,由公司帮助他完成国家专利申报和商标注册,同时尽快研发上市。我想了想,还是来跟领导汇报一声。”

见骆志远说得煞有介事和郑重其事,常书欣讶然望着骆志远,良久不语。

到了常书欣这种权力等次和级别层次上,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有普通人迥异。骆志远专门来见他,提出此事,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常建个人的利益,而是骆志远的真正用意,以及此事会不会对他个人的政治利益构成侵害。

第203章 真正目的

第203章 真正目的

“小骆同志,你仔细说说看。”常书欣沉吟着,声音也变得凝重起来。

他本来没当回事,但骆志远既然这么认认真真地找上门来,这说明常建的发明必有其可取之处。要不然,骆志远绝不会多此一举,更不会要投资帮着常建把发明研发为市场产品,这种投入可不是三万两万的小事情。

骆志远将常建的电动车发明仔细给常书欣介绍了一遍,同时也把他对市场前景的研判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没有掺假,也没有夸大其词。

他心里很明白,面对常书欣这种层次的领导和无比精明的“老狐狸”,任何心机都会适得其反,引起常书欣的反感。

“常市长,如果电动车研发上市成功,市场前景广阔。我说句不夸张的话,常建也会因此成为百万富翁和永载史册的电动车之父!”骆志远的声音微微有些激动。

“百万富翁?还永载史册?呵呵!”常书欣笑了:“小骆同志啊,你们年轻人志趣相投,要联合创业,我不反对。但是,我建议你要慎重行事,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做了盲目的投资,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哟。”

骆志远心里暗笑:果然是老狐狸,有利益常家会坐享其成,但一旦投资失败,就要抽身而出让康桥公司一力承担如此进退有余,他似乎也没什么理由反对。

骆志远心念电闪,旋即笑道:“常市长请放心,我们不会做盲目投资的。而且,常建只是技术入股,无论电动车项目成与不成,他都不会有什么损失的。”

常书欣嘴角一抽,没有接口。

骆志远又笑道:“常市长,我听说自行车厂快要破产倒闭了,您看如果我们公司出资收购他们,有没有这种看可能性呢?”

常书欣哈哈一笑,扬手指了指骆志远:“你这个小骆同志,这才是你来找我的真正目的吧?”

骆志远嘿嘿笑着:“常市长,我就是有一个想法,想要借自行车厂的现有资源和平台,筹建一家电动车厂,尽快把电动车研发出来。领导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吧?如果有,我们可以跟对方接触一下。”

“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电动车这个项目,我们也不会对自行车厂感兴趣。”

常书欣嘴角一抿:“自行车厂已经不行了,马上要进入破产程序,这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这家厂子是不是可以被收购、被重组,还需要市里进一步的研究。这样吧,你先回去,我抽空跟周市长提提这茬,有消息再通知你!”

常书欣没有答应,但也没有回绝。骆志远知道他之所以这么模棱两可地回答,无非是因为这一块不是他份内的工作,属于另外一个周副市长分管。

能不能行,不是他说了算的事情。而就算他说了算,他也不会立即答应下来。对于政府官员的这种风格,骆志远早已司空见惯。

“那就谢谢常市长了,我先回去,还请领导多费费心。”骆志远立即起身准备告辞。

与市领导打交道,有正事就说正事,一旦说完正事马上就要离开,不要坐下闲扯皮。领导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跟你闲扯皮,因为你的层次不够。

望着骆志远离去的英挺背影,常书欣满脸的笑容顿时收敛了下来。

儿子常建竟然搞出了一个所谓“惊人的发明”,康桥公司还要投资将之进行研发上市,对于常书欣来说,这不仅是震惊而是震撼了。当着骆志远的面,他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情绪波动,可一旦独处下来,他的心就颇不平静了。

常书欣起身点上了一根烟,在办公室里一边抽烟一边来回走动,思考,决定晚上回去跟常建长谈一次,如果此事当真,那他就无论如何也要尽力促成康桥公司对自行车厂的收购因为,这直接关系着儿子常建能不能梦想成真,干一番大事业。

而事实上,骆志远来找上常书欣,目的也就在于此了。

改革开放初期,不比2000年以后,市场经济走向深入,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可以自主进行。尤其是自行车厂还是一家国有企业,要想收购国企尽管是一家即将破产的国企,如果没有政府的同意和支持,是做不到的。

骆志远本来想直接找找市委书记邓宁临,但后来又放弃了这个想法。直觉告诉他,这些关乎资本运作和市场化的东西,与邓宁临“交集”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而邓宁临本人,也未必就会感兴趣。与其费心费力从邓宁临这里下手,不如从常书欣那里寻找突破口。

他相信,事关常建的切身利益和理想抱负,常书欣这个父亲不会坐视不管的。

既能帮儿子事业辉煌,又能挽救一家频临倒闭的国有企业,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

晚上下班回到家,常书欣夫妻跟常建正式谈了一次。

“爸,妈,你们别担心,电动车肯定会有市场的,但是我需要跟康桥公司合作,因为我个人无法实现研发投产。康桥公司骆志远这人不错,他待我以诚,真心跟我合作,那我也不能坑人家将来上市成功也就罢了,就算是不成功,就当我没搞这个东西就是,我们也损失不了什么。”常建轻轻道。

“常建,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个玩意的专利权卖给康桥公司?”常书欣试探了儿子一句。

常建眉梢一扬,“爸,做人不能这么短视,出售专利,我只能拿点小钱,更重要的是以后电动车的研发操作,我都参与不上了,这不行。这是我的心血,我要亲自看着它走进市场。”

“况且,公司已经决定奖励我一部车和一套房,骆志远待我不薄,我必须要帮着公司把电动车项目搞起来。”

常书欣倒吸一口凉气,骆志远给予常建如此大手笔重奖,足以说明他跟常建合作的诚意和决心。由此,常书欣心里就暗暗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上午,常书欣抽个时间就找上了副市长周显华。

“老周啊,自行车厂的事情最近进展如何了?”常书欣装作无意地随口问道。

自行车厂面临倒闭关门,市政府和机械工业局的工作组已经进驻企业,安抚职工,协助企业进行收尾工作。

周显华叹了口气:“这还能有啥进展?他们早已资不抵债,早一天晚一天都是破产倒闭的结果。现在正在走程序,厂里不少工人也在闹腾,市里工作组的主要任务主要就是安抚职工。”

常书欣沉默了一会,突然开口笑道:“老周,如果让自行车厂走一毛和三毛的路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