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国医- 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骆志远虽然是半开玩笑,但谢婉婷听了也觉得甚是有道理。

骆志远家传医术虽高,但却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而且他并无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一旦看不好病或者出现误诊,他势必要承担责任,最起码也要毁了名声。

……

一个月的集训很快就结束了。

集训期间,骆志远坚持每隔两日都去给姜大成施针一次,效果极好。姜大成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几乎跟发病前没有什么两样,非但如此,老人还感觉身体状况精气神远胜往昔。

姜老对骆志远的针灸和医术赞赏之至。他甚至也主动劝说骆志远改行从医,免得浪费了这一身济世救人的好本事,骆志远还是婉言拒绝。

姜老其实心里很明白,骆志远现在是骆家和谢家集两家之力培养的第三代接班人,就算是骆志远同意从医,骆老和谢老也未必同意。因此,姜老说了一次就不再提。

中间,林雪宜再也没有出现。

反倒是骆志远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让谢婉婷出面去医院拜访她一次,解释了两句。

3月28日结业典礼。

结业典礼后又是照相留念,又是学员之间互相宴请并互留联系方式。北方省来的这些人中,骆志远相熟的还是东临市的谢刚、省直机关的梁宁和张雪丽三人,跟其他人并没有过多的往来。

当天下午,有车来接梁宁。梁宁热情邀请骆志远同车返回,骆志远婉言谢绝。而张雪丽也借着在京办事的名义拒绝与梁宁同行,跟谢刚去火车站买票坐火车返回。

骆志远开车将两人送到了火车站。

谢刚和张雪丽下了车,骆志远笑着挥挥手:“两位,咱们来日方长,祝你们一路顺风!”

谢刚哈哈大笑:“哥们,咱们可说定了,过两天你一定要去东临,咱哥俩好好喝一杯,我请你吃我们当地的火锅!”

骆志远笑了笑:“成,我有机会一定去东临宰你一顿。”

张雪丽抿着嘴轻轻一笑:“志远,你要去的话,也算我一个。好了,我们走了,回去代我向欣庆问好,如果来省里办事,一定要通知我!”

骆志远嗯了一声:“没问题。也欢迎你们两位随时来我们镇上做客,咱们小地方山珍海味没有,但家常便饭管饱!”

张雪丽和谢刚随着人流进了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骆志远望着两人不见踪迹,这才上车开车离开。

他当天没有离开京城,他定了明天早上9点的飞机票。而今天下午,他还要去拜访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西夷。

骆志远驱车直奔京城东郊。西夷在京城的居所在东郊一座环境清雅的小区内,是文化部和作协等部分文艺单位的宿舍区。

骆志远开车进了小区,停在了西夷家的楼下。

骆志远脚步轻快地上楼,摁响了门铃。开门的是西夷的夫人薛婉,骆志远曾经在丹桂县见过一次的丰腴少妇,也是丹桂县的副县长。

“薛县长,您好。”

“志远同志来了,请进!”

薛婉知道骆志远要来,见到骆志远并不意外,笑吟吟非常客气地将骆志远让进了屋去,同时向书房方向喊了一声:“老刘,安北市的志远同志来了!”

骆志远趁机打量了一下西夷家的装饰。房子不是很大,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装修也极清淡,家具摆设也不奢华,只是满屋随处可见的字画和盆景,透射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与主人文化学者和作家的身份相称。

西夷虽然是作协副主席,关系编制也在作协,但其实不在作协坐班,多数时间在各地采风创作。他老婆薛婉去丹桂县挂职以后,他每年起码有一大半时间留在丹桂县陪妻。

西夷应了一声,从夹着一摞报纸从书房里走出来,骆志远上前去跟他热情地握手。

“志远同志,请坐。”西夷哈哈笑着,“夫人,志远同志是贵客,给他泡我从老孟那里顺来的新茶!”

薛婉笑着答应,不多时就泡上一壶茶送了过来,也没有离开,陪着两人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主动给骆志远倒了一杯茶。

“请喝茶,志远同志。”

“谢谢,薛县长。”骆志远点头道谢。

西夷挥挥手:“在家里别称官职,我不喜欢听。你要是不见外,我和薛婉就喊你志远,你就喊她一声嫂子就可!”

骆志远笑了笑,点头应是。

“刘主席,还是那事,你最近有没有别的安排,如果没有别的安排的话,我想4月中旬组织一个关于王家岔子起义和革命小说《烽火的翅膀》的座谈会,你看……”骆志远没有太过客套,直接道明了来意。

其实他已经跟西夷在电话里沟通过两三次,今天来也是出于尊重和礼貌,登门造访。

西夷也很爽快:“没问题,我已经跟文化界和文学界的几个朋友说好,到时候,一并去给你捧捧场。”

“谢谢,刘主席,真的是非常感谢。”骆志远心里很高兴,连忙道谢。

薛婉在一旁笑吟吟地插话道:“志远啊,你这是给他长脸,开他作品的座谈会,他这个原创作者岂能不参加?至于邀请几个朋友,那也是举手之劳,甭和他客气!”

“嫂夫人哪里话,刘主席要开这样的座谈会,说出口来,哪个地方不是高接远送?愿意放在我们一个小镇上,这本身就是对我们基层工作的支持,我们全镇上下感激不尽呐。”骆志远免不了要客气几句。

“呵呵。”西夷微笑着,没有再自谦,嘴角浮起一丝傲然的笑容。

他是作协副主席,知名作家和响当当的文化学者,堪称文化界的大腕。他要开作品研讨会,只要放出风去,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愿意承办。他之所以同意放在鹏程镇,一方面是给骆志远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冲着谢婉婷的母亲于春颖和骆志远身后的骆家、谢家。

“对了,志远,我有个事也想找你帮忙。”西夷跟骆志远闲扯着,见自己老婆可劲地朝自己使眼色,就清了清嗓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

骆志远眸光一动,笑着:“刘主席,可别这么客气,您有话就直说,有用到我的地方,我可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哟!”

薛婉莞尔一笑。

西夷打了个哈哈:“你可别,什么赴汤蹈火的,说的太严重了。是这样,我听说安北市有个康桥集团是你名下的产业?”

第370章 礼尚往来(下)

第370章 礼尚往来(下)

西夷突然提起康桥集团,骆志远倒是一怔。

不过,他旋即笑了起来:“刘主席,康桥集团的确是我跟朋友合作创立的一家小企业,小打小闹的,怎么,您也听说过它?”

西夷哈哈大笑:“我说志远同志,这也叫小打小闹?小企业?我的个乖乖,亏你能说得出口!”

骆志远笑了笑:“公司创办时间短,基础薄,目前勉强算是走上正轨。”

“得,你别谦虚。我了解这家企业的情况,不瞒你说”西夷扫了自己的老婆薛婉一眼,摆摆手,示意她继续跟骆志远谈。

骆志远心头一动,暗道原来是薛婉有事,看来这事儿跟康桥集团有关了。骆志远是何等心胸玲珑的人,举一而反三,马上就梳理出一个清晰的头绪:薛婉是丹桂县的副县长,她对一家企业感兴趣,无疑与招商引资有关系了。

果然,薛婉温和地笑着,声音轻柔:“志远,我听说康桥集团最近有在我们隔壁县投资的意向,上一个电动车制造基地项目,我就想啊,同等的地域,同样的招商引资条件,如果我们县里能给出更优惠的政策扶持,康桥集团有没有可能性转来我们县呢?”

薛婉是一个温婉优雅的女人,虽然姿色只能算中上等,但气质不错,很有几分成熟女人的魅力。

骆志远心道果然如此。

不过,康桥集团什么时候要在北河省投资兴建电动车制造基地项目,他并不知情。或许,这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洽谈的项目,还没有形成既定事实,唐晓岚还没来得及跟他说。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上个月,唐晓岚去北河省省城参加省政府某部门牵头的招商引资大会,与某县县政府主要领导有过一次接触,谈到了这个项目的思路。

康桥电动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效益之火爆,市场扩张之快,在康桥集团整个产业链条中当属前列。看到这个产业的利润和前景,不少地方都纷纷来康桥电动车公司取经,或者通过“模仿”,争上同类项目,仅仅是在北方省内,目前已知的即将投产的电动车厂就有两家,其他省就更不用说了。

这是令人无奈但又无可避免的情形,早在骆志远的预料之中。

因为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康桥之所以走在前头,关键还是因为打了一个“提前量”,而康桥电动车无疑就成为引爆全国市场的一个诱因。

既然独占市场成为不可能,唐晓岚就只能走抢占市场制高点充当行业龙头、打造名牌的路线。

现在康桥电动车供不应求,要想尽最大可能地占领市场份额,就只能扩大产能。在安北市建设制造基地并无不可,但从面向全国的布局来说,不如走出安北辐射全省和其他省,乃至全国。

北河省靠近京城,又相邻几个经济强省,交通发达,唐晓岚有意将电动车的产业基地建在这里。大城市建设成本高,她就想选择小县域。这个项目,不仅要上,而且要快上。

唐晓岚决心已定。

正是因为看到唐晓岚的决心,与她谈的那个县的政府领导对此非常重视,立即专门责成常务副县长跟康桥集团展开接洽,在土地、项目立项、税收和银行融资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扶持。

唐晓岚让林美娟跟对方在谈,还没有达成一致共识。

这个消息传到丹桂县,而薛婉正是丹桂县分管城建和工业的副县长。如果是别的企业,她或许就一笑置之了,但因为康桥集团的背后有骆志远的烙印,她就临时起意,准备跟骆志远见面时谈谈,想挖邻县的墙角。

在她看来,这是礼尚往来的事情。

她丈夫西夷无条件支持骆志远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那么,作为回报,骆志远就应该帮她跟康桥集团牵线。不管成与不成,总是要谈一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