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国医- 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知儒故作不满:“你这小子,明赞实贬,跟安叔叔也来这一套?”

骆志远也故作委屈状:“安叔叔,您这可是冤枉我了,我这可是真心话。”

安知儒挥挥手:“得,不要扯这些没用的了。还是说正事。邓书记让我跟你敲个底,你最近除了忙这个项目之外,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高新区的筹建已经迫在眉睫,手续报批完毕,可能市里很快就要成立高新区筹备办公室,我看邓书记的意思,是要抽你过去。”

骆志远有些意外:“安叔叔,这么快?”

“是的,很快了。邓书记也可能抓这事抓一半就走了,但我想啊,他一定会给你先铺好路的,从一开始,他就准备让你去未来的高新区任职的,让你去鹏程镇就是一个过渡。”安知儒凑过去:“听安叔叔的话,早做准备,同时注意跟何县临处好关系。你可能也猜出来了,未来高新区管委会的主要领导就是他。”

骆志远哦了一声,其实心里早就有数了。

市经贸委主任何县临是邓宁临钦定的未来高新区的一把手,这一点,很多人都知悉。如果不出意外,骆志远会出任何县临的副手,基本上是高新区管委会的常务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也就是二把手。

“我跟何主任的关系还不错。”骆志远轻笑着:“只是我听说何主任是劳市长的铁杆,邓书记提拔他,会不会是虚晃一枪啊。”

安知儒嘴角荡漾着古怪的笑容:“志远啊,看问题不要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骆志远讶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暗道:“难道何县临竟然是邓书记的人?不会吧,何县临这两年跟劳市长走得这么近,市里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话虽这么说,也不能排除何县临真正是邓宁临的人。官场之上风云变幻,任何情况都可能存在。

安知儒没有继续说这个敏感的话题,而是点头继续道:“今天我看了看高新区的筹备方案,把鹏程镇和安北区的另外三个乡镇都纳入进去,一共四个乡镇多点的地方,你们镇正好处在中心位置,将来可是高新区的核心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说,鹏程镇将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我建议你还是兼职为好,不要轻易放弃鹏程镇党委书记的岗位。”

骆志远嗯了一声,“我明白的,安叔叔,只是作为我来说,一切得服从组织安排,不是我想兼职就能兼职的。”

安知儒嘴角一抽,深深凝望着骆志远,心说你这小子不老实,我虽然搞不清楚你真正的背景和靠山,但实在不能相信,你连这点能量都没有。太虚伪,城府太深沉,国庆跟你一比简直就成了幼稚的小学生。

“放心吧,邓书记非常器重和赞赏你,他一定会为你安排好的。”安知儒再次重申。

骆志远心知肚明,这是邓宁临通过安知儒的嘴来向自己表达善意,示好“邀功”,让自己对他的举荐和提携表示感激,最好是铭记在心。

“邓书记的关心,我铭记在心。安叔叔,麻烦您替我谢谢邓书记。”骆志远笑着道。

安知儒哈哈一笑:“你明白领导对你的关心就好,实事求是地讲,这两年,邓书记一直对你不薄啊,我能看得出来,邓书记那是真的欣赏和器重你,想要提拔你,你可不能让邓书记失望。”

“是的,安叔叔,我明白。”骆志远点点头。

安知儒没有说假话。从骆志远开始与邓宁临接触直到现在,邓宁临对他那真是没的说。虽说后面骆志远也猜出家里也施加了影响力,但邓宁临真心对他的欣赏和器重,骆志远是能体会得出的。否则的话,同样是“关照”,邓宁临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更隐蔽的方式。

邓宁临应该是骆志远再入官场的第一个具有知遇之恩的伯乐。无论什么时候,骆志远不想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第496章 唱反调?

第496章 唱反调?

又跟安知儒扯了一会家常,回避着安知儒隐隐约约的各种试探,骆志远才去了安国庆房间,跟安国庆谈他下海经商的事。

从本心里说,骆志远并不觉得安国庆是块经商的材料,但以他现在掌握的资源和人脉而言,帮助自己的铁哥们下海扑腾扑腾赚点小钱,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国庆,你要辞职就辞职吧,下海倒也不一定非要开公司、办工厂,也可以做点别的事,只要赚钱就行了嘛。”骆志远笑着拍了拍安国庆的肩膀。

安国庆苦着脸:“我就是没有门路,没有头绪,才找你求援的!看着身边这些人一个个下海发了大财,咱难道就这样穷一辈子?哥们,你是不知道穷人的苦处啊,难过!”

“你小子要想发大财,恐怕也难。不过,机会把握住,干点自己的事业过上小康生活,小富即安也还不难。”骆志远探手敲了敲桌子:“我建议你做手机。”

“手机?你说的是刚出来的那种玩意?二哥大?”

现在市面上出来一种模拟信号的手提电话,比大哥大小,安北老百姓俗称“二哥大”,就是数字手机诞生前的过渡产品。

骆志远笑着点头,又摇摇头:“是,也不完全是。总之,顶多还有那么两三年,手机就会快速普及,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你如果能抢先一步进去分一杯羹,能有接近十年的盈利空间。这样吧,我帮你解决资金,联系货源和渠道,你寻个地方,注册个小公司,做个手机代理商吧。”

安国庆沉吟了一下,“好,我听你的,你有眼光,我相信你!”

“至于资金,算是我借你的,只要一赚钱,马上还你。”安国庆拍着胸脯:“我爸答应给我出十万。”

“你别花安叔叔的钱,你们家的经济情况也不是很宽裕,别把家里的钱给败光了。你的启动资金,我来想办法。”骆志远笑了,“不需要太大的资金量,什么借不借的,我们这种关系,有必要这么见外吗?再说这种话,我不管你了。”

安国庆嘿嘿笑着:“亲兄弟明算账嘛。”

“放心,不会亏本的,只要你听我的话来运作,包你有钱赚。”骆志远笑着起身:“就这么地吧,我该走了,坐了一天的火车,困死!”

7月3日上午10点,“安北远东医药项目论证会”在鹏程镇如期举行。除了与会专家之外,市县有关领导也来了不少。

市里来的是分管副市长李学仁,市政府秘书长唐雪松,市经贸委主任何县临,以及具体负责这个项目协调的官员。而县里,县委书记朱睢良和县长孟可,也亲自到场。除了对这个项目本身的重视程度之外,还有陪同市里领导的用意。

不管怎么说,市里下来了一个副市长,还有几个正县级市直部门一把手,据说市长劳力也有可能亲自抽空到场,朱睢良和孟可焉能不露面。这是官场规则,谁也概莫能外。

李学仁在唐雪松、朱睢良等人的簇拥下走进会场,出席论证会的省市专家有几个起身鼓掌欢迎,但大多数则端坐在那里,敷衍式地鼓掌。

市里邀请来的专家多来自省里,一部分是北方工业大学的相关教授,一部分是省卫生厅特聘的“权威学者”,当然,本市科协也来了两位。

这些人虽在体制中,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员,所以对迎来送往的官场规则不是很热衷,李学仁心知肚明,也没有计较什么。

骆志远和高欣庆作为鹏程镇的代表,也参会。

李学仁一边走向自己的位置,一边向身侧的骆志远招了招手,压低声音道:“志远同志,人都到齐了没有?”

骆志远嗯了一声:“李市长,都到齐了。”

李学仁好整以暇地面带微笑地坐了下去,向骆志远点点头。

骆志远定了定神,笑着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抓起话筒起身朗声道:“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安北远东医药项目筹备办公室以及鹏程镇党委政府向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出席本次项目论证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骆志远习惯性地顿了顿,按照常规,这个时候应该响起一定的掌声,然后这些与会的专家学者似乎并不买账,没有几个鼓掌的,掌声稀稀拉拉,骆志远笑了笑,不以为意,果断结束了自己的开场白,没有废话,直奔主题:“下面,我把时间交给各位专家,请项目筹备办公室主任、市经贸委主任何县临同志作这个项目的情况说明。”

市里成立远东医药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市长劳力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副市长李学仁担任副组长。项目领导小组下设筹备办公室,何县临担任主任,骆志远担任副主任兼项目总协调人。市里直接抓这个项目,一通到底,骆志远作为项目拟建设所在地党政负责人参与进去,没有民兴县委县政府什么事儿,朱睢良和孟可心里很不舒服,但也无可奈何。

骆志远知道两人因此对自己产生猜忌,只能摇头叹息。这个事,本是市里操作的结果,但在县领导心里,却成了骆志远“瞒着锅台上炕”,朱睢良两人不敢忌恨市领导,骆志远就成了受气包和出气筒。当然,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

何县临礼貌地起身向专家学者欠身致意,“各位专家,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筹备运作情况。这是一个外商独资项目,是本市第一个、全省第三个外商独资项目,计划总投资4900万美金,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国第一个特大型的医药基础产品基地,对于本市的经济发展和全省医药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前期,市里与外商俄国西伯利亚投资集团总裁霍尔金娜小姐率领的投资代表团进行了深入的洽谈,经过市里的努力和争取,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厅领导的支持下,外商同意将该项目放在我市建设,并且与市政府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市委市政府对该项目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邓宁临同志、市长劳力同志、副市长李学仁同志,都先后对项目建设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我们尽快抓好基础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项目落地……”

何县临正在洋洋洒洒地进行他的演讲,大讲特讲市领导对项目的“高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