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国医- 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骆老深邃的眸光中掠过一丝复杂的东西。

谢老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没错,我们这些老头子只要还活着一天,那就还能给这些孩子们挡挡风雨,万一哪天我们不在了,谁来给他们遮风挡雨?”

“因此,志远这个孩子,寄托着我们两家日后巨大的希望啊!”骆老微微笑着,“老谢,我突然有个新的想法。”

“新想法?说来听听。”谢老好奇地望着骆老。

骆老神色一肃:“趁着这个机会,我想是不是可以暂时抽他回来在京里锻炼锻炼,挂挂职?”

“要想走得更高,没有机关的经历,没有高层政治的体验,是万万不能的。”

谢老沉吟了一下:“倒也是可行,不过,这孩子很有自己的主见,他能同意吗?毕竟我们已经承诺过,不干涉他的工作问题。”

“如果是平常,他肯定不会同意,但现在他在安北遇到困难,一时间也很难打开局面,我想,他会有所取舍的。反正是临时的挂职,日后还是会回去,但那个时候,其实又是另外一种局面了。他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骆老有恃无恐地哈哈大笑起来。

谢老也在笑,就是这个时候,谢老突然明白,别看骆老一脸威严并不如自己平易近人,但实际上,他对骆志远的了解远远超过了自己。

难道这就是血脉相连的缘故?谢老脸上虽然挂着笑,但心里却有点不服气。

“往哪里安排?”谢老轻声问。

骆老胸有成竹地摆摆手:“外经贸系统或者外交系统都可以。”

谢老有些讶异:“为何?像志远这种情况应该安排在一线部委机关最好,怎么能放对外口呢?”

谢老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认为在一线实权部委挂职,对骆志远今后的仕途更加有利,比如一些掌握实际审批权限的国务院行政部门。骆老说要放在对外领域,无论是外经贸还是外交,虽然都还不错,但感觉有些不实在。

骆老笑了:“老谢,你的目光还是太短浅了。对志远这个孩子来说,需要全面进步,进行全方位的磨练,而对外口是最锻炼人的口,所谓对外无小事,涉外的事情非常敏感,需要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且将在外,更容易增强他独自决策判断的魄力。如果将他放在机关部委上,他很容易被条条框框给束缚住,沉湎于各种琐碎的行政事务和内斗之中,其实就失去了锻炼的目的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骆老说的不是假话。在机关上尤其是在国家级的机关上,各种琐碎和内讧,人斗人,一旦陷进去,很难抽身的。

谢老轻笑一声:“你倒是想得全面,算你有理,我同意。”

骆老朗笑:“既然如此,那么,就放外交系统吧,时间不用长,一年左右足矣,有这么一年的工作经历和对外事务处理的磨练,他回来之后或许会给我们一个不小的惊喜。”

谢老点点头:“这样也行,不过,得选一个合适的部门,同时也未必非要常驻国外。”

“看情况再说吧,这事儿我来办。”骆老摆摆手,“好了,我得回去了,等志远回来,你先跟他谈谈,听听他的意见。”

谢老嗯了一声,就起身来送骆老出门。

骆老出门上车没有直接回骆家,而是去了市区,显然是他立说立行的个性不减当年,既然有了这个想法,就开始着手去做安排了。作为曾经掌控整个国家权力命脉的最高核心领导层成员,他至今在华夏的影响力无与伦比,其实这种事远远不需要他亲自出面,派秘书或者儿子骆靖宇出面就足够了。

骆老亲自去安排,只能说明他对骆志远的无比看重。

进京的k526次列车上。

因为走得仓促,骆志远没有买到卧铺,只能买了硬座。好在此刻还不是铁路客运的旺季,硬座车厢里尽管基本满员,但还不是很拥挤。纵然如此,车厢里还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汗臭味。

骆志远在靠窗的位置上坐着,车厢里不仅空气污浊还非常闷热,他皱了皱眉,起身将车窗抬起,而自己也顺势望向车窗之外飞驰而去的景致,吹拂着温热的风,慢慢闭上了眼睛。

此次回京,关乎着他的一次重大选择。后来的事实证明,在一个敏感的时间节点上,他当机立断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超脱,对他日后重返安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骆老所言,重返之时就是另外一种局面了。

一股清雅的香气突然传进他的鼻孔,他下意识地睁开了眼睛。对面不知何时坐上了一个穿着鹅黄|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子,薄施脂粉,五官精致,气质清幽,骆志远估摸着不是教师就是护士之类的职业,这完全是一种第六感。

女子拿着一份当天的报纸在翻看着,骆志远扫了她一眼,就收回了目光,继续望着窗外。

女子其实也在暗暗打量着骆志远。

骆志远不是那种奶油小生,但面容英挺气质儒雅,穿着虽然并不华丽,但简约中透着几分华贵,坐在那里,显得有些“鹤立鸡群”的味道。

女子一上车就注意到了骆志远的存在。她心里也在暗暗猜测,这年轻人恐怕不是普通人,看他的气质就能说明一切。

两人目光无意中交汇,瞬间似乎起了一些火花,但两人又都同时撇过头去,收回了目光。

第558章 郎有意妾无情

第558章 郎有意妾无情

骆志远身边这侧还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看起来老实巴交农民工模样的中年男人,这个年月,农民工刚刚开始进城形成气候,这个群体远没有后世那么庞大。但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不甘心在老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刨食吃的农民,已经开始往城市中流动,寻找着自己逆天改命的生命机会。

而事实上,这是一个对整个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的群体。如果没有他们,城市中的脏活累活就没人干,高楼大厦就不会拔地而起,所谓的华夏发展速度就是一句空话。

这又是一个付出牺牲巨大而所得甚少的群体。他们的尊严和悲欢离合,与城市的脉搏共存,但他们在城市中却没有立锥之地。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会在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中渐渐老去,而当年迈体衰之时又只能返回故里。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又会接过他们的行囊,继续重返都市。这是一种宿命的安排,也是一种生命的固化。

而女子的旁边则也坐着一老一少,50多岁的大妈和她那可爱的小孙女。小女孩面目天真,性格文静,上车以来一直保持着安静,靠在奶奶的身上沉沉欲睡。

这原本是铁路客运长途旅程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一幕情景或者说是投影了。但这样的沉寂,不多时却被打破了。

一个20多岁身材中等鼻梁上架着一幅黑色墨镜的青年大步走了过来,他身上的衬衣做工考究,骆志远只扫了一眼,就知道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品牌,价格不菲。而那青年手腕上戴着的某大牌子的机械纯手工手表,也从一个方面反衬着他不平凡的身份地位。

青年在骆志远这边停下,微微皱了皱眉头,有些厌恶地将目光从骆志远身边的中年男人身上掠过,然后骤然投射在清秀女子的身上,顿时变得炽热起来。他热情地招呼道:“小曼,我那里还空着一个铺位,你去卧铺车厢吧,在这里多……”

青年似乎本来想说这里又臭又热全是下等人,但还是顾及身份,强行咽了回去。

他和女子明显是熟人。但女子对他的态度却明显又有些冷淡。

名叫小曼的女子抬头望着青年,摇头淡淡道:“不用了,姜成林,我在这里就好,你回去忙你的吧,不用管我。”

青年耐着性子满脸堆笑地继续道:“小曼,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同事和朋友,既然一起回京,自然要照顾你的。”

小曼表情变得有些不耐烦,冷淡道:“谢谢你的好意了,我不需要你照顾,还是留在这里就好,你回去吧。”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傻子都能看出来这中间的微妙之处,无非还是那种郎有意妾无情的老掉牙的插曲。发觉周遭的各种奇怪的目光投射过来,聚焦在自己身上,姜成林心里更加不爽,他环视众人投过一个傲慢的眼神,然后突然向小曼旁边的老少祖孙俩道:“老太太,我们换换位置,你们去卧铺车厢,我坐在这里,这是车票。”

姜成林大刺刺地递过了自己的卧铺车厢的车票,试图跟老太太和她的小孙女换位置。在他看来,这几乎是一种施舍了。

但大妈却微笑着拒绝了:“不用了,小伙子,我们下一站就到,坐坐就好。倒是你进京的话,时间还早,回去早点休息吧。”

姜成林见大妈不肯换,心里就有些恼火。但当着心仪的女人的面,他又不好发作,只得又转头望着骆志远旁边的民工,傲慢道:“我们来换,你去卧铺车厢,我坐这里。”

但姜成林没有想到的是,这民工模样的中年男子也是一个犟脾气,人穷志不穷,还有几分个性。如果姜成林好好讲话,他说不准还能真跟他换位置,可姜成林如此口气强硬,人家脾气上来,理都不理他了。

中年男子竟然装作充耳不闻地闭上了眼睛,对姜成林不理不睬。

“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隔壁有几个大学生模样的男女年轻人见状,忍不住窃笑了起来。

姜成林面色涨红,大怒道:“喂,你听不到我说话吗?”

中年男子这才缓缓睁开眼睛,操着北方方言憨厚道:“跟俺说话?你谁啊,俺不认识你啊。”

骆志远在一边几乎要笑出声了。这位老兄看上去老实巴交,没想到这么欢乐,有几分小品演员的黑色幽默感了。

哄!旁边的年轻人哄笑起来。

姜成林恼羞成怒,但还是顾及身份,不屑于一个“下等人”吵架,扭头愤愤地跺了跺脚,径自去了边上的车厢结合部抽起烟来,看架势是准备干耗着了,等这对祖孙俩下车再过来。

那叫小曼的女子有些歉意地望着中年男子轻轻道:“大哥,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中年男子憨厚地笑:“没事,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