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国医- 第5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到齐了。”

“开会之前,我和滕市长碰了下头,今天的会议主要还是研究高新区的相关问题。”劳力其实已经看到了骆志远,但还是故作不知地挥了挥手,威严道:“高新区的骆志远同志到了没有?”

骆志远赶紧起身恭谨道:“劳书记,我在!”

劳力凝视着骆志远,淡然一笑,“好,你坐下。”

“好了,骆志远同志,你来汇报一下高新区现在的基本情况。”劳力不疾不徐地说完,然后好整以暇地靠在椅子背上,端起自己的青花瓷专用茶杯,小啜了一口,感觉茶叶不对味,立即皱了皱眉。

同样列席会议的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唐雪松立即起身走出了会议室,压低声音把安排会场的行管科科长训斥了一通,劳力只喝龙井不碰其他的茶叶,今天工作人员泡茶的时候肯定是疏忽了这一点,统一换上了绿茶。

唐雪松赶紧吩咐人去劳力的办公室,将劳力的保温杯拿来,换上了他习惯的雨前龙井。然后,唐雪松不动声色地走进去,轻轻将保温杯放在了劳力的跟前,然后顺势撤走了刚才的茶杯。

劳力满意地暗暗点头。唐雪松之所以获得他的信任和重用,主要就在于唐雪松的察言观色本领。从劳力干市长开始,唐雪松给他服务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早已对劳力的各种肢体语言和神态动作了若指掌。

这样的人不仅用得放心,而且舒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时候,骆志远已经把高新区的情况说完,他的汇报并不复杂,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也没什么可汇报的,现在高新区的状况哪一个市委常委都清楚呢?总而言之归纳为一句话:“要机构没机构,要人没人,要经费没经费。”

骆志远汇报完,劳力扫了滕铭一眼,“滕市长,你说两句?”

滕铭笑了笑,向劳力点点头:“劳书记,各位,高新区的情况刚才骆志远同志也汇报过了,大体就是这样,我个人的意见呢,现在高新区的筹备运作还处在一个基础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会前,我拿了几点意见,专门向劳书记作过汇报,劳书记,我这里讲一讲?”

滕铭转头望向劳力。

劳力点头:“可以。”

滕铭嗯了一声:“事情就摆在桌面上,我就不过多浪费诸位的时间了。关于高新区的发展,我有三个建议:第一,人事配置问题。高新区现在的主要负责同志何县临,因病休养,不适合继续留在高新区工作了,建议由明仁市长兼任高新区的管委会主任和党工委书记职务,由副主任、副书记骆志远同志主持高新区日常工作。同时,逐步从各区县和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充实高新区的党政领导班子。”

“第二,经费落实到位。市里相关的预算既然有了,那就落实下去。”

“第三,人员和机构设置的问题。建议先拿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然后再报常委会讨论。”

“我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思路,劳书记。”滕铭没有说废话,直接说出自己的三个建议,然后就将话筒推给了旁边居中的劳力。

劳力笑了笑:“滕市长抛砖引玉,同志们也不妨敞开来谈一谈嘛,集思广益,有助于我们市委决策的正确性。”

这三个建议其实也是劳力的姿态。尤其是免去何县临的职务,根本就是他的授意,借滕铭的嘴说出来罢了。

这又是另外一种政治上的权衡和博弈了,无形的。滕铭想要做事,好吧,劳力给了他这个面子,但作为回报,滕铭又不得不为劳力背一个小小的黑锅把拿下何县临的责任,承担起来。

滕铭是何等精明的人,他焉能不明白劳力的真正用意,只是权衡利弊,他还是选择了同意。

骆志远听到何县临被拿下的建议从滕铭的口中说出来,就知道何县临完了,彻底完蛋,再也没有翻身的任何可能。

他忍不住暗暗轻叹一声。在他眼里,何县临还是一个颇有能力的人,也有灵活的头脑和责任担当,只是官场风云诡谲,人的起势和落魄都随时可能出现。

市长说出来的话,又得到了市委书记的认可,其他常委哪里会提出不同意见,大多表态赞成。只是曹瑾开口说了两句,“劳书记,滕市长,高新区的党政领导班子,现在勉强算是有两个人,一个是骆志远,一个是鹏程镇的党委书记高斯恺,高斯恺只兼任了一个党委成员。力量严重不足,我建议还是尽快充实人员,我看大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现在不妨可以提一提嘛,您说呢,劳书记?”

劳力笑了:“可以嘛,都敞开了提提,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老曹,你干组织管干部,你先谈。”

劳力和曹瑾这么一唱一和,在座常委谁都明白这是劳力的暗中安排,否则曹瑾不敢在重大的人事安排问题上主动开口。百分百,是劳力想要安排自己的人,利用曹瑾来达成目的罢了。

曹瑾心领神会地笑笑:“我推荐两个人。一个是刚提拔起来的农工委的副主任高欣庆同志,这个同志在座的领导都熟悉,她长期在基层工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还曾经跟骆志远搭过班子,让她下去充实进高新区的班子,我觉得是合适的。还有一个同志是市委办的科长邓泰然,大家就更熟悉了,这个同志年富力强,正科的岗位上干了三年了,也够了提拔的条件,放下去锻炼锻炼,也是一把好手。

高欣庆是曹瑾的关系户,曹瑾是高庄实提拔的干部,多少念老领导的几分旧情,就向劳力推荐了高欣庆,况且,高欣庆已经是副处级,平级下去也不是不可以。至于邓泰然,那是劳力的秘书,劳力一直想安排,迟迟没有动,这次正好借高新区的事儿放下去,也算是解决了他身边人的问题。

劳力不动声色,环顾众人:“曹部长推荐的人选,大家有什么意见?”

滕铭立即接口:“我同意曹部长的意见,这两个同志比较适合,放下去可以。”

“我也同意。”林明仁立即赞成。

见到两人如此“配合”,劳力心里舒服地点了点头,又望向了其他的常委,其他常委也都笑着开始举手通过。

第635章 高新区的班子

第635章 高新区的班子

如此,高新区的人事安排就这么确定下来。不仅是高欣庆和邓泰然,其他常委也趁机推荐了各自的人选,但得到通过的只有三个,除了上述两人之外,还有市政府研究室的副主任欧良军。

市委常委、副市长林明仁兼任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

骆志远任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正处级、主持党政日常工作);

高欣庆任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副处级);

邓泰然任高新区党工委副主任、党工委委员(副处级);

欧良军任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委书记(副处级);

高斯恺任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副处级)。

从上述人事安排来看,林明仁作为分管市领导总调度之外,真正掌握高新区实权的只有骆志远、高欣庆和邓泰然三人。而骆志远是变相的一把手,级别也由副处级升为正处级,除了与岗位有关之外,也与他进京挂职密不可分。副处级向上挂职,下来后调半级是行政惯例。他今后工作的开展,就看他如何跟林明仁协调好关系了。

本次常委会确定,市委组织部马上履行干部调整任命程序,让高欣庆这个几个人马上到位,配合高新区工作的开展。同时,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编制办配合,对高新区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提出初步方案,报下次常委会研究讨论。另外,责成林明仁牵头,市财政局立即按照预算划拨资金,落实高新区的各项经费。

会议在滕铭的推动下,取得极大的成果,而对于骆志远来说,这几乎是一举扫清了摆在他面前的所有障碍。

开完常委会,骆志远没有立即离开,而是悄然去了滕铭的办公室。跟滕铭汇报了一次工作,他又按照滕铭的意思去找上了市委常委、副市长林明仁。

他去林明仁办公室的时候,组织部长曹瑾也在。

见到曹瑾在,他立即要退出去,却被林明仁给喊住了:“小骆,不要走,正好我和曹部长有事找你。”

“按照劳书记和滕市长的指示,高新区的班子人员要马上到位,曹部长这边已经有了安排,组织谈话正在开展,相关的任职文件很快就会印发,你先不要着急回去,你们下午不是有个会吗?趁这个机会,我代表市委和市政府下去,把人事安排宣布公开了吧。”林明仁笑了笑道。

骆志远心里一怔,心说这么着急?这八成是劳力的安排了。能让组织部长曹瑾如此卖力,就只有劳力这个市委书记的授意了。

曹瑾也端着架子淡淡笑着:“小骆,来,坐。”

“谢谢林市长,曹部长对我们高新区工作的支持。”骆志远不卑不亢地坐在了曹瑾的对面,挺直了腰板。

“小骆啊,高新区现在可以算是万事具备,下面,就看你们的具体工作了。市委劳书记,滕市长,还有曹部长,以及其他的常委领导,都对高新区的工作非常重视,你们的人员到位之后,要尽快开展工作,不要辜负市委市府的期望。尤其是,两位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务必要贯彻落实下去。”林明仁说着,向骆志远投过意味深长的一瞥。

骆志远自然又说了一通冠冕堂皇的表明态度的官场套话,然后跟曹瑾和林明仁随意扯了一些闲话,等待着组织部那边的动作。

市委书记和市长两位主要领导亲自安排,组织部长主导,组织部的所有组织程序一路绿灯,很快就走完了。曹瑾安排一个副部长先后跟高欣庆、邓泰然、欧良军三人谈话,谈完话,干部科就起草好了相关任命文件,送到了林明仁的办公室。

曹瑾看了看,提笔就在文件会签单上签下了自己的意见:“同意。请劳书记签发。”

90年代中期,省里对各区县实职县处级干部的管控力度还不像后世那么强,市委拥有绝对的任命权,任命完成之后,只需要向省委组织部进行备案就是了。

文件到了市委书记劳力那里,劳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