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国医- 第5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冯国梁冷冷回应:“康桥是我的家,即便没有工资拿,我也不会离开康桥!”

易纲拍案而起:“真是高风亮节,那我倒是要建议集团今后给你免了薪酬吧,也好给公司省下一些成本。既然你愿意义务劳动,又何必要领薪酬呢?”

易纲一句话将冯国梁堵死,冯国梁气得面红耳赤,倒也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易纲拂袖而去。

望着易纲大刺刺离去的背影,冯国梁越想越气,越想越憋屈。想当初,易纲只是康桥集团的中层,电动车公司的副总。只是后来,受到骆志远的信任和重用,才提拔到集团副总的岗位上。而当时,冯国梁已经是康桥副总,位置和层次在易纲之上。

但话说回来了,提拔不分先后,英雄不论出身,既然两人现在一个层面上,那就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易纲和冯国梁闹翻,消息自然瞒不住,很快就传到了骆志远的耳朵里,但骆志远无动于衷,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骆志远自打回归之后,已经意识到,集团高层内部形成了几个小派系,各自为政,虽然维持着面子上的团结,可背后里却还是互相拆台的。

薛萍个人算一派,她靠近骆志远和唐晓岚,不怎么搀和其他副总的内讧;易纲和常建、宋爱娟等是一派,冯国梁和另外两个副总是一派,当年从国有企业出来的韩大军和夏侯明礼又是一派。

在骆志远看来,这都是极大的隐患。

虽然个人关系有远近,但他作为老板,并不希望下属拉帮结派或者互相构陷。

因此,他有意借此事激化矛盾,暴露问题,然后他再出面居高临下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随后骆志远召集的总裁办公会上,易纲和冯国梁互不相让,坚持各自的观点不松开。而其他的一些副总,要么看热闹,要么添油加醋惟恐天下不乱。

骆志远在一旁冷眼旁观,心里暗暗冷笑。随着集团实力的增强,企业规模的扩大,这几个高层已经逐渐心态开始膨胀。相对而言,冯国梁倒是比较谦逊和有分寸的一个。

实际上,康桥集团发展到今天,目前这个经营团队结构比较老化,管理比较落后,已经与集团的现状不相适应。

唐晓岚曾经动过“大换血”的念头,但被骆志远劝阻了。

一来是骆志远不愿意导致集团内部动荡,二来,他是一个很念旧情的人。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是从一路跟随过来的老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康桥集团还远没有到卸磨杀驴的程度也不能卸磨杀驴。

但如果维持现状不变,或者任由现状发展,康桥管理的巨大隐患必将产生在顶层,这可是致命的风险。为了企业的长远生存,骆志远不得不壮士断腕。

犹豫来犹豫去,他终于做出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消灭派系之争,整合现有团队力量,让康桥集团高层内部只能有一个声音。那没什么好说的,骆志远和唐晓岚是老板,他们作为下属只能服从、贯彻落实老板的决策。

第二步,经营团队部分换血。一些年纪偏大、思想僵化、心态膨胀的人,如韩大军和夏侯明礼;个别能力欠缺、目光短浅的人,如宋爱娟,“退居二线”,提拔新人进团队,增加新鲜血液,提高企业管理的活力。

骆志远正发愁没有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就在这个时候,易纲和冯国梁爆发了“争斗”,在他看来,这正当其时啊!

骆志远双手抱在胸前,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容,突然挥了挥手沉声道:“好了,你们两位不要争了,我看这事也没什么好争的。高薪邀请知名专家加盟我们的中医药研究团队,非常必要,最起码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我们还不能免俗,要借用一下人家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

“但是,薪酬也不能无限放大。其实啊,有些专家教授,更看重做事后的成就感和社会贡献度,不一定非要靠高薪来吸引。比如说彭向里教授吧,我通过别的渠道跟他接触了一下,他很愿意支持我们的中医药产业研究。”

骆志远声音低沉,各打五十大板,即没有公开支持谁,也没有公开反对谁。

见骆志远这么表态,易纲张了张嘴,也不敢再说什么。

冯国梁也无奈地耸耸肩,扭过头去。

“我看事情就这么定了吧。我出面跟彭教授接触,具体的薪酬额度由人力资源部拿出初步方案来,我来审批。”骆志远点了点头,“易纲,你把精力转移到研究中心的机构设置和管理运行上来,老冯,你侧重于整个中医药产业板块的设计思路上。我的意思是,从现在开始到年底,我们的康桥中医药产业板块必须要有动静、占市场、见效益。”

“我还是那句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相应的宣传和市场策划必须要走在前头。不管怎么说,先把声势造出去,只要我们的新产品一上市,马上抢占市场先机。”

第712章 壮士断腕

第712章 壮士断腕

骆志远拍板,结束了易纲和冯国梁的纷争。此事到此为止,再也休提。

调子都定好了,还有什么好争的?

“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办公会,其实有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想要跟大家先通通气。”骆志远挥了挥手,慢慢站起身来,刚毅的脸上浮荡着若有若无的笑容:“康桥集团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的高点。过去几年,大家戮力同心,集团有今天的成就,归功于大家的努力。”

“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站在这个相对的高点上,我们其实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继续向上,一个选择就是折返向下。说句难听的话,一个搞不好,我们就要前功尽弃,康桥盛极而衰逐步走向落魄,甚至破产倒闭。”

“国内这种企业太多太多了,因此,这绝不是我危言耸听。”

“因此,我们必须要殚精竭虑,谋求向上的发展。而这就需要,我们要从体制机制上、管理模式上、人员结构上等等方面,进行自我革新,甚至说是革命。在改良中完善,在完善中前进。”

“当然,这只是我初步的一个想法,目前还不是很完善。我准备首先对集团现在的管理架构和运行体制进行改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以资源集中配置和统一调度为平台,建立层级负责和由下而上的管理架构。”

“康桥集团,下设三大子集团:康桥投资集团,康桥实业集团,康桥控股集团。”

“投资集团负责整个集团层面的对外投资业务,侧重于项目的前期运作和决策设计;康桥实业集团负责管理现有六大产业板块康桥置业、康桥能源、康桥设备制造、康桥商贸、康桥|乳业和康桥医药,以及所有集团旗下的实体企业,包括全资子公司,分公司,一级利润单位;康桥控股集团则负责管理集团所属上市公司,比如香港上市公司和即将运行的美国上市公司,以及未来可能在国内、东南亚和欧洲上市企业。”

“康桥集团总部设立董事局、监事局和工会。各子集团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分支工会。”

“集团总部经营层成员分别兼任子集团董事长,取消原来的板块管理委员会。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行使集团整体调度和资源配置权,负责贯彻落实集团董事局和经营层的各项决策。”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思路,大家看看还有什么意见没有。”骆志远说到这里戛然而止,环视众人,面带沉凝的微笑。

夏侯明礼和韩大军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第一时间开口表态:“骆董,我们坚决支持您的思路,我们觉得这样很不错,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嘛,就是让我们的企业加快脚步迅速发展,争取早日成为全球性的跨国企业。”

骆志远笑了笑,又望向了冯国梁几个人。

冯国梁几人也立即开口赞同。

老板说了话,那就是决策了。况且,他们这些人都了解骆志远的为人,一般而言,只要骆志远说出口来的事情,基本上就是考虑成熟了。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么能跟骆志远拧着干、唱反调?

到这个时候,其实没有一个人能意识到,骆志远竟然要对经营层进行大换血予以壮士断腕式的自我改良。

骆志远笑了笑,又缓缓坐在了座位上,扭头向列席会议的赵寒扫了一眼。

赵寒赶紧将骆志远亲自起草的集团架构管理示意图一一分发到每一个高层手里,韩大军低头一看,心里一震,心说这果然不是一个小动作,幸亏他多长了个心眼,没有开口说什么。否则,必然会撞在骆志远的枪口上。

“这是我亲自起草的集团架构层级图,大家看看,讨论一下,我们逐步加以完善。”骆志远挥了挥手,旋即端起茶杯来小啜了一口。

“大家有没有意见?”骆志远沉默了几分钟,开口问道。

见没有人反对,他笑了起来:“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先确定下来。”

“康桥集团董事局下设经营层,经营层之下是集团11个职能部门。尔后,下设康桥投资集团、康桥实业集团、康桥控股集团三大子集团;康桥投资集团之下有康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康桥创投有限公司;康桥实业集团下设康桥置业集团、康桥能源集团、康桥设备制造集团、康桥工贸集团、康桥|乳业集团和康桥医药集团六个三级集团,涵盖六大产业板块的54家分公司和全资子公司;康桥控股集团下设康桥(香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康桥(美国)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正在筹建中的三家海外上市公司。”

“这样一梳理,架构就清晰了,职能也明确了。这有利于集团步调一致,统一调度,资源共享,提高效率,避免互相推诿扯皮和责权不明,更会避免有些下属成员企业坐大失控,导致集团利益受损。”

“运行体制上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摆在了桌案上,我们无法回避。”骆志远的声音变得低沉起来:“那就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说到底还是管理的问题,首先是高层团队的问题。”

骆志远这么一说,在座众人脸色骤变。

谁都没有想到,骆志远话锋一转,竟然到了这个方面:他这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