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国医-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常副市长的原话和工作指示,他只能公事公办、原封不动地传达,不敢打半点折扣。

骆志远笑笑,静待宋念波的下文。

“第二,后天,由轻纺局组织一场你们双方企业参与的项目公开质询会,常副市长会亲自参加。质询组成员由市政府有关领导、市直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轻纺局分管领导(目前暂定是我参加)、两家国有毛纺厂的原领导(暂定是老韩和夏侯参加)、两名职工群众代表等组成,形式也很简单,就是一方面由康桥公司向与会人员公开介绍你们的资产重组方案和未来的前景展望,另一方面由质询组成员向你们公开提出质询……总而言之,市领导的意见是集思广益,尽可能地避免决策失误,这同时也是对你们企业资产重组行为的一种爱护。”

宋念波说完,就抬头望着骆志远,似笑非笑。

骆志远朗声一笑,“首先感谢市领导和市轻纺局领导对我们这一次资产重组的重视和关怀,也感谢宋局长一直以来对这个合作项目的关照和支持,请宋局长回去转告市领导和局领导,我们会严格按照市里和轻纺局党委的有关要求去做,扎扎实实地推进这个项目,争取早日见到成效,为政府分忧、为职工群众解难,同时也为下一步市里的国有企业改革探索树立一个有益的标杆。”

这种官面上的冠冕堂皇的套话,骆志远是张口就来,滴水不漏,毕竟他前世可是官场上厮混了几十年的“老油条”。但宋念波、韩大军和夏侯明礼三人却有些诧异,骆志远这话怎么听起来不像是企业老板说的,而更像是官场人。就连林美娟都听得愕然,坐在那里感觉怪怪的。

宋念波扫了骆志远一眼,勉强又一笑,起身道:“好了,我已经把市领导的指示传达完毕,接下来,你们双方继续磋商合作的细节,我就不参与了。你们谈,继续谈。”

宋念波转身就要走。

骆志远起身笑笑,“宋局长难得来公司一趟,还是留下晚上一起吃个便饭吧?”

“是啊,宋局,给骆总一个面子,今晚让骆总请请客!”韩大军也起身打着哈哈,貌似殷切地挽留。其实韩大军和夏侯明礼恨不能让宋念波早点滚蛋,这人就是一根搅屎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不必了,我回去还有一个会要开,就这样吧,你们谈!”宋念波留在这里面对骆志远感觉如坐针毡浑身不自在,又怎么肯留。他稍微客套两声,就扬长而去。出于基本的礼貌,骆志远还是带人将宋念波送到了楼下,望着宋念波匆匆钻进车里飞驰而去,他嘴角浮起了一丝冷淡的笑容。

其实他跟宋念波无冤无仇,他心知肚明,宋念波之所以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利用手里掌握着的行政权力恶意干扰对两家毛纺厂的资产重组,无非还是出于一种嫉妒心和对唐晓岚美色的觊觎。

……

12月21日上午。项目的公开质询会在原三毛厂的礼堂举行。

虽然这次质询会是市里要求召开,而主持者也是轻纺局党委,但实际上却是由韩大军的人组织协调的。

建于建国初年的厂礼堂,门口那四根灰白色的石柱子被清理一新,石柱之间还悬挂着几条“欢迎市领导视察指导工作”之类的红色条幅。礼堂门口的篮球场上,停满了一排排的黑色轿车,全是本市各单位、各部门领导的官车。

来出席会议的不仅有质询组的成员,还有受邀而来的社会各界的听众,包括媒体记者和市民代表。这种质询会的形式,在骆志远看来,其实类似于后世的听证会了,只是透明度和参与度远不能与后者相比。

“三毛”厂和“一毛”厂的很多职工自发前来听会,不多时就在组织者的引导下进了礼堂,各自三五成群找地方坐下。这个礼堂能容纳两千多余人一起集会活动,“三毛”厂的鼎盛时期,干部员工总数也超过了两千人。

骆志远和唐晓岚静静地站在侧门口。轻纺局的局长张孝语和主持本次质询会的分管副局长宋念波等人则迎在正门处,等候着市领导的到来。按照计划,分管副市长常书欣要来出席活动,而且还作为质询组的主要成员。

不多时,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飞驰而至。车门打开,副市长常书欣好整以暇地下车来。骆志远顺眼望去,见此人身材不高、微胖,圆脸,四十出头的年纪,头发稀疏略有谢顶,一双眯缝着的小眼睛在闭合间隐现一丝精光。

常书欣倒背双手站在礼堂的台阶下,仰望着眼前这幢古朴的企业礼堂。

张孝语和宋念波赶紧满脸堆笑地匆忙迎下台阶,热情见礼道:“常市长,欢迎市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检查指导工作啊!”

常书欣轻轻一笑,慢慢伸出厚实而软绵绵的手来让张孝语和宋念波握着,淡淡道:“会议都准备好了?”

“都准备妥当了,领导请进!”张孝语陪笑着,侧身让常书欣走上台阶。

宋念波尽管堆着笑脸,但有一把手在,他这个副局长根本凑不到前面去,只能跟常书欣的随员市政府副秘书长老薛客套寒暄了两句,然后簇拥着常书欣进了礼堂。

在正式的官方活动中,大领导一般是压轴的,也往往是最后一个到的。常书欣是出席本次质询会最大的市领导,既然常书欣到了,那会议就要宣布开始了。

骆志远跟唐晓岚交换了一个眼神,耸耸肩道:“姐,我们也进去吧。”

唐晓岚点点头,却又有点担忧地压低声音说:“志远,等会就看你的表现了,可别出什么岔子!”

骆志远笑笑,“姐,你放心吧,没事的,这种质询会就是走一个形式,不会有人故意刁难的。至于我,不会给公司丢人的。”

骆志远说话间,突然发现又驶来了一辆黑色的轿车,车刚停稳,安知儒就匆忙下车来,夹着黑色的公文包大步走进了礼堂。轻纺局的人认出了安知儒,赶紧上前去迎接。

骆志远长出了一口气,微笑了起来:“姐,安叔叔也来了,肯定是代表邓书记来听会的,有他在,你放心,很多人都不敢出什么幺蛾子的。”

“希望如此吧。”唐晓岚松了一口气,“好吧,进去吧。”

正在此时,骆志远在抬步行进间突然看到了两个熟人:安北日报社时政新闻部的主任宋建军和新来的记者季春燕。两人并肩匆忙从台阶下走上来,季春燕背着采访包,宋建军则空着手,手里捏着一个黑色的记录本。

如果说在安北日报社,骆志远最讨厌的一个人,那就属宋建军莫属了。此人太过势利和功利,做出一些事来让人感觉恶心。只是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骆志远心有所恶,却不会表现在脸上。

两人是记者,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显然是来采访的。本次质询会也是市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两家国有毛纺厂的出路和众多国有企业职工的安置,又有市领导出席,本市媒体当然要来参加。只是骆志远没想到,一向喜欢端架子摆谱摆老资格的宋建军竟然亲自来了。

第121章 质询会(中)

第121章 质询会(中)

骆志远不想跟宋建军打招呼,便装作没有看到两人,正要与唐晓岚走进礼堂,却听身后传来一个清脆惊讶的女声:“骆志远同志?!”

骆志远听得出是季春燕的声音,无奈之下,出于礼貌,也只得笑着停下脚步转回头来笑笑:“原来是宋主任和季记者啊,你们这是来采访吗?”

季春燕笑着上前来跟骆志远握手,“是啊,我和宋主任来采访呢,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你也来开会吗?”

骆志远也笑着:“是啊,我也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你们。我来凑个热闹,呵呵。”

宋建军则不屑一顾地撇了撇嘴,简单跟骆志远点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后就催促季春燕道:“好了,小季,我们赶紧进去,别耽误了开会!”

季春燕歉意地向骆志远笑了笑,又向衣着考究容颜绝美的唐晓岚扫了一眼,暗暗惊艳一声,才跟在宋建军的屁股后面走进了礼堂。没奈何,唐晓岚就是那种无论站在哪里都能引起男人关注、女子嫉妒的美女,想要保持低调都难。所谓鹤立鸡群,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两人相视一笑,也走了进去。

礼堂内坐满了人,从后端望过去,黑压压的一大片,声音微有嘈杂。而主席台上,质询组的成员和市里有关领导已经端坐其上。骆志远放眼看去,能认识的也就是常书欣、安知儒、张孝语、宋念波、韩大军和夏侯明礼几个人,其他的面孔都很陌生。

两人一路快步前行,走向了第一排处。林美娟正焦急地回头张望,见两人过来,这才给两人让座,递给两人每人一瓶矿泉水。文员何秀娟则把准备好的材料递给了骆志远,今天代表康桥公司出面接受公开质询的是骆志远这个总经理,董事长唐晓岚不愿意出面,也有一些深层次的复杂考量。在这一点上,两人倒是想在了一起,只是谁也没有挑明,免得让唐晓岚尴尬。

主持质询会的是轻纺局分管副局长宋念波。他定了定神,起身走向了灯光聚焦下花团锦簇的发言台。

“尊敬的常市长、尊敬的市直各部门各位领导、尊敬的社会各界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康桥实业公司对市里两家国有毛纺企业的资产重组项目质询会,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市领导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谢谢大家!”

“下面,我介绍一下质询组的各位成员。副市长常书欣同志、轻纺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张孝语同志、经贸委副主任马明远同志、市财政局科长郭伟全同志,两家毛纺厂的领导韩大军同志、夏侯明礼同志,市机械工业公司副经理赵兰同志,安北师范教师孟平同志,职工代表张伟民、薛敬爱同志。质询组共有十名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市领导,也有普通职工和市民代表……”

宋念波在台上介绍着,介绍到谁,谁就起身向台下致意,引起一阵稀疏的掌声。安知儒只是参会领导,但不是质询组成员。别看他坐在台上,宋念波没有专门介绍他,但台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