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史上第一"圆满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郭子仪:史上第一"圆满将军"-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没有当初的慧眼识英雄,当然也没有后面的投桃报李。也有人认为郭子仪仰慕李白的才学,向皇帝进言请饶恕李白之罪,这同样也不太可能。

  郭子仪本就不是附庸风雅之辈,看诗词不如看兵书。永王死于757年,当时战事正酣,郭子仪满脑子都是如何大破叛军、收复两京,又那里有精力去关心素不相识的李白。

  (实话实说,李白的粉丝可别砸我。)

  这个故事的产生,不过是因为李白与郭子仪都是名人,大家希望两位名人之间能产生一段传奇的故事,这种八卦的爱好,如欧阳修之高人也不能免俗啊。

  把郭子仪和李白两人放在一齐,又是大诗人慧眼识英雄,后来又是大将军舍官救文豪,代表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君不见,如今的电视剧明明要演杨贵妃,偏要把李白拉来贵妃娘娘搞一段恋爱,尤其不堪的是让我所崇仰的李太白搞成整天向一名*要银子讨生活,“诗仙”成了吃软饭的,真真是气死我也。 。 想看书来

第十三章  胸怀经世济民之志
“莫道小小少年狂,早有英名题金榜。”

  20岁左右的郭子仪没能和李白发生一段传奇故事,但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事:考中了武举。

  在唐两书中,郭子仪的童年和少年没有介绍,简单到未置一词。倒是在颜真卿为郭敬之所撰的《郭公庙碑铭》中,对郭子仪的少年进行了简单的点评,不过既然是写碑铭,当然是净捡好听的说,无用的吹捧之词居多。给人感觉就像现在听高人作的报告,听时感觉热血沸腾、心有戚戚然,但等平静下来回思一下,也知刚才所言都是些鼓动口号,实则没有真实内容。

  郭子仪少年就仪表出众,长大后更是身材伟岸、英气勃勃,是当地有名的美男子(少而美秀,长而瑰伟)。为人也是品性优良,质朴正直,孝顺父母,宽以待人(姿性质直,天然孝悌,宽仁无比)。

  作为一名未来的将军,郭子仪爱好武艺,无论是骑马还是射箭,都十分出色(骑射绝伦)。

  在唐代,尚武任侠之风极盛开,所以才有诗人李白的“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吕岩的“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李贺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等以剑为主题的诗句。更有人把唐传奇作为现代武侠小说的鼻祖。

  当时还不存在现在的一些武学流派,没有什么罗汉拳、武当腿,更不可能有什么双截棍、太极功,唐传奇中红线、聂隐娘的绝世武功当然都是想像出来的。剑术虽然已经开始流行,但还是以表演为主。分辨武功的地方,唯有生死相搏的战场。

  当时常说的武功,往往是指骑射本领。太宗时,就曾对士兵言“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武则天时期设立的武举,也是以射箭、马术为主。

  在冷兵器时代,当时军队中精锐兵士就是骑兵,最锐利的武器就是弓箭,所以骑马射箭非常重要,甚至把他列入“六艺”当中。《周礼&;#8226;保氏》中曾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颜真卿说郭子仪“骑射绝伦”,就相当于说他武功高强、没有敌手。

  长得出众、德艺双馨的一个人,当然是名声远扬(“所莅以清白见称”)。

  郭子仪素有大志,“居常以经济自命”。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从小就想当个今天预测楼市价格下降、明天预测油价又得涨的经济学家,这里的经济是指“经世济民”之意。当初李渊给二儿子起名,李世民中的“世民”,就和此处的“经济”同义。

  认为自己有“经世济民”之才,呵呵,口气不小啊。

  “少年有大志,意气贯平生。”口气真的大了吗?

  日后的郭子仪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何止是经世济民,简单是力擎苍天,风云为之变色、天下为之安定,以一已之力改变了大唐的历史轨迹。

  想诸如我辈少时也曾有过长大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手间英雄云集、天清地绿,国家因我而国富民强之梦想,可惜现在甭说自己影响一国之途,就是身边的人又能影响几个?再提起“梦想”两字,感觉是如此的遥远。

  对于郭子仪中武举的年龄,一直没有定论,两唐书中,都以“以武举高等补左卫长史”一语带过。

  《郭公庙碑铭》倒是提了一句:“弱冠以邦乡之赋,骤膺将帅之举”,“弱冠”在古代是指20岁,后来也被引申为20岁左右的意思,这里也不排除为了碑铭朗朗上口,“弱冠”为第二种意思。“邦乡之赋”并不是说友邻吟诗作赋,此处的“赋”应为士兵、服兵役之意。《左传&;#8226;隐公四年》就有“兵也。以田赋出兵,故谓之赋。”

  也就是说,20岁左右的郭子仪在邦乡的军队里服兵役,当时军队分为府兵、禁军、地方军等,郭子仪应征的是地方军。

  郭子仪20岁那年是公元717年,当时唐朝还实行府兵制。根据府兵制的要求,服役的年龄是“二十一入募,六十一出军”,虽然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玄宗曾下制:“今宜取年二十五以上,五十而免。屡征镇者,十年免之。”但由于兵员紧张,并执行不严。

  我们只能说,当时的郭子仪肯定不小于21岁。

  府兵要求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郭子仪既然能入选,也可以推测出当时五十出头的郭敬之官位还属于六品以下,也就是还没当上刺史。

  郭子仪服兵役期间,参与了朝廷举办的武举考试,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第十四章  弱冠中武举
武后时期,为选取优秀的带兵人才,保卫大唐的边境安宁,武则天以文举为参照,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了武举制度。

  武举初始于唐代,当时制度并不成熟,考试的科目现在看来也不太科学。简单来说,考试的重点就是射箭和力气。

  既然科目简单,那么报名的人也就多,天下习武之人云集长安,想比赛得排好几天队。于是在当时又产生了一种资格比赛制度,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资格,你才能参加比赛。

  资格赛对选手的要求有三条:

  一是得懂得点兵书,总得不能是文盲不是。

  二是还能有点才艺,当然这才艺不会是唱支歌、跳个舞什么的,而是勇技,其实就是想办法表现一下自己的勇敢,以免选中的人日后到了战场上是个孬种。

  第三就是射箭,又分为平射和筒射。平射,顾名思义,就是看谁把箭射的平,大家都知道,由于地球引力的原因,箭射出后一定呈一定的弧度,所以射箭时还要讲究个最佳发射角。在同样远的情况下,把箭射得平,意味着箭的初速度大,其实还是比得臂力。在矢发平直的前提下,射十箭,中五箭及以上为上第,三箭及以上为下第。筒射检验的是“善及远而中”,应该是在远处放一个筒作为目标,看谁射得最精确,十发四中就为上第,三中为下第,三中以下为下第。

  经过地方上的初评,达到了武举的条件,就可以到京城参加武举了。由于这资格试是完全由地方主办,除筒射外并没有特别清晰的标准,免不了出现许多照顾当地生员的情况。

  郭子仪既然是被称为“骑射绝伦”,当然顺利通过了地方上的预选。

  在京城比试,再想徇私舞弊就困难了。再说,高官子弟已经有政策照顾就业了,没必要非得来赶武举这一场。

  武举考试的项目,包括了射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材貌、言语、举重七项。

  射长垛是比试远距离射箭的精准水平。由帛或皮革制成特大号的五个箭靶,中间的箭靶有长宽各六尺(大约180cm,够大的,再近视的人也能看清靶子),其余四靶小一些,但也有三尺长宽。靶上分成三个区域,分别是“中院”(相当于9…10环),“次院”(相当于5…8环),“外院”(相当于1…4环)。

  把五个靶子并立在城墙垛口上,悬高30尺(呵,足有9米高,可见当时长安城的城墙高度)。

  众位考生要坐着射箭(“列坐引射”),不知是什么道理,难道打仗时还坐着射不成?

  对弓也有讲究,要用一石力(大约120斤),也只有这么承受这么大的力,才能射105步那么远。宋代的岳飞曾能拉开四石的弓,为南宋第一。

  考生射中院者为上,射中次院者为次上,射中外院者为次。

  骑射又称马射,是考试武生控马奔驰中的箭术水平,这个难度相对挺高的。靶子也称为鹿子,长五寸高三寸,共有两个安放在矮墙上。马射用弓需要力量为“七斗”,大约为现在的78斤,比射长垛的弓需要的力量轻了许多。

  马射时,射出去的箭全中为上,中了一部分为次上,一直不中为次。(一共有射多少箭,我一直没有查到相关确凿资料,但想来并不会太多,否则也不会有人倒霉到一箭也射不中。)

  第三项是马枪,在刚才马射用的土墙上,放四个木偶(其实就是一段略加工的木头桩),木偶头上顶着四片三寸五分厚的木板。

  考生纵马持枪,所持枪长一丈八尺,径一寸五分,重八斤。在古代的冷兵器战场上,骑兵特别注重第一波的冲锋,“呼”的一下冲上去,生死立判。在这种情况下,对兵器的长度是越长越好,甚至在西方出现了专门的长枪兵。

  一丈八尺,也就是5米4,对于持枪者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很变态的长度。这种枪,也就是冲锋的时候用一下,平时根本舞动不起来。

  小时听袁阔成大师的《三国演义》,对张飞能用足有三人高的长丈八的蛇矛非常佩服,后来才知道,连个小骑兵也用得也是这玩意,让张三爷的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