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微观红楼-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会带有一团喜气。这种团圆与融洽并不让他们觉得缺少了什么。家里人再多,连说话都要存了说什么的心机,别人的存在不仅不会给人带来温暖,恐怕越是这样的相聚,越让人感受到几分寒冷与灰心了吧?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贾府的排场
元春从宫里传出话来,端午节前要打三天的平安醮。本来凤姐只想带几个小姑子去开心,贾母偏要凑热闹,王夫人只好下令“有要逛去的,只管初一跟了老太太逛去”。婆子、媳妇、小丫头们早在府里憋疯了,听到这话谁肯不去?于是,贾府上下全部出动,只见荣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除了老太太、薛姨妈、众小姐的车,还有丫头仆人的车,“黑压压的站了一街”。 然后,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青年公子贾宝玉银鞍白马,彩辔朱缨,在那八人轿前领着车轿人马的队伍,浩浩荡荡,一片锦绣香烟,遮天压地而来。这样一个队伍,若是喧闹着走来,便无异于街头杂耍,但贵族之家出行,也必有贵族之家的威严与秩序,于是,整个队伍依次行来,却是鸦雀无声,只有车轮马蹄之声。
  可惜总有意外发生。这意外的发生不是对庄严行进队伍的打劫,而是已经基本完成了这个过程,到了清虚观门口,进入另一场景的彩排的时候。只听钟鸣鼓响,清虚观的张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路旁迎接。宝玉下马,贾母下轿,众人依次下车下轿,偌大一个场面,也是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可谓庄严肃穆,体现了训练有素的大家规矩。这所有的排场都像是一个告之世人的仪式,宣示着富与贵的繁华景象。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道观里已经不再是一派清幽寂寞,楼上挂起了锦绣的帘子,等待着荣府一干人的到来。那些道士自然全被驱赶出去了,不过,也许他们就站在不远处,看着自己的行卧居处被花红柳绿的姑娘小姐们占据。寂寞的青灯古卷的修炼,单一的烧丹炼汞的劳作,这所有的修炼究竟是为今生的超脱还是为来世的富贵,很难让人说清他们心里的感受。也许,这样的场面他们见得多了,在贾家人打平安醮的日子,不是有南安太妃们也来相见吗?一切的排场都不是静悄悄独自完成的,它必要相互映衬方显得精熟与沉着。
  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就在贾府众人纷纷进场时慌慌张张地出现了。他拿着剪蜡烛的剪刀,正想瞅空子钻出去。他不是故意沾这便宜要趁机见见贾府的贵妇与小姐的华丽与美貌,而是吓坏了找不到逃离的出口。结果,他胡走乱闯中一头撞在凤姐的怀里。凤姐的反应极其迅速,体现着熟练的回应,扬手给了小道士一巴掌。这一扬手,都可以想见其响亮。一个平安醮的仪式,就这样被不伦不类地点上了一笔不动声色的嘲弄。凤姐知道小道士出现的原因,因为她骂道:“小野杂种!往哪里跑?”即使知道是他的慌张造成了这样的相撞,也必要让他承担相撞的后果。小道士被打了一个跟头,跌到外面去了,而接着他的,是刚下车的宝钗。此时,围随在宝钗等周围的,是风雨不透的丫鬟婆子。见小道士滚了出来,众人一齐发声说“打!”直让人想起电视镜头中,官员判案时由衙役齐声喊出的那个“威——”字。
  宝钗等面前的“风雨不透”让我很震惊,那该是怎样一种威严与尊贵。别说是没见过世面的小道士了,这样的场面有谁会毫不理会地穿越?于是,当小道士晕头转向地挨了打,又晕头转向地被领到贾母面前问话时,就算贾母的表情再慈祥,贾珍抚慰费再多,恐也一时难以从惊悸中回过味来。
  小道士就这么匆忙而意外地出场,又匆忙而意外地下场,在追光灯的照耀下,仿佛是一个跑龙套的小丑,偏又把画龙点睛的一句台词说出来。众人在他的台词里震动甚至哄笑,然后接着看下面的精彩的剧情时,他就被人遗忘了。
  小道士在清醒后,会记得那一串大户人家的赏钱,还是脸上火辣辣的一巴掌呢?可以清楚的是,他肯定不会记得贾母那一张慈祥的老脸,倒是凤姐那张粉面含春威风八面的脸很可能从记忆的深处时不时浮现出来,像一个色彩纷呈的噩梦。
  只是小道士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曾经在怎样的情景下出场,又是如何地下场。小道士是贫寒人家的孩子,他与乱花迷人眼的富贵的意外遭遇,那种富贵带来的惶恐也许会影响他一辈子。只是不知,他见到富贵人家出行时,是羡慕还是愤恨。
  荣府人的到来,使清虚观无法清虚了。先是听到消息的尤氏婆媳来伺候,接着冯将军家听到消息带着猪羊、香烛、茶食赶来送礼,后来连二连三的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荣府的排场,渐渐扩大到有形的人家和无形的广大中去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文人的诗意栖居
林黛玉是大观园的首席诗人,她的居处也自不同。贾政第一眼看到时,便喜欢上了。贾政本来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只是因为圣上怜其祖上的功劳,对子孙很是看顾,照顾了一个为官的指标,这样,贾政没有任何悬念地走上仕途。这对于一向好学上进的贾政来说,这样的顺利也留下了人生的遗憾——从小立志于学的满腹八股文章无缘于科场一试锋芒,从而失去了从极紧张到极快乐的金榜题名的超级体验。不过,那一段学习过程,还是为贾政积累下了一些文学修养。虽然宝玉不肖,不读正经书,不求上进,让贾政恼火,但他还是肯定了宝玉写诗作对的“歪才”。作为文人胸中的大丘壑用来忧国忧民报效国家自然不可少,那一份曲径通幽的文化心理状态也难消失。贾政喜欢与黛玉的老师贾雨村来往,看中的便是雨村的文人气质与不凡风度。贾政未曾有过的吟风弄月吟诗作赋机会,蠢蠢欲动而又功力不逮的文人情怀,在大观园的诗意景观中,被贾宝玉的少年风姿与吟咏唤醒了青春的记忆。
  大观园就是这样一个所在,它的山水花草风情与人青春萌动的诗情相配,正如元春对它的理解:那园中的景致,若是敬谨封锁,不叫人进去,岂不辜负此园?而家中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住进去,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不仅彼此不辜负,而且还可以疗伤。贾宝玉因思念秦钟,忧伤不已,贾母常命人带他到新园子里来玩耍,缓解和冲淡了宝玉的伤感。
  大观园中景致各有不同。林黛玉心无旁骛,是一纯粹文人。当元妃要众姐妹住到大观园去时,黛玉与舅舅贾政见解不约而同,“心里想着潇湘馆好”,她的理由是:“我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些。”竹子似乎是文人居处的首选,郑板桥画竹自成一绝,别的文人也多喜欢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竹的那一份喜爱已经不是单纯的视觉享受了,宁折不弯,空虚有节,已成文人的心志表达。贾政带着一帮帮闲文人游览时,看到一带粉垣,数楹修舍,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心皆向往地大赞:“好个所在!”贾政更进一步,生了“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的想象。贾政没能在此读书,却做了他的外甥女黛玉的书房。刘老老看见时,便说:“这那里象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呢。”再看宝玉在此的题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简直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境界。
  大观园里不是没有喧闹的,但潇湘馆显然比别处更“幽静些”。袭人嫌宝玉窝在家里又要睡觉,便要他出去转转。结果宝玉看到“凤尾森森,龙吟细细”,顺路就到了林妹妹的潇湘馆。宝玉挨打后,黛玉立于花荫之下远望怡红院出出进进探望的人,回到自己的院内,则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黛玉的住处显然寓示着少人行的幽僻。但林黛玉有自己的世界,她的房间的特点是“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放着满满的书”。 想夜月无人之时,黛玉无眠,看窗上虚窗竹影,听窗外萧萧竹声,竹声与竹影营造出的诗意与凄凉,定是引得黛玉诗情如涌之源。
  与黛玉不同的,探春的房间里是阔朗的,三间屋子不曾隔断,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一书一笔,两位女孩的爱好与性格立见。探春是外向发展的,她是诗社的发起人。这一结社的倡议,非探春不能发出。李纨事后说自己也想过这事,可到底她也没做。李纨的顾虑在于她是一位寡妇,虽不用相夫了,教子与针凿才是她的本分,那点活跃的想法是有悖于大家对她的印象的,于是她宁肯放弃这一想法。宝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她本拿作诗当做闲情逸致,并不太重视。黛玉虽然爱诗,却没有精力和闲情管事。有了诗情是可以做给自己看的,那一腔诗情也可以化为哀怨的爱。
  黛玉不止听竹声,还喜欢听雨声。数竿烟雨,与半榻琴书才能相映成趣。游大观园时,宝玉要把枯荷砍去。黛玉便说自己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字义山)原诗句为:“留得枯荷听雨声”,《红楼梦》中黛玉用的“残荷”,与原诗有不同。。明代诗人李东阳与林黛玉的爱好相同,因为喜欢荷花,便在园中挖了两个池子,种满荷花,可观赏,还可听雨,颇有情致。他在《听雨亭记》中写他听雨时的心境:“雨至众叶交错有声,浪浪然,徐疾疏密,若中节会。静观子闲居独坐,或酒醒梦觉,凭几而听之,其心冥然以思,肃然以游,若居舟中,若临水涯,不知天壤间尘鞅之累为何物也!”林黛玉倒无物累,却为情累一生。
  林黛玉作诗,她愿别人也诗意一些,于是尽心尽力地教香菱。薛宝钗做人,把香菱领到大观园里,并让香菱去拜拜街坊邻居,教她人情世故,然后把教诗的工作交给黛玉,舍近求远地让香菱跟黛玉学作诗。作诗的日益沉浸到狭窄与深刻里面去,做事的越来越开拓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