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佤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佤邦-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向头人交纳相应的赋税,其数额由各地土司头人根据收成及田地好坏而定。另外,勐冒境内主要有新地方、纳威、曼东、营盘、岩城等几个较为繁荣的市场,每逢集市日,都由头人及当地权势人物指派专人入市收取杂税,收取大牲畜交易税、屠宰税、鸦片交易税。屠宰一头大牲畜上交肉6斤,其他则收银元、老盾等钱币。建政后,大牲畜交易及屠宰仍然成为重要税源,新增了关卡、矿产、木材等税。
  大宗的进出*易,由海关及县局、所设关卡征收。较小的进出*易,由各区征收管理。海关及县局关卡征收所得全部上交财政,而各区征收所得的仍须上交财政,10%上交县税务局,30%留作各区的建设和其他的费用。各种屠宰税的征收,不上交财政,归地方使用。宰猪一头,逢集市日征收25元,平时征收20元;集日宰牛1头征收40元,平时征收35元。牛马交易征税为成交额的15%,由卖方交纳。
  凡在境内经营建设业的单位和个人,需按建设投资总额的15%纳税。纳税对象由建设的甲乙双方自行定夺,所得税金全部上交县财政。根据营业者经营范围及规模核定总收入,并按月进行征收,征收额为总收入的15%。工商摊位税则实行按天征收,依据摊位经营规模大小而定,较小摊位免征。对矿产、木材等资源出口实行征税,征税率则根据出口数量及价格而定,一般按销售额的20%计征。若按体积计,每立方米征收50元。凡在境内从事机动车修理的单位和个人,所交纳税额由税务部门根据经营情况核定,按月计征。从事酿酒的商户,由税务、工商部门核定税额,按月征纳经营税。凡街面房屋出租,均须向税务局纳税,金额由税务局核定,按月租计征。
  我们拐过一条路,上了县城最大最长的那条路,我一下子就认出来了,我们入住的宾馆就在眼前:一大个院子,主楼有3层高。鲍局长说,这是县长家的。旁边另外一个有大楼的院子也是县长家的。再过去一点的地方,有一个稍有逊色的院子是县委书记家的……而这些院子就是县城里位置、房子都最好的组成单元。这一点跟邦康是相似的。也许,整个佤邦的情况都是这样的。
  

第十二章 与勐冒县委书记一起体验佤邦禁毒(1)
1勐冒是佤邦最大的县
  我们穿过晦暗的夕阳光照回到公明山茶厂的时候,屋前的草坪上已经站了几个全副武装的警卫员,我们的几个警卫员跳下车去,立即散开到他们之中去,各自作出警戒样子,整个茶厂立即有了一种戒备森严的紧张气氛。
  佤邦联合党勐冒县委书记李志超正独自坐在茶厂的会议厅里等着我们。会议厅里主席后面的墙壁上是一幅装裱的中国黄山迎客松的巨型风景画。下面两长排茶几后面各是两排实木椅子。李志超长得精瘦,看起来仍然显得忧愁和疲惫,他才55岁,但看起来至少比实际年龄要大10岁。他的中国云南省的汉语方言讲得很顺当,但是声音低了点,坐在远处听他讲话有点吃力。据说他是个善于交友、见多识广的人,他的名字来自中国人很熟悉的一句口号,就是“立志超英赶美”。
  他有点过于打官腔了,有点像中国某些地方官员在接待外来客人时的架势,他开始介绍勐冒的县情。
  勐冒县位于佤邦的西北部,属佤邦的第一大县,县境内山地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98%,是一个农业县,95%以上的人口为农业人口,人民的温饱问题仍然是县委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佤邦政府在第三个五年计划(2000—2005年)中把发展农业作为重点产业项目加以实施,力争粮食基本达到自给自足。
  当时,勐冒县11个区(街)中,有公明山、纳威两个区于1995年完全告别了罂粟种植的历史,逐步被橡胶、茶叶、芒果、荔枝、杉木和其他的农作物种植所取代,计划之中,其余的8个区在2005年后将完全成为无毒源地区。为了缓解其中的矛盾,有效地解决全县人民的温饱问题,在佤邦政府的宏观安排下,自1998年以来,全县各地农民先后有3万多人已迁移到勐阮等南部地区。
  谈起禁毒后老百姓的生活问题,李志超表情十分凝重:“我们一直在禁毒,现在就要制定第五个三年禁毒计划。但是搞其他农业开发需要资金、种子、技术,这些都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我们民族要彻底从毒品中解放出来非常不容易。”这个县当时人年均口粮仅有150市斤旱谷,只够吃6个月,群众在困难中度过。全县13万人口中,有6万人处于半温半饱状态,还有2万人几乎饿着肚子。每个街天摆出200包(即1000公斤)从中国运过来的大米都还不够卖。4万儿童只有1万人在上学。由此可见,尽管当地大量种植罂粟,但老百姓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没有前途。”他深深地叹着气。
  2新鲜的条例文件中有敏感而不便提及的弦外之音
  那么,佤邦能否于2005年后真的成为无毒源区呢?世界瞩目。
  佤邦种植大烟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人民群众以种植罂粟为主要经济来源,用鸦片换取粮食、衣物、油盐等生活用品,维护自己的基本生活。日常生活中,鸦片被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少人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缅甸独立虽然已有50余年,但“天高皇帝远”,佤邦地区仍然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缅甸政府关于禁毒的命令在这里无声无息。缅共领导时期,虽然一度采取过拔除烟苗等强硬的禁烟措施,但“治标不治本”,步子不稳,方法欠妥,收效甚微,个别地区还因此发生过骚乱。
  可悲可叹的是,缅共后来连自己都走上了“以毒养军”的贩毒道路,于1989年解体后留下来的几股武装力量不仅接过了其“以毒养军”的衣钵,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佤联军是这些武装力量中最大的一支,于1996年击败了坤沙集团后,已拥军4万,还有6万民兵,成为“金三角”地区乃至东南亚地区势力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同时也成为这个地区最大的毒品产销地。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佤邦跟“金三角”其他武装一样,不得不表示要禁毒,并制定了详细的禁毒规划,在替代种植方面也做了一些象征性的工作。

第十二章 与勐冒县委书记一起体验佤邦禁毒(2)
有专家分析认为,促使佤邦不断地做出禁毒姿态的原因是:第一,佤邦已经代替坤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首领先是很怕被戴上“坤沙第二”的毒枭帽子,后来是一部分首领被一些国家作为毒枭悬赏通缉,再后来是排名在前20位的首领都被通缉了,随时面临着人家“想抓就抓、想杀就杀”的生死存亡境地;第二,佤邦十二分地重视与中国方面的“外交”关系,据说,就算中国对其只是“封关”一天,它都受不了,因为它的生活物资几乎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所以,中国云南省禁毒部门“以压促变、疏压结合”的禁毒策略使其感受到巨大压力,迫使它主动作出了“毒品不走中国通道”和“绝不能因为毒品问题成为中国的敌人”的承诺;第三,为了改善其在国际上的形象,争取国际援助,发展壮大自身,也必须打禁毒牌;第四,在多年大规模的毒品产销活动中,它已经积累了巨额资本,可依靠毒资大搞经济建设,搞一些替代种植的“形象工程”也是应该;第五,近些年来,佤邦冰毒等新型毒品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不仅无需种植毒品原植株,而且更隐蔽,利润更高,没有罂粟照样能生产毒品。该专家说:“这就是佤联军禁毒的真相。”在这里,他们说的禁毒主要是指禁种罂粟。
  但据本人了解,佤邦当局不少首领是因为真正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性而主张禁毒的,要是有钱花,他们肯定不会再从事毒品的产销活动。他们深深认识到,种植大烟和吸食毒品,将会导致灭族灭种,并且会严重危害其他民族,危害全人类。因此,佤邦联合党和政府都把禁毒问题作为佤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高度重视。鲍有祥曾经对手下人说:“不能开国际玩笑。我们一个小小的佤邦,不能因为毒品问题成为世界人民的嘲笑对象和打击对象。我们要做世界人民的朋友,不能做世界人民的敌人。我们要与世界人民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我们要态度明朗,行动坚决,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逐渐减少大烟的种植面积,用其他的经济作物来代替,解决全邦人民的温饱问题。我们一定要在2005年在佤邦全面根除鸦片种植,实现全邦无毒源这一目标。”他甚至立下生死状:“2005年后,佤邦地区成不了无毒源区,可以要我的脑袋。”
  鲍有祥还说过一句比较真诚的话:“我们要把问题看准、看透、看死。种植大烟、吸毒贩毒,把人都变成懒汉,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要杀族灭种的。禁种罂粟,完全是个决心问题。我们的邻居中国西盟过去跟我们一样,解放后中国政府坚决禁种大烟,不就禁住了吗!我们共有29个区,现在南部已有5个区,北部已有6个区,经过试点,搞替代种植,下决心不种大烟,现在就已经真的不种了。没有听说那里不种大烟就饿死了人。我坚信,我们全邦党政军民痛下决心,2005年后就一定能实现无毒源区这个伟大目标!”
  中缅联合铲除罂粟
  他们从1989年“建邦”时就开始这样去做。从1989年至2002年的3年中,他们就制定和印发了20余份关于禁毒工作的文件,比如:1989年的联合党中央关于禁毒的宣传提纲,中心内容是要让群众认识种植大烟的危害性和禁毒的必要性;1990年8月的《禁种和根除大烟的策略与措施》中明确规定:对50岁以上的吸食大烟者进行耐心劝说,对50岁以下的分别情况和区域采取强制戒毒和劳动改造的办法;1991年6月的《禁毒通令》以法律形式,号召全党、全军和全邦人民行动起来,对贩毒和吸毒的犯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