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好妈妈"育儿经: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版"好妈妈"育儿经: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穷人要努力工作,有钱人要做慈善事业,孩子们心目中的社会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啊!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差生变成了优秀生
小明酷爱打篮球,自身条件也够好,打球时身手矫捷灵活不说,身高在初二时就达到了一米九。他们学校的操场上有个篮球架,篮筐上已经没有网了,只剩一个空架子,却也挡不住他玩球的热情,一下课拿着球就奔球场而去。
  小明的班主任老师喜欢拖堂,该下课时不下课,总是唠叨个没完,把小明给急得一个劲地用手指头转篮球,两条腿不停地晃来晃去。因为他个子高,课桌里面放不下那双长腿,他总是把腿伸到桌子外面,所以他转球晃腿班主任在前面看得一清二楚,再看到一下课他就拿着球奔出教室的紧迫样,老师主观上就觉得这个学生满脑子都是玩,不求上进。
  小明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不算差,属于中上游,可每次考完试,班主任老师给他的评语都是不够努力,精力没有完全放在学习上。经常在班上不点名地批评,有的同学整天就想着玩,毫无上进心和紧迫感,等到考不上理想高中,考不上好大学时后悔就晚了。小明听了心里就很气,不就是下课玩球了吗?又没有上课玩!
  有了抵触情绪,对老师就不那么尊重了,有时老师批评他,他会顶嘴。老师对他的印象更坏了,一开始只是觉得他贪玩,现在认为这个学生的品质有点问题。
  一次老师又拖堂,小明在下面转篮球,一下子没拿稳,球掉到地上,弹跳着一路沿着走道滚到了前面,惹得两旁同学大笑。老师以为他是故意的,火冒三丈,下课后罚他不许出去不说,还把篮球没收了。
  小明很气愤,因为他根本不是故意的。尤其让他郁闷的是,老师让他写检查在班上念,必须全体同学都通过了才行,否则就不还给他篮球。
  他和老师的梁子越结越大,因为四十多岁的班主任老师是个单身母亲,人又认真古板,所以,在背后他给老师起了个外号叫“灭绝师太”。
  不知怎么这个外号就传到了班主任的耳朵中,老师恼羞成怒,叫来小明的爸爸妈妈训斥了一番还不解气,又将小明告到了教导主任和校长那里。最后,学校给了小明一个记过处分。
  但是,老师的“灭绝师太”绰号也因此传遍了全校,人人皆知,班主任老师因此恨他入骨。
  小明的初中生活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班主任老师从来不给他一个好脸看,老师在场,同学们都不敢和他接近。他破罐子破摔,初升高时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班干部私下透露说,老师在档案里给小明的评语很差,到了高中这些档案都得背着,所以,小明在高中的日子只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小明的父母万般无奈之下,听从亲朋好友的建议,凑钱把小明送到了美国读高中。
  刚来美国,小明英语不好,学校特意安排他进ESL班学习英语。学校的辅导员帮助他选课,建议他刚开始选容易的课,少选课,只要选够学分就行,不要贪多,等到英语过关了,适应了美国的学习方式,第二年再多选一些课程。
  课外活动,小明只选了篮球一项。
  每天放学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正规的篮球场地和身手相仿的同学一起打球,小明幸福到家了。就冲这个,就觉得美国学校好,就是好!开学不长时间,篮球队教练就看中了他,把他招进校队。
  小明训练刻苦,素质又好,球技飞速提高。篮球队代表学校出去参加比赛时,一般高一的孩子都是坐板凳的多,他却可以得到些上场机会。等上了高二,他就变成了绝对的主力。
  高二那年,他们篮球队得了地区比赛的第一名,小明是最佳得分手。美国人特别重视体育,全校都为他们球队的胜利欢呼,校长在学校广播里表扬球队,特意提到小明如何英勇顽强,和队友协调作战,有勇有谋地夺取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他们篮球队的大照片挂在学校橱窗最显眼的地方,小明自己有个单独的大特写放在旁边。
  在美国学校,最有人气的孩子不是学习好的孩子,而是体育明星,那真是女生追捧,男生羡慕。在体育方面得的奖杯在学生们眼里绝对比科学比赛的奖杯有分量。小明成了学校的明星学生,不断有女生向他送秋波,还有学生问他是不是姚明的亲戚,要不怎么都叫“明”?
  小明那嘴乐得合不上,感觉简直太好了,练球也更积极了。
  同时,小明的文化课也渐渐如鱼得水。他高一选的代数在国内初一就学过了,所以觉得容易得不得了,基本的英语数学词汇明白了之后,数学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小儿科一样,使得老师对他赞不绝口。有一次上课,他发现有一道题老师演算错了,同学们都照葫芦画瓢地跟着做,他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和老师说一声。在中国,指出老师的错误老师有可能非常不高兴,小明太怕老师给小鞋穿了。他没有当场说出来,等到下课,拿着自己的演算问老师是否正确,老师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老师不仅没有恼,还连连夸他聪明,说他是数学天才,推荐他进学校的科学小组,参加培训,代表学校参加数学竞赛。
  小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在国内经常被老师骂得狗血喷头,属于不努力不上进的朽木,在这里竟变成了天才!还可以参加数学竞赛,这种好事在国内的时候哪里能轮到自己啊!
  在各门课中,他最差的就是英语,英语课老师考虑到他的具体情况,考试时网开一面,允许他查字典。平时他取得了任何一点进步老师都是不住嘴地表扬,有时候小明都被表扬得不好意思,甚至怀疑老师是不是讽刺自己啊?看着老师真诚的笑脸,他知道不是,老师真的认为他取得了巨大进步,为他高兴和自豪。
  他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上课特别积极,从来不落课,按时完成作业,并在球队和科学小组里交了很多好朋友。他的篮球水平也不断提高,学校球队在他高三那年拿了全州的冠军,他在州数学竞赛中也取得了一枚奖牌。
  申请大学时,一所篮球非常厉害的名校因为他的篮球特长而特招录取了他,并给他四年全额奖学金。
  这个在中国的差生,却在美国高中里如鱼得水,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前途似锦。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和“性”有关的作业
儿子上初二时,有一天拿回来了一张作业让我也做做,我惊讶地发现原来是学校发的和性问题有关的问卷。
  要求:请对下列问题写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去问父母的看法,如果父母的看法和你的看法不同,请和父母一起讨论。
  1。 你对年龄在十三岁到十八岁之间的异性孩子约会的看法。
  2。 你对十三岁到十八岁的孩子发生性行为的看法。
  3。 你对十三岁到十八岁的女孩怀孕的看法。
  4。 你怎么看待离婚?
  5。 你对喝酒的看法是什么?
  6。 你对毒品的看法是什么?
  ……
  本来在儿子进入青春期后,我就想找机会和他谈谈和“性”有关的问题,老师的问卷提供了最好的机会,我们趁机和儿子讨论了一番。他在学校已经上过生理卫生课,知道男女生理构造的不同、性行为、孩子的孕育过程……所以凡有点尴尬的部分,他都知道了,根本不用详细去讲,讨论起来颇为容易。儿子表现得很“传统”,上述问题都选择回答“不”,我们的答案当然也都是“不”。
  学校提供性教育课程真好,省了家长多少事。
  儿子后来在高中的时候喜欢上了学校的一个女孩,所以他十三岁时讲的“不约会”的想法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变了。不过他没追上那个女孩,后来和另外一个女孩关系很好,节日互送礼物,在学校来往也比较多。我曾问他,那个女孩是否是他的女朋友,他说他们只是好朋友,不是男女朋友。他自己完全分得清。
  在我们东方人的观念里,“性”和“*”这些问题都是隐晦的不能公开谈论的话题,尤其是和孩子。我记得自己上初中时生理卫生课学到和身体隐秘部位有关的章节,老师都是让同学们自学的,而美国的学校会提供明确的信息还会让孩子们参与讨论,并强烈建议家长参与其中。
  这里对于女孩的性教育开始得比男孩还要早。女儿今年十岁,有天回来跟我说:“妈,下一次去买东西,你要记得买卫生巾。”吓我一大跳,赶忙问道:“你来月经了?”
  她若无其事地回答:“没有,要买来预备着,一旦要用的时候临时买来不及。”“谁告诉你的?”“今天老师给班里的全体女生讲了女孩子的生理卫生和小宝宝是怎么在妈妈的肚子里形成的。还说我们很快都会来月经了,让大家要有所准备。”
  然后从书包里拿出一张作业,上面是女性人体解剖图,要求学生标出生殖器官的名称,女儿说过两天还要考试。
  她边做作业边想起来一个问题,又问道:“妈妈,我知道宝宝是怎么来的,老师讲女人排出了卵子以后,如果遇到精子,会变成受精卵,才会长成宝宝,可是那个精子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镇定地用极其自然的口吻若无其事地回答:“精子是爸爸提供的,所以,女人一定要先结婚然后才能生小孩。”
  “噢。”然后她又埋头做作业了。
  她没有继续问精子是怎么碰到卵子的,或者爸爸是怎么提供的,有点不求甚解,却让我暗自松了口气。她的荷尔蒙还没有开始大肆分泌,所以现在纯粹是好奇,没有任何杂念在里面。等到她真正成熟的时候,这个话题一定是免不掉的,到时候再认真和她谈谈。
  听一位家有上高中女孩的母亲讲,到了初中和高中,学校还会继续给他们上课,教他们性知识以及避孕的知识。
  我想,无论学校是否提供性教育,家长都至少要让孩子建立起这样的概念:第一,“性”是人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