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好妈妈"育儿经: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版"好妈妈"育儿经: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行推理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会拥有强大的整合创新能力。
  这可能也就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历届获奖者中,美国籍的获奖者总人数最多的原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高中生当义工
我家两个大孩子都喜欢巴尔的摩国家水族馆,所以,儿子高二那年就买了年票,成为水族馆的会员。随后陆续收到他们发来的邮件,介绍针对会员开展的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是号召会员去做义工,到麦克亨利国家保护区清理垃圾。
  我家距离那个做义工的公园有一百六十公里远,周六一大早七点钟全家人坐上车向目的地进发。
  到那儿之后发现,来做义工的人可真不少,大多数为高中生,他们成群结队地搭伴而来,年龄稍小一点的孩子都由父母陪着来。儿子去登记处登记,之前我已经把申请表、家长同意书、同意媒体拍照等等表格填好传真给他们了,所以,儿子的名字已列在名单上,没费什么工夫就办好了。儿子得到赠送的另一个公园的门票,还有一件印有此次活动名字的纪念衫。
  组织者还提供早饭和午饭给义工们享用。
  看他们组织得这么隆重,参加者是不是得工作一整天啊?实际上干活的时间只是九点到十二点,吃完午饭活动就结束了。
  我们后来领着两个小的孩子到别的地方玩去了,中午回来接儿子,问了问他干活的情况,他介绍说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由工作人员带领,分片清理公园地面和水边的垃圾。儿子的小组是儿子和另一个小伙子用耙子把树叶耙到一起,小组其他人把树叶铲起来装到大垃圾袋中,然后有人负责运走。
  八岁的女儿听了哥哥的叙述,看到大家身着统一服装,团团坐在那儿聊天、吃饭,羡慕死了,一个劲嚷:我也能捡垃圾,下次我也要来。去报名处问了问,人家说这个公园的清洁工作十二岁以上的孩子才可以做,他们欢迎女儿到十二岁的时候再来。
  我在公园里四处走了走,发现整个保护区偌大的地方,他们只是清洁了外围栅栏和水边很有限的一小片地方。
  站在那儿照了几张照片,跟老公笑说:“我以为我们就够傻的了,单程开一个半小时的车送儿子来做义工,可是这组织者比我们还傻呢!组织这场活动的开销大概请人来干这些活也够了,还不用操这么多的心。”
  其实大家都明白,干活并不是组织这种活动的主要目的,他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下一代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奉献精神,他们在培养孩子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品德。
  那一年儿子多次往返于巴尔的摩参加这个水族馆举行的义工活动。秋天的一次天气比较冷,人来得有点少,我临时报名也跟着去参加了清洁工作。那次儿子站在海水里打捞水面的垃圾,我在岸边捡拾垃圾,看着儿子干活一丝不苟的样子,很为他自豪。
  一上午干下来,拾起来的垃圾装在袋子里堆得像个小山一样,看着很有成就感。
  在美国,有统计超过三分之二的高中生都有过做义工的经历,所做义工的范围很广,可以到食物银行帮着分发食物给穷人,到老人院陪伴老人,也有人到特殊儿童中心帮助残疾孩子,到医院、图书馆去当义工……还有各种非营利性慈善机构都需要义工的奉献来降低运营成本。
  美国的教育自始至终强调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要有服务于社会的精神,认为志愿者精神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所以,做义工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各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都会考查学生在高中做义工的情况,作为社会活动方面的一个指标。想申请读医学院的人,如果在高中和大学期间没有当义工的经历,学校根本不会予以考虑,因为他们认为学医的人首先要有奉献和服务人群的精神。
  因为义工有太多种不同的选择,时间上有短期的长期的,服务对象也不同,怎么样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义工、如何参与、怎么规划时间,都需要孩子动脑筋安排,这也是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一个手段。
  做义工培养了孩子的爱心、传递了这份爱心,并让孩子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他们在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的高中阶段去参加义工活动,还有助于他们认识社会、理解不同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对自己的生活心怀感激,更加热爱生活。
  

早上学与晚上学(1)
在美国,小孩五岁开始上学,第一年上学前班,只上半天。我们这个地区儿童上学年龄是生日截止在八月三十一日前,九月一日以后出生的小孩就要等到第二年再上学。
  但是很多幼儿园也提供学前班的教学,人人可上,不限制年龄。孩子学完学前班的课程之后,幼儿园会发给一个证书,证明孩子学前班毕业了。拿着这个证书到小学,就可以直升一年级,不用再在学校上学前班了。
  很多中国父母的做法是,如果孩子是在九月一日后出生的,一般都选择让孩子在幼儿园上学前班,第二年再到学校上一年级,这样就和当年八月之前生的孩子一起读一年级,不用晚一年上学。
  这么做的理由,一方面可以少付一年的托保费,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人普遍认为孩子早上学比晚上学好,早上学可以早受教育,早学知识,不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在浪费时间。
  我家女儿凯丽是八月的生日,正好赶上当年上学。她上学前班时,我到她班上去做义工,发现有个小男孩个头明显比其他孩子大,神态看着也成熟,班主任老师有事就会喊他帮忙:接个电话、找个东西、排队查点人数什么的,俨然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后来我看到班上学生的花名册,发现那个孩子比凯丽大了一岁半还多,是头一年一月份出生的。按照年龄他应该前一年就上学的。再查查,还有两个男生一个女生都比凯丽大一岁,那个女生的生日是八月二十七日,本来正好可以当年上学,可是她也晚上了一年。
  我们中国人都希望孩子早上学,不到年龄想办法送进去,而这些老外孩子为什么到了年龄还要晚上一年?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和另一个老外义工妈妈聊天,就问了她这个问题。
  她说:“很正常啊,在这里大家都有让孩子晚上一年学的传统,尤其是男孩子。主要是因为男孩开窍晚,在家里多待一年孩子会更成熟一些,在学校的表现就会好很多,不会有挫折感。小孩子都愿意和大孩子玩,小的听大的,大的领导能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另外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时,年龄大一岁,个子高身体壮些,自然就表现好。等到了青春期,女孩子已经懂事了,同年龄的男孩子还朦朦胧胧的,女孩子有所表示他们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如果男孩的年龄大一岁,正好也开窍了,可以去追女孩子,在学校里会受欢迎人缘好。青春期的孩子都要证明自己长大成人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拿到驾照,那是孩子独立的一个标志。可孩子只有到了十六岁才可以考驾照,那些晚上学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早一年拿到驾照,一下子就自由了,在同学中别提有多牛了,会特别有自信,而女孩子们也都喜欢和有车的男孩交往。年龄小的男孩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有驾照的同学开着车扬长而去,自己还要去坐校车,心里的挫折感特别强,人家都独立了自己还是小孩。”
  她想了想又补充说道:“有的父母让孩子晚上学一年还有个原因,你知道孩子上了大学就飞了,晚上一年学,父母可以和孩子在一起多待一年。”
  原来晚上学的好处这么多!
  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她讲的前面几条,还是很有道理的。六七岁的孩子,年龄差了一岁各方面差距都挺大。女儿班上这几个晚上学的孩子个头高不说,心智明显成熟些,心眼多,明白老师的意图,做什么事都是领头的,像凯丽这些年龄偏小的孩子,都是在后面跟着的。国外培养孩子看重培养“领导才能”,学前班和一年级的小孩,基本上谁年纪大谁就是小头头,领导地位这时候就已经开始确立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早上学与晚上学(2)
而体育运动更能看出差别。
  凯丽参加足球队,那些女孩都比她高比她壮,她明显就处于弱势。班上晚上学的那个女孩比她大一岁,两个人一起抢球,凯丽很难碰到球。
  参加篮球队,人家站着投篮五个球可以扔进篮筐里三个,凯丽个头矮,手臂力量也不够,一个球都投不进去,跑起来投就更不行了。
  二年级时她自己要求不参加篮球队了,实在是差得太多了。踢足球怎么说还能跟着跑跑,她又特别喜欢踢,就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今年她上五年级了,踢球时她在身材上的弱势才不那么明显了。
  后来有机会认识一个中国台湾妈妈,她的大女儿是九月二日出生的,孩子五岁时她正在当地的小学当老师,她就去找校长,希望学校通融一下让自己女儿当年上学,只差了两天而已。校长说她是本校老师,通融一下是可以的,只是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让孩子早上学。她回答说为了让孩子早点学习文化知识,孩子已经认字了,可以自己读书,数学加减法都会了,其实就是直接上一年级都可以的。
  校长对她说:“孩子的成长并不能单纯用识字和算术来衡量,那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学业在教育中占的比重就更低了,孩子的品德、心理、与人交往能力、行为规范这些才是重点。孩子的童年就这么五六年,上了学就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就跟上了套一样,你何不让孩子多享受点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呢?她十七岁上大学和十八岁上大学有什么本质区别?”校长又劝她:“在班上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往往处理问题的能力强,挫折感少,自我评价都高,实际上孩子晚上学倒是有些优势的。孩子的感觉和自信心比他学了多少知识重要得多。”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