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范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足球范儿-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序一
初衷∶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或许不应该称之为书吧,对于文学我一直是心存敬意的。只是国安终于拿到冠军了,坚持了这么久,权当给自己一个交代吧,我想把自己这15年来关于足球的点点滴滴的回忆总结在录。记录自己懵懂青春的同时,感谢足球,感谢和我相互陪伴,带给我这15年来无限乐趣的足球,足球,北京足球,中国足球!谨把这些回忆和收集的资料献给和我一样曾经或者一如既往深爱着中国足球的朋友。
  没有或许,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些经常要靠“诋毁”足球来赚取眼球的“著名”球评人犀利的文笔,好在咱不需要刻意的煽情,只要情感爆发当下的还原,口语化的描述就已足够。这份不用装的感觉多少让我在用尽这15年来攒下的所有文字之后,还能够感觉到一份轻松。
  从1995年到2009年,十几年的时间,足够一个人完成学业,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娶妻生子,延续父辈们平淡却真实的人生。然而,我却宿命般地碰上了足球!或许正是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短暂辉煌即走向没落的北京足球,让骨子里追求完美的我也找到“堕落”的理由:没有冠军,第二和倒数第二又有什么区别呢?没有冠军,难道就意味着必须向冠军俯首称臣吗?看上去,只是一种矫情而纠结的情绪。不过,我始终相信,不用解释,即便是苍白和简单的表述,也一定会有和我一样感受的人。
  15年的时间,因为足球。
  15年的时间,生命里只有足球。一个单身男人或许因为找不到所谓的归宿,近而会觉得自己无所谓。但是,这种靠在球场上投入巨大热情和通过比赛胜利来麻醉自己的糊涂也断断不该是一个成熟男人的所作所为。15年,时间逼着你走向成熟。15年之后,单纯的幼稚这种技术含量十足的性格已经装都装不出。
  2009年10月31日,北京国安4∶0战胜杭州绿城之后,作为国安球迷的我们,必须成熟。无他,只是我们必须让自己配得上“国安球迷”的这个称呼。其实,真的是要真心的感谢足球,是足球让我的生命有了一个如此无厘头却真实的“噱头”。我,因此而幸福。
  关于爱上足球的幸福,不光是我,相信每一个球迷都会有自己最为私人的感受。作为球迷,我羡慕巴西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确实羡慕;佩服德国人那种高度热情的参与感,由衷佩服;理解自己身边每一个为中国足球呐喊、欢呼、流过泪、拍过手的球迷朋友,包括对于胜利的失态和对于失败的暴怒。同时,身为北京国安的球迷,其实我对国安的感情等同于大家对各自家乡球队的拥护。国安之于北京,万达、实德之于大连,申花之于上海、鲁能之于山东、亚泰之于长春、建业之于河南……只要真实投入,谁的快乐不是比痛苦更多!
  关于“可怜”的中国足球,永远有人在不遗余力地诋毁,不去现场、不看电视、不听广播甚至不加关注,却不放弃诋毁!其实,你们扪心自问,如果不是诋毁足球给你们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你们还会如此热情吗?说到底,无非是靠咒骂来赚取眼球而已。
  中国足球,真的有那么苦大仇深吗?我不过坚持了15年:中国队冲进了世界杯、中国球员踢过了“五大”联赛(即便这个“五大”,其实也是说给你们听的)、北京国安拿到了联赛冠军。2010年2月,中国国家队还3∶0战胜了韩国。中国足球有那么不堪吗?“恐韩症”一个马后炮般的称谓,居然被一群习惯弱势心态的黑色球评们拿来说事说了30多年,莫名其妙啊,可想而知咱们所谓的“球评人”都是什么文化程度了!
  可惜了被“误读”的中国足球。一场焦点比赛可以吸引50000多球迷到现场观战,还有人要到处去宣扬“谁还看中国足球啊!”唉,无语!对于这些习惯于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导播用200人营造出来的数千人效果的激情直播,以及由居委会的大
  爷大妈组成的拉拉队,人们习惯被愚弄,也懒得去分析。
  我想说的是,请关爱足球。其实足球才是体育市场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无论在哪里,都是如此。关于论据,只要想找,随处可寻。这其中,本土足球永远是第一位,没有地域不成足球。关于反赌打黑,其实我们远没有那些打着“为球迷的呼声呐喊”的“著名”球评人想象的那么关注。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今天的结果不过是一拨人的一个正常归宿,给我们一个结果就足够了。中国足协都已经被推倒重来了,再探究谁比谁干净已经没有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单单是足协、官员、裁判,也不单单是俱乐部、球员、教练,难道作为媒体、作为球迷,其他人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这其实就是我们整个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大家都有问题,还是不要想着如何落井下石了,想想如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吧!
  不妨如此说,中国足球的一段历史在2009年正式宣告结束。我们对新的未来继续充满希望。相对于过去而言,当时的那份快乐我已经拥有,谁也夺不走,这就是中国足球带给我的。人的一生总要做点什么,见证了北京足球的第一个冠军,这足够我用一生的时间来骄傲。当不当我是个疯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用15年的坚持证明了自己的信仰!
  对于所有经历了中国足球假赌黑的球迷而言,或许冠军可以剥夺,或许联赛成绩可以取消,但是我们的快乐已经被永久留存。有些真相太过残忍,我宁可装做什么也不知道好了,并且我真的也不想知道了。我始终相信即使中国足球有再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比赛场上也一定还有我可以看到的真实。我只是想找寻一份简单的快乐,没有足球,这个愿望会更难。
  我们爱足球,希望它好!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序二(1)
相信未来
  中国足球应该为拥有海涛这样一个球迷而庆幸、羞愧、自豪。
  很久之前在一本英文杂志上看过一篇关于英国球迷的文章,里面提到,在英国,最一流的球迷未必在最高等级的赛场里,最一流的球迷反而可能在一些低级别的赛场里。
  在我眼里,海涛就是最一流的球迷。
  在假球、黑哨横行的年代,在媒体口诛笔伐、鱼龙混杂的乱象里,海涛像60年代的诗人食指在其名作《相信未来》中一样,在众多磨难、失望的境地下还是选择了宽恕、选择了相信。
  这种相信源于最简单的热爱以及最真诚的关注,这种相信源于一颗善良、单纯的心,这颗火热的心,即使足协没有,即使媒体没有,它的最后一颗火种也会留存在广大球迷当中。
  无数次,中国足球伤了球迷的心。但一旦碰到中国队的比赛,那群嘴巴上说中国足球没戏了,从此不看中国足球的汉子,到头来,有的宁愿选择食言,有的故作冷漠背地里偷偷打听比分……
  3∶0战胜韩国队那场比赛后,我那些多年不联系的朋友也纷纷四处打电话,交流惊喜之情,大有一种“天亮了”的希望寄托其中。
  海涛也骂过中国足球,还骂过国安,但这都不妨碍他对中国足球最深的理解以及热爱,因为他有一颗伟大的球迷的心。
  和很多北京球迷一样,能够目睹国安建立、成长、夺冠、迷茫,这种陪伴是忠诚而且幸运的,这份感情是厚重而亲密的。而不像我这种家乡没有球队的球迷,找不到太多的归属感。
  如果你是北京球迷,通过此书,你既可回顾以往国安的峥嵘岁月,又可结识一位国安拥趸,同道中人。如果你是中国球迷,通过此书,你也可领略中国足球的千人万相,嬉笑怒骂,作为饭后茶余的消遣。如果你是球迷,通过此书,你可阅读一份深厚的情怀,静默无声,却直抵本质,温暖人心。基于我对海涛的了解以及对此书的阅读,海涛是个纯爷们,24k的,鉴定完毕。最后,重提食指的《相信未来》,献给所有关注中国足球、不放弃中国足球的各位。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球迷 胡了了
  2010年5月4日
  1995年到1998年是我求学的四年,也是我成长的4年。生于1979年的我,直到今天都不清楚自己到底算不算是标准意义上的70后,只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恰好处在社会意识形态大转折的关口。至于足球,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段自己的记忆,每个人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不过,我相信,对于大多数和我年纪相仿,成长于中国足球职业化初期的球迷而言,中国足球包括国安的这4年注定会是一段充满激情、疯狂和生涩的青葱岁月。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序二(2)
1995年的夏天,对于我而言不同以往。年轻的我那时对一切都充满青春所特有的萌动,结束了中考的日子轻松而无聊。《中国歌曲排行榜》《校园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