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的,那么是时候把这个思想实验的明确意图揭示出来了:以上所描述的吸血鬼与人类的关系,与现实中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在原则上是没有区别的。
吃肉:对还是错?“我没有自己动手杀害动物,我怎么错了?”
论点:人们只应为那些自己做的事情负道德责任。现在一个人只是吃肉,
并没有什么错。如果这里有什么事情是错的,那应该是杀掉动物做食物的行为
是错的。
相反的论点:人们应当对其行为的间接然而可预见的结果负有道德责任。每
吃肉有什么不对(3)
天都有大量动物被屠宰,这仅仅是由于有对肉类的巨大需求。因此,说吃肉导致
了大量动物的痛苦是有意义的,所以它有着道德上的重要性。
“我们不能被饿死!”
论点:如果为了得到动物的肉而杀掉它们是错的,我们就应该停止吃肉,那
我们将会被饿死。既然我们不应当被饿死,那么吃肉就没有什么不对。
相反的论点:就像例子里那些吸血鬼并不依赖人血而生存一样,人类不吃肉
同样可以存活。那些来自不同文化的素食主义者同吃肉者一样健康,这一事实清
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蔬菜也是生命,它们也能感受到痛苦。”
论点:尽管人类成为素食主义者是可行的,考虑这一选择的道德含义也是
必须的。一些人认为,像动物一样,植物也能够感受到痛苦。植物能够感受痛
苦,因此食用植物同样是错的。即使植物不能感受痛苦,它们也仍然是生命,
所以它们也不应被杀死。既然成为素食主义者同样存在可能的道德问题,吃肉
就不是错的。
这一论点牵涉到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因此将它们分别加以考虑:
1。 植物能够感受到痛苦吗?植物能够感到痛的信念似乎关联到一些幻想。痛感的前提是神经系统。或者说,没有神经的存在,感觉到痛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剪头发的时候不会带来痛感,因为在人的头发里没有活性神经细胞。既然植物没有与能够感受到痛的动物相类似的神经系统,植物能感受痛苦这个说法就是不可能的。在这里,相信植物可以有痛感的人会反驳说,作为人类,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做一株植物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分辨植物是否确实能够感受到痛苦。这种回答等价于这一观点:对痛苦的感觉(或无感觉)的归因永远是不确定的,除非这种归因基于当事人的亲身感受。不过,这种反驳是难以得到一致认同的。其原因在于:如果我们无法确知植物是否有痛感是事实,那么要确知其他人是否在痛苦之中将是同等困难的。我们能够辨别何时他人感到痛苦这一事实,暗示了对于痛苦的感觉并不那么神秘。
2。 植物的生命重要吗?本讲的主旨意在阐明,既然吃肉导致了动物的并非必然的痛苦,那么吃肉在道德上就是错误的。迄今为止,尚未有观点认为植物的生命不重要。即使植物生命并未被视为不重要,人类应该食用植物性食物而非动物性食物的观点也将通过接下来的讨论得到证明。既然人类需要从其他形式的生命(主要是动植物)中获取食物来延续生命,那么做出选择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可以说选择植物生命而非动物生命(如猪和鸡)在道德上更可接受,因为杀死植物所带来的痛苦小于杀死动物。
3。 如果素食主义被证明并非一个道德上理想的选择,会怎么样呢?一个持支持食肉观点的人可能会提出,既然素食主义在实践上也并非在道德上完美,那么食肉就不是错误的。但是这种推理是错误的:如果素食主义有道德上的缺陷,而食肉也有道德上的缺陷,那么可推出的合理的结论是素食主义和肉食主义在道德上都是不可容许的。就像在其他的情况下一样,“两件错误的事情中无法选择出正确者”。所以,如果吃肉应该被证明其道德合理性,就必须证明吃肉本身在道德意义上是可允许的。
“动物吃动物。”
吃肉有什么不对(4)
论点:野生动物互相捕食。如果它们这样做,对我们来说吃它们就是可容许的。
相反的论点:为什么人类应该模仿野生状态下动物的行为?这一点远非显而易见。正如以上所指出的,反对吃肉是基于一个有关不必要的痛苦的道德观点。那些动物不能进行道德思考,对于我们自己的道德论证没有任何影响。
“动物缺乏智力和教养。”
论点:动物不能思考,它们甚至不能说话。相比之下,人类却能够进行多种复杂活动。因此,食用动物没有错。
相反的论点:动物的智力水平和成就在很多方面都无法与人类相比,然而,这是否应该在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上产生影响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或许我们中的大多数确实会更多地照顾那些有智力和自我意识的动物,即像我们一样将自己视为会占有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生物。尽管智力、复杂性和自我意识在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中是相关的因素,缺乏这些能力也不能成为我们虐待它们的决定性理由。一个缺乏思维能力的生物不能要求我们尊重它的自由和自主权,因为它从未被描述为自由的和独立自主的。不过,如果动物能够感受到痛苦,那么坚持初步认定的理由即人不能给它们带来痛苦,至少是有必要的。
所有动物都能感受到痛苦吗?“高等”和“低等”动物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自然的奇迹:我们能够感知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别。现在如果我们认为对痛苦的敏感性具有道德上的重要性,那么了解是否所有动物都能够感知痛苦就是重要的。尽管我们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高等”动物如狗和猪是能够感知痛苦的,结构较简单的生物是否能够感知痛苦依然是个问题。一只牡蛎能够感觉到痛吗?阿米巴变形虫呢?珊瑚虫呢?蠕虫呢?昆虫呢?鱿鱼呢?有时候我们无法知晓一些动物,比如说昆虫是否能够感觉到痛这一事实,会被用于支持我们难以了解一头牛或一只羊是否会感到痛苦的观点。然而,这是一种错误的推理,因为有不能确定的事例存在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情况都是不明确的。就像颜色,要在光谱上清楚地划分出黄色、橙色和红色并不容易,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我们而言红色和黄色难以分辨。幸运的是,要判断一种动物是否有痛感,我们并非没有办法。比如说,那些为了保护身体免受伤害而发出的动作就可以作为判断动物是否有痛感的指标:一只被夹住的老鼠为了把它的尾巴从捕鼠夹中扯出而挣扎,这让我们能够推断它是可以感觉到痛苦的。
“我与牛、鸡和鱼又没有关系,为什么我应该关心这些?”
论点:人类在任何重要方面都与动物没有关联:人和动物属于不同的物种。
所以,人类不需要关心动物福利问题。
相反的论点:当人们思考他们的义务时,他们会考虑到他们彼此之间建立起
的各种关系。同时他们认为那些特殊的关系,如家庭联系和友谊,会产生出特殊
的义务:一个人应当对一个朋友的需求做出反应,但是他没有回应陌生人的要求
的必要。尽管我们确实重视特殊关系,但是这一论点并未击中要害。特殊的义务
可以由特殊的关系衍生出来,但是没有特殊义务以及特殊关系并不意味着也没有
任何道德义务。我养了一只猫作为宠物,这可能会在我们之间建立起特殊的联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吃肉有什么不对(5)
我有责任喂养并照顾它。然而,不存在宠物和主人的关系并不是说我能够随心所
欲地对待动物。
“适者生存。”
论点:对动物来说,“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支配一切。因此,弱肉强食没
有什么不对的。
相反的论点: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仅仅因为某种行为是自然发生的就去遵
循它是没有道理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个发生在前道德层次上的现象,而
具有道德思考能力的人类可以不再完全受自然需求驱使。如果人群真的认为弱肉
强食是可以允许的,那么对他们来说,对较低阶层的人群的压迫也会是可取的。
还可以想象一下另一场景:如果具有极高智慧和科技水平的外星人为了奴役人类
而来到地球,我们也会心甘情愿地承认他们这样做是道德的吗?
“食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论点:食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饮食在几千年里不断改善与提高。如果食肉从我们的文化中消失,这将是巨大的文化损失。
相反的论点:传统习俗的消逝并非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我们不应放
弃关于食肉的道德意义的视角。当大量的动物正在可怕的境况下生活,我们应当
中止考虑我们的部分传统习俗是否还应继续。从一种更加平衡的角度出发,我们
应当注意到人类并不总是会为抛弃一些传统习俗而惋惜。这意味着不是所有传统
风俗都具有道德上的可取性。这方面的例子包括殉葬、君主专制以及缠足。
“肉类是美味的。”
论点:肉类是美味的,我不想改变我喜好肉类的口味。因此我不能停止吃肉。
相反的论点:道德判断的力量必然在个人口味的偏好面前被削弱,这一点应
值得怀疑。应当重申的是:此时重要的是动物们的生命与它们所遭受的痛苦,并
且其中的一部分动物在生物层面上与人类并没有多大的差别,高等动物如猪和
牛,能够感受痛苦和体验恐惧。让个人对肉类的口味偏好凌驾于动物的良好的生
活状况之上,这是违反伦理、冷酷无情的。另一个在此经常被提及的论点是这种
口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