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4农工党中央农工党首亮出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红牌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已经多次写进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最好的txt下载网
政协委员建言立论的影响越来越大(6)
2006年这一问题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几年来我从未停止研究探索的脚步,一直关注着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这一问题。
在我主编的《计划生育超声诊断学》一书中,特地增加了“禁止使用超声仪器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相关章节,大力宣传《刑法》修正案的相关条款。
在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上,我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作了《关于超声胎儿性别鉴定与相关法规》的法治报告,与会的几百位超声医生听后十分震惊,他们真没想到随意告知胎儿性别,竟会导致如此严重的社会后果,有些超声医生甚至因此而被开除或判刑。
2006年我主持并完成了由国家人口计生委政法司下达的《B超等可用于胎儿性别鉴定的医疗设备的监管》研究课题,就超声等医学设备和技术用于胎儿性别鉴定的起源、现状、发展、后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这一研究课题通过了由法规司组织的专家论证,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作为特邀单位出席了论证会。
我作为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计划生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还组织清华大学天惠华公司等单位研发对B超仪器的监控设备和技术,试图从硬件上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高。
如今令人欣慰的是,全社会都在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及社会危害性。
国家人口计生委、卫生部等部委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始终把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专项治理,打防并举,重点对“B超”、人流设备进行清理、清查,严厉打击取缔黑B超、黑诊所,对反映情况属实的举报者给予奖励。
各级政府和妇联还通过开展“关爱女孩行动”,进一步实施独生子*惠政策,解决农村女孩家庭的生5产、生活困难及女孩就学、就业等实际问题,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
每当我回忆起这段经历,都会感到一种作为*党派成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从那次提交提案后,我又先后提出了多个建议和提案,受到国务院、国家人口计生委、农工党中央等部门的重视,先后被聘为国家人口计生委特约监察员、国航社会监督员等,还担任了农工党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最有意思的是,我还被聘为首都机场“神秘旅客”,拿到聘书的只有十个人。
据说当“神秘旅客”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经常乘坐飞机,二是能尽职尽责地“暗中”查找各类安全隐患。
2006年4月12日我还真的查出了问题,写了一篇《机场航空安检亟待加强》的信息,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如今我格外关注人口和交通领域的社情民意,争取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无愧于农工党员的光荣称号。
本书执笔人毓星,现就职于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发展中心产业开发部,任主任。
1993年加入中国农工党,曾任农工*家计生委支部主任,现任农工党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计划生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参与国家有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重大课题研究。
6农工中央
农工党中央情系国家粮食安全(1)
情系国家粮食安全农工党中央20年来,农工党中央对“三农”和粮食安全问题,一直给予持续关注。
2008年,世界粮食供求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粮食库存猛降、粮食价格暴涨,37个国家发生粮食饥荒,有的国家甚至由此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
面对粮食短缺的严重态势,全球再次把目光聚焦中国。
国外很多人再次提出“中国人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吗?”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口大国。
如果中国出现粮荒,那肯定就是世界性的粮荒;如果中国人人有饭吃,全球就解决了1/5人口的吃饭问题。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本来是讨论全球气候问题的八国峰会,出现了“集体跑题”,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成了会议的主要议题。
*主席代表我国政府发言,再次阐述了我国“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粮食安全政策。
他指出:“中国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0%左右人口的粮食问题,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总理有句名言:“国家大粮仓,拜托黑龙江。”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输出省。
因此,农工党中央考察粮食安全问题首选黑龙江。
与此同时,农工党吉林、安徽、山东、河南、湖南省委会配合中央“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考察活动,开展同步调研。
陈宗兴副主席深入田间地头探讨粮食增产新途径2008年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就“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率农工党中央考察团到黑龙江省进行农业专题考察调研。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黑龙江省委会主委陈述涛陪同考察。
考察团先后听取了黑龙江省和佳木斯市、黑河市有关厅、局、院、所的情况介绍,深入富锦、抚远、同江等市(县)实地考察农垦建三江管局七星农场、农垦局科技农业示范区、二道河万亩良田等。
陈宗兴常务副主席了解黑龙江农场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石光树摄)农工党中央情系国家粮食安全在七星农场,陈宗兴饶有兴致地询问每台大型农业机械的性能。
在水稻钵育摆栽机前,陈宗兴停住了脚步,工作人员告诉他:“钵育摆栽的效率是人工摆栽的几十倍,每天可插秧三四公顷。
另外,这样栽植可以有效地解决秧苗缓苗慢的问题,抵御低温危害,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听到这些,陈宗兴非常高兴地说:“这种现代生产方式,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他还非常关切地询问农场职工和农民的收入情况,工作人员告诉他:“一般情况下,农垦人均收入比地方农民的人均收入高出一倍,达7000多元。”
陈宗兴欣喜地指出:“如果农场的经营方式和作业模式能够推广,黑龙江的粮食产量肯定会有大幅度提高。
应该推广农场的作业方式和管理模式,扩大场县合作的规模,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这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他强调说:“最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实现形式。”
农业科技示范区展示了黑龙江农垦总局的最新农业科研成果。
每块田地前都立着一块牌子,上面醒目地标注着水稻品种的名称、特点和生长条件等情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农工党中央情系国家粮食安全(2)
陈宗兴问道:“这些品种都是最新培育出来的吗?”工作人员介绍说:“大部分都是最近培育出来的,有些还在继续试验之中。
我们想通过这种推介方式,使农民兄弟能够很直观地了解到各个品种的不同,便于他们选择不同的良种。
另外,我们还可以针对不同品种的特殊技术要求,现场进行‘良种良法’的同步推广。”陈宗兴对此给予了肯定:“这是非常好的农业推广方法,有实物,有对比,一目了然,便于选择,适合农民朋友,应该大力提倡。”
随后,考察团来到了农业专家大院。
农业专家大院的主要职能是进行农业科研试验和人才培训。
看到这样好的农业科研环境,陈宗兴指出:“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
黑龙江省应该巩固和发展取得的成果,不断探索农业科研新制度,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农户的联系,逐步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为目标、产学研销紧密结合的现代农业科研制度,这样,黑龙江省经济社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接下来,考察团来到了二道河万亩良田。
稻花香夹杂着黑土地的特有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面对层层“稻浪”,陈宗兴副主席和考察团每位成员都在思考着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深层次问题。
农工党中央支持黑龙江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粮食生产和储备基地粮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特殊商品,国家粮食储备充足,就能稳人心、安天下、兴百业。
尽管我国已连续五年实现了大丰收,但是作为消费大国,依然“喜中有忧”。
从中长期看,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的减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将呈现“紧平衡”。
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已累计生产粮食19161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连续跃登500亿斤、600亿斤、700亿斤三个台阶。
2007年达到793亿斤,年均向省外调出商品粮400亿斤左右,占全国省际间可调配商品粮总量的18%。
2008年总产达845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黑龙江省已形成8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具有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的良好资源、科技和社会基础。
全省农村人均耕地十亩,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25亩,均居全国首位,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倍和七倍。
农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土地规模化种植、机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