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歌曲,到处都在传他的桃色新闻,说他怎样怎样地意志不坚定,挡不住南唐的糖衣炮弹。这下,他说话也没有人信
了,想报复也无从谈起,灰溜溜不敢见人。南唐人着实出了一口恶气 。
现在,李煜做了国主,仍然要对北方的宋朝长年累月地陪小心,心里自然也是非常郁闷。一次,赵匡胤派了个叫魏丕的武官作代表来到南唐。李煜想,这回好,赢面子的机会来了!于是,就在金陵的升元阁摆下招待酒会,喝到一半,突然提出请求,要魏丕就眼前的景物即兴写首诗。李煜哪里知道,这魏丕本来就是学文科出身的,而且文才还很不错,曾几次向皇帝要求转行做文官呢。因此,这种事对他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他当即拿起笔来,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一首诗。据说,其中有“朝宗海浪拱星辰”、“莫教雷雨损基扃”的诗句,暗暗地对李煜提出警告,要他像海浪朝拜星辰一样,老老实实地朝拜宋朝,否则,宋朝皇帝一发怒,就象天上降下雷雨一样,会摧毁南唐的根基。这下子,轮到李煜傻眼了,他知己不知彼,想以自己这方的长处,去攻击北方宋朝的短处,没想到被对方的一个武官闹了个灰头土脸。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弱国君主 三(2)
让他更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长处,竟然反过来被赵匡胤所利用,成了考验他忠诚度的一块试金石。公元966年,赵匡胤给李煜下了个命令,要他给南汉的皇帝写信,劝南汉归顺宋朝。李煜接到诏书,心里自然是屈辱得很:我好歹也算是一国之主,没想到你赵匡胤把我当成笔杆子使唤;我投降也就罢了,你还要我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劝别人也投降,这话哪说得出口啊!不过,他还是不敢怠慢。幸好他手下也是笔杆子众多,用不着他亲自动手。于是,他就让大臣潘佑以南唐国的名义写了一封劝降的公函给南汉,不料南汉皇帝刘鋹居然毫不理睬。李煜没办法,只好让潘佑再以自己私人的名义写一封书信给南汉皇帝,在信中现身说法,苦口婆心地劝南汉皇帝认清形势,放下架子,弃暗投明,归顺宋朝。
这封信倒是有了回音。刘鋹暴跳如雷,大骂李煜厚颜无耻,不但将李煜派去送信的人关了起来,还叫人送上了一封口气强硬的绝交信。李煜接到这样的信,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苦笑了。曾在艺术世界里纵横驰骋,被人赞为“倔强丈夫”、“有霸者之略”的他,哪里会对这种自己做了奴才,还要劝别人也当奴才的事真心感到愉快呢?但在人屋檐下,哪能不低头?身为弱者,要保住祖宗的基业,也只能委屈一下自己了。为了免得赵匡胤对他有意见,他将和南汉皇帝刘鋹之间的往来书信全部送到汴京,表示他已尽力而为了。
斗武不是对手,斗文也丢了面子。面对着南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的现实,李煜能有什么好办法呢?他在这一时期写的一首词,恰到好处地说明了他这种忧愁纷乱的心态: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
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蝶恋花》)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是写一个像林黛玉一样多愁善感的女士在春天的一点小资情调。“遥夜”,漫漫长夜;“亭皋”,也有写成“庭皋”的,指水边的平地。词的上段是说,一位女士因为有心事,在夜里无法入睡,所以就到庭院的池塘边散步。才过了清明时节,但是,她早就有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感觉了。隐隐约约的,似乎传来了几点雨声,风一吹,又收回去了。再抬头看看天上,只见月色朦胧,云来云往。“约”,本意是约束,这里是遮拦的意思,后两句写的是雨随风住,流云遮月的景象,很贴切地烘托了了女主人公那伤春迟暮的情怀。
词的下段,就仿佛是这个女士在那里叹息了:唉,你看这桃花、李花,是多么的可爱,多么地留恋春天啊,但春天还是悄悄地走了。远远地,是谁家姑娘还在秋千架上玩耍呢?随风传来她们低低的笑声和说话声,可他人的欢声笑语更勾起了我的伤春情怀,我这颗心哪,千头万绪,不知如何是好,在这人间,有哪个地方,能让它宁静下来呢?
李煜词的一大特色是喜用对比手法,这首词多处使用对比:表面的“闲”与内心的“伤”对比,乍过清明与早觉春暮对比,桃李的依依不舍与春天的无情暗度对比,他人的欢声笑语与自己内心的纷繁无绪对比等等,形成了环境与心境的巨大反差,突出的是主人公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纱》)的黯然神伤之情。
从词的表面意思来看,当然跟李煜对国事的担忧没有关系。不过,中国古人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喜欢用美女来比喻君王,在这里,李煜完全有可能是借用这个女性的形象,来表达自己感觉到南唐最后的好时光很快就要过去,想要挽救却有心无力的情感。特别是“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两句,写得真是很妙:人心不过方寸之地,是很小的,而宇宙(这里“人间”不仅指人世,还有人类生存的空间之意)却是极大的,但这么广大的宇宙之间,竟然容不下这寸心之愁,可以想见,李煜心中的愁有多么纷繁无际了!这绝非一般的伤春、相思之愁,而活脱脱就是李煜面对宋朝的威胁却束手无策的真实写照。
但是,这个曾经无比快活的文艺青年,这个困境中的南唐国主,他的心,真的就已经无处安排了吗?我们说,还是有的!因为在人间,除了冷酷的政治,还有温暖的爱情。而他的爱情生活,也是众说纷纭,蒙上了某种传奇和神秘的色彩。
导语
在第一章里,我们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在李煜之前,两位具有重瞳相貌特征的人——舜和项羽,都是帝王,而同样也是重瞳的李煜,居然也阴差阳错地当上了一国之主。虽然民间相书上的说法是迷信,但如果我们将舜、项羽与李煜进行比较,那么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他们不仅都是经历了败亡命运的帝王,而且在性格、在处事方式、在爱情、婚姻等一些生平事迹上,这三位重瞳子帝王都存在着相似或者相关之处。李煜和项羽比较,虽然一文一武,看起来天差地别,却有不少令人惊奇的巧合,这些我们在将来会具体讲到。在这一章里,我们要讲的,是李煜的爱情和婚姻,在这方面,他可以和舜作一个比较:舜娶了一对姐妹娥皇和女英,那么,李煜又如何呢?
情海生波 一(1)
李煜在十八岁那年,走进了婚姻生活。很巧的是,他的结婚对象,名字也叫作娥皇。
娥皇是南唐*大臣周宗的女儿。这个周宗,是李煜的祖父李昪的心腹死党,在李昪篡权夺位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据《五国故事》的记载,当李昪还在做吴国的幕后控制者,没有正式登上帝位的时候,有一天早上起来闷闷不乐。夫人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昨晚我做了一个噩梦,只怕是个不好的兆头。夫人说,这梦么,无所谓吉凶的,就看会圆梦的人怎么说了。你去找个这样的人听他解释一下吧。于是李昪(那时还叫做徐知诰)就找人去圆梦。一出门,迎面就碰上了来找他的周宗。李昪就问他: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在经过顺天门的时候,突然一跤摔倒在地上,这是不是预示着会有厄运降临到我头上呢?周宗一听,连忙说,啊呀,大吉大利大吉大利呀!梦中摔倒在地,这说明在现实中马上就会有人扶你站起来,登上高位呀!说着掀起官袍就跪下来给李昪叩头。我们曾说过,这李昪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很相信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周宗的这番解释自然是搔到了他的痒处,非常符合他当时想把吴国的皇帝踢下台去自己亲自上马的心思,于是心情一下就由阴转晴了。这个周宗后来又联合许多大臣逼吴国皇帝退位,为李昪当上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昪上台以后,周宗当上了内枢使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地位,称得上是位高权重。在官场得意的同时,他在商场也是生财有道。虽然史书上说他“奉法循理”,但他政治上的地位显然会为他和他的家族做生意带来不少的方便。因此,后来他“资产巨亿”(马令《南唐书》卷十一),成了南唐最有钱的人之一。到了李煜的父亲李璟当皇帝的时候,周宗仍然很受尊重和信任,在一次宴会上,李璟还当众为周宗整理头巾。皇帝能亲自动手为手下的大臣干这等事,可见这个大臣是如何地受宠了。这种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李璟和周宗结了亲家,让当时还是皇子的李煜娶了周宗的长女娥皇。
古时候的婚姻大家都知道,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做主的包办婚姻,男女双方在婚前根本没有互相接触了解的机会。这种婚姻能否幸福,就象你在牌桌上扔骰子,大还是小,全看运气如何了。而李煜的婚姻显然不但是一桩包办婚姻,还有一些政治色彩,带有笼络*大臣,巩固李氏家族统治地位的目的,所以幸福的可能性还要降低几分。
不过,李煜的运气实在是好。他的这位妻子娥皇,是个偶像加实力的明星式人物,不但人长得漂亮,是“国色”,而且还多才多艺。据陆游《南唐书?后妃诸王列传》)记载,娥皇“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至于采戏奕棋,靡不妙绝。”就是说,她不但知书达礼,而且很会唱歌跳舞,特别擅长弹琵琶。《南唐书》、《十国春秋》等好几种史书上都记载说,娥皇曾经为李璟弹琵琶祝寿,李璟对儿媳妇的弹奏技艺大为赞赏,竟然把宫中一件稀世宝物——自己最珍爱的一具烧槽琵琶赏赐给了她。这烧槽琵琶又是什么来历呢?相传汉末著名的文人和学者蔡邕,见吴地(今江浙一带)人劈桐木为柴烧饭,桐木在火中炸裂开来,噼啪作响,声音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