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汇率的秘密:汇率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读汇率的秘密:汇率战争-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西班牙人的衰败是因为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他们误认为这些贵重金属本身就有价值,而没有意识到货币的价值来自于其所能换来的东西。他们抢了美洲的金银,使其在欧洲流通的数量大幅增加,但这并没有增加欧洲的生产力。这就等于欧洲的货币多了,但东西没多,是典型的通货膨胀,因此他们运过来的黄金白银越多,其实越不值得,因为这些黄金白银所带来的购买力微乎其微。
  真正得益的是那些有东西可卖的商人们,他们的货物价值越来越高,换来了越来越多的金银。而这额外的流动性使其有了资本去做更大的买卖,去远方换取更多的东西,然后拿回来再换取更多的金银,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而在他们金银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发现需要有更多的方法来利用资本,使其产生效益,而现代银行业和汇率就是这么来的。
  一开始,欧洲人利用的金融工具其实和中国人相差无几,也是在金银铺进行各种货币的兑换。后来,由于在金银铺进行兑换的金额越来越大,其他有了闲钱的人也把自己的财产寄存在金银铺里,因为他们认为金银铺的保险柜最结实。金银铺有了充足的资金之后,也开始将金钱借出以收取利息。除了金银铺以外,还有一个资金来源就是犹太人。当时很多地方的基督徒因为《圣经》中禁止收利息,所以无法参与到金融业中。而没有这项禁忌的犹太人由于被禁止参与其他行业,正好成了职业放贷人的不二人选,以至于直至今日犹太人在金融业中的地位还举足轻重。 。 想看书来

汇率战争   第十二章(3)
这些资金的运转以及随后掠夺来的外国资本的注入,使得更多的欧洲人开始专注于航海贸易。从14、15世纪开始,意大利一带成为欧洲海外贸易的中心。当时最强大的城邦,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等,都是传统的海外贸易强国,并靠着做生意发家致富。当时五湖四海都能看到意大利人的身影。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在写到16世纪意大利商人安东尼奥时,说他“有一艘商船开到特里坡利斯,另外一艘开到西印度群岛”,同时还有“第三艘船在墨西哥,第四艘到英国去了,此外还有遍布在海外各国的买卖”。由此可见这些意大利城邦的贸易之盛。
  贸易带来的是来自各国的钱币,但这些钱在当地不被承认、无法流通,于是为航海的商人提供兑换服务成为当务之急,而那些脑子转得比较快的人们率先成为了受益者。一开始这些人们只是在板凳周围进行着小额的兑换和预支服务,逐渐地业务多了起来,此类银行业务开始登堂入室,成为正式机构。但饮水不忘挖井人,今天的“银行”一词,其实就是由“板凳”一词演变而来。
  在诸多从事银行业务的人们中,最出类拔萃的要数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这个家族的演变,颇像《教父》三部曲中的柯里昂家族,也有着从黑道漂白的经历。美第奇本是佛罗伦萨的豪门望族,本身也有点黑手党的性质,数名家庭成员都因为犯罪而曾被捕立案,其犯罪记录一直保持到今日。但美第奇人脑袋比较灵光,很早就意识到为商人们提供兑换业务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在积累了早期资本之后,美第奇人开始涉足金融业。但是他们发现,光在板凳上小打小闹是不行的,要想发财一定要做大。于是,他们开始开设正式的银行,提供兑换、汇票、存储等业务;美第奇银行还在欧洲各地拓展业务,每个大城市都设分行。他们的操作方式也与众不同;和中国后来的钱庄票号一样,美第奇银行各地的掌柜都不是自己的雇员,而是自己的合伙人,如果赚钱了大家可以一起分。当地人意识到跟着美第奇有肉吃,都格外玩命地给他们干活。很快,美第奇银行的业务已不仅仅限于兑换、汇票等服务性业务这么简单;他们意识到,用钱赚钱远比提供服务收费更有利可图。他们开始在各地收买政府债券;同时,他们意识到各地货币的价格迥异,于是开始又将大笔的资金用于炒外汇当中,利用各地汇率的差价疯狂套利。
  很快,美第奇家族依靠着银行业,成为佛罗伦萨最富有、最有权势的家族,前后诞生了三名教皇、数名佛罗伦萨统治者,欧洲各地的王公贵族更是不计其数。除此以外,美第奇家族对艺术文化的影响也颇深。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都曾得到美第奇家族的赞助,米开朗基罗更是曾与美第奇家族共同生活了数年。另外,欧洲著名的政治巨著《君主论》也是佛罗伦萨人尼科洛·马基雅维利为了吸引美第奇家族的注意力而撰写的。而这一切的根基,都是从板凳上换钱开始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