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族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跟族日记-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计师携手设计鞋。结果如何呢?首先向欧洲市场推出的4款运动鞋和坡跟鞋,上市的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因此,盖普和皮埃尔 ·哈迪正准备推出第三系列的产品。好奇和新颖是得到大家关注的原动力,克里斯提 ·鲁布托也深知这一点。谈到红色,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我最先到的是克里斯提 ·鲁布托高跟鞋的红色鞋底,那种红色充满诱惑力。克里斯提 ·鲁布托从10岁开始就对高跟鞋非常感兴趣,曾经担任过最著名的鞋履品牌“罗杰·维威耶”的首席设计师。但是在1989年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拥有的一切,离开了时尚界,成为了一个环境设计师。那时,他决定开始设计 “hill”,而不再是“heel”了。

向饱含热情和具有挑战精神的高跟鞋设计者致敬(2)
1992年,他又回来了。这次,他用更加广阔的视野以及对事物的好奇心,注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克里斯提 ·鲁布托”品牌。他的这一举动轰动了整个时尚界,也同时拥有了超高的人气。但是,红色鞋底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成为鲁布托的标志。注册自己的品牌之后,销售和时装秀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鲁布托还是觉得有2%的不足。一天,他在公司看到女职员涂了红色的指甲,然后大声高喊:“That’s it!”他开始想象着给自己的鞋子涂指甲油,将鞋底涂上抢眼的红色。红色鞋底从此给时尚界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鲁布托品牌有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也一举成为时尚界明星的首选。
  鲁布托没有在这个时候停滞不前,他用自己的热情和好奇心,制作出前跟为3厘米的松糕鞋。这款鞋使女人穿着10厘米高的高跟鞋,也不会感觉到很累。如果在这一刻,打开全世界最时尚女人的鞋柜,一定会有很多红底的高跟鞋。在外国的许多时装发布会上,如果你坐在前排,也一定会看到很多红色鞋底的高跟鞋从眼前闪过。前不久,在巴黎大皇宫举行的“2009年S/S时装发布会”上,坐在前排的克劳蒂亚 ·雪佛(Claudia Schiffer)、安娜 ·莫格拉莉丝(Anna Mouglalis)、艾里珊 ·钟(Alexa Chung)等时尚明星,一定都看到了那红色的鞋底。
  克里斯提 ·鲁布托说:“我的信念是设计出像宝石一样闪耀的高跟鞋。 ”我想,全世界的高跟族们也会像爱护宝石一样,爱护这些红底高跟鞋,并以此为荣。
  如果说皮埃尔 ·哈迪和克里斯提 ·鲁布托设计出了具有艺术性、结构性的流行鞋。那么,让女性们感受到高跟鞋带来的奇幻色彩的设计师,就要算莫罗 ·伯拉尼克了。
  莫罗 ·伯拉尼克说:“如果不能使女人们感到舒适,并且显得优雅,那这样的高跟鞋就是垃圾。 ”他就是秉持着这种对高跟鞋的热情,并且听了1971年美国《VOGUE》总编辑黛安娜 ·弗里兰(Diana Vreeland)的建议,踏上了高跟鞋的设计之路。1972年,在好朋友设计师奥西 ·克拉克(Ossie Clark)时装秀上,他第一次展示了自己设计的鞋子。第二年,他在伦敦开了第一家精品店,并且得到了当时最红的时尚明星比安卡 ·贾格儿(Bianca Jagger)的支持,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当时很流行批量生产,莫罗 ·伯拉尼克的高跟鞋却是一枝独秀。他们的高跟鞋是极少数的纯手工制品,是鞋匠们通过复杂的工序制作而成的。专门为比安卡 ·贾格儿这样的知名人士和英国王室制作定制鞋。莫罗 ·伯拉尼克也成为了最早的高跟鞋奢侈品牌。
  80年代后期,麦当娜在一次采访中说:“比起性感,我更喜欢莫罗的鞋跟。 ”那是因为,当时莫罗 ·伯拉尼克的鞋跟像冰锥一样尖。从这也不难想象出,当时莫罗 ·伯拉尼克的高跟鞋有多火。一直到现在,莫罗·伯拉尼克依然被称为“鞋子的皇帝,高跟鞋的神”,值得我们尊敬的一点是他们不变的热情。直到现在,他们依然像对待宝贝一样珍视每一双鞋子。不仅每一双鞋都是手工制作,而且还会把从艺术品上获得的灵感融入鞋子的设计之中。
  莫罗 ·伯拉尼克至今还会像开第一家精品店时一样,亲手为每一双鞋子画图纸。就像莫罗 ·伯拉尼克广告里所说的,他现在依然能每天画出数十张设计图。如果设计通过的话,它会亲自飞到意大利,监督整个制作过程。虽然他已经算得上功成名就,但是,只有在把公司的工作交给妹妹伊万杰琳之后,他才会抽空回到英国小镇巴斯的家中休假。要知道,他休假的目的也是为了充电,为了之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与1971年一样,他依然讨厌坡跟鞋。在他看来,只有高跟鞋才能展现女人妩媚的一面。从1987年获得CFDA年度配饰设计师大奖之后,他就陆续地获得了各种奖项。但是,他依然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
  2003年,他将自己所有的设计图拿出来,在伦敦的设计博物馆里举行了展览,还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2006年他又与老朋友埃里克·伯曼一起出版了摄影集《伯曼的伯拉尼克:摄影会话》(Blahnik by Boman),里面记录了一些名人穿着莫罗 ·伯拉尼克鞋照的照片。(这本书收录着好朋友帕洛玛 ·毕加索的照片,甚至还有戴安娜王妃和麦当娜等许多知名人士的照片。)
  同一年,他接到一个有趣的提案,电影导演索菲亚 ·科波拉(Sof iaCoppola)邀请他担电影《绝代艳后》的高跟鞋设计师。电影的主人翁是一个时尚明星,而且还是收藏了数百双高跟鞋的高跟族。如果想再现女主人的鞋柜,莫罗 ·伯拉尼克当然是不二的人选。若是真的有喜欢华丽、浪漫高跟鞋的绝代艳后,那她一定有数百双在莫罗 ·伯拉尼克那里定制的鞋子。
  电影《绝代艳后》上映后大获成功,莫罗·伯拉尼克也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此时此刻,他一定还在向新的目标挑战。我相信,他依然会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认真地画草图,选材料、装饰品,缝制鞋子。
  今天,鞋子在时尚界的地位已经能与时尚包平起平坐。我认为,这与他们3位设计师的热情和执著分不开。他们唤醒了女人对独特和珍藏版高跟鞋的追求;为女人们设计出舒适的高跟鞋,就算穿鞋跟很高的鞋,也可以走得很优雅;而且,告诉女性漂亮的高跟鞋可以提升她们的社会地位。正因为有了他们,女人才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他们制造出女人们无法抵挡的魔幻世界,使女性每天都陷在全新的高跟族的世界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