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狂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孤独的狂欢-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婚约重于感情,在服饰上便漫不经心。如果注重打扮,尤其是三四十岁的女人便会遭到非议,妆扮“意味着什么?”“是否还想勾引其他男人?”

No。1 婚姻圈套(2)
优着外,劣着内,只求“表面光”的穿着方式被一些人视为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内衣考究有什么用?夫妻之间没有这个必要。”破旧衣服只要质地柔软都可做“内衣”用。由此80年代中进军中国的内衣品牌门庭冷落,洋人不知道妨碍内衣市场繁荣的根源之一是“契约婚姻”从中作梗。
  离婚率上升,协议离婚者不断增加,是妇女解放的一种质的飞跃。封建时代由于独身女子几乎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出于“同情”,以婚约来“保护”女子,哪怕娶妾养小,结发者总还有饭吃。经济发达了,妇女文化素质提高了,社会环境改善了,女子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离婚率就自然上升了。
  离婚开始将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被世人所接受,情感婚姻开始取代契约婚姻,人们越来越重视婚姻的质量。夫妻(情人)双方都要不断地做出多方面的努力去吸引对方,使魅力永驻,任何一方的懈怠都可能导致婚姻的解体。
  其实,服装原本是性吸引、性炫耀的工具,内衣尤甚。西方人封建意识的束缚少,早就强调服装的*,认为*是美感最深层的反映。人们刻意增进夫妻感情时,内衣的性魅力日益受到关注,清醒地或朦胧地意识到内衣在情感婚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婚姻的变革促使内衣市场日趋繁荣。
  ()
  亲爱的,晚安
  ∷∷ 楚人
  
  
  
  “亲爱的,晚安”。
  朋友们知道,这是外国电影里的台词,夫妇俩聊着聊着,其中一个困了,欠起身来,向对方道声晚安,回屋睡觉。这情景在中国则是不必,因为中国夫妻睡觉,都上一张床,即使先走一步,待会儿也要再见,犯不着这么客气。
  这个问题曾让我困惑:外国人夫妻俩为什么不每天睡在一起?因为在中国,睡在一起是件很重要行为,重要到成为一种标志。男女两人,结婚即同居,同居即同睡。结婚而不同睡,就像同睡而不结婚一样,简直是惊世骇俗,大逆不道的。外国人房子大,居住条件好谁都知道,可再大也不一定非在这一点上摆谱儿啊。当时正蠢蠢欲动,处于青春期的我,甚至也多事儿地直替外国人可惜,觉得他们太不珍惜机会。
  后来自己长大了,大到结婚,也能与别人同居了,这个问题才渐渐想明白:即使是夫妻,平日里也还是分开睡觉好。
  道理不复杂,只有四条。
  第一条,也是大伙儿最容易想到的一条:平时分居,有利于保持偶尔同居的新鲜感。什么东西都不能太频繁,这道理简单,但不大好说,只有打个俗气的比喻,也许你胃口好,但如果每天山珍海味,即使是豪门盛宴,也会生厌的。只有平日省着点,偶尔一道松仁玉米,也会让你如品珍馐。
  第二条,这是一位早婚的朋友告诉我的。他们俩新婚那阵子,还整日耳鬓厮磨,欲分不能。后来日子过旧了,也生出些磨擦,仄仄斗室,脸鼻相碰,简直到了看见对方就烦的地步。尤其有几次,大吵大闹,横眉冷对,可到了晚上,还得爬上同一张床,简直是“尊严扫地”。
  第三条,夫妇俩走到一起,以前都各自过了二三十年,这么长的时间,每人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活习惯,你要早睡,他却习惯看夜书;你要睡前一根烟,她却喜欢洒洒香水;甚至你睡时呼噜,她梦里磨牙,这些都是很难,甚至没法相互迁就的。现代社会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讲求各自的生活和心理空间,从这点上讲,平时分分床,也很必须。 。 想看书来

No。1 婚姻圈套(3)
第四条是一个科学道理,卫生专家称,人在睡眠的时候,呼出的气体多不干净,混居容易交叉感染。另外,一个人睡眠时人体占有面积应不小于2平方米,这样才能保证肢体、关节自由舒展,消除疲劳。而两人同睡,床的面积再大,人均2平方米的指标恐怕也是万难实现的。
  对中国夫妻来说,以前考虑分床,还比较奢侈,现在生活好了,有了这方面意识,剩下的就容易了。不过最后还得提醒大家分床不是分居,这个度要把握好,否则就复杂了。
  ()
  戴个眼镜
  ∷∷ 林森
  
  
  
  我的一个朋友静悄悄地结婚了,没有举行婚礼,所以得见新娘真面目的人并不多。这位朋友早年间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而今娶了亲,我就特想知道那该是个怎样的美人。
  于是我便向另一个朋友打听,是否见过新娘。回答我的第一句话是:“见过,戴个眼镜,长得??”
  听了别人的转述,新娘的样子反而更加模糊,我就再找个人去打听。这第二位又给我形容了一遍,开头是:“戴个眼镜,摘了眼镜还可以。”
  听别人讲某人长得什么样,实在是件费劲的事。两位朋友所描述的实在像两个新娘,共同点是“戴个眼镜”。我决定不再乱打听,那太无聊。
  没过两天,又有一位朋友来我家里做客,聊着聊着,说某某结婚了,新娘戴个眼镜??等等。
  我一听,不禁笑了起来,这3个家伙说起那位新娘都以“戴个眼镜”开头,可见戴眼镜是个大特点。西方人有句话,叫不与戴眼镜的女人*,想来,他们认为戴眼镜的女人是“另类”。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一桩旧事,想起了我的一个老情人。那姑娘的眼睛很漂亮,我不愿意和戴眼镜的女人谈恋爱,也不愿意和小眼睛的姑娘谈恋爱,所以,我以前的女朋友都一律有一对大眼珠子。不过,最最火眼金睛的那还得算我。
  某日,我见到了那姑娘的一个老同学,他知道那姑娘是我女朋友,便打听近况,我就说了,也向他打听那姑娘的旧事,他也说了。说着说着,他透露了一个信息,即那姑娘曾是个大近视眼。
  知道这消息,我并没有觉得怎么样,依旧很爱那姑娘。并觉得自己不找戴眼镜的姑娘实在是个错误的原则。
  有一天,我与那姑娘在街上散步,过马路时,她表现得有点儿迟钝,那一刻,我忽然克制不住地说:“你今天没戴博士伦吗?”
  她听了,呆立在马路中央,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让她留神汽车,她却只对我怎样发现了博士伦感兴趣,不顾车流不息,一再向我追问。
  那以后,那姑娘对我渐渐疏远,大概认为我这样的人,到处搜罗姑娘的情报,有点低级趣味。而我当时坚定地认为,博士伦的秘密是个导火索。
  现在,我还是那个臭毛病,老爱乱打听,而姑娘是否戴眼镜依旧是块病,藏在好多人心里。
  ()
  不负责任
  ∷∷ 倪迅
  
  
  
  有一个人,长得和我有点儿像。只这一点,就让我觉得亲切得了不得,于是成了朋友。可那些跟他有些来往的人们总爱悄悄地劝我两句:躲他远点儿,这人没一点儿责任感。
  这点我多少也有些体会。有一次我懒得下楼,请他帮着把饭打回来,结果等到睡午觉也没见到饭的影儿。据见到的人说,他正和一女孩如火如荼地坐在食堂的大桌子前吃饭。当然,还有更耸人听闻的消息传来,他姐姐忙于加班加点地工作,托他去幼儿园接小孩,答应得好好的,可到了点却是阿姨把泣不成声的小囡囡送回家。

No。1 婚姻圈套(4)
不过,我的朋友却不以为然。吃饭是个人问题,孩子也是自己养的,凭什么让别人跟着操心。这点我也同意,懒人总是让勤快人惯出来的。
  三年前的一天,他兴冲冲地找到我,告诉我他有一个重大发现。他指的是卢梭的《忏悔录》,卢梭这厮生养了5个孩子,一个不剩地把他们丢给育婴堂,还信誓旦旦地说,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最公正、最体面的解决之道。对熟识的人,卢梭从不忌讳谈起这件事,同时还深感遗憾,深悔他父亲未能如他一样有远见之明,使他的童年受到良好的抚育。
  “多了不起。”朋友对卢梭顶礼膜拜,当然也免不了对现实社会深怀忧虑。卢梭的环境中为育婴堂添丁增口或许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可现在呢?我笑道:“结婚前,你不妨先跟未婚妻订个协议,当然,最好是找个志同道合的。”
  “用不着,用不着。”朋友很认真,“卢梭是什么时代?他想不生都不行;现在是什么技术?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朋友很自信,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和一个他也说不上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女孩恋爱了一段,又结了婚。结婚以后,他常给妻子读《霍乱时期的爱情》。对这本书,他的评价是:一部教男人如何生活得快乐的指南。小说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男人有3个情妇,每个都在外边干活,男人过得像皇帝一样,而3个女人则拼命挣钱,为的只是晚上能受到君主的临幸。
  朋友最近总向我打听冷冻精子的技术,在做手术前,他想先做些储备,以备翻悔。他老婆处心积虑地想给他生个孩子,为保障不做父亲的权利,他只有先在自己身上动点儿手脚了。
  ()
  才女如云
  ∷∷ 布丁
  
  
  
  上大学前,我不知道什么叫才女,那时的女中学生都拼命念书准备考试,我知道她们功课好。但没听说谁用“才女”称呼她们。
  大学里的风气很坏,其中一条就是比谁有才华而不是谁的成绩更好。因此,我得以见识几位才女。
  才女甲,说话尖刻,比如“男人有两种,一种坏,一种要伺候,没有好男人这一说”。我听了就很是如雷贯耳。才女甲说话总这个套路,好用短句,像打嗝一样。又比如她引用法国人加缪的话:“爱有两种,一是燃烧,一是存在,但二者不能共存”,我听了又是如雷贯耳,回家就翻加缪的书,想查出确切的出处,结果没查到。便再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